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斗城
摘要东汉中后期,朝那县随安定郡内迁落治灵台,而再未回迁。皇甫谧墓唯灵台有之,故其故里在灵台。
目前,对皇甫谧籍贯的不同说法主要有三种:一为甘肃平凉灵台说。此说历史最为悠久,也是传统说法。如从《元丰九域志》记载灵台有皇甫谧墓算起,已有900多年的历史了。二为甘肃平凉西北说。三为宁夏固原东南说。之所以有上述不同观点,实际上是由于对《晋书》记载的皇甫氏的郡望——“安定朝那”及其相关问题的看法不同而引起的。
《晋书·皇甫谧传》载:“皇甫谧,字士安,幼名静,安定朝那人,汉太尉嵩之曾孙也。出后叔父,徙居新安。”这条记载很明确,皇甫谧为“安定朝那人”。引文中所说的“汉太尉嵩”即皇甫嵩,事见《后汉书》本传。传谓“皇甫嵩,字义真,安定朝那人,度辽将军规之兄子也。父节,雁门太守……初举孝廉、茂才。太尉陈蕃、大将军窦武连辟,并不到。灵帝公车征为议郎,迁北地太守。”皇甫嵩后因镇压黄巾军功高位显,威震天下,官至车骑将军,并拜太尉,病卒后赠骠骑将军等。民间甚至有“天下大乱兮市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赖得皇甫兮复安居”的歌谣,可见其当时的影响之大。
上文中所提到的“度辽将军规”,指皇甫规,其与皇甫嵩为叔侄关系,是皇甫嵩的长辈,《后汉书》有传。其文曰:“皇甫规,字威明,安定朝那人也。祖父棱,度辽将军。父旗,扶风都尉。永和六年,西羌大寇三辅,围安定,征西将军马贤将诸郡兵击之,不能克。规虽在布衣,见贤不恤军事,审其必败,乃上书言状。寻而贤果为羌所没。郡将知规有兵略,乃命为功曹,使率甲士八百,与羌交战,斩首数级,贼遂退却……”从以上所引文献可知,皇甫谧及其曾祖皇甫嵩、嵩之叔父皇甫规,正史皆记载其为安定朝那人。现在的问题是“安定朝那”到底为何地呢?
《汉书·地理志》安定郡条下颜师古注曰:“武帝元鼎三年置。”这就是说安定郡置于汉武帝时期。其郡下辖21县,曰高平、复累、安俾、抚夷、朝那、泾阳、临泾、卢、乌枝(氏)、阴密、安定、参巒、三水、阴槃、安武、祖历、爰得、眴卷、彭阳、鹑阴、月支道。以上除安定郡治高平为今宁夏固原之外,包括朝那在内的多数县治的确切地点实际上还是有待于进一步考察的。但根据近些年来的调查及文献记载来看,上述21县绝大多数分布于今甘肃陇东等地区,少数应在今宁夏固原境内。至于近年来,有些学者以宁夏固原彭阳县古城镇出土的“朝那鼎”为重要依据,确定古城镇为西汉朝那县治,未免失之偏颇。因为一个通高只有23厘米的小鼎,无疑是一个可以四处移动的文物,何况其上面阴刻的县名除朝那之外,还有乌氏,其铸造的地点实际上是不明确的。此外,常被用来证明西汉朝那在今宁夏固原彭阳的文献,均较晚出,特别是把近些年来所修的方志、辞书、历史地图册等作为依据,就更加显得苍白无力了。至东汉时期,安定郡及其属县均发生了很大变化。晋司马彪《续汉书·郡国志》安定郡记安定郡辖县八,曰临泾、高平、朝那、乌枝(氏)、三水、阴盤、彭阳、鹑觚。由此可知,东汉安定郡辖县比西汉竟减去13县之多,可见东汉安定郡的范围大大缩小了。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变化是郡治不在原来的高平(今宁夏固原)而改治临泾(今甘肃镇原县南)了。这就是说东汉时的安定郡治已不在宁夏固原境内而南徙至今甘肃陇东。至于其郡一些易受羌人攻略的属县,特别是萧关(在今甘肃平凉北)之外的属县,不是内徙合并,就是被羌人占领了。此时朝那县也应内徙了。
东汉时安定郡的内徙和缩小,实际上是与其西北边的羌人的强大而密切联系的。《后汉书·西羌传》记载的很清楚,其文曰:“羌既转盛,而两千石、令、长多内郡人,并无守战意,皆争上徙郡县以避寇难。朝廷从之,遂移陇西至襄武,安定徙美阳,北地徙池阳,上郡徙衙。百姓恋土,不乐去旧,遂乃刈其禾稼,发辙室屋,夷营壁,破积聚。时连旱蝗饥荒,而驱趿劫略,流离分散,随道死亡,或弃捐老弱,或为人仆妾,丧其太半。”这次内徙,郡县并举,变动更大,安定郡徙于美阳。美阳在今陕西武功县北,距离长安已近在咫尺了。《资治通鉴》系此事为东汉安帝永初五年,内容相同,故不赘引。
《后汉书·西羌传》又载:“(汉顺帝永和)五年夏,且冻、傅鸡种羌等遂反叛,攻金城,与西塞及湟中杂种羌胡大寇三辅,杀害长吏……于是复徙安定居扶风,北地居冯翊,遣行车骑将军执金吾张乔将左右羽林、五校士及河内、南阳、汝南兵万五千屯三辅。”《后汉书·顺帝纪》记此事更具体,其说“(永和六年)冬十月癸丑,徙安定居扶风,北地居冯翊。”此时,东西羌联合,已威胁到长安附近的三辅之地。安定郡又被“复徙”置于三辅之一的扶风境内。至于远离长安的西北边地,特别是宁夏固原地区,至少在第二次内徙后就被羌人占领了。换言之,东汉时的安定郡不但内徙,而且内徙了三次,即一徙临泾(今甘肃镇原),二徙美阳(今陕西武功),再徙扶风(今陕西西安附近)。《续汉书·郡国志》中记载的安定郡还有8县的情况,应为反映的是东汉早期的情况,即安帝永初五年(公元111年)之前羌人还没有占领安定郡及其属县的情况。
上文已经提到,安定郡的第二次内徙,是“徙郡县以避寇难”,在朝廷的一声令下,对于那些因恋土不愿内徙的百姓,连房屋都被扒掉了。可见这次内徙是很彻底的。试想,在其他郡县都被内徙的情况下,朝那县为什么还要孤悬于北疆一隅呢?所以那种认为朝那县从建县一直到皇甫谧时代一直未有迁徙的观点肯定是不能成立的。那么朝那县迁于何地呢?很遗憾,早期文献(两汉书)没有直接记载。
《后汉书·皇甫规传》又载:“延熹四年秋,叛羌零吾等与先零别种寇钞关中,护羌校尉段颖作征。后先零诸种陆梁,覆没营坞。规素悉羌事,志自奋效,乃上疏曰:‘自臣受任,志竭愚钝……今猾贼就灭,太山略平,复闻群羌并皆反逆。臣生长邠岐,年五十有九,昔为郡吏,再更叛羌,豫筹其事,有误中之言。臣素有固疾,恐犬马齿穷,不报大恩,愿乞冗官,备单车一介之使,劳来三辅,宣国威泽,以所习地形兵执,佐助诸军’。”这里,皇甫规以自己年已59岁,自幼生长在邠岐之间,曾在这一带担任过郡吏,熟悉关中地形为理由,上疏朝廷,请求朝廷让其回三辅地区领兵,平定羌乱。上文中提到的邠,在今陕西邠县一带,与甘肃灵台县接壤;岐,即陕西岐山,距灵台很近。
今灵台县独店镇张鳌坡有皇甫谧墓,20世纪60年代经甘肃省文物普查队试掘之后,根据历代文献记载确定为皇甫谧墓。关于皇甫谧墓最早见之于文献者为宋王存的《元丰九域志·附录》,其录泾州条下载:“川曰泾汭,(有)皇甫士安读书台。灵台,古密须国之地,汉地理志云:密人之国。(有)密康公墓。皇甫士安冢。”《元丰九域志》来源于唐代《十道图》,是北宋王存、曾肇、李德刍等共同编撰的一部官修地理书。由于其书所载过于简略,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黄裳又辑录各地山川、民俗、物产、古迹等,以补其缺。书中遂有“古迹”一门。由此可见,自明以来的历代《灵台县志》中有关皇甫谧墓的记载并非空穴来风。近有人怀疑此墓是否为皇甫谧墓,有人说其应为其衣冠冢,更有人武断地说是古人在造假等等。但依笔者看来,在900年前的宋代,人们可能还没有如此强烈的“争名人”的意识。即使如此,古人为什么偏要在灵台造一个假的皇甫谧墓呢?退一步讲,如果是衣冠冢,古人为什么要在灵台修皇甫谧的衣冠冢呢,这不是从另一个方面说明灵台与皇甫谧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吗?此外,灵台、泾川许多有关地名、民俗、民间传说等等更是不能轻易否定的。因为这类文化积淀更为珍贵,因为其几乎是不受外界干扰的。据朱建唐先生调查,张鳌坡附近还有当地老乡世代相传的“皇甫书室”遗迹,有皇甫谧曾经耕耘稼穑过的“皇家坪”、皇甫谧读书台和“皇家湾”等地名。当地老乡世代相传皇家湾曾出过一个“针灸大夫”,人称皇甫先生。此外,灵台县朝那镇社古村有一古城遗址。现村民大多依据而居,城虽破坏严重,但轮廓仍依稀可辨。城墙为夯土筑城,遗址有汉代以前陶片、碎瓦之类。说明此古城应筑于东汉。离城1.5公里处有一小村,叫皇甫湾。当地人世代传说,皇甫谧即出生于此。附近还有一颇具规模的古墓群,墓中曾出土有汉代钱币、铜镜等文物,附近还有车头坡、歇马店、皇甫岭等地名,当地文史工作者均认为其应与皇甫谧有关。还有灵台邻县泾川县在北朝时期曾是皇甫家族的重要集聚地。北魏胡太后(今泾川人)生母为皇甫氏,其舅皇甫佼、皇甫度(曾封安定县公)等都为北魏重臣。现存于泾川县的《南石窟寺之碑》阴载有“安定皇甫慎”、“安定皇甫恂”及庙会活动等。《敕赐嵩显寺碑记》载有“别驾从事皇甫规,字文则,安定人”、“平凉太守朝那县皇甫恂,字文远,安定人”。北魏时期的安定城,在今泾川水泉寺一带。今泾川县(在历史上有时泾川辖灵台或合县)址在明代旧名皇甫店,距此不远的完颜村旧名皇甫头其地还有皇甫庙等。以上这些,特别是有关地名、民俗、民间传说等等更是不能轻易否定的。因为历史长河中的这类文化积淀往往包含着真实的历史,其信息量有时甚至超过某些文字记载。
总之,以上事实均说明今灵台及其邻县泾川在历史上曾是皇甫家族的集聚地区,这种情况与皇甫规说自己生长于邠岐一带非常接近。
众所周知,魏晋南北朝以来的世家大族,多数形成于东汉,至于被视为陇右巨姓的皇甫氏,实际上是从东汉晚期的皇甫规、皇甫嵩二人才开始显贵的,此时,上距西汉已100多年。在此之前,笔者还未发现某某皇甫氏为“安定朝那人”的记载。故皇甫氏的郡望应指内徙之后的“安定朝那”,皇甫规自己说出“生长邠岐”一带,正与此暗合。至于西汉安定朝那时皇甫氏作为大姓还没有形成,所以皇甫氏的郡望,于西汉时期的安定朝那无关。换言之,史书中所载以上皇甫氏为“安定朝那人”的“安定朝那”应指内徙之后的安定朝那,内徙之后的朝那,应在今甘肃灵台。
(原文载《光明日报》2006年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