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是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早期青铜工艺沿袭商代后期传统,总体风格凝重、繁复,也有一些形制奇特、纹饰更加华丽的器具。如陕西临潼零口乡出土的武王征商簋,铭文记载了武王伐纣的重大历史事件;北京琉璃河出土的伯矩鬲,器盖与器身铸饰着大小不同、样式奇丽的牛头,均为西周早期青铜器中的杰作。西周中后期,奴隶制趋向停滞衰落,青铜器装饰风格由商时的神秘、华丽变为质朴、严谨。青铜器中酒器逐渐减少,食器增多,纹饰日趋简率,饕餮纹已不多见,带状花纹增加,流行顾首的夔纹、分尾的鸟纹、窃曲纹、重环纹、波带纹及瓦纹,长篇铭文习见。如陕西扶风出土的毛公鼎属于西周中、后期的典型器物。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这一时期礼崩乐坏,百家争鸣,奴隶制日趋瓦解,青铜器也走下神坛,不再为王室所垄断,青铜礼器也逐渐变为生活用具,器形由庄严、凝重变得奇巧、富丽,纹样风格逐渐摆脱神秘的宗教气氛而日趋华丽、清新活泼。特别是一些新制作工艺如模印法、失蜡法、鎏金、镶嵌、镂刻、金银错等装饰技法的广泛运用,使青铜器更加绚丽灿烂,形成我国青铜器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高峰。
这一时期流行蟠螭纹、蟠虺纹。蟠螭纹虽然也由神话动物演化而成,但这时它已变成单纯的图案纹样,与商代的饕餮纹、夔纹相比,已不再有神秘的意味。如河南新郑出土的莲鹤方壶通身饰有华美的蟠螭纹,上面饰有一对龙形大耳,攀附着四条飞龙,壶盖上一只仙鹤企立于莲瓣中,造型轻盈精美,体现了作者富于浪漫情怀的艺术想像力。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蟠虺纹铜尊盘,构思巧妙,尊盘可分,盘中注热水,可温热尊中的酒。通身饰有华丽的蟠虺纹、夔龙纹,极其奢华,表现了失蜡法铸造工艺的发展;同墓出土的大型铜编钟,音调洪亮悦耳,造型恢宏庄严,堪称战国青铜器的杰作。
(第三节) 帛画、漆画
一、帛画
帛画是指绘在丝织品上的图画,为卷轴画的前身。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完整的独幅绘画实物是湖南长沙楚墓出土的两幅帛画《人物御龙图》和《人物龙凤图》。
《人物御龙图》1973年5月出土于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被发现时平放在墓内椁盖板下的隔板上,上缘裹有一根细竹条,竹条当中系有悬挂用的棕色细丝绳,推测当年出殡时,送葬行列的引导人用竿子将其高高挑起,下葬后则盖在椁内。它是用毛笔勾线画成,画法兼用平涂与渲染。画中男子是墓主人,他的形象有点像屈原,峨冠高耸,神情静穆而超然,凌空“站”在龙背上。作为神物的龙不再是令人恐惧的膜拜对象,而像一条船那样被人驾驭着。左下角画的一条鱼表示龙正在天河中破浪前进,华盖下的流苏、人颏下的系带都向后飘拂,表现了龙飞驰前进的速度,绷紧的缰绳和人微向后仰的姿势表现了人控制它的巨大力量,龙尾的一只苍鹭则好像游离于这一紧张场面之外,悠闲自适,表达了升仙主题的超然意味。《人物龙凤图》1949年2月出土于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画面上一位女子侧向拱手而立,左上方有一龙一凤,像在参与一种宗教仪式。其实这两幅帛画都是古人用来引导死者灵魂升天的“幡”一类的东西,是战国时期楚地丧葬仪式中常用的一种形式。两幅画的水平还是有差异的,《人物御龙图》的造型能力、刻画神态和营造气氛的能力及线条力度等都明显胜过《人物龙凤图》。
二、漆画
中国的髹漆工艺始于距今六七千年前,在商代已经是一种应用很广的装饰手法。
从已发现的实物来看,商代漆器纹饰近似于青铜器装饰纹样,没有形成独立的艺术语言。春秋时期中国漆工艺出现了两个明显有别的系统,一是北方系统,沿袭商-西周的漆器工艺和青铜器纹饰盛行的镶嵌装饰,成就有限;二是南方系统,主要出于楚地,其特点是以红、黑二色为主作平面绘饰,图案与青铜器拉开距离,强调运动感和节奏韵律感,生动明快。战国-汉代漆绘艺术的巨大成就正是在这个系统上发展起来的。
现在发现的战国彩绘漆器大多出于楚墓,一部分是丧葬用具,如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漆棺,富有楚地宗教的神秘色彩;更多是随葬的日常生活用品,纹饰较具世俗生活色彩。墓主人既有上层贵族也有平民,说明这种富有现实生活气息的实用器皿,在逐渐取代意识形态色彩较重的青铜器,与当时的社会结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一系列变革相适应。
楚漆器绘饰以凤鸟为最重要的母题,这可能与楚地较多地保留了远古的太阳神崇拜有关。色彩以朱、黑两色为基调,此外还使用黄、蓝、绿、白、褐、金、银等十多种色彩。总体感觉是对比强烈,变化丰富,呈现出神秘幽渺又富丽堂皇的气氛。另外,还有好多纹饰来源于商周青铜器上的夔龙纹、凤鸟纹和云雷纹,但往往把转折方正、刚劲凝重的商周纹饰分解、打散、变形,进一步图案化,再配合器物的造型进行组合,形成无数充满动感的神采飞扬的奇异画面。尤其是以云雷纹为基础变化而出的云气纹及转化为云形结构的龙凤纹等,在楚漆器装饰纹样中占据了突出地位。这些纹饰萦回舒卷,相互勾连,飞舞灵动,充满了动感和生命的活跃感,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与商、西周时期的装饰性绘画相比,在装饰性与描绘性的有机融合方面,在对物象情态的体察与表现方面,其装饰与描绘技艺的纯熟都显示出极大的进步。
战国楚漆画中的禽兽、神怪、人物形象与《山海经》、《楚辞》等古文献所记载的天地、山川、神灵内容十分吻合,表现了楚俗“信巫鬼,重淫祀”的特点,保留了中华民族起始阶段原始信仰的痕迹。如战国早期曾侯乙墓漆棺上描绘的引魂升天的羽人、漆衣箱上描绘的“后羿射日”;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的彩绘锦瑟上画的人面、鸟身、鸟爪、张翼的羽人,御龙遨游云气间的神人;湖北江陵楚墓木雕座屏、湖南长沙颜家岭楚墓漆奁上都有啖蛇的大鸟,以及一些虎座上的飞鸟、镇墓的圣兽等。这些琦玮谲诡的神怪画像,使得楚漆画成为一个充满浪漫想像与激情、包含着丰富神话内容的艺术世界。另外,楚漆画中也有现实生活场景的生动描绘,如曾侯乙墓鸳鸯形盒两侧的“撞钟击磬”和“击鼓舞蹈”,长台关楚墓锦瑟上的狩猎、宴乐场景等。这些日常生活场景的画面也都具有造型夸张乃至奇特怪诞的特点。
(第四节) 画像石、画像砖
画像石、画像砖是汉代祠堂和陵墓常用的装饰性砖石。因为汉代实行“察举孝廉”制度,助长了社会上“生不极养,死乃崇丧”的厚葬风气,遂使画像石(砖)墓广泛流行。其内容涉及历史人物、神仙故事,以及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画像石萌发于西汉武帝时期,盛行于东汉,是雕刻着不同画面,用于构筑墓室、石棺、享祠或石阙的建筑石材。它们虽为石质,但构图与造型都是绘画式的,是介于雕刻与绘画之间的一种造型艺术。与浮雕的重要区别在于画像石追求的是平面的、近似于绘画的效果。它的基本制作工序是:先由画师在制好的石板平面上绘出线勾的图画底稿,然后由石工按画稿加以雕镂刻琢,最后再施彩绘(出土实物上曾清楚地保留有墨线轮廓和施彩)。雕凿技法多样,有的也采用近似低浮雕的技法,使轮廓以内部分以平面形式高出于底子。据初步统计,全国现存的汉画像石(包括传世品和出土品)总数在万方以上,主要分布在四大区域内:豫南鄂北;山东和苏北、皖北;陕北和晋西北;四川。其中山东嘉祥武氏祠画像石以其内容丰富、画面极富情节性、风格古朴浑厚堪称汉画像石的典型代表。
武氏祠位于山东嘉祥县武宅山村西北,包括武梁、武荣、武班、武开明四个石室及两个石阙。武氏祠中,以武梁祠最为有名。武梁祠画像中,又以其历史人物故事画最为有名。例如,后壁画像《董永卖身》。画中董永之父坐于独轮车上,车后一株大树,树旁有小孩似在爬树。董永站在父亲前,脚旁放一竹笥,可能盛的是织女所织出的缣。空处题榜“永父”、“董永,千乘人也。”董永卖身的故事出于西汉刘向的《孝子图》,在民间广为流传,特别是黄梅戏《天仙配》更是家喻户晓。董永自幼失去母亲,与父亲相依为命。家境清贫,父亲去世后,董永无力治丧,便卖身安葬父亲。动身去主人家干活,路上偶遇一女子,女子哭诉无家可归要做董永的妻子。董永诚实相告已卖身为奴,无力娶妻。女子答道:“我不怕贫贱,我会织布,我能帮你。”到了主人家,女子用了十天就织出千尺绢,董永得以赎身。原来是天上的织女被其孝心感动特来帮他。武梁祠画像石中的许多画面从各个角度展现了汉代社会生活,是了解汉时历史文化的很好方式。
画像砖与画像石类似,其制作工艺是将加工好的泥坯放入模中制成砖坯,待半干后去掉木模,用刻有图案内容的印模印出各种图像和图案,大型图案用几个印模多次压印,部分图像用利器刻画而成。有空心砖和实心砖两种,以实心砖最为常见。一般认为画像砖始于战国,盛于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继续流行,东汉是画像砖艺术的鼎盛时期,产品数量、制作水平都特别突出。它盛行于中原、西南和江南的广大地区,尤以河南和四川两省出土最多。
思考题:
1.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有哪几种文化类型?它们的风格区别在哪里?
2.试述青铜器在各个历史阶段中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及艺术成就。
3.试述汉代画像石与画像砖的分布状况及艺术特色。
4.帛画与中国工笔重彩画之间有怎样的渊源与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