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出生地:英格兰剑桥
生卒年:1883—1946年
历史评价LiShiPingJia
英国经济学家,因开创了所谓经济学的“凯恩斯革命”而称著于世。创立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凯恩斯一生对经济学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曾被誉为资本主义的“救星”“战后繁荣之父”。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1883年6月5日出生于一个大学教授的家庭。他的父亲约翰内维尔·凯恩斯曾在剑桥大学任哲学和政治经济学讲师,母亲弗洛朗斯阿达·布朗是一位成功的作家和社会改革的先驱之一。
晚年的凯恩斯夫妇
他7岁进入波斯学校,2年后进入圣菲斯学院的预科班。几年以后他的天才渐渐显露,并于1894年以全班第一的优异成绩毕业,并获得第一个数学奖。14岁以奖学金入伊顿公学主修数学,曾获托姆林奖金。毕业后,以数学及古典文学奖学金入学剑桥大学国王学院。1905年毕业,获剑桥文学硕士学位。之后又滞留剑桥一年,从师马歇尔和庇古攻读经济学,以准备英国文官考试。1906年以第二名成绩通过文官考试,入选印度事务部。
任职期间,为其第一部经济著作《印度通货与金融》作了大量研究准备工作。1908年辞去印度事务部职务,回剑桥任经济学讲师至1915年。其间1909年创立政治经济学俱乐部,以一篇概率论论文入选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院士,另以一篇关于指数的论文《指数编制方法》获“亚当·斯密奖”。概率论论文后稍经补充,于1921年以《概率论》为书名出版。1911-1944年任《经济学杂志》主编,1913-1914年任皇家印度通货与财政委员会委员,兼任皇家经济学会秘书。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不久,即应征入英国财政部,主管外汇管制、美国贷款等对外财务工作。1919年初作为英国财政部首席代表出席巴黎和会。同年6月,因对赔偿委员会有关德国战败赔偿及其疆界方面的建议愤然不平,辞去和会代表职务,复归剑桥大学任教。不久表明其对德国赔偿问题所持看法的《和平的经济后果》一书出版,引起欧洲、英国及美国各界人士的大争论,使其一时成为欧洲经济复兴问题的在心人物。在任教同时,不仅撰写了大量经济学院总务长。
1921—1938年任“全国互助人寿保除公司”董事长期间,其对股东的年度报告一直为金融界人士必读而且是抢先收听的新闻。
凯恩斯出生于萨伊法则被奉为神灵的时代,认同借助于市场供求力量自动地达到充分就业的状态就能维持资本主义的观点,因此他一直致力于研究货币理论。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他感觉到传统的经济理论不符合现实,必须加以突破,于是便有了1933年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后简称《通论》),《通论》在经济学理论上有了很大的突破。
相关链接
凯恩斯革命
一百年以前,西方经济学界还很少有人谈及经济学应有宏观、微观之分。而今天,西方经济学家谈论起宏观和微观经济学时,却显得那么自然,好像这个问题如同一天有白昼和黑夜之分那样,无须争辩。但是,任何事物、任何提法若要被世人公认,总是有一个过程的,那么宏观经济学究竟怎么产生的呢?
顾名思义,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研究大的经济问题的,也就是以研究社会整体的经济变量为己任的,凯恩斯的主要贡献也就在于此。
1936年,西方经济学界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凯恩斯发表了他的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的通论》(以下简称《通论》)。凯恩斯在刚撰写通论的时候就开始造舆论,他给戏剧家萧伯纳的信中曾提及此事,并颇为自负地说,此书也许会对世界上关于经济问题的思考方法发生革命,引得世人拭目以待。果然,该书一出,的确轰动一时,西方经济学界公认经济学发生了一场“革命”。
1940年出任财政部顾问,参与战时各项财政金融问题的决策,并在他倡仪下,英国政府开始编制国民收入统计,使国家经济政策拟订有了必要的工具。1944年7月率英国政府代表团出席布雷顿森林会议,并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与开发银行(世界银行)的英国理事,在1946年3月召开的这两个组织的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世界银行第一任总裁。返回英国不久,因心脏病突发于1946年4月21日在索塞克斯家中去世。时年63岁。凯恩斯一生对经济学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一度被誉为资本主义的“救星”“战后繁荣之父”等美称。因其深厚学术造诣,曾长期担任《经济学杂志》主编和英国皇家经济学会会长,1929年被选为英国科学院院士,1942年晋封为勋爵,1946年剑桥大学授予其科学博士学位。
经济学学者们总是这样介绍凯恩斯:他从小聪明,是一个著名的经济学家。他与俄国的漂亮芭蕾舞演员结了婚,担任过国王和总统的顾问。在业余时间,他为自己、为剑桥大学进行货币和商品投机,并取得很大成功。但事实上,这些内容中很多纯粹是编造出来的,与实际情况相差很远。
——传世佳言——
市场偏离理性的时期,总是比人能接受的时期来的长。
经济学上的任何耸人听闻都是利益在作怪。
我们赖以生存的经济社会的突出问题,是不能提供充分就业和武断而又不公平地分配财富和收入。
凯恩斯是一个最会把理论化为实践的人,在撰书的同时,凯恩斯也从事货币买卖。根据他在财政部工作得到的经验和对战后德国的考察,他开始看好美元,看跌欧洲货币,并按10%的保证金进行交易,建立了一系列货币仓位。不久他赚了大笔利润,并就此认为自己能比普通人更好地看清市场的走势。
1920年4月,凯恩斯预见德国即将出现信用膨胀,以此为理由,卖空马克。此前马克一直下跌,但现在开始反弹。5月间,凯恩斯自己损失了13125英镑,他任顾问的辛迪加也损失了8498英镑。经纪公司要求他支付7000英镑的保证金,于是他从一个敬慕者那里借来了5000英镑,又用他的预支稿酬支付了1500英镑,才得以付清。他承认,自己已经破产了。
1921年,通过写作,凯恩斯的经济状况好转,又开始了商品和股票投机,交易都采用保证金交易方式。
1924年,凯恩斯投资57797英镑,到1937年增值506450英镑,在证券业中建立了自己的声誉。此间,凯恩斯每年的平均投资复利收益率为17%,利润虽高,但仍然比不上保守的投资家沃伦·巴菲特的业绩。
凯恩斯的官方传记作者说,凯恩斯在1937年放弃了投机,原因是他身体欠佳。实际上,那时他的病已经好了,而且身体不错,以致可以在接下来的9年里继续影响经济学和政治的发展。但近年来出版的传记指出,凯恩斯在1937年美国股市上损失惨重,考虑到第二次破产可能会损害他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经济学家的声誉,于是及时退出了投机行列。
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一书中,凯恩斯谈到了他的投资哲学,我们可以恰当地称之为“选美理论”。然而,人们并不投票给他认为是最美的人,而是选择他认为大多数人都认为是最美的人。
像许多伟大的金融家一样,凯恩斯在大事上十分大胆,敢于冒险使用大量资金以支持一个论点。但小事上,他非常保守。
一次,凯恩斯和一个朋友在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度假,他们让一群当地小孩为他们擦皮鞋。凯恩斯付的钱太少,气得小孩们向他们扔石头。他的朋友建议他多给点钱了事,而凯恩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经济学家,回答道:“我不会贬抑货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