回古城的路上,芬子一直兴奋不已,好像要出版小说的人不是莫小强,而是她。
她一个劲地追问那部小说是如何写出来的。
莫小强当然不能说自己是以一天几万字的速度抄出来,于是按早就想好的那套说词,说这部小说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写出来的。因为学校出黑板报,所以就抄了开头一部分出来。结果同学们都说好,所以就专门到省城找了出版社,等等。
芬子听得津津有味,连连说:“秀才,我早就觉得你不是一个普通人,看着不咋地,其实满肚子花花肠子。”
呃,这是夸人的话吗?莫小强很是郁闷。不过女人嘛,说什么就是什么吧,这是她们的特权。
看芬子兴奋的样子,莫小强笑了:“原来你早就看出我是一个不平凡的人啊。不知道你是哪一天看出来的。”
芬子想都没想就说出来:“哪天?就是在黑皮家那天呀,你和别人都不一样。”
两人同时想起那天的事,
——那是一个粉色的上午……
有一个粉色的故事……
故事里有一些粉色的道具……
芬子一下子不说话了,脸上表情似喜似嗔,不知在想什么。
接下来的旅程,两人都没有怎么说话,车厢里温度似乎有点高,搞得两人的脸都红扑扑的。
火车到县城的时候,已是晚上八点多了。
芬子家就是车站边上,直接回家。
莫小强也背着空空如也的小军挎往家里走。
跑了一整天,莫小强真的累了,一回到家就爬上床很快就睡着了。
因为小说投稿顺利,莫小强第二天心情就特别好。这一天,除了班主任夏振贵问了一下他的“病情”,一切都很顺利。
可能是心情好的缘故,莫小强的脑子就格外的兴奋。
上课时听着老师讲课,不知怎么一下子想到在省城时看到的国库券发售的宣传横幅。他猛然想起来,就是从今年起,国库券可以自由买卖了,好像就四月中旬开始的,也就是半个月后的事。中国人就是从这一年开始,发现炒证券也可成为一门生意。很多后世搞金融的大牛,有不少都是在这一年看准时机,抢先开始倒卖国库券起家的。
如果手里有一笔钱,倒卖国库券倒是个来钱快的行当。不过想到自己身上不到一百块的人民币,莫小强就泄了气:钱太少了,什么事也做不成。要是能先拿到那笔稿费就好了。
除了国库券的事,今年还有很多大事要发生,其中最大的事,莫过于半途而费的“价格闯关”。
今年年初的时候,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访问中国。此位大牛是国际最知名的价格理论和货币理论大师,是经济学上著名的“芝加哥学派”的缔造者,也是是著名的“休克疗法”的提出者。这个大牛不仅是经济学家,还是行动派、政治家,曾经在罗斯福的政府里当经济顾问,后来还派出一批学生,帮着智利大独裁者皮诺切特推翻了民选政权,建立了军政府,并打造了所谓的智利经济奇迹。当然,他最大的成就是通过不断忽悠,在几年后用“休克疗法”一举摧毁了苏联的工业基础,在五年时间里把那个曾经威临天下的第一世界强权帝国变成了一堆第三世界小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一个奇迹。
这样的牛人来中国,当然会受到急于得到西方真经的中国领导人接见。而他的目的,正是来向中国领导人推销他战无不胜的“休克疗法”。在会谈中,他向中国的领导人极力推销自己的理论,认为中央政府应该放开价格管制,他认为中国的改革到了“最后的时刻”,“不应该把放开价格和通货膨胀混为一体,如果放开价格,仅是部分商品会涨价,在最初几天,人们可能会感到痛苦,但很快会发现价格并不一定会轮番上涨”。
显然,这位著名的外国和尚念出的牛逼经,打动了中央的一些高层领导,让他们觉得有了来自西方的高大上理论上的支持,改革开放的前景更光明了。
于是,在现任国家领导人的推动下,中央决定放开管制,取消物价双轨制,进行“物价闯关”。
闯关行动3月份从上海开始,当月,上海调整280个种类商品的零售价,这些商品大都属于小商品或日常生活必需品,涨价幅度在20—30%之间。很快,调价政策的影响迅速波及全国。从5月份,也就是下个月开始,全国中心城市的猪肉和其他肉食价格狂涨70%,其他小商品迅速跟进。
“物价闯关”很快就变成了全面失控,各地物价如脱缰的野马,撒蹄乱窜。老百姓像昏了头一样,见东西就买,电视机有图像就抱,电风扇能转就买,电冰箱有冷气就要。1988年,中国电扇年产量3400万台,已是世界最大,而且从两年前开始就出现供大于求状况,库存积压严重,厂家都在叫苦。但是在这场抢购风中,仓库里的所有电扇均被一抢而空。在贵州、云南等偏僻省份,人们为了抢购毛线而在大街上大打出手。据说当年有位老太太买的食盐一直吃到二十一世纪。二十多年后,日本“311”大地震后,当中国人又一次掀起抢购食盐的浪潮时,很多人第一个反应就是想起这一年抢购潮中那个老太太。
当然,对少年莫小强来说,这些事件就像发生在另一个世界的,他对这些宏观上的事件没什么印象。他只记得两个月后,家里突然堆满了面粉和蜡烛火柴之类的东西。他一开始还以为家里发财了,后来又以为国家要打仗了,所以抢先储备物资,很是憧憬了一番上山打游击杀鬼子的美好生活。后来,他才慢慢了解到物价狂涨给老百姓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
物价上涨让全国各个阶层的人都大呼“吃不消”。一些大学的教师因为物价飞涨,无法维持生计,被迫在校园里摆摊卖起了馄饨、面包、鸡蛋和冰棍。“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就是这时成为人们的共识,这个提法在以后二十多年内不断被人提起,记忆深刻。
当然,现在才四月初,价格闯关的恶果才刚刚开始,所向无敌的“休克疗法”才刚才展露她芳容的一角。古城人虽然感觉到了物价涨得快,但是还并清楚这个物价会疯涨到什么地步
当然,物价飞涨对某些二代们来说,却是他们聚敛钱财的好机会。对能够拿到各种物资批条的他们来说,今年会是丰收的好年景。
当然,同样备受鼓舞还有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他在今年推出他的畅销著作《1999,不战而胜》,他在书中表扬了中苏两国的现任领导人,认为他们会让美国在本世纪内不战而胜。这本书最后一章提到这样的话:当有一天,遥远的古老的中国,他们的年轻人,不再相信他们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的时候,那个时候,就是我们美国人不战而胜的时候!
两年之后,他就在苏联看到了自己预言的“不战而胜”,但等到1994年去世,他没有看到中国被“不战而胜”。
想起这些,莫小强回忆自己重生后的这些天,一直在做的事就是改变自己的人生方向。但是无论怎样改变,都是处于这个时代的小小角落,应该对这个大时代的发展大趋势影响不大。所以记忆大部分将要发生的事,还是会按原来的规律发生的。如果把记忆中上一世发生过的大事记下来,搞一个未来二十年的大事记,然后对照这个世界的发展变化,一定是件有趣的事。
想到这里,莫小强从书包里找出一本没写过字的作业本,开始在上面按时间回忆今后三十年间将要发生的大事:
苏联解体,东欧变色,海湾战争,911……
九二南巡,浦东开发,九七年香港回归和亚洲金融风暴、澳门回归、神舟上天……
莫小强将自己脑子里能记得的大事都一项项写在本子上,这些东西虽然现在还有一些印象,但是人的大脑是靠不住的,谁知道哪天就忘记了,还是记下来保险。
写了国家大事,就接着写这三十年里崛起的商业大牛:雅虎、谷歌、非死不可、阿里巴巴、企鹅、百度……
莫小强运笔如飞,在这本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作业本上,写下自己能记起来的一些后世发生的事情。他不知道,因为这个普通的小本子,这个世界的不同地方,那些即将在未来改写的历史的人,因此稍稍改动了自己的生活轨迹,于是在未来的某一天,都会和他发生或多或少的关系。
但是这一刻,他们并不知道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
北京大学的学生宿舍里,来自山西的学生李彦宏正为自己的学业发愁,图书情报专业枯燥乏味,让他看不到自己的前途在哪里……
杭州师范学院的校园里,外星人马云正在和校花女友卿卿我我。当年他以专科分数意外上了本科学校,现在正准备毕业后去当光荣的人民教师,还会在不久后和女朋友修成正果,成为新郎。他的目标是在自己的岗位做出成就,当上杭州市优秀教师,过上平静而幸福的生活……
深圳中学的校园里,18岁的高中生马化腾正在向一位心仪的女生炫耀他的聪明,他当众一口气背下了250位的圆周率,赢了一片叫好声。家庭条件很好的他,喜欢玩新玩艺,天文、电脑……
离马化腾不远地方,38岁的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总经理王石,正在和他的上级公司激战正酣。四年前,他在深圳特区发展总公司下面办了一个倒买倒卖的小公司,凭着身后的关系,这个小公司什么都敢倒,从电子产品到粮食,甚至倒卖外汇,生意一直不错,大赚特赚。背景深厚的他把公司变成了自己的独立王国,从不把上级公司放在眼里,双方予盾不断。今年初,他通过深圳市长的关系,让市政府直接下文要求对他的分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想在法律上把公司变成自己的。上级公司当然不干,认为国有公司哪能变成私人的,所以双方展开了拉锯大战。他还不知道,今年年底,他就会大获全胜,万科成为深圳证券市场上的第二家上市公司,并用股市上圈来的钱投入房地产……
美国加利福尼亚,圣何塞,20岁的杨致远还在读高中。他十岁时才从台湾移民美国,当时只会几个英文单词,所以入学有点晚,但现在,他已是学校的全A学生……
往东穿过美国大陆,密歇根州东兰辛市,15岁的拉里佩奇刚刚进入东兰辛高中,出身犹太家庭的他酷爱数学……
再往东,纽约,4岁的扎克伯格正度过他幸福的童年,作为医生的儿子,他的生活无忧无虑……
随着莫小强的笔起笔落,这个世界正在发生一点小小的变化,只是没有人知道这个变化是什么。在他笔下出现过的这些人,纷纷感到身上泛过一道凉意,但他们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老师在上面讲课,莫小强在下面“回忆”未来,这个课上起来就不那么枯燥了。课堂不枯燥,时间就过得飞快,到星期六的时候,他已经记下了满满一大本的大小事。
星期六上午,第二节语文课,莫小强将这一本藏着整个世界三十年大秘密的本子合上,感觉自己拥有了一把开启整个世界的钥匙。
这时,教室门突然被推开,学校办公室主任路建国探进头来,对正上课的语文老师常宝贵说:“常老师,校长让你们班的莫小强到他办公室去一趟。”
常宝贵上课被人断,很不高兴:“知道了,让他下课就去。”
路建国说:“校长让他马上就过去,上面来了人。”
上面来了人?这是什么意思,什么上面来人会来找他。莫小强在下面也有点奇怪。
常宝贵面无表情地说:“莫小强,你跟路主任去一趟。”
现在是上午第二节课,这个时候校长大人有请,让莫小强心里直犯嘀咕,别是什么事犯了吧。他赶紧将那本藏着大秘密的作业本卷起来放进外套口袋。这个可是个秘密,如果泄露出去会出大事。
莫小强走出教室,才猛然想到,校长办公室在什么地方,他还一点印象没有,已恢复的记忆没有这一条。不过跟着跟建国应该没有错。
他正想着,走在前面的路建国突然扭过头来,很严肃地说:“莫小强,你最近做什么了?”
“我没做什么啊?”莫小强愣了一下,自己最近好像只顾“回忆”未来,别的什么都没做,“就是上学、回家、吃饭、睡觉……”
“真的没做什么?”路建国盯着他的眼睛,“你可要想清楚了,要是真做了什么事,先和我说明白,学校也能先有个准备。要是见了上面的人再说出来,我就什么都帮不了你了。”
什么事这样严重,莫小强心里打个了突,开始认真回忆,自己这些天做了什么违法乱纪的事。前些天,倒是打了一架,可自己不是主角;后来参加了一次黑皮家的聚会,看了部三级片片,这个应该和“上面”没有牵连;然后去医院看了黑皮,不过黑皮都没事了,自己就更没什么事了。
莫小强摸着头仔细想着,摇了摇头:“路主任,我真没有做什么啊。”
路建国满脸狐疑地盯着他,想要从他身上找出不妥来:“你真没做什么事?那省报的记者怎么会来找你?”
省报的记者?这个更没有可能了,黑皮的事可够不上省报的记者,自己口袋里虽然藏着一个大秘密,可那是美国中情局都不可能知道的事,更不要说省报的记者了。
莫小强坚定地继续摇头。
眼见着实在是问不出什么,莫小强的样子也不像是撒谎,路建国只好叮嘱他见了省报的记者不要乱说,不知道的一句都不能说,知道的要想好了再说。
在校园里拐了两个弯,莫小强才发现,校长的办公室离夏振贵的宿舍不远。
刚到校长办公室门口,就听到校长范长喜中气十足的声音:“……这些年来,我们学校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四个现代化……”
呵呵,真不知道他又在给谁上课呢。
路建国敲门而入,里面的声音一下子停了。
范长喜说:“莫小强来了吗,省报的记者已经在等着了。”
省报的记者?莫小强带着疑惑走进去,一眼就看到了坐在沙发上的刘庆昆和一个年轻的陌生男人。
原来是他!
范长喜看到莫小强,马上做出很亲热的样子,几步走过来,拉着他的手对刘庆昆说:“这就是莫小强,这孩子,啊,呵呵……”
刘庆昆站了起来,笑着说:“莫小强同学,这次我们是专门为你而来的。这是省报的李记者,听说了你的事,专门来采访你。”
然后他扭头对那个陌生男子说:“李记者,这就是写出那部长篇小说的莫小强。”
“小说……你写了小说?”校长的嘴张得大大的,很吃惊地看着莫小强。
省报记者突然来学校找学生,让校长范长喜心里直发慌,一直在担心有什么事给省报盯上了。他在办公室套记者的话,又安排路建国去找人,路上探探口风。没想到竟然是和一部什么小说有关。
那个年轻男人伸出手来说:“莫小强同学你好,我是龙省日报的记者李井怀。我和刘主任是大学同学,前两天在他那里看到了你写的小说,这次专门来采访你。”
莫小强连忙上前握住他的手:“李记者好,你从省城大老远跑来,辛苦了。”
校长范长喜这时才真正放下心来,和路建国互相对视,都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