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起源是一个极其漫长、渐进的过程,有意识的凿刻、描绘物象的图形大约起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在距今12000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德柱山就出现了以“鸵鸟”为内容的岩画,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原始绘画。
距今约一万年前,中国进入了新石器时代。这个时代的生产技术标志有二,一是磨制石器,二是制陶。熠熠生辉的原始彩陶反映了当时绘画雕塑艺术的最高成就。
夏商周时代是绘画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一时期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青铜器上,故又称“青铜时代”。春秋战国时期,绘画逐渐从工艺美术中分离出来,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是迄今发现最早的独立成幅的绘画作品。秦汉两代的绘画艺术取得了飞跃性进步,各种壁画、帛画、画像石(砖)等展现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现实。
从宗教到实用,幼稚的艺术一步步发展起来,原始彩陶、夏商周的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的帛画和秦汉的帛画、画像石(砖)构成了中国早期艺术风采格局。
(第一节) 岩画、壁画、彩陶
一、岩画
岩画是用矿物质颜料涂绘(一般以动物血或皮胶作调和剂)或用石器敲凿刻画在山崖石面上的图画。从旧石器时代晚期以至后来相当漫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岩画都是先民们最重要的造型艺术形式之一。以狩猎为主要谋生手段的先民怀着或敬畏或祈求的心理,把与他们生存密切相关的图腾、神灵、巫师、动物等形象描绘在崖壁上,使之成为全面展示人类蛮荒时代社会生活、经济、宗教信仰、审美观念的壮丽画卷,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原始社会文化现象。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有文字记载岩画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岩画遗迹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目前包括台湾在内已有18个省、区的一百多个市、县(旗)发现有岩画,它们的分布范围东起黄海之滨,西至昆仑山口,南到澳门、香港,北抵黑龙江畔,遗址约有上千个。可能由于中原地区岩画遗迹破坏较大的原因,目前发现的岩画大都处于中原的外围,其中最重要的有近三十处,在北方有内蒙古阴山岩画、宁夏贺兰山岩画、甘肃黑山岩画、新疆阿尔泰山岩画,沿海有江苏连云港将军崖岩画,南方有云南沧源岩画、广西花山岩画等。
北方岩画的最早年代可以推至一万年以前,以后历代一直到元明清,蒙古人都有创作,但数量最多的还是原始氏族部落的作品;南方岩画的年代上限在公元前4000年-前2000年之间,有些岩画的时间已经晚到战国——东汉时期(花山岩画),但创造它们的民族当时还处于原始社会阶段,因此从整体上可以视之为原始社会绘画。北方草原地带的岩画以动物、狩猎、放牧内容为主,而西南地区岩画则以人物及人的活动内容为主,东部、东南、西南沿海地带则以祭祀巫术内容岩画最为突出。
二、壁画、地画
中国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壁画遗迹是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遗址出土的壁画残块,有用赭红色颜料绘制的勾连纹图案和赭红间黄白色的三角纹图案。宁夏固原店河村齐家文化遗址也出土过红彩几何纹壁画残块。
1982年在甘肃秦安县大地湾遗址的一处房基地面发现了用黑色颜料绘制的地画,大小约120厘米×110厘米,残存可辨认部分有两个姿态相近的人物,高约14厘米,手中持条状物,头部已漫漶不清,似有长发向前甩起。还有长方框内的两只动物,关于它的含义,或认为与祖神崇拜有关,或认为与丧葬风俗有关,或认为祈求狩猎丰收,但显然不是一幅供人欣赏的纯艺术品。不过,它表现了多个人物和动物,其中已经体现出处理较复杂空间关系的能力。这是中国境内首次发现的史前室内地画作品,属仰韶文化晚期,距今约五千年。
三、彩陶
距今约一万年前,中国进入了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生产技术的两大标志是磨制石器和制陶工艺。远古先民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逐渐认识并掌握了黏土的可塑性,学会将黏土制成泥坯,把它烧制成盛放液体并能耐火烧的陶器。陶器的出现促进了原始人的经济生活,在制作中,人类的审美智慧也创造性地得到了发挥。
陶器经常采用的装饰方式是印纹、彩绘和塑形三种,其中最重要的是彩绘。彩陶是在打磨光滑的泥质红陶坯(有的还施一层陶衣)上用天然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然后入窑烧制,成品在橙红色的胎底上形成黑、红、白等颜色的图案,陶质细腻,表面有光泽,彩绘不会脱落。从距今约六千多年的彩陶器物上,发现有用宽笔和细笔绘成的装饰纹样,可以断定那时已有类似毛笔的描绘工具,而且原始遗址中还出土了彩色颜料锭块及研磨颜料的工具。先人通过彩绘进一步掌握了颜料、毛笔等绘画工具,使绘画的兴起具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彩陶上的装饰纹样和少数独幅作品,如《鹳鱼石斧彩陶缸》则是新石器时代绘画的重要实物遗存。
黄河上、中游是中国彩陶艺术发展繁盛的地区,其中以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类型最有代表性。
由于时间和地域的不同,仰韶文化的彩陶分为数种类型,其中以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的艺术成就最为突出。半坡类型的彩陶,是以陕西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宝鸡北首岭等遗址出土者为代表。花纹除几何纹样外,还有相当发达的动物图案,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鱼类纹,数量最多,并贯穿于半坡类型文化的始终。关于鱼类纹的含义,或曰崇拜鱼图腾说,或曰祈求捕鱼丰收说,或曰祈求生殖繁盛的祝福说,如图《人面鱼纹盆》所示。庙底沟类型的彩陶,以河南陕县庙底沟及陕西华县泉护村遗址出土者为代表。纹样流行圆点、弧边三角、花瓣等,除了动物图形外,植物纹显着增加。河南临汝阎村出土的《鹳鱼石斧彩陶缸》,河南陕县庙底沟出土的《花瓣纹彩陶盆》是这一时期较有代表性的作品。
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晚期在甘肃、青海地区的一个分支,它上承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下接齐家文化。按时间先后可分为四个类型,即石岭下类型、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和马厂类型。由于它的分布区正是上古游牧民族羌人的活动区域,因此它的创造者可能是羌人。其风格特征也不同于农业文明区的仰韶文化。它的图像以几何纹样式居多,像旋涡纹、波浪纹、垂幛纹、锯齿纹等,也有不少是从有图腾色彩的花纹、蛙纹、水纹、鸟纹等自然形象演变而来的。其中也有少数描绘人类自身活动情景的,如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是马家窑文化彩陶艺术中的精品。在接近盆口的内壁,绘三组舞蹈纹饰带,每组五人,皆腰系兽皮,并肩携手,欢快起舞。也有人解释此画面再现了氏族成员分组围猎野兽的景象。
(第二节) 青铜器
铜是人类最早认识和使用的金属之一,以铜为主加锡铅合金的青铜器发端于黄河流域,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和齐家文化(发现于甘肃广河齐家坪)即出现了红铜、黄铜、青铜锻打的简单工具。到夏、商、西周时代,青铜冶铸业发展成为最重要的手工业生产部门,特别是商代和西周,青铜工艺发展到了鼎盛时期,以品类繁多、技艺精湛、纹饰精美而着称于世,故先秦三代有“青铜时代”之称。
当时的青铜器主要分为礼器、乐器、兵器、工具及车马器四大类。最重要的容器多属于礼器范畴,如鼎、鬲、尊、爵、觚、卣、盘、壶等大多数是杀俘祭祖的礼器,在长时间的用器过程中,这些日用器被赋予更多的象征意义,成为区别尊卑等级的标志。如鼎的应用,最高等级是天子九鼎,以下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依次递减,所以在它们身上集中体现了奴隶制社会统治者的权威和意志,以及那血与火交织的时代精神。
夏代(公元前2070年-前1600年)是青铜器时代的初期。传说中的夏代,在目前的考古发掘中基本上还是一个空白。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年代约在公元前2080年-前1580年之间,与夏代纪年大致相当,这里出土的青铜器有戈、爵、铃、嵌绿松石的兽面纹饰牌等,大多是薄胎,器形较小,纹饰也不发达。其中两件青铜兽面纹牌饰由于色彩亮丽、纹饰精美令人过目不忘,每件用二百多块小绿松石镶嵌出饕餮纹,散发着瑰魅的色彩。饕餮是古书上记载的一种贪吃的、有首无身的怪兽,饕餮纹大都是以鼻子为中线左右对称、双目圆睁的怪兽头部,故也称兽面纹。
商代(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是奴隶社会的重要发展阶段,也是青铜艺术由成熟到鼎盛的时期。商代前期的青铜器,造型规整,器壁较薄,纹饰较为简单。如湖北黄陂盘龙城出土的饕餮纹鼎,造型简洁庄重,只是在口沿下饰带状饕餮纹,纹饰给人感觉明朗、流动。商代后期,青铜器造型更为凝重结实,纹饰华丽繁缛,流行饕餮纹、云雷纹、夔纹、龙纹、虎纹、象纹、牛头纹、凤纹、人面纹等纹饰,表现出庄严、神秘、狞厉、沉重的艺术风格。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安徽阜南出土的龙虎纹尊、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及人面纹方鼎等,皆具形制凝重、纹饰繁丽雄奇的特征,让人想起那“有虔秉铖如火烈烈”
的遥远年代。青铜工艺作为奴隶社会的一面镜子,折射出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