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万伟
摘要朝那湫,为秦汉时期的国家祭祠重地,国家正史和固原方志均有记载,仍有许多疑点,文章试图一一破解,还朝那湫的本来面目。
朝那湫,今名东海子,历史上是与黄河、长江、汉水并列祭祀的名水,国家正史和地方志书均有记载。然而,由于朝那县的几次迁徙和典籍中对朝那湫记述的模糊,甚至失误,给当代编史修志工作留下一些误导。对朝那湫的考证,这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一个大课题,我们应该在尊重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助史料,对朝那湫的处所及相关问题从宏观上把握,科学考察,纠谬补缺,进行全方位的研究,使其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
一、朝那湫的历史地位和演变
朝那湫,源远流长,是秦汉以前的名湖。早在战国时期,“秦方图楚”,秦惠文王为使伐楚成功,曾献文于朝那湫神:“敢昭告于巫咸大神,以底楚王熊相之多罪。”就是“投秦诅楚”的故事。《史记·封禅书》载:“自华以西,名山七,名川四……水曰河,祠临晋;沔,祠汉中;湫渊,祠朝那;江水,祠蜀。”《史记集解》引苏林语曰:“湫渊在安定朝那县,方四十里,停不流,冬夏不增减,不生草木……以壶浥水,置之于所在,则雨,雨不止,反水于泉,俗以为恒。”是时,朝那湫被列入四大名川之中,并立祠由朝廷祭官祭祀,其规模不小,地位不凡。《西海固史》载:“湫渊祠列入秦朝祝官的长官太祝主祭,按一年四季奉祠……祭祀时,每年春天冰融,秋天结冰,冬天赛神报福,都用酒和干肉来祭,牲品用大牛、小牛各一头,备用物品有圭玉、币帛。”汉文帝还曾下令增加祭祀朝那湫的祭器,将“圭玉、币帛、俎豆等祭器品与礼器均予等次增加”,祭祀的场所也予以修葺拓宽。
时序更替,沧桑巨变。气候、地理的变迁,使朝那湫在自然演变中逐渐缩小。唐代,据《元和郡县图志》记载,朝那湫“周回七里,盖近代耗减”,并改称湫渊为湫泉,这是唐人为避李渊讳所致。《汉书·郊祀志》注中就是“湫泉祠朝那”。颜师古道:“朝那湫在安定郡,清澈不容秽浊,每喧填辄兴云雨。”据明《嘉靖固原州志》(简称明《州志》)辑录的碑记中说:朝那湫“汉、唐载在《祀典》,金、宋边臣尝祀于祠,碑志仍存。金末,兵尘荡起,祠无人居……命官划荒芟秽,建庙致祭,颇福其土焉”。元代大德丙午(公元1306年)遇地震,“陵谷变迁”、“殿宇湮灭”,毁于一旦,但朝那湫的灵气在百姓中的影响是至深的。官民自然重新立祠,“复设堂屋,绘神塑像,俱尽其美”,神曰“盖国大王”,续继香火。固原知州朵儿只“躬率僚吏奉币祝恭,事祠下”祭湫祈雨。由此可见,各时期除了百姓的顶礼膜拜,对朝那湫的祭祀仍然是一种官府行为。但秦时湫神传为朝那县令“巫咸”,此时何为“盖国大王”?有学者认为庙宇“屡圮必修,称曰:‘盖国大王’,则无所据而名不正”。
到了明代,明《州志》山川条记:“东海在州东南四十里。泉流有声,广五里,阔一里。东岸有庙,余波入清水河,即古朝那湫。”其时,朝那湫的规模进一步缩小。清《宣统固原州志》(简称清《州志》)沿用了前人“在州东南四十里,流入清水河,或云为东朝那”的记述,现状并不见称,此时湫水是否已“走漏”?清代以前,湫渊处深山中,人迹罕至,被视为“龙之所处”的清静之地,不容秽浊。清初,固原驻军在这里设“提标城守营游击马场”,“湫东冈阜置祠”处成了凉马台。此后,又有人在此居住,湫水遂被污染。《民国固原县志》记载则更为简单:“今泉走漏,土人又称干海。”说明此时只有泉水流入茹河,湫水早已不存。但泉流至今不息,何谓“干海”?
历史上,就是这样一处源远流长、地域不凡的朝那湫,在其处所的问题上引起了史学界数十年的争论。
二、朝那及朝那县处所问题
要考证朝那湫处所,必须先考证清楚朝那及朝那县在什么地方。后者搞清楚了,以朝那命名的朝那湫便有了归宿。朝那及朝那县是两个历史概念,对朝那何时设县,目前史学界认识尚不统一,仍有争议。
朝那名最早见于《史记·封禅书》:“湫渊,祠朝那。”《说文》释:“那,西夷国。”东汉学者应劭曰:“《史记》故戎那邑也。”北魏以前,朝那在地理上是个大概念。赵时春在《朝那庙碑文》中说:“朝那地界故广,而湫则所在有之。”《固原地区志》总纂王恽认为,朝那应“包括固原、彭阳及镇原、平凉等大部分交错结合区”。《西海固史》则认为:“朝那之称可能与少数民族有关。”祝世林先生《古朝那初考》:“朝那二字连用无任何意义,显系少数民族语言……疑朝那是一古代部族名。”现代语言学者研究指出:“‘那’本是‘髯’字的初字,篆形体两腮的胡须下垂,造字的当初可能因为某一地人喜欢蓄须,就造了这个字。”以此作为其称谓,后来演绎成地名也是有可能的。
不仅如此,《太平广记》中的《灵应传》,将《柳毅传书》的故事内容延伸到龙女的下一代——九娘子,被父王嫁给“朝那”小龙的弟弟。九娘子不从,朝那小龙兴兵强逼,她率众战败后向泾源节度使周宝求救,借得大将军郑承符前来助战,终于战胜了朝那人马。这里的朝那又是神话中的龙名,虽为民间传奇,但与朝那地名的形成是有一定联系的。还有学者认为,朝那置县以前确是塞邑,汉代朝那县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立的。从以上诸观点看,东周至北魏时,朝那地域不仅指今彭阳县全部,而且涵盖了周邻市县的大部分地区,在中国古代史上是比较引人注目的。
朝那何时设县,史学界向来是有争议的。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一种认为朝那县是战国时秦国所设。新编《固原县志》采用了这种观点,建置沿革中有“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灭义渠戎国,置北地郡,以今彭阳县古城为中心设置朝那县”的记载。《彭阳县志》《彭阳县文物志》均附其说。一种认为秦县。第三种观点则认为是汉县,朝那在西汉置县这是肯定的。目前,史学界持此观点者居多。
从朝那地到朝那县名,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加之朝那在西魏以前因兵燹导致的几次南迁,给后来朝那的定位和研究造成了极大的混乱:华亭、庄浪和泾源的交界处有朝那湫,华亭县有湫头山、朝那庙,灵台县西有朝那镇、朝那庙,泾川县也有朝那沟、朝那城,镇原县则以太阳池为朝那湫,平凉市又以平凉湫池为朝那湫等。各执一词,莫衷一是。那么,朝那究竟在何地呢?经过史学界数十年的论证、研究,根据《水泾注》载:“朝那故城在今平凉县西北与固原州东南接壤地也。”清宣统《甘肃全省新通志》(简称《通志》)载:“朝那故城在华亭县西北,汉置。”清《通鉴》胡三省注:“汉朝那城在原州花石川。”《九域志》卷三中有:“原州,朝那湫庙;史记,朝那湫泉,即花石川也。”《中国历史地图集》也标在固原东南。以及上述引文将朝那故城的方位大致锁定在“平凉西北”、“固原东南”、彭阳以西的范围内,还说明古城川此前称“花石川”,但在具体地点的确定上仍有分歧。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引孔氏曰:“朝那故城在今百泉县西七十里。”《元和郡县图志》载:“唐百泉县西去原州(今固原)九十里……本汉朝那县地,故城在县(指百泉县)理西四十五里。”二者虽记述的距离不一,但都以百泉县为基点。唐百泉县即今彭阳县城,西去朝那古城20公里,距固原45公里,后者记载的里程当与今彭阳至古城、固原的实际距离相符。北大教授王北辰甚至认为:“朝那县在瓦亭至平凉间。”直到1977年古城公社古城大队出土一尊西汉初年的铜鼎,因其上有“朝那”等铭文,被考古界命为“朝那鼎”。三段铭文,其中一段为:“第廿九,五年,朝那,容二斗二升,重十二斤四两。”此鼎被鉴定为西汉朝那县容器,为进一步证实古城就是汉代朝那县址提供了实物佐证。固原文物站曾对古城遗址进行过挖掘考察,发现文化层深达4米,下部皆为汉代砖瓦堆集。1984年7月,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王树林实地考察了古城城址,结合出土文物,确定该城遗址为西汉朝那县城址。这一结论得到史学界的公认,这才结束了这场旷日持久的争论。
三、何处为朝那湫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