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卡尔·罗迪思曾在其所著《积极地倾听法》里提到:“当你想把自己的意见传达给对方时,必须把握对方的观点,而并不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考虑对方的发言。必须要和对方一起考虑,要做一个善听人话的人。必须知道在某种情况下,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
几乎每个人都希望表述自己,获得他人的同情。小孩子会急不可待地把腿上的伤口展示出来。让别人看,成年人也喜欢把遇到的困难讲给别人听。说服别人,也应该听取他人的表述,并以同情的态度,关怀被说服者。
“难怪你有这种想法,如果换了我,我也会这么想的。”以这样体谅人的语句作为工作的开场白,会使激怒的对方将怒气平息下来。如果是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喋喋不休地说教,毫不顾及被说服者的观点和意见,这只能让相互对立的局面僵持下去。
不强加于人。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意见比别人强加的意见更宝贵。因此,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是会让人不舒适的。在说服他人的过程中,给对方一些暗示,再由对方自己得出结论,这才是可取的办法。
成功地解决人际冲突
在人际交往中,有时候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心理学家认为,当一个人妨碍或干扰了另一个人的行动时,就会发生人际冲突。冲突既可能发生在情人、朋友、同事、领导之间,也可能发生在竞争对手之间。
在生活中,冲突是很自然的现象。冲突并无好坏之分,它只不过是可能产生好的结果,也可能会产生坏的结果。这完全取决于人们如何对待冲突。人际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往往表现在人们之间的利害冲突。如果这种冲突得以妥善解决,则化险为夷;否则,人际关系便会遭到破坏。
解决冲突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有些方法所产生的结果是不理想的,有的方法可以产生积极的结果,是可取的。
1.不宜采用的方法有。回避法、应付法、强迫法、妥协法。
①回避法。采用这种方法的人,往往不正视现实,总认为如果不理睬冲突,冲突就会自生自灭。当冲突发生时,采取回避态度的人会改变话题,装着有别的事情,退出讨论这个话题。为了避免直接争执,他会采取更退缩的态度。当然装着问题不存在,不等于问题已经解决。采用这种方式只会推迟冲突的暴发,压制决不是解决冲突的良策。
②应付法。采用这种方法的人,认为冲突是令人不快的。他们不是回避冲突,而是采取最简单的办法结束冲突。过分关心他人对自己的赞扬的人,往往采用马马虎虎的态度,而不探讨问题所在。因而不能用这种办法解决冲突。
③强迫法。即当自己的需求与他人的需求发生矛盾时,迫使对方接受自己的意见以满足自己的需求或利益。这种人常常要将冲突弄出输赢,做什么事都争强好胜。他们的行动带有攻击性和欺骗性,并固执地坚持自己的观点,并常常采用高压使对方屈服。有人称它为“得失法”。因为通过使用强迫和权威乃至威胁的方法,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即“得”,但同时因此失去了与他人之间的良好关系,这便是“失”。
④妥协法。即放弃自己的需求,按他人的意见行事。在有些情况下,妥协是必要的,但总体来说,妥协不是解决人际利益冲突的积极方法。
通过妥协解决人际需求冲突会产生一些消极后果。首先,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由此会产生对他人的反感。再想和一个令你反感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困难的。其次,一个人长期不坚持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必然会失去他人的敬重。再次,如果身为领导却凡事不敢做主,集体目标很难达成,还会导致人心混乱。
2.学会以解决共同问题的方式解决人际需求冲突。
这种类型的解决人际冲突包括满足双方需要的共同努力。当采取这种态度时。有关人员都将冲突看成是可以共同解决的问题。鼓励人们采取开放和诚实的态度,如果你不同意,你可以批评对方的观点,而不是批评他本人,可以努力说明观点中的异同,努力扩大共同点。妥协的方式只是将观点分歧提出来了,而合作的方式是采取积极的态度,真正使双方满意的解决办法。合作的方式更有保持和发展同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它能帮助冲突各方变冲突为合作,变问题为发展。解决共同法是一种可操作的科学方法。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用合作法成功地解决人际冲突应注意以下各点。
①应该承认冲突是存在的,他人的需要和目标是合法存在的。
②把冲突看成是双方可能解决的问题,而不是输赢的问题。
③选择双方可以接受的时间,坐下来认真地解决冲突。
④分析自己和有关人员的需求或利益。向对方说明自己的需求时要耐心、冷静和积极有效地使用语言技巧。如果这一步做不好,就会引起对方的不满,甚至对立情绪,开局不利后果则更不堪设想。了解他人的需求与说明自己的需求同样重要。因为只有冲突双方彻底明白了对方的需求,才有可能共同努力找出双方都感到满意的解决办法。在了解他人的需求时,要耐心倾听,不可与之争辩。只要你尽可能地表现出你对对方的理解和关注,对方反而会较客观地看待自己的需求。
⑤寻求尽可能多的解决冲突的方案。因为想的办法越多,就越可能找到有关各方都能满意的解决方法。
⑥解决冲突时,双方应该是平等的。如果你的地位较高,那么更应该放下架子。
⑦应该努力解释你的观点。必须让双方都了解分歧是什么。
⑧用灵活和诚意来修饰你的观点。
⑨应该重视你们的共同点而不是分歧。利用这些共同点,求同存异,更容易达到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
出人头地的秘方
进入商界的第一要务是“投师”,也就是说要找个好导师,给你入行引路。一般来说,这个人不仅年长,而且经验丰富,也许是你的同事或者老板。由于某种机缘,由他来协助你拿主意,向你传授生意经。事实上,商界交际之道的重要一环就是学会合作,从一些成功的生意人那里学生意径,这样你才能走向成功。
其实,任何一个人初涉商界不久,都会意识到交际中有许多不可言传的内容,令人感到困惑不解,而且并不见得有人来解释给你听,来帮助你,大家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话说到一定程度就会打住不说。
当然,如果你是一个幸运者,就会有人欣赏你,来做你的引路人。这也不是偶然的,除了你自身的条件之外,也可能有谁推荐了你,说了你的好话,或者你表现了对什么人的崇拜和羡慕,或者什么人认为最好的领导方式就是传授,或者他最热衷于培养像你一样的人,等等。不管怎么说,你应该很珍惜这种主动的提携和帮助。
但是,也有一些人不那么幸运,没有人来特别关照你,那么,你就要自己选择自己理想的老师了。这时候,你就必须主动地表现自己,使他能够欣赏你,并结成良好的关系。一旦达到这层关系,你就要不断观察、学习和求教,多听取其建设性的意见。在这个过程中,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听取批评,并且在听取批评中不断增进相互的信任。千万不要总是为自己辩护,相反,你要不断以接受的态度来鼓励对方不断关注你,并给你以帮助和培养。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吾师”这话在商务交际中同样适用。它不仅使你学到更多的东西,而且使你立于一个能进能退的合适地位。生意场上也是“做到老,学到老”,不断有新情况、新技术、新方法出现,你不可能事事都精通,所以多一个导师等于多一条路,你任何时候都不会感到无所适从和无处讨教。所以,经商之路也是求师之路,一个人能够从乡村走向大都市,从中国走向世界,必定要有很多引路人才行。明白了“三人行,必有吾师”的道理,你的经商之路就一定会越走越宽。
怎样成为引人注目的人物
我们每个人都很平凡,一个平凡的人在一大堆平凡者当中自然难以显山露水,但如果你掌握了下列方法,你就有可能扮演主角,而让他人扮演配角。
有一些人在社交界非常活跃,无论参加谁的聚会,他们似乎都认得每位客人并且左右逢源。如果你悉心研究就会发现他们成功的秘密。在任何场合,他们所扮演的都是主人而非宾客的角色:他们热心地介绍客人们互相认识,替他们换饮料,为客人指示更衣室,甚至上台高歌一曲”。
那些甘于扮演宾客角色的人则正好相反。不是无聊得要命,就是被其他人所忽视。所以不要等别人来介绍你,拿饮料给你,或介绍你认识新走马上任的经理,积极主动是达成圆满社交的第二法门。
在人群之中常常是谁能制造话题谁就是主角。因此,你要善于刺激对方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如果你知道对方有某方面的才能,或你的问题是能够引起大众兴趣的话题,你可以大胆征求别人在这方面的想法,刺激他的创意。而如果他的话题被人打断,你要想法诱使对方继续原来的话题,这就好比别人在说故事的时候,如果有人在旁边追问结果怎样,说故事的人就会更加起劲一样。除此之外,在你的故事中,一定要想法给出细节,因为“事实”是你谈话的“骨头”,还应给它增加血肉——给出背景,描绘出图画。不要只是说:“小来是个有趣的家伙。”还要说清楚:他为什么有趣?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不要只是说:“这个专题为我们打开了通往新世界的门户。”什么时候?为什么?怎样?对谁而言?这些才是别人最关心的。
如果当时的气氛有些沉闷,你可以把你的谈话目标瞄向“欢娱”,这当然不是指歌舞或讲故事,“欢娱”有很广泛的含义:让别人在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上得到新知,对共同关心的话题交换看法;认识有着非凡经历的人物,等等。训话或辩论很少能使人“欢娱”,你最好避免涉及。当别人询问你时,要采用机智的回答方式,“机智”包含迅速与聪明两个方面。你可以在平时积累一些机智的回答方式,也可以在对话现场逐步练习。这方面的麻烦更多地来自反应速度,如果你准备了几个有创意的回答,不妨留一两个下次再用。当然,故事的生动性还在于使故事与当时的话题关系密切。尽管并不需要总是这么做,但如果你的故事与大家正在讨论的话题关系密切,就能更好地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如果你的故事使正讨论的话题进一步深化,一定会博得大家的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