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了解自己双眼的屈光状态,要通过验光明确有无近视、远视及散光。然后在原有屈光状态的基础上,再加上适当的凸面球镜片,特别是散光眼,必须把散光查精确并全部加到老视镜片中去,这样看近物才能清楚、持久。若是原有的屈光状态未查准确,配出的老视镜就会产生视物不清,甚至看书时字体歪斜。
其次,要了解个人的职业习惯,也就是接近工作物体的距离。老视镜片的度数若小一些,则看清楚的距离远一些,看清楚的范围大一些。相反,若老视镜片的度数大一些,则看清楚的距离近一些,看清楚的范围小一些。因此,必须根据个人的职业习惯选择。例如木工,他们的工作不需要看太近的距离,而可能需要看的范围大一些,所以适宜配稍小一些度数的老视镜。而作家、会计、刻字工人需要看清楚的距离近一些,因而老视镜片的度数可稍大一些。
总之,配老视镜片是很讲究科学的,既要适合个人眼睛的具体情况,度数相宜,又不能过度矫正。所以,最可靠的办法是请眼科医生检查之后确定老视镜度数。
常洗手防感冒
感冒是常见病、多发病,几乎每个中老年人每年都要发病1~2次,有的人还要多。感冒多因病毒引起,受凉、呼吸道传播是发病的重要因素,此外,手的接触也是传播感冒的重要途径。
据研究,感冒病毒在手帕上能存活1小时,在手上能存活2小时,在硬质物体表面可存活72小时。当感冒者擦拭鼻子时,手上就染上了病毒,这些病毒可污染许多物品,如电话、门把手、桌椅、汽车扶手、钱币等,健康人用手接触这些物体,再用手揉眼、挖鼻子、抠嘴,就会传染上感冒。所以,经常洗手,不但可预防肠道传染病,也可预防感冒。同时,为了预防感冒,必须改掉用手揉眼、挖鼻、抠嘴的不良习惯。
怎样预防沙眼
沙眼是由病毒引起的眼科常见慢性传染病,它可侵犯结膜、角膜,引起眼睑下垂、倒睫、角膜溃疡、角膜白瘢、泪腺管阻塞,严重者可引起失明。
患有沙眼的人,要克服无所谓的态度,应及时治疗,防微杜渐。个人要养成不用手揉眼睛的习惯。夏季游泳后应点眼药,防止池水不洁而感染。家中的洗脸用具、盆池、浴巾等要经常用消毒水浸泡洗刷,最好实行一人一巾制。此外,要定期检查身体,力求早发现、早治疗。
噩梦能反映所患疾病
人的一生要有1/3的时间在睡眠中渡过,约有1/5的睡眠时间是在做梦,没有任何人是从来不做梦的。
人的大脑是由许许多多神经细胞构成的。神经细胞之间又各有分工,形成许多机能中枢。睡眠是大脑皮质抑制过程的发展。人们熟睡之后,大脑各部分应当普遍处于抑制状态。但是,各个神经中枢的抑制程度不同,同一个神经中枢抑制的程度也会不断变化,所以整个睡眠有时深、有时浅,也就是说有时睡得熟,有时睡不熟。睡得不熟时,有可能在大脑的个别区域、个别点呈现兴奋状态,这些兴奋点还会杂乱无章地相互联系,于是就会出现各种奇奇怪怪的梦境。白天良好的精神状态也许使你做个好梦,而不良的情绪也可能使你做个噩梦。梦就是储存在大脑中的有意识与无意识的信息,在睡眠过程中以一定的思维形式和视觉图像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于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愿望、想象、回忆、喜悦、忧虑、悬念、担心等精神活动在睡眠中就以千奇百怪的梦境表现了出来。
在人的睡眠过程中,外界刺激如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刺激能引起梦境,人体内部器官的生理活动也能刺激大脑而引起梦境。
值得注意的是,疾病可能成为噩梦的原因,而且梦的内容也与疾病的性质和部位有联系。老年人器官老化、体弱多病,更需引起足够的警惕。如有个人时而在睡梦中觉得咽喉被鱼骨鲠住,时而又觉得有叉子插进喉咙,有时又似乎有人用绳子紧勒他的脖子,类似的噩梦使他苦恼了两个月,后来经医生检查,在他的咽喉部发现了一个肿物。倘若有人总是梦见自己从高处跌下,但又始终落不到地面上而惊醒,这就可能预示着心脏有病;若梦见自己在行走,突然有人从背后踢你一脚或在你腰部刺上一刀,惊醒后腰部疼痛者,可能是肾脏已有潜伏的病变;假如在睡前你并未吃得太饱,却梦见自己凌空飞翔,恐惧万分,则可能是循环系统或消化系统有毛病;有人常梦见自己被关在一个箱子里出不来气,则可能是肺部或呼吸道有病变。
也许有人要问:自己有病,白天清醒时为什么觉察不出来,反而要到晚上做梦才出现“不祥之兆”呢?这是因为有些疾病在初起时刺激信号很微弱,与白天外界大量而纷繁的强烈刺激信号相比是微不足道的,所以白天清醒时也就觉察不出什么。但是,在进入睡眠状态后,大脑的许多细胞已进入“休息”状态,协调适应的机能有所下降,于是这类病理刺激信号传入大脑,从而使大脑相应部位的细胞活动起来,一旦兴奋波及视觉中枢,便使沉睡的大脑出现各种梦境。由于异常病理刺激信号来源不同,梦境的内容也就各异。因此,可以从梦境的不同内容追溯不同疾病的来源及其性质。
由此可见,梦可分为两类,即正常生理性的与异常病理性的。当然不是所有奇特的梦都预示着某种疾病。白天不良的精神活动能引起噩梦,过度疲劳、睡眠姿势不合适也可引起噩梦。但是,若是总做内容相近的梦,则应引起注意。
友情提示:情绪不好多交流,不要黄昏独自愁。
肥胖与人体健康
肥胖是人体脂肪积聚过多所致。当进食的热量超过消耗的热量时,多余的物质便主要转化为脂肪,储存于身体各部分组织及皮下,使身体肥胖。一般超过标准体重的10%为超重,超过20%以上为轻度肥胖,超过30%为中度肥胖,超过50%以上为重度肥胖。
肥胖对人体的健康影响很大,特别是重度肥胖,因大量脂肪的积聚,增加机体的额外负担,其耗氧量较正常人增加30%~40%。大量的脂肪组织在腹腔内沉积使横膈抬高,使心脏和肺脏的活动范围均受到限制,因而重度肥胖往往有胸前区压迫感,呼吸短促。当脂肪沉积于实质性脏器时,对身体的危害更大,如心脏本身有脂肪沉着时,心肌营养发生障碍,导致心肌收缩力减弱,出现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心搏出量减少和血流速度降低等。因而肥胖者易疲乏,有头晕、头痛等症状,严重者出现下肢浮肿。血管壁有脂肪沉着时,管壁弹性减退,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严重者脂肪可以阻塞血管,引起不良后果。脂肪沉积于肝脏时,肝功能会不同程度地减退。肥胖者对感染的抵抗力一般较低。肥胖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如高血压、高血脂症、冠心病和糖尿病等。肥胖人患高血压者比体重正常人多两三倍,患冠心病者比正常人多5倍,中年以上患糖尿病者约有70%~80%是肥胖人。
一般来说,在儿童、青春发育期、妇女产后和绝经期、男子中年以上和病后恢复期,以及有肥胖家庭史者容易发生肥胖。因此在上述几种时期和情况时应注意预防肥胖症的发生。
肥胖评价标准(18岁以上成年人)
身体质量指数(BMI)即体块指标:体重(千克)、身高(米)
BMI=体重÷(身高×2)
·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BMI≥25为超重;BMI≥30为肥胖
·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肥胖工作组(WGOC)标准:BMI≥24为超重;BMI≥28为肥胖
·世界卫生组织(WHO)中心性肥胖标准:男性腰围≥102厘米;女性腰围≥88厘米
·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肥胖工作组(WGOC)中心性肥胖标准:男性腰围≥85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
怎样科学有效地减肥
在生活中有很多种减肥的方法,最常见的是各种药,还有减肥茶、减肥器等,更有甚者采取禁食进行减肥。结果,不但没减肥,有的人身体还受到损害。那怎样才算是科学有效的减肥呢?
·首先要控制饮食。所谓控制饮食不是禁食,而是要使摄入的和消耗的热量相符。避免热量过剩,坚持每日三餐有规律,每餐只吃五至七成饱,尤其是晚餐要少吃。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甜食,不吃动物脂肪,不吃零食。
·坚持运动,消耗剩余热量。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运动项目,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比较方便易行的减肥项目有:散步、跑步、游泳、太极拳、各种球类、体操、交际舞等。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定有效果。
·吃饭时避免“狼吞虎咽”,减慢吃饭速度,增加咀嚼次数,可间接地起到降低食欲的作用。
能提高运动能力的营养素
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素之一。其中的维生素B1及维生素C能提高运动能力,是运动员及喜爱运动的人不可缺少的营养素。
维生素B1在人体能量代谢方面有重要作用。没有维生素B1,就没有能量。如果运动前补充足够的维生素B1,就能使体内各个器官获得充足的能量,肌肉活动更加强而有力,能发挥出最好的竞技水平。
另外,维生素C促进肾上腺素的合成,从而增强人体的应激反应。可以说,人在应激状态下,维生素C的需求量大增。维生素C还能增强体内营养代谢,提高组织吸氧能力。运动时,人体营养代谢、氧气的需要量都明显增加,补充维生素C就可满足人体需要,提高运动的能力。因此,经常锻炼的中老年朋友们应多吃些富含维生素B1及维生素C的各种食品。
癌并不是恶性肿瘤的统称
许多人都知道,癌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病,说它难以治愈,并不是不治之症,因为少数癌症患者可不治而愈或者通过各种方法可以治愈。
从医学上讲,肿瘤有良性、恶性之分。良性肿瘤细胞形似正常细胞,肿块剖面多呈均匀一致的组织,没有出血和坏死,外周几乎都有包膜,生长方式为膨胀性,生长速度较慢,与周围组织不粘连,没有转移,治愈后很少复发,对人体危害性小。如脂肪瘤、血管瘤、子宫肌瘤等。恶性肿瘤则不然,上述各项均与之相反,其生长方式为浸润性,就像树根,到处伸展,哪儿阻力小就往哪里钻;与正常组织没有明显界限,常破坏周围组织,最后常置人于死地。
许多人认为,癌是恶性肿瘤的总称,其实不够确切。因为它只代表恶性肿瘤的大部分,而不能代表全部。一般认为,发生于人体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统称为癌,如皮肤癌、食道癌、胃癌、肺癌、肝癌、乳腺癌等。癌占全部恶性肿瘤的70%以上。发生于肌肉、骨骼、造血系统、血管和淋巴管的恶性肿瘤,则统称为“肉瘤”。例如平滑肌肉瘤、横纹肌肉瘤、骨肉瘤、血管肉瘤、淋巴肉瘤等。肉瘤的恶性程度也较高,治疗效果较差,死亡率也高。如果医生确诊为××癌或××肉瘤,就可知道是恶性肿瘤。但是诊断为××瘤或××病,也有可能是恶性肿瘤,这就要进一步询问医生了。如发生于神经系统的星状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发生于淋巴系统的何杰金氏病,发生于造血组织的白血病,也都属于恶性肿瘤。
说说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是生活在胃、十二指肠幽门处的一种杆菌。因有两个鞭毛,活动性很强,而且它本身用泌氨来中和胃酸,并形成保护环,所以胃酸不易将它杀死。幽门螺杆菌除了寄生在胃肠道中之外,还可以感染口腔,导致心肌梗塞(尤其是有冠心病的女性)、肝昏迷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由于不易被根治,所以,幽门螺杆菌是严重危害人类的一种杆菌。
幽门螺杆菌是通过口来传播的,像接吻、同吃一碗饭、同用一个牙刷等,一般从少年时代便可感染。
1995年世界胃肠病学大会认定,幽门螺杆菌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胃癌则是它的一系列并发症,可见幽门螺杆菌的厉害。
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方法很多,如:二联疗法、三联疗法、新三联疗法(标准三联疗法)、中西医联合疗法及内窥镜直接药物滴注法等等,有的清除率可达70%左右(清除幽门螺杆菌后,停药后易复发),真正根治它还无理想的药物。有的药物还相当贵,疗效不一定肯定,还给患者带来经济损失。因此,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是非常重要的。
预防的方法很简单,只要做到分餐制,使用自己的牙具和口杯,积极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就可以有效地防止感染和再次感染。
友情提示: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乙肝患者对子女的影响
夫妇一方或双方患乙型肝炎对子女有较大影响,这影响主要是传染问题。
乙肝病人的多种体液:血液、唾液、泪液、汗液、精液、月经血、阴道分泌物、乳汁、羊水、溃疡渗出液等均含有乙肝病毒,病毒污染了周围的环境物品,均可使密切接触者发病。父母与子女接触最为密切,因此发病率也较高。
家庭成员与急性期病人共用牙具、餐具、茶具的感染率比不共用者高2—5倍,这说明唾液的传染率是很强的。所以仍应强调把好“病从口入”关。父母患了乙型肝炎要注意隔离、消毒,防止殃及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