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修养德行以适应圣人之道的问题。因为没有极高的德行,就不能成就极高的道,所以君子应该“尊崇道德修养而追求知识学问;达到广博境界而又钻研精微之处;洞察一切而又奉行中庸之道;温习已有的知识从而获得新知识;诚心诚意地崇奉礼节”。朱熹认为,这五句“大小相资,首尾相应”,最得圣贤精神,要求学者尽心尽意研习。其实,五句所论不外乎尊崇道德修养和追求知识学问这两个方面,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也就是“德育”和“智育”的问题。我们今天实施的教育方针,也不外乎是在这两方面之外加上“体育”一项。其性质内涵自然有本质的不同,但其入手的途径却是相通的。
有了德、智两方面的修养,是不是就可以通行无阻地实现圣人之道了呢?问题当然不是如此简单。修养是主观方面的准备,而实现圣人之道还有赖于客观现实方面的条件。客观现实条件具备了当然就可以大行其道,客观现实条件不具备又应该怎样做呢?这就需要“居上不骄,为下不倍”,身居高位不骄傲,“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至于“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的态度,则是与孟子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一脉相承的,都是对于现实政治的一种处置、一种适应。反过来说,也就是一种安身立命、进退仕途的艺术,所以,归根结底,还是:“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当然,说者容易做者难,看似平淡却艰辛,要做到明哲保身,的确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要作诗云:“明哲保身,进退始终,不失其道,自非贤达,孰能兼之?”宋代陆游更是直截了当地感叹道:“信乎明哲保身之难也!”
明哲保身,方能进退自如,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这当然与那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自由主义表现”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我们切莫混为一谈。
【原文】
子曰:“愚而好自用①,贱而好自专②,生乎今之世反③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
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④,不考文⑤。
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⑥。
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及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
子曰:“吾说夏礼⑦,杞不足征也⑧;吾学殷礼⑨,有宋存焉⑩;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
【注释】
①自用:凭自己主观意图行事,自以为是,不听别人意见,即刚愎自用的意思。
②自专:独断专行。
③反:通“返”,回复的意思。
④制度:在这里作动词用,指制订法度。
⑤考文:考订文字规范。
⑥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车同轨指车子的轮距一致;书同文指字体统一;行同伦指伦理道德相同。这种情况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才出现的,据此知道《中庸》有些章节的确是秦代儒者所增加的。
⑦夏礼:夏朝的礼制。夏朝,约公元前2205年~前1776年,传说是禹建立的。
⑧杞:国名,传说是周武王封夏禹的后代于此,故城在今河南杞县。征:验证。
⑨殷礼:殷朝的礼制。商朝从盘庚迁都至殷到纣亡国,一般称为殷代,整个商朝也称商殷或殷商。
⑩宋:国名,商汤的后代居此,故城在今河南商丘县南。
周礼:周朝的礼制。
这段孔子的话也散见于《论语·八佾》《论语·为政》。
【译文】
孔子说:“愚昧却喜欢自以为是、卑贱却喜欢独断专行。生于现在的时代却一心想回复到古时去。这样做,灾祸一定会降临到自己的身上。”
不是天子就不要议订礼仪,不要制订法度,不要考订文字规范。
现在天下车子的轮距一致,文字的字体统一,伦理道德相同。
虽有相应的地位,如果没有相应的德行,是不敢制作礼乐制度的;虽然有相应的德行,如果没有相应的地位,也是不敢制作礼乐制度的。
孔子说:“我谈论夏朝的礼制,夏的后裔杞国已不足以验证它;我学习殷朝的礼制,殷的后裔宋国还残存着它;我学习周朝的礼制,现在还实行着它,所以我遵从周礼。”
【读解】
本章承接上一章发挥“为下不倍”的意思。反对自以为是,独断专行,也有“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意思。归根结底,其实还是素位而行,安分守己的问题。
此外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引孔子的话否定了那种“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的人,这与一般认为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具有复古主义倾向的看法似乎有些冲突。其实,孔子所要复的礼,恰好是那种“今用之”的“周礼”,而不是“古之道”的“夏礼”和“殷礼”。因为夏礼已不可考,而殷礼虽然还在它的后裔宋国那里残存着,但毕竟也已是过去的了。所以,从本章所引孔子的两段话来看,的确不能随随便便地给他扣上“拉历史倒车”的复古主义者帽子。
【原文】
王天下有三重焉①,其寡过矣乎!
上焉者②,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③,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
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④,建诸天地而不悖⑤,质诸鬼神而无疑⑥,百世以俟圣人而不丁惑⑦。
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下惑,知人也。
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⑧,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望⑨,近之则不厌。
《诗》曰:“在彼无恶,在此无射。庶几夙夜,以永终誉⑩。”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誉于天下者也。
【注释】
①王天下有三重焉:王,作动词用,王天下即在天下做王的意思,也就是统治天下。三重:指上一章所说的三件重要的事,即仪礼、制度、考文。
②上焉者:指在上位的人,即君王。
③下焉者:指在下位的人,即臣下。
④三王:指夏、商、周三代君王。
⑤建:立。
⑥质:质询,询问。
⑦俟:待。
⑧道:通“导”,先导。
⑨望:威望。
⑩“《诗》曰”句:引自《诗经·周颂·振鹭》。射:《诗经》本作“斁”,厌弃的意思。庶几:几乎。夙夜:早晚。
蚤:即“早”。
【译文】
治理天下能够做好议订礼仪、制订法度、考订文字规范这三件重要的事,也就没有什么大的过失了吧!
在上位的人,虽然行为很好,但如果没有验证的活,就不能使人信服,不能使人信服,老百姓就不会听从。在下位的人,虽然行为很好,但由于没有尊贵的地位,也不能使人信服,不能使人信服,老百姓就不会听从。
所以君子治理天下应该以自身的德行为根本,并从老百姓那里得到验证。考查夏、商、周三代先王的做法而没有背谬,立于天地之间而没有悖乱,质询于鬼神而没有疑问,百世以后等到圣人出现也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质询于鬼神而没有疑问,这是知道天理;百世以后等到圣人出现也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这是知道人意。
所以君子的举止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先导,行为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法度,语言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准则。在远处有威望,在近处也不使人厌恶。
《诗经》说:“在那里没有人憎恶,在这里没有人厌烦,日日夜夜操劳啊,为了保持美好的名望。”君子没有不这样做而能够早早在天下获得名望的。
【读解】
这一章承接“居上不骄”的意思而发挥。要求当政者身体力行,不仅要有好的德行修养,而且要有行为实践的验证,才能取信于民,使人听从,这就好比我们今天要求政府为老百姓办实事一样。不管你把自己的德行吹上天,也不管你的规划有多宏伟,做一两件实事,拿一点政绩出来给我们看看:你修的路在哪里?你建的房在哪里?你办的学校在哪里?市场是否繁荣?物价是否上涨?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成为老百姓的公仆。
提高到理论上来说,这一章所强调的,依然是重实践的观点。“本诸身,征诸庶民”,以自身的德行为根本,并从老百姓那里得到验证。这是主客观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用客观实践来检验自己的主观意图、见解、理论是否符合老百姓的利益与愿望。从而使自己的举止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先导,行为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法度,语言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准则。
这里当然还是蕴含着儒者对伟大与崇高的向往和对不朽的渴望,也就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崇奉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追求。
【原文】
仲尼祖述①尧舜,宪章②文武,上律天时,下袭③水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