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开朗是保障健康的最主要措施之一,是主宰一切,通向健康的金钥匙。精神情志是人体生理活动表现之一,精神情志失调有损人体健康。
一、保持精神和情绪稳定至关重要
1.历代养生专家长期实践认识到,人的精神必需保持清醒乐观坚强开朗,才有益于健康长寿。
(1)思想镇静:是指思想保持安静而无杂念的状态。古代老人和庄子提出“清静无为”的思想,主张心灵不杂,具守静而不躁的思想情绪。思想清静,促进人体精、气、神旺盛。
(2)人身以心为主,神安则七神皆安,养生则长寿。说明静躁与精、气、神盛衰和长寿密切相关,一要排除私心杂念,正确对待个人得失,减少私心,降低贪欲,减轻不必要的负担,有利清静。二是及时果断地处理日常事务,不以事累心,有助思想清静。
(3)精神乐观是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古人说:乐而忘忧,喜则气和志达,乐观对人体作用有二,一是调剂精神,二是疏通营卫,通畅气血,则生机旺盛,有益健康。笑一笑,十年少,恼一恼,老一老。历代乐观经验是,陶冶性情,培养乐观性格,善于解脱,凡是不如意之事更宜避之。近喜远恶,见所好则喜,见所恶则憎,人之常性,乐观者常笑,最能笑的人最健康,笑可帮助消化,改善循环,兴奋器官,扩大肺活量,促进脑循环,使肾上腺分泌增加,血糖升高,促进人体健康。世上最长寿老人为157岁的伊朗人,长寿秘诀是有快乐的性格。
(4)意志坚强:意志是决断能力、自控力和毅力。意志强者可避免外界不良刺激,气血流畅,增强抗病能力,相反易遭病邪侵袭。坚强意志和信念,总是以沉着和乐观态度对待环境变化,身体最健康。相反工作能力最差,身体素质、健康状况也最差。不向困难低头,生活目的不只是生存,而是更有价值的人,意志才能坚强,意志强者认为环境稳定,风平浪静的生活是最理想的。
(5)性格开朗:即胸怀宽广,气量豁达,对人体健康有促进作用,俗语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对人之间非原则性问题,提倡与人为善,对己有益。常生闷气,易患癌症。常伴有焦虑,失望,忧郁,压抑,愤怒情绪。老人养生注意学习和锻炼,保持良好的开朗乐观性格,对促进健康十分有益。
2.七情稳定和修养: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简称七情,是人对外界事物的反映。中医认为情志是由五胎气化而生,若情志失调,易损脏腑气血,影响人体健康,历代养生家主张调和“七情”延年益寿。
(1)和喜怒:怒宜于戒除,喜怒适中,不宜太过,怒是致病祸首,对人危害最大,制怒方法有转移,吐露,忘却,想象,让步,避免。总之遇到不称心事,姿态要高些,心胸宽些,从长远着想,自我安慰,头脑冷静,怒气消散。
(2)去忧悲:忧郁悲伤,是对人体健康有害的一种情志,应当注意克服。古人认为60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说明老人精气亏虚,心气不足,常生忧悲之苦,易伤神气,加速衰老,所以老人应杜绝忧悲。
(3)防惊恐:惊恐对人体十分有害,导致心神失守,肾气不固,易心慌失眠,二便失禁,精神失常,阴阳失衡,导致疾病发生。七情中以愤怒、忧郁、悲伤、惊恐对人体危害最大,因此必须注意调整心态,避免不良影响,促进身体健康。
3.健康长寿老人都心胸开阔,性情随和,心地善良。否则心胸狭隘,脾气暴躁,鼠肚鸡肠,钻牛角尖,是不可能长寿的。英国谚语,没有一个长寿者是懒汉,要么要劳动,要么爱运动,因此心态良好,心理平衡,有一个和睦家庭,家庭关心是一个强大社会支柱,做到四句话,忘掉过去,享受今天,展望明天,有良好心态,人体就有很大抗病能力。
4.保持稳定心态很重要:三句话,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别人,正确对待社会,不要越位,也不要自卑。另外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社会,永远对社会有种感激之心,人对社会有两种态度,一种是用乐观积极态度看世界,这世界很美好。相反用消极悲观态度看世界很可怕,天天都生气。哲学家讲过“生活像镜子,你笑他也笑,你哭他也哭”。
5-21世纪送健康,养心八项措施:一是爱心一片,对世界充满爱心。二是心地善良,乐于助人。三是正气三分,自主自立自强。四是宽容,度量大对他人宽容。五是孝顺常想,对父母都不孝顺,肯定是白眼狼,他能对别人好吗。凡是孝顺者,必是好人,不做违背道德之事,孝顺老人是东方人的美德。六是老实适当,人不老实不行,太老实变成傻子也不行。老实只能因情况适当掌握才对。七是奉献社会,奉献越多越好。八是不求回报。经常思考,精磨细研,做事三思而后行,净化心灵,升华人格,有六大功效,诚实做人,认真做事,贡献社会,享受生活,延年益寿,消灾去祸,做到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可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凡事都要一分为二,所以只有知足常乐。
6.人生是风水轮: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十年河东十年河西,没有一个人永远走好运,没有一个人永远倒霉运。巴尔扎克讲过“苦难是生活最好的老师”,健康是最宝贵的,不能靠别人,只能靠自己。最好的运动是步行,最好的心情是宁静,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时间,有病越早治越好,良好心态,就是最好的抗癌药物,心理平衡,不得冠心病、脑中风、高血压和糖尿病四大慢性病。
二、健康新标准
健康第一是每个人的追求,健康是人生最大幸福,有了健康才能努力学习,生活美满,劳动有力,事业才能成功。传统健康观念认为“没有疾病就是健康”,这是生物医学模式。随着科学发展,疾病不光是生物因素所致,也因生活、心理环境因素所致。1984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精神、社会三者统一起来新的健康观”。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新健康标准:即五快三良好,五快指快食、快眠、快便、快语、快行。三良好则指心理健康,是良好个性,良好处事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促进健康新准则,称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20世纪50~60年代人们对健康寄托在医生和药物上。20世纪70~80年代人们对健康注意了烟酒糖,慢跑,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和低脂肪食物上。到20世纪90年代人才明白,健康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通过自我保健获得健康,确立了以健康为中心的新理念,健康是一项基本人权。
三、老年心理健康标准
1.感觉、知觉尚好:判断事物不常发生错觉。
2.记忆力尚好:能轻松记住一读而过的七位数字。
3.逻辑思维健全:说话不颠三倒四,回答问题条理清晰明了。
4.想像力丰富:不拘现在框架,做梦常常新奇有趣。
5.情感反应适度: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不会事事感到紧张。
6.意志坚强:办事有始有终,不轻易冲动,极少抑郁,能经受悲伤和欢乐。
7.态度和蔼可亲:常乐并能制怒。
8.人际关系良好:乐意帮助他人,也受他人欢迎。
9.学习能力:基本不变,始终坚持在学习知识和技能。
10.有正当的业余爱好:平时总有一至几项业余爱好。
11.与多数人心理活动基本上保持一致,遵守社会公认的道德观念和伦理观念。
12.适应环境变化:保持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和活动,能有效地适应社会环境变化。
四、老年社会适应能力
良好的心理素质,有益于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有关学者制定十条心理健康标准。
1.充分的安全感:包括社会、自然、家庭、工作环境,其中家庭安全最为重要。
2.充分地了解自己:是指能客观分析自己能力,并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断。
3.生活目标切合实际:根据经济能力、家庭条件及社会环境制定生活目标。
4.与外界保持接触:可以丰富精神生活,调整自己行为,适应自然社会和人文环境。
5.保持个性与和谐:个性中的能力、兴趣、性格和气质等心理特征必须和谐而统一,才有幸福感和满足感。
6.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现代社会发展变化很大,为了适应新生活,必须不断学习,如学习电脑才能体会上网的乐趣,不学健康新观念,就会使生活停留在吃饱、穿暖水平上。
7.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协调与否,对人心理健康有很大影响。
8.能适度表达和控制情绪:对不愉快情绪释放宣泄,但不能过分。
9.有限度发挥自己才能和兴趣爱好:应该对自己、家庭和社会有利,但不能损人利己。
10.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原则下,个人基本需要应得到满足。
五、学会调控自己情绪
一个人要想长寿,必须保持心态平衡,遇事要理智,不怒不暴躁,要让自己心情愉快,因为长寿的最大天敌,就是心理衰老。人的情绪同心理活动一样与神经有关,可用理智和意识控制不良情绪。
1.注意转移,避免刺激:若产生悲伤、忧愁、愤怒时,不要再去想引起苦闷的事,尽量避免烦恼刺激,有意识听音乐,看电视,强迫自己转移注意力。
2.理智控制,自我降温:用意志和素养来控制缓解不良情绪爆发,自我降温,用理智减轻怒气,使情绪保持稳定。
3.自言自语可消除不良情绪:是消除紧张的有效方法,有利身心健康,是简单易行的自我保健方式。
4.宽容大度,克己让人:人人都要注意涵养,消除抑郁和私心杂念,对易激怒自己的事情,要乐观大度应对,经得起挫折,遇到忧愁能够化解。
六、养生和长寿秘诀
1.保持乐观可增寿七年:研究证实,能乐观对待衰老的人比悲观者平均多活七年,对衰老保持积极态度,和经常活动都有益长寿。
2.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多帮助他人,自己因此而乐,在生活中要力所能及地帮助身边的人,搀扶体弱老人等,若做了损人利己之事,内疚困扰心灵,必定心情抑郁,没有快乐,哪有健康。用健康的心态,去做健康之事,也是老人养生之道。
3.“三勤三多”与长寿:养生之道,从古迄今,方法颇多,因人而异,各有选择:
(1)勤学习多受益:经常阅读书刊报纸,可获得知识,开阔心胸,保持心态平衡,乐观向上,奋发有为,有益身心健康。百岁老人主要经验“动则不衰,乐者长寿,”在动和乐两字上下工夫,到文化广场和舞厅跳舞,既动且乐,很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