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逸夫自赴港坐镇之后,在他的魄力感召下,许许多多一流导演、一流明星前来加入,更拍出了许多叫座的电影。香港老一辈的影人每谈及邵老板对他们的栽培,都感激不尽。一位香港影视界人士曾感慨地说:“没有大制片家,哪来的大导演、大明星?”邵逸夫的成功之处还在于他从一开始步入电影界时就十分明确地认为,电影院是电影制片事业的堡垒。搞电影必须产销结合,把生产发行联系起来,方有出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邵逸夫和其三哥邵仁枚共同展开了一个庞大扩张计划,实行“每月一院”的办法,到处选择适当地点,大开影院,在香港和东南亚,邵氏影院星罗棋布,形成一张巨大的发行网络。
60年代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期,邵氏公司曾遇到来自“电懋”的挑战。那时,星马巨子陆运涛派人到香港成立“电懋公司”,发展电影制片,以供应“国泰”在星马200多家戏院的片源。“电懋”影片拍得不错,发展迅速,与邵氏形成竞争。有着强烈进取心的邵逸夫针锋相对,寸步不让,亲自坐镇扩大招兵买马,网罗各种电影人才。那段时间,服务于邵氏、“电懋”的导演与明星是很吃香的,两家为了竞争,人才抢来抢去,邵氏不要“电懋”要,而且都是出高价,所以那段时间港报常常可见某某明星、导演跳槽,甚至电影“双胞案”也发生不少,这种纠纷,直到大老板陆运涛在台中乘飞机罹难才停止。
邵逸夫是位生意人,做生意讲求赚钱。因此,邵氏出品的影片,商业色彩十分浓厚。影评家们常常指责邵氏出产的影片“媚俗”,缺少艺术价值;邵氏拍片多,传世少,但在商言商,邵逸夫是成功的。邵逸夫认为,他并非不要艺术,而要的是大众艺术。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并非人人都能理解;容易欣赏的下里巴人,才是他选择的道路。为了取得商业效益,邵逸夫对影片严格把关。出现劣片,若无法补救,他宁愿烧掉,他说:“在早期,我成日烧片,没有好的戏,我宁愿烧,烧掉好多部。”问他为什么,他说:“观众看了劣片一定好不开心,看多了,就会对你失去信心,所以一旦做了劣片不如烧掉它。”为此,邵逸夫时刻把握着文化动向,分析着观众的喜好,以决定自己的选择,或许,这正是他的成功之处。
重金用人是待人之道
邵逸夫初到香港时,香港最好的片场仍在“电懋”手中。其实“电懋”也未能充分施展,因为厂地周围已无发展的空间。其他的如“坚成”、“华达”、“永华”等电影公司,因无片场,只好租用别人的地方,难以大展手脚。
邵逸夫不惜财力物力,在清水湾一口气建起了四座摄影棚,“邵氏影城”初具规模,已经拥有自己的场地,可以投拍影片了。
摄影棚建好了,新公司成立了,机器设备齐全了,万事俱备,就差人才,如制片、化装、剪辑、配音、暗房、编剧、导演、演员……,这些必不可少的各部门的演职人员。
邵逸夫礼贤下士,广招八方俊杰。
邵逸夫来香港主政“邵氏”,头等大事是要物色宣传人才,作为自己的左膀右臂。
他寻觅多日,考察人数,均不甚理想,计划搁浅。
这宣传人才一角非同小可,他要承担起公司的形象宣传、影片的包装设计重任。一部影片的成功与失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宣传攻势的舆论效果。宣传人才必须既懂义务,熟悉市场行情,又善于运用传媒,把握宣传的分寸;要具有雄辩的口才、敏锐的头脑、良好的社交才能,必须是个一专多能的全面型人才。
只有具备了这些优秀条件,方能胜任这个举足轻重的角色。
邵逸夫深知宣传人才的重要,不能马虎对待。尽管登门报名者络绎不绝,可他严格考核,慎之又慎。他抱着“宁缺毋滥”的态度,决不放松或降低自己的标准,不满意不理想者坚决淘汰,毫不手软。
面对邵逸夫严厉苛刻的招聘条件,不少人知难而退。勇敢挑战者,最终也榜上无名。一批又一批报名者,犹如大浪淘沙被淘尽。理想的宣传人才始终不见踪形。
邵逸夫感叹:简直如大海捞针一样难啊!没有合适的宣传人才,邵逸夫的电影事业很难开展。这好比抱有远大志向的大鹏,没有双翼,如何展翅高飞、翱翔万里?邵逸夫要建立他的电影王国,不管计划如何完美,雄心如何宏大,倘若物色不到好的助手辅佐,他的事业到头来只是纸上谈兵。
宣传人才这个首要问题,困扰的邵逸夫寝食难安。他企盼着奇迹出现,那个梦中的理想人才能从天而降,热烈相助他的电影大业。
天无绝人之路,就在邵逸夫苦恼万分之际,一个意外的电话,好比雪中送炭,帮他解了燃眉之急。打电话的是供职于英文《虎报》的吴嘉棠,他们早年相识,并且关系甚密。吴嘉棠向邵逸夫推荐了邹文怀。他原籍广东潮州,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讲得一口流利的上海话和英语。在上海担任过西报记者。来香港后,初在虎报任职,其后转往美国之音主理广播节目,然后再转往美国新闻处香港分处工作,工作表现出色,获得重用。
于是吴嘉棠穿针引线,邹文怀同意与邵逸夫见面。
邵逸夫对这次见面极为重视,精心布置了一番。他亲自把关,挑选出自己认为满意的“邵氏”出品的影片。
见面安排得隆重热烈,规格甚高。那天上午,邵逸夫一身新装,早早地恭候邹文怀的光临。
邹文怀一到,邵逸夫就设宴款待,为他接风洗尘。吃罢饭,邵逸夫又陪同邹文怀一起看戏,欣赏“邵氏”的影片。
邵逸夫如此屈尊降贵去迎接一位素不相识的陌生客人,可谓几十年平生头一遭。
邵逸夫心目中自有如意算盘:眼下人才奇缺,若想成霸业,必须有一流人才辅佐。刘备请诸葛亮,尚且三顾茅庐。我要邹文怀相助,也自当礼贤下士。
邵逸夫一见邹文怀,第一眼就认定他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如得到他的辅佐,电影事业的霸主之位一定指日可待。
看完影片,邹文怀彬彬有礼,客气地起身告辞。邵逸夫本有意要与邹文怀长谈一番,拍板敲定工作之事。不料,他却急着要走,没有表明态度。邵逸夫也不便多加挽留,只能相送。
望着疾驶而去的汽车,邵逸夫心中怅然若失。
他前思后想,越发觉得千万不可错失良机,错过邹文怀这样打着灯笼也难找的人才。他下定决心,重金礼聘邹文怀出任“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的宣传部主任要职。很快,他又找到邹文怀。几句寒暄之后,邵逸夫单刀直入,说明来意。
邹文怀被邵逸夫的诚意打动了,决定接受邵逸夫的聘请,到刚刚创业的“邵氏”工作。
邹文怀虽应允进入邵氏,但又提出一个要求。“邵先生,宣传部必须由我自组班底,这个条件必须答应我。”邹文怀斩钉截铁地说。
“好啊!这个要求我完全同意,你尽管放心。”邵逸夫当即点头答应。邹文怀知道对手“电懋”的势力太强劲了,自己若孤军作战,再有才干,也孤掌难鸣。
邹文怀找来在《香港时报》任采访主任的何冠昌做军师,继而安排其他亲信梁风、汪晓高、蔡永昌等担任各部门要职。邹文怀从1959年到1970年,一共为邵氏打了11年工。在其叱咤风云之时,与邵逸夫形影不离,参与一切机密磋商。
宣传人才问题迎刃而解后,邵逸夫又一鼓作气,乘胜追击,他张开一张大网,要尽获八方人才,助其事业腾达。
当年国泰机构的“电懋”老板陆运涛,亲自挂帅上阵,无论在人力、财力、物力上都不比邵氏逊色,同邵逸夫形成了棋逢对手的抗衡局面。
邵逸夫初来香港,“邵氏”兄弟公司又是兴办不久,旗下的演员为数不多,而能够独当一面、挑起重担的演员更是凤毛麟角。
“电懋”公司则是另一番风光,旗下明星云集,人才荟萃,济济一堂,令邵氏望尘莫及。
面对电懋要吞并邵氏的企图,邵逸夫自知处于明显的劣势。
但他岂肯坐以待毙,束手就擒?他闯荡江湖多年,绝非等闲之辈。他深谋远虑,想出了反败为胜的杀手锏。
1958年的香港,邵氏和电懋两家电影公司,展开了一场空前激烈的挖演员拉明星大战。
邵逸夫素来有勇有谋,他通晓兵法,善于用兵布阵。他避开陆运涛的锋芒,不正面强攻,而是采取偷袭战术,使电懋的后院起火,阵脚大乱。
当时的香港大牌红星、导演尽被国泰机构囊括,其他公司无缘染指。
对于挖抢人才,邵逸夫自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拉得邹文怀相助,便是成功的一例。
邵逸夫为同电懋较量,作了精心准备,他明察暗访,周密研究,充分了解陆运涛的各种运作步骤,甚至连一个细节也不放过。对手的一举一动,他都了如指掌。
为将“电懋”演员挖过来,让大牌明星、大牌导演们反戈一击,投入“邵氏”门下,邵逸夫使出一条“锦囊妙计”来。
邵逸夫采取的是“吃饭”的办法。邵逸夫这吃饭一招,可是深谋远虑、透着很多的玄机,绝非吃一餐饭那么简单。邵逸夫首先从“电懋”的红星林黛“下手”。林黛当时是香港大牌明星,很有号召力,极具票房价值。再加上她正值艺术青春期,潜力巨大,前途无限。
他约她共进晚餐,商谈拍片事宜。
邵逸夫和林黛见面后彼此客套一番,双方就开始共进晚餐。
邵逸夫很快切入正题。
“林小姐,你若加盟邵氏拍戏,我为你提供一切方便。至于酬劳,是你在陆运涛那里拿的片酬的双倍。”
“邵先生,您真会开玩笑。”林黛微笑着摇头。
“林小姐,请你相信,我是真的,不是玩笑话。”邵逸夫连忙解释着。
“邵先生,您别逗我了。”林黛再次摇着头。
“林小姐,看来你是不相信我了。如果我是真的拿双倍片酬给你,你肯定到邵氏来拍戏吗?”邵逸夫问林黛。
林黛睁大眼睛,半信半疑地望着邵逸夫。
“邵先生,假如你真的肯出双倍片酬,我一定到邵氏来拍戏。”
“好!一言九鼎,此话可算数?”邵逸夫逼着林黛下决心。
“邵先生,我决不反悔!”
“林小姐,请看这是什么?”邵逸夫从公文包中抽出一叠东西,递到林黛的面前。
林黛连忙拿起来翻看。
“这是拍片的合同和双倍酬劳的现金,你的电影片酬的数目字,我已核对过,为你填写好了。你只要签字就行了。”
好厉害的杀手锏,林黛始料不及。她实在没有想到邵逸夫会来这么一手,让她毫无回旋之地。林黛油然生起对邵逸夫的敬佩之情,觉得他干脆豪爽,尊重人才,是个干大事创大业之人。跟邵逸夫拍电影,一定没错。
况且这双倍片酬的诱惑,又不能不使林黛动心。她知晓干演员这行当是吃青春饭的。红不上几年,就冷落衰退。待人老珠黄时,谁还会请你拍戏?不如趁年轻走红时多挣点钱,以备将来生计之用。
林黛想到这里,不再犹豫了。英雄尚且要为五斗米折腰,我又奈何?没有钱,生存都难以保证,还谈什么艺术?在香港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谁给的钱多就为谁卖命。林黛郑重其事地在邵逸夫的合同上签下自己的芳名,并落落大方地收下了邵逸夫的酬金。
“好!林小姐是个爽快之人,为我们今后的合作愉快干杯。”
邵逸夫笑着举起酒杯。
“承蒙邵先生的抬举,以后请多关照。”林黛双颊泛起红云。
双方碰杯致意,一饮而尽。
“请吃饭”一招果然奏效,饭桌上“搞掂”林黛,邵逸夫十分高兴。他当即如法炮制,果然弹无虚发。没多久,“邵氏”就从“电懋”挖到了大批人马。像林翠、陈晨、岳枫、陶秦等大牌明星、导演纷纷投向邵逸夫的门下。
再看看“电懋”那边,已是门庭冷落车马稀。待到陆运涛醒悟过来、忙采取补救措施时,却早已人去楼空,悔之晚矣!在“电懋”与“邵氏”的这场挖角战中,以邵逸夫得胜而降下帷幕。
管理学家德鲁克说:“企业只有一项真正的资源,人。”
因此高明的企业家应该用优惠的政策吸引人才,用优厚的待遇稳定人才,用深厚的感情留住人才,从而达到使用人才的目的。
审时度势才能制胜
正当邵氏影业全盛之时,电影受到来自电视的威胁和挑战。
在一些国家如日本、美国,电影已经成为“夕阳企业”,逐渐衰落,失去了昔日鼎盛时期的灿烂光辉。毕生从事娱乐业的邵逸夫敏感地意识到,必须把业务向多元化发展,向电影的姐妹艺术——电视进军。
20世纪70年代末,香港电影业受到了来自电视业的强大冲击。随着电视进入寻常百姓的家庭,人们去影院看电影的次数越来越少了。电影业显得越来越冷清。
虽然“邵氏”的影片,为迎合观众的心理,一直在追求刺激,但什么风月片、武打片看多了也会腻,也会烦。尤其是随着香港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娱乐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那种戏院门口排长龙的光景,显然成为历史了。
“物极则衰。”邵逸夫是个久经商场的高手,自然懂得应该顺应时代潮流,跟上市场的变化。他决定退出电影制片业。
当时,有人在报上撰文认为:“邵氏公司”搁置电影制作,是邵逸夫认输和退缩的表现,是一种无能的行为。
而另外一些人又发表不同的观点反驳:由于电影行业对手太多,这碗饭愈来愈难吃,造成了电影市场僧多粥少、等米下锅的现象,若要分得一杯羹,风险自然更大。邵逸夫审时度势,及时改弦易辙,不失为有远见的明智之举。
面对种种议论,邵逸夫毅然踏上了他的电视之路。
1980年6月26日晚,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利孝和先生,因心脏病突发,抢救无效,溘然长逝。
无线电视乃香港最大的电视台。偌大的传媒机构,岂可一日无主?
经过董事会商议,同年7月23日,无线及TVE对香港公众宣布:由邵逸夫继任董事局主席。消息传出,一片哗然。
其实,早在60年代以来,香港政府就公开招标竟投无线电视广播经营权。邵逸夫立即觉察出电视业今后将大有前途,于是与人合作投标,结果中标。从1967年开播时,邵逸夫早已是港视的股东了。之后,他陆续增加股本。截至1980年,香港电视总投资为6000万港币。在私人股东中,利孝和占26.62万股,其亲属名下占11.264万股;而邵逸夫则共拥有32.458万股。因此,当利孝和逝世后,由邵逸夫继任为董事局主席,当然是顺理成章的事。
邵逸夫出任“无线”董事局主席后,他将“邵氏影城”的明星和香港演艺的精英都网罗到门下,使“无线”制作的高水平高质量电视剧集纷纷出笼,收视率急剧上升,至今无线电视台TVB的翡翠、明珠两个频道,收视率长期稳居香港第一。这种近乎垄断的竞争态势,为邵逸夫的媒体集团创造了丰厚的利润,人们不得不佩服他的眼光。
80年代末,“无线”在港岛电视领域的霸主地位开始受到挑战。“亚视”通过加强资金投入,重金招聘著名艺人,开始控“无线”的墙角,并在节目的编排上革故创新,对“无线”发动了接二连三的新攻势。邵逸夫也不甘示弱,他通过加速培养和物色新人,以新人新节目让观众耳目一新,使“无线”的收视率继续遥遥领先于“亚视”。
作为香港影视界的元老,邵逸夫在竞争敌手遇到困难时也表现了自己的宽宏大度,一次,正当“无线”与“亚视”为争夺奥运会转播权大打官司时,“亚视”大楼失火,影响了电视片的制作。邵逸夫并未幸灾乐祸,而是立即致电“亚视”:“无线”随时准备借出场所和设备,供“亚视”制作影片用,这一举动,使“亚视”主席邱德根至今感激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