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936900000003

第3章 零敲碎打(2)

拍马屁实际上没有体现对马的关爱和尊重,而只有拍马者的利益企图;主人和奴才是不会拍自己的马的,马从主人和奴才那里享受最多的倒是“鞭策”。有时我会听到有人说“感谢领导对我的鞭策”的话,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拍马屁去。我这样对人家不尊重,是不能原谅的。不过我也想,马真正在受到鞭策的时候,一定是不会说感谢的话,而是在心里恶毒地诅咒的。可见,人就是人,到底和马是不一样的;当然,也很难说是人看不起马呢,还是马看不起人呢?

说畜牲已经说了很多了,接下来再说说野兽。先说老虎吧。老虎的屁股是不能摸的,更不用说拍了。这是为什么呢?莫非畜牲与野兽也是有等级之分贵贱之别的?这是有必要研究的问题。

其实,老虎屁股摸不得,并非老虎屁股特别的尊贵,而是因为老虎为百兽之王,其权威一直不容置疑、挑战和侵犯,这种权威体现在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包括屁股。无论是摸,还是拍,更不用说是打了,这些施加在老虎身上的所有动作,在老虎看来都是对它的权威的挑战、侵犯。因为老虎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所以,凡与老虎有关的一切行为都是带着极大的冒险性的。比如,深入虎穴,那是九死一生的;与虎谋皮,那简直是痴心妄想;至于虎口拨牙,大概是活得不耐烦了。虽然我们知道有个武松打虎的故事,但是那是在武松喝醉了酒的情况下发生的意外事件。有点类似今日之醉驾。清醒的人谁会干这等事的?老虎不可能给别人什么好处的,所以很少有人愿意去巴结它而去拍它屁股的;倒是因为虎有权威,因而常被人利用了。比如狐假虎威、拉虎皮作大旗等等。

老虎要在自然界中生存,尽管其权威不容挑战,但意外受伤,或者被极端愤怒的人打死的也是有的。老虎一旦受了伤,那是相当可怕的。比如在水浒的好汉中,有一个绰号就叫中箭虎的。想想,中箭的虎会怎么样呢?倒不是因为皮肉之痛,主要是那个气啊,怎么能咽得下去呢?所以,它就暴躁,狂怒,决计报复:你敢伤我的皮毛,我就要你的小命!

狼与虎虽然经常被扯在一起,比如,如狼似虎,虎狼之心等等。但实际上狼与虎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在于狼,是想谋而谋不起;在于虎,则是不屑与狼谋的。

狼在很多时候是被人看作残忍的代表,这实在有点冤枉于它。这些年,狼的境况好像有点看好,为它平反的歌曲不断地唱着,比如“灰太狼”、“北方的狼”等等。说句公道话,狼本来就应该有这些待遇的。理由如下:

狼有时要吃点东西的,这是为了生存,就是我们人也要吃东西的,无论好人坏人,总是要吃的嘛。至于狼吞,狼籍的吃相吃法,那是个人习惯,与道德无关。

狼吃点东西实际上不容易,比如想吃只羊解解馋,还要去弄张羊皮披上,然后悄悄混在羊群中,伺机弄点吃的。但老虎就没有这么麻烦了。老虎想吃就可以大大方方地走到羊群中,从从容容地挑肥拣瘦。羊们敢说“不”吗?即使说了“不”又有什么用呢?其实,羊不对老虎说“欢迎光临”,还会罪加一等的,比如套上“大不敬”就再合适不过了。

狼在野兽中的地位是不高的,为打斗而受伤是家常便饭。狼受伤的时候,没有资格像老虎那样声张。发几声野狼嚎叫,不但得不到同情,还会招其他野兽的嘲笑,只能是示众,丢狼现眼。所以,狼受伤时,就孤独地躲在密林深处,舔自己的伤口,反思自己为什么就受伤了。再说,狼是从来不需要别狼或别兽同情的。鲁迅对狼的这种品格是极为崇敬的。

拍马屁是为了讨好马的主人及其奴才,与马本身没有什么关系,马只是一个苦力而已。老虎屁股摸不得,万一不小心给摸伤了,那你也就搭上小命了。没听说过摸狼屁股的,狼从来不需要什么人来摸它的屁股,受伤的狼不想去招惹谁,它只是躲在黑夜的密林深处,舔自己的伤口,并且反思自己为什么受伤了。

猪八戒照镜子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这种结果,在于猪八戒来说,是可以接受的。如果猪八戒照镜子,照出来的结果是里外都是人,或者一边是人另一边是猪八戒,那么,这镜子一定是有问题的。或者是镜子失真,属于假冒伪劣产品;或者是这镜子具有某种魔力,比如传说中是照妖镜,可以把一种伪装的东西照出原形来。

猪八戒其实是一个爱美、有情调、懂生活的神,即使因小小的生活作风问题,受到不公正的处理,被罚下凡界当苦役,但他大约还是经常要照镜子的。想当初,他只不过是倾慕于嫦娥,向嫦小姐表达爱的方式不妥,而嫦小姐可能还有假正经的嫌疑,结果把事情闹大了;平心而论,他天篷元帅是连“调戏未遂”的定性都够不上的,更不用说“临时性强奸”了。如今,他实际上是很自觉接受上天对他的惩罚的,取经路上,多少次爱情降临他头上的时候,他都能克制自己,并且得到师父、师兄弟的帮助,到底没有再弄出什么大事来。高老庄的遭遇是不能认为是艳遇的,而且还表现出他善良、能干、真诚的品行呢。

然而,人的不幸在于,其心胸总是不如佛的宽广,识见也不如佛的深远。就因为一次失误,一次受到不公正的处理,人们就忘记了天篷元帅,也不去理会悟能和尚,而只是揪住八戒前面的一个“猪”字不放!好在我佛慈悲,好在老猪根器不浅,九九八十一难,多少坎坷,多少艰辛,苦重脏累,每一难他都是在窝囊憋屈中度过的,到头来还是成就了正果,当上了多少凡夫俗子羡慕不已的净坛使者呢。

无论是当初的天篷元帅,还是取经路上的猪八戒,他从来都不曾想到要在镜子前面照出人样来,更何况如今是净坛使者呢。人的可笑可能在于过分地迷信于镜子和过分地迷恋自己。过分迷信镜子,结果是上了问题镜子的当;过分地自恋,导致心胸格局的狭窄,以为除了自己是人样,凡与自己不一者,都不是人样;更为严重的是,当看到他者以真实的面貌出现、以真实的姿态存在时,就以为那是大不幸、大悲哀,大不可容忍的了。

人的确是需要镜子的,一是可以随时地进行自我欣赏,增强自信;二是可以经常发现自己毛病,及时加以修正,把人做得更像。但是,世间的问题镜子也是不少的,无论是铜镜、史镜,还是人镜,都有提防的必要。当然,只要镜子是合格可靠的,那么照出来该是什么就是什么;只要真实的自己不至于丢失,也就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了。如此说来,猪八戒照镜子,尽管里外都不是“人”,在于老猪或者悟能,乃至当初的元帅和当今的使者,都是大可放心,不必在意的了。

孟子三论“五亩之宅”

孟子的民本思想,具体化之,则为保民、养民和教民的三步走构想。这与孔子的庶民、富民和教民的三步走构想,是一脉相承的。

孟子的民本思想三步走构想的具体化措施,体现在他三次对“五亩之宅”论述中。

孟子第一次提出“五亩之宅”说,是在《孟子卷一·梁惠王上》中。当时,孟子与梁惠王讨论增加国民人口数量的重大问题。梁惠王认为,自己在治理国家时,比相邻的国家更为“尽心”,也采用了诸如移民和扶贫等等有力的措施,可是邻国的人口并没有减少,而自己国家的人口也没有增加。对于梁惠王的疑问,孟子巧妙地以战事设喻,委婉地用“五十步笑百步”的现象,对梁惠王进行了批评。孟子在“破”的基础上,顺势提出了“立”的主张。孟子之所立者,无非是“两手抓”而已矣。

他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的这段论述,无非是说,要使国家强大起来,实现王道理想,一手要抓发展经济,一手要抓教育。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田地是重要并且主要的资源,是国与民的命根所系,发展种植业(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百亩之田,勿夺其时)与养殖业(鸡豚狗彘之畜),几乎等同于经济的全部了;而对于教育(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则在于高度重视学校建设与强化教育内容。由此可见,治本之策在于建立关于经济和教育的基本制度,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硬,让民有自立的基础,而不是依靠政府临时性补贴救济的治标之举。

孟子第二次提到“五亩之宅”也是在《孟子卷一·梁惠王上》中。这一次是针对齐宣王问“齐桓晋文之事”而言的。此次的论述,与上面的“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然后不王者,未之有也”几乎完全一样,只是上面的“数口之家”在这里变为“八口之家”,“七十者衣帛食肉”变为了“老者衣帛食肉”而已。由此可见,其中的发展经济与发展教育的主旨是不变的。

孟子向来反对霸业,所以对齐宣王的“齐桓晋文”之问避而不谈,而是直接进入了他一贯主张的“王道”之论。

在孟子看来,成就王道,关键在于“明君制民之产”,通过制民之产,实现民有恒产而有恒心,“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这样,民就不会造反闹事,统治起来自然也就便当了。当然,孟子在这里所要强调的是,对民的经济权利与受教育的权利给予充分的保障。特别让人佩服的是,孟子在那么早的时候,已经触及了“物权”与“道德”的问题:恒产,即不被随意或任意剥夺的财产,政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让民有安全感,能安居乐业;恒心,在恒产基础上产生的理性服从。全体国民有恒产且有恒心,“明君”自然成“王”了。

孟子第三次提到“五亩之宅”,是试图解决以养老为重点的社会保障问题。这仍然是他一以贯之的王道思想。

“天下有善养老,则仁人以己归矣。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无饥矣。……文王之民无冻馁之老者,此之谓也。”(《孟子卷十三·尽心上》)孟子身处“春秋无义战”之后的战国,面对“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的社会现实,提出与“人牧”针锋相对的保民、养民和教民的民本思想,追求王道乐土的政治理想,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是,他依然不可能跳出把人当做统治的工具和手段的局限,依然是为“人牧”者对民“驱而之善”服务的。这与今天的“以人为本”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以人为本的实质在于,把人当做目的本身,而不是把人当做统治的工具或手段,即发展主体是人,发展为人、发展靠人、发展归人。当然,今天的以人为本的人,是指全体人民,与孟子时代同“官”相对的“民”有所不同。

在孟子看来,民中最需要保护的是老者,老者的吃穿问题,至关重要。这可能与孝道伦理占意识形态主流地位而形成的价值观有关,一方面老者曾经劳动创造,为社会作出贡献,社会理当回报,否则,人们创造奉献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挫伤;另一方面老者身上还有丰富的生产劳动经验与人生经验,保护好他们的积极性,可以促进他们发挥余热。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老者是社会弱势群体的代表,一个社会是否文明健全,对弱者的关怀程度是重要的指标。

孟子曰:“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孟子卷十四·尽心下》)尽管孟子已经认识到人民为诸侯之宝,但是在剥削制度之下,人民依然是难逃被玩弄与驱使的厄运。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在物质主义似乎有些失控趋势的现实情况下,金钱至上,有钱便有一切的“宝珠玉者”不乏其人,且有不少已然殃及自身的例子,真的会让想好好活下去的人大担其心。“人民”经过奋斗,成为“土地”的主人,人民当然希望“政事”对土地主人的承诺永远不变,把土地、人民、政事当做吉祥三宝,让所有人有恒产、有恒心。否则,再怎么“河东”、“河内”(见《孟子卷一·梁惠王上》)地折腾,到底也是不会折腾出什么好名堂来的。

山下老虎咬不咬人

有一首关于小和尚下山去化斋的歌曲,很是诙谐。歌中唱道:“小和尚下山去化斋,老和尚有交代,山下的女人是老虎,见了千万要躲开。走过了一村又一寨,小和尚暗自揣,老虎它为什么不咬人,模样还挺可爱……”

《坛经》云:“何名为禅定?外离相曰禅,内不乱曰定。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内性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缘触境,触即乱,离相不乱即定。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故名禅定。”

于丹教授在讲《论语》时,非常看重一个“定”:“真正重要的是一个人内心的定力与信念”,“你内心越淡定,越从容,你就越会舍弃那些激烈的、宏阔的、张扬的、外在的形式,而尊重安静的、内心的声音”,“五十而知天命,也就是说到这个时候已经有了一种内心的定力,基本上可以做到不怨天,不尤人,不为外物所动了”,“在对天命有了透彻的了解,自己内心有了巨大的定力之后,孔子说‘六十而耳顺’。此时,你能做到最大限度地尊重他人,你理解任何一个事情存在的道理,你能虚心倾听各种声音,并站在别人的出发点上去了解他为什么这样说”等等。

以上三段话,要是从凡俗到禅佛,倒着读上去,真的会让人越发悲观且困惑了。

同类推荐
  • 我的舞台我的家

    我的舞台我的家

    这是一位资深文学组织工作者自叙一甲子文学生涯的纪实散文集。本书视野开阔,材料翔实,感情真挚,文风质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纪实佳作。本书从作者个人的视角,真实、生动地记述了中国作家协会的人和事。从书中你可以清晰听到作者在文学舞台跑龙套尝到的酸甜苦辣,和在文坛风风雨雨中的独特遭际、命运。你也可以真切了解作者所熟悉、敬重的文坛前辈、名家的精神风貌和他们对文学的真知灼见。书中收入的有关作家协会重要文学活动、文学组织工作、儿童文学工作的演讲、访谈、述评、报道等,有助于读者从一个侧面了解、研究当代文学史,特别是中国作协的历史,是弥足珍贵的第一手材料,具有史料价值和文献意义。
  • 弗洛伊德谈本能与成功

    弗洛伊德谈本能与成功

    一个有道德的人,是心里感到诱惑就对诱惑反抗,而不屈从于它的人。人生就像弈棋,一步失误,满盘皆输,这是令人悲痛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人做事无外乎两种原因——成就感和性冲动。本我过去在哪里,自我即应在哪里。梦的内容根源于愿望。良心是一种内心的感觉,是对躁动于我们体内的某种异常愿望的抵制。对于成功的坚信不疑,时常会导致真正的成功。无知就是无知,谁也没有权利相信它能衍生出任何东西。理智的声音是柔和的,但它在让人听见之前决不会停歇。人不是根本不相信自己的死,就是在无意识中确信自己不死。
  • 和座主尚书春日郊居

    和座主尚书春日郊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孝心不能等待

    孝心不能等待

    本书是用日记体的方式写成的,其中渗透着对母亲深恩的追思。书中的这位母亲在“婚后的58年里赡养和抚育了五辈人”,是深入骨髓的敬老爱亲的传统教养,使这位母亲,以柔弱之躯和礼让、宽容的情怀,维系了一个由五辈人组成的和睦家庭。她以“淡定的人生”,向周边的邻里亲朋,昭示着爱心的伟力。作者面对远去、且永不回返的母亲,受到了“死别”之痛的巨大震撼,使他的思想走向了人生的终极目标,产生了无尽的追悔,并升华出“孝心不能等待”的哲理,众多的读者又由此开始了对孝心的“自省与自责”……这部书的出版与传播,在我们面前呈现了一条由孝道传递爱心的心路历程。
  • 在祖国的大地上浪漫地行走

    在祖国的大地上浪漫地行走

    《在祖国大地上浪漫地行走》收入杨志学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创作的诗歌,题材包括主题诗、纪游诗、抒情诗等。作者以个人、个体为本位来关照世界、抒发情感,作品力求清新、自然、生动。浪漫主义是杨志学诗歌的基调和底色,其作品具有较强的抒情性,真挚热烈,有感而发,贴近生活。既充满了时代感和正能量,也有着宽广的视野和深切的关怀,可谓以诗人自己的歌唱汇入时代的交响,彰显了作品的社会价值。
热门推荐
  • 月亮上数星星

    月亮上数星星

    七岁的李潇闻遇到跟他有着同样遭遇的苏晓周,十五岁的李潇闻遇到跟他性格生活截然相反的阳光少年林嘉恒。三个人碰到一起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 不谈恋爱我们还是好朋友

    不谈恋爱我们还是好朋友

    十里红妆,两国之民夹道欢呼,这是每位和亲公主特有的荣光。为了维护两国百年的友好相处,琇莹踏上了和亲的征途。这一路,从天高气爽的草原到润物无声的江南,万千美景入眼。这一去便就再无归来之日。
  • 你若只是初见

    你若只是初见

    曾经的她每次见到他,就像见到了恐怖分子般的马上就跑,他没心没肺的对他好了三年,她才发现他在她的心里扎了根,在感情里,每个人都是傻瓜
  • 屠天长歌

    屠天长歌

    无尽的星空,苍茫的深处,一尊尊古圣血洒长天。来到修仙世界,是走失,还是回归?一个来自混沌之外的人族,一步步走上仙途,屠杀万古。那摆了无数年的阵,那下了无数年的棋,一一挑翻!圣人不仁,屠!天道不仁,屠!
  • 轮船上的人

    轮船上的人

    在这艘航行长达10天的轮船上,每个人都各怀鬼胎。主角“德阳”该如何化解危机活着到达终点……
  • 我家王妃是直女

    我家王妃是直女

    21世纪呆萌小少女白萌萌,因一次意外,阴差阳错穿越到了一个架空的朝代。而且还被大名鼎鼎的战神王爷捡到,带回了家,好吃好喝养着。可怎么养着养着就稀里糊涂的成了王妃了?这就算了,可外界不是传闻王爷不近女色的吗?!‘妈的,本少女不干了。明明说好了只是把我当妹妹,娶我也只是挡住赐婚的借口,可现在是怎么回事?……’白萌萌一只手揉着酸痛的腰,一只手指着夜清玄大声说。‘那本王不这样说的话,你这个直女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知道本王喜欢你呢…’某王爷小声嘟囔,然后又无赖的说‘本王可从来没说过把你当妹妹,我一直都是把你当成我的女人养着的…。’‘你…你无赖…我…我…’白萌萌从来不知道他怎么不要脸。‘乖,别气了,气出好歹来,心疼的还是本王。大不了下次本王轻点…’‘滚!’白萌萌后悔,大呼‘直女太难当!’
  • 杂兵X的冒险旅程

    杂兵X的冒险旅程

    2040年,一款全模拟沉浸式游戏<勇者征程>中,主人公被作为最下级属性的侍从被一名玩家召唤出来,还被轻蔑自己的主人称为杂兵X。于是在这个强调真实和生存的冒险世界中,X开始了属于自己的冒险旅程。
  • 书山问道:文化·文学·艺术阅读札记(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书山问道:文化·文学·艺术阅读札记(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为读者领略文化之真、文学之善、艺术之美,提供了一张“素描图”。作者把阅读比喻为书山之旅,时而扮演成地质工作者,探寻书山中的富矿;时而把自己假想为修行者,心无杂念地追问人文之道。
  • 异世界重生翻盘一切

    异世界重生翻盘一切

    重生前是条狗,看王米如何在异世界修真得道。
  • 卿世毒妃,邪王的冷面妻

    卿世毒妃,邪王的冷面妻

    他,是21世纪顶尖病毒专家。温润淡漠玉树临风。却遭敌方袭击,再次醒来。竟穿为容府嫡系大小姐。世人仅知她是无法修炼的废材,专横霸道,目中无人。却不知自那日之后她成为修炼鬼才,淡漠无双成熟稳重。他,是帝国最具盛名的灵王殿下,天赋异禀。世人仅知他暴戾狠辣,薄情至极,唯他知他妖孽腹黑,最为专情。且看这一位似冰玉一位似篝火所演绎的旷世长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