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世林
摘要皇甫家族自东汉从茂陵一带迁居安定朝那,经皇甫规、皇甫嵩两代人的努力遂成安定郡望族。三国两晋南北朝,皇甫家族又东徙南迁,渐失望族身份,散居全国各地,但未忘郡望——安定朝那。
近年来学术界对朝那的皇甫家族发生了一些争议,因之对这一问题做了一点粗略的考证。关于朝那的地望我以前写了《古朝那初考》一文,认为古朝那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古城乡,以后迁至甘肃镇原西南、泾川西北。这一论点,经过10年修志的讨论,看来问题不大,可以成立。本文着重考查皇甫氏的迁徙变化,但因查到的资料太少,收获不大,虽不足以说明问题,但可供后来者研究参考。
(一)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皇甫氏:“出自子姓,宋戴公白生公子充石,字皇父,皇父生季子来,来生南雍缺,以皇父字为氏。缺六世孙孟子,孟之生遇,避乱奔鲁。裔孙鸾,汉兴自鲁迁茂陵,改父为甫。”白居易《长安集》的《皇甫镛墓志》记:“始封祖微子也,周克商封于宋,九世至戴公,戴公之子曰皇父,因字命族,曰皇父氏,至秦徙茂陵(误,秦无茂陵),改父为甫。及汉,迁安定朝那,其后为安定朝那人。”
上古世系多系附会,不太可靠,但可表明朝那虽是西北最早的地名之一,而皇甫氏却不太“古”,是迁至茂陵后才有的。茂陵是汉武帝的陵墓,改为皇甫氏一定是在西汉汉武帝以后,由茂陵迁至朝那也必在西汉中叶以后。即皇甫氏从西汉中后期才与朝那发生关系。
西汉未见皇甫氏的名人,只能从东汉说起。在史籍上查到第一个皇甫氏的人物是皇甫文。东汉初光武与隗嚣之争,嚣将高竣据高平第一城,皇甫文是高竣的军师,寇恂领兵至高平,高竣遣皇甫文出谒,辞不屈,恂斩之,高竣降(见《后汉书·寇恂传》)。高平第一城与朝那相邻,应是朝那人。《后汉书·耿弇传》有谒者王蒙、皇甫援发张掖、酒泉、敦煌三郡兵救耿。其后,有皇甫俊为安定都尉,生子棱,为度辽将军,已是较大的官职。棱子旗,为扶风都尉,旗生子规,至皇甫规时,皇甫世族似已基本形成。
皇甫规是朝那皇甫家族中的重要人物,《后汉书·皇甫规传》中文字太长,现据《古今图书集成》所录,其主要事迹如下:“永和六年,西美大冠三辅,安定郡将知规有兵略,乃命为功曹,使率甲士入与羌交战,斩酋数级,贼遂退却,举规上计掾。其后,羌众大合,烧陇西,朝廷患之,规乃上书求自效,帝不能用。冲质之间梁太后临朝,规举贤良方正对策,梁冀愤其刺已,以规为下弟,拜郎中,托疾免归。州郡承冀旨,几陷互者再三,遂以《诗》《易》教授门徒三百余人。积十四年后,梁冀被诛,旬月之间符命五至,皆不就。时泰山贼叔无忌侵扰州县,公车特征,拜泰山太守。延熹四年秋,羌大寇关中,三公举规为中郎将,持节监关西兵讨先零等羌,破之,斩首八百级,相劝降兵十余万。规出身数年,执节为将,拥众立功,还督乡里,既无它私惠而多所举奏,双恶绝宦官,不与交通,于是中外并怨,遂共诬规货贿群羌,令其入降,天子玺书诮让,规惧不免,上书自讼。其年冬征还,拜议郎,论功当封,而中常侍徐璜、左悺欲求货,规终不答,璜等愤怒,陷以前事,下之狱吏。官属欲赋敛请谢,规誓而不听,遂以余寇未绝,坐系廷尉,论输左校。诸公及太学生张凤等三百余人诣阙讼之,会赦归家。征拜度辽将军,至营数月,上书荐中郎将张奂以自代,奂迁大司农,规复代为度辽将军。及党事大起,天下名贤多风染逮,规自以西州豪杰耻不得与,乃自上言:‘臣前荐故大司农乡奂,是附党;又臣昔论输左校时,太学生张凤等上书论臣,是为党人所附也,臣宜坐之。’朝廷知而不问。在事数年,北边威服。永康元年征为尚书,迁弘农太守,封寿成亭候,让拜不受,转为护羌校尉。嘉平三年以疾征还,未至,卒于谷城,年七十一。所著凡二十七篇。”
皇甫规的功业、道德、家学为中外推崇,是西州豪杰,一代名臣,影响很大。接着皇甫规的侄子皇甫嵩继续兴起,其父皇甫节,曾为雁门太守,嵩初为北地太守,以功封都这侯。灵帝中平元年,黄巾大起,天下响应,京师震动。汉以嵩为左中郎将,与朱隽共计张角。与黄巾战于颍川,斩首数万级;战于仓亭,斩道7000余级,战于广宗;斩黄巾起义的领袖张梁,斩首3万余级,驱之赴河死者5万余人。又战于下曲阳,斩黄巾起义的另一领袖张宝,俘虏10万余人。皇甫嵩镇压农民起义,再造汉室,是汉王朝的大功臣,以功拜车骑将军、冀州牧,封槐里、美阳两县八千户。当其最盛之时除直接管理冀州外,尚可征发幽、青、徐、荆、扬、兖、豫七州之众。汉阳阎忠就曾劝他:征冀方之士,动七州之众,南下洛阳,剪除宦官,取而代之。嵩不能纳,可见其权势之大。虽然近世对他残酷镇压黄巾起义有所批评,时时不同,所见亦不相同。在长期的封建社会时期,他是受到广泛尊敬的;东汉末年是士族大姓形成的时期,皇甫规与皇甫嵩相接连的两世,为皇甫氏成为西州望族打下了牢固的政治基础。
皇甫嵩之子坚寿亦显名,后为侍中不拜。再以后的谱系难于查清。另外见到的皇甫氏有:《后汉书·董卓传》中有谒者仆射皇甫郦、《齐元传》中有上封令皇甫祯。
这一时期皇甫氏的情况大致如此,而作为郡望的朝那县却发生重大变化。古朝那按史籍记载考查应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古城川的古城,为西汉安定郡所属21县之一。
东汉中叶发生规模浩大的羌族起义,安帝永初五年三郡东迁,其中安定郡县迁至扶风的美阳(今陕西武功县境),18年后于顺帝永建四年才迁回,迁回后郡治由高平移到临泾。将原来的所辖的21县缩减为8县,朝那是由古城川迁至郡治临泾附近,具体地址虽尚未查清,但据《魏书·地形志》所记朝那县辖当原城,大概是今在泾川、镇原二县之间(因篇幅所限,本文不再论证,参看拙作《论东汉时高平三水东迁》一文)。由于长期的战乱与行政建制的重大变化,皇甫氏家族已不再集中居住于朝那,而是开始分散居住于郡治临泾与临泾附近各县,如乌氏、三水。此事,在唐代诸皇甫氏籍贯中可以得到证明。
(二)
曹魏开始实行九品中正制,西晋行族荫、荫客、免除徭役等,给予士族优待特权,是门阀制度的成熟时期。曹魏时有以开发敦煌、发展农业技术著名的皇甫隆;有少数民族万人诣阙推荐,曾为清水、新平、安定太守的皇甫麟,在《晋书》中查到属于西晋这一阶段有皇甫氏14人,其中有皇甫家族中的重要人物皇甫谧,其子皇甫方回,还有右将军皇甫陶,益州刺史皇甫晏,处士皇甫申叔,安定功曹皇甫澹,雍州都督皇甫道,散骑常侍皇甫涛,广固太守皇甫固,秦州刺史皇甫重(《晋书》有传),其弟齐王参军皇甫商。
西晋是皇甫家族的全盛时期。《晋书·李含传》有一段资料值得参考:李含“陇西狄道人也,侨居始平,少有才干,两郡并举孝廉。安定皇甫商,州里少年,省恃豪族,以含门寒微,欲与结交,含拒而不纳,商恨焉,遂讽州以短缴召含为门亭长。”那时陇西李氏尚未成为第一流高门,皇甫氏自恃豪强竟然这样欺压陇西李氏。
这一阶段的显著特点是:皇甫家族中的知名者多游宦外地,有些就在外地安家落户,为了维护著姓荣誉,享受士族特权。仍自称为“安定朝那人”。另一方面,如前所述,皇甫家族人口众多,在故土者有些已散居郡治附近各县,有些史籍记述不说朝那皇甫氏,而谓之“安定皇甫氏”,这一记述方式是比较正确的。
(三)
东晋十六国时期,皇甫氏的原籍安定郡,成为少数民族政权互相争夺的主要战场,皇甫氏家族的代表性人物多避乱渡江南下,原籍却显得萧条了。《晋书·石季龙载记》云:“镇远王耀表:雍秦二州望族,自东徙以来,遂在戍役之例。既衣冠化胄,宜蒙优免,从之。自是皇甫、胡、梁、韦、杜、牛、辛十有七姓、蠲其兵贯,一同归族,随才铨叙。思欲分还桑梓者听之,其非此等,不得为例。”可以说明那时皇甫族人久已失去望族特权,大部分远离桑梓。所以前后赵、前后秦及赫连夏统治这一带的时期,在重臣要职中不见皇甫氏,即有也仅是如皇甫赛、皇甫序等无足轻重的人物。这是皇甫家族发生的又一次重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