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阿瑟·塞西尔·庇古
出生地:英国剑桥
生卒年:1877—1959年
历史评价LiShiPingJia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剑桥学派马歇尔的学生,剑桥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他由于《财富与福利》(后称《福利经济学》)一书而被西方经济学界奉为“福利经济学之父”,成为福利经济学的创始人。
1877年11月18日,阿瑟·塞西尔·庇古出生在英国一个军人家庭。他是这个家庭的长子。青年时代入剑桥大学学习。最初的专业是历史,后来受当时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的影响,并在其鼓励下转学经济学。毕业后投身于教书生涯,成为宣传他的老师马歇尔的经济学说的一庇古税的效应分析位学者。他先后担任过英国伦敦大学杰文斯纪念讲座讲师和剑桥大学经济学讲座教授。他被认为是剑桥学派领袖马歇尔的继承人。当时他年仅31岁,是剑桥大学历来担任这个职务最年轻的人。他任期长达35年,一直到1943年退休为止。退休后,他仍留剑桥大学从事著述研究工作。另外他还担任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国际经济学会名誉会长、英国通货外汇委员会委员和所得税委员会委员等职。
他的著作很多,比较著名的有:《工业和平原理和方法》《财富与福利》《论失业问题》《福利经济学》《产业波动》《公共财政研究》《失业论》《静态经济学》《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比较》《就业与均衡》《收入理论》《凯恩斯“通论”的回顾》等。
《福利经济学》是庇古最著名的代表作。该书是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中影响较大的著作之一。它将资产阶级福利经济学系统化,标志着其完整理论体系的建立。它对福利经济学的解释一直被视为“经典性”的。庇古也因此被称为“福利经济学之父”。
相关链接
庇古效应
庇古效应是宏观经济学中利率传导机制的一种,描述了消费、金融资产和物价水平之间相互关系。
这一理论首先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阿瑟庇古在1930年提出。人们后来把依据这种理论提出的物价水平下降造成金融资产实际价值的增加,从而产生的消费刺激效应,称为庇古效应。
该理论认为,物价水平的变化,将引起既定数量的金融资产的实际价值上升或下降。如果物价水平的上升与家庭现有可支配货币收入的上升相对应,则可使其实际收入不变;但是,由于物价水平变动对所拥有的资产的实际抑制效应,仍可能促使家庭实际消费支出减少。相反地,如果物价水平的下降与家庭现有可支配货币收入下降比例相对应,那么它仍可以由于所拥有资产的实际价值上升产生刺激效应,从而增加消费支出。
此外,还应当特别指出的是,庇古效应只在货物和劳务市场中起作用;它与凯恩斯效应不同,凯恩斯效应只在债券市场中起作用。
《福利经济学》共四篇。第一篇,“福利与国民收入”;第二篇,“国民收入的数量和资源在不同用途间的分配”;第三篇,“国民收入与劳动”;第四篇,“国民收入的分配”。庇古认为,《福利经济学》一书的目的,就是研究在现代实际生活中影响经济福利的重要因素。全书的中心就是研究如何增加社会福利。包括两个主要部分:第一,根据边际效用价值理论提出一套有关福利,特别是经济福利的概念。第二,从国民收入量的增加和国民收入分配出发,推导出增加社会福利的一些重要因素。
这个经济学家是经济学史上最奇特的人物之一,他是从外在形式来考虑这些令人困扰的问题的,并触动了新古典主义经济政策中隐含的狂妄自大。他有一个相当奇怪的名字,但他的个性和怪僻与他名字的怪异非常吻合。在其学术生涯中,庇古前后判若两人。此外,他还是新古典学派思想的重要典范。事实上,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是将庇古作为新古典主义学派中持充分就业分析观点的代表人物来进行攻击的。庇古也进行了反击,称凯恩斯的《通论》是错误观点的混合物。对许多更年轻的经济学学生来说,庇古的名字总是不可避免地和“庇古效应”相联系,这是他回应凯恩斯的一个论据,他试图在古典主义有关工资和价格弹性的假设下通过逻辑完全性的演示,恢复新古典主义就业理论的地位。
此外,庇古还首先注意到了私人活动会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并且他还是当时攻击自由放任模型的一个重要人物。庇古早在1912年就在他的《财富和福利》一书中提出了这些令人困扰的问题。近半个世纪之后,经济学家们才意识到庇古曾经设法解决的论题是繁荣的经济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这个问题实际上将威胁到整个体系的合理性。但是那时几乎没有经济学家能够理解庇古的分析所具有的突破性本质。庇古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已经开始质疑这个系统本身的稳定性,并开始为其他可供选择的体系的经济秩序辩护。弗兰作为以古怪个性而著称的这一学科中最奇怪的人之一,庇古的性格经历了一次极端的转变。他的一个学生将他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的外貌描绘为高而挺拔,着装怪异,偶尔会在乡间漫步,或者斜靠在英王学院草地上的帆布椅上。为了表示对希特勒的蔑视,在纳粹空袭的时候,他一直坐在帆布椅上。庇古因为着装而享有很高的声誉,20世纪50年代,他穿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服装骄傲地出现在马歇尔图书馆。
——传世佳言——
希望经济学知识的发展将大大改变现实事件……是非常渺茫的。我们的创造不太可能有市场。然而……我们培育我们的花园。因为我们追随的不是思想而是一种冲动——一种探求的冲动——这至少不是可耻的,虽然可能被证明是无用的。克·奈特是庇古1920年出版的第一版《福利经济学》的研究者中惟一一个注意到庇古已将争论的主题从各种经济秩序体系之间的选择转向了改变和改良现有的职能体系的方法的人。哈里·约翰逊教授,在他为庇古所做的感人至深的悼词中讲到,庇古的分析将争论从革命性的变化转变为改良现存体系的方法,“在庇古刚刚提出这一理论的时候,以及在这一理论发表之后的困难重重的战时阶段,它还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但随着凯恩斯革命逐渐为人们所了解,加上30年代和40年代的政治分歧也在福利资本主义的体系中得到协调,经济学家们越来越多地面临庇古曾经关注的那类政策问题,在这些分析中,他是先驱者。”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斯后来使我们认识到“我们所关注的问题的片面性”,并推广了几乎在半个世纪之前别人还没有注意到的时候,庇古就很清楚地预见到的许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