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有堂杨宁国
摘要20世纪70年代,今彭阳古城镇出土一尊铜鼎,其上分三次铸刻或刀刻隶书体汉字36字,既有县置名称,又有度量衡的记载,甚为珍贵,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今收藏于宁夏固原博物馆。
1977年春,古城大队农民在古朝那县城遗址北城墙外开挖水渠。郑月莲把水渠挖到距地面60~70厘米时,碰到一硬物挡住铁锹头,她以为又是一块砖石,便使劲地向下挖,却未能挖动。随后,她只好沿硬物外围往下挖,不料却挖出了一尊顺立着的铜鼎,鼎口压着一块灰砖(鼎盖下落不明)。她以为这是一尊普通的香炉,收工后将其带回家中。
当时在古城公社工作的刘世富下班回家,将妻子带回的铜鼎端详了半天,仍不知其用途,更不认识其腹部雕刻的文字,便随手搁置一边。
1979年夏,刘世富与固原县文物站站长韩孔乐说起铜鼎。韩孔乐一睹铜鼎,认为可能是一件珍贵的文物;刘世富立即表态愿意上交铜鼎。临走时,韩孔乐留下人民币10元,作为保护铜鼎的费用。该铜鼎收藏于固原县文物站(今固原博物馆)。
该鼎敛口,双耳,鼓腹,圆底,三足,素面。耳下腹部饰一周凸棱纹。通高23厘米,耳高7厘米,足高9.2厘米,口径17.5厘米,腹径23.5厘米,腹深13.2厘米,重2900克,容积4200毫升。鼎腹部一周阴刻三段铭文,共36字:
第廿九五年朝那容二斗二升重十二斤四两
今二斗一升乌氏
今二斗一升十一斤十五两
三段铭文字体均属隶书,书写上略有差异。其中,“第廿九五年朝那容二斗二升重十二斤四两”为铸刻,其他两段铭文为刀刻,故非一次刻成;从铭文的内容判断,三段铭文应为三次刻成。其中,“第廿九五年朝那容二斗二升重十二斤四两”为第一次所刻,故学术界称之为“朝那鼎”。其他两段铭文为第二、三次所刻。通过与全国各地的同类鼎对比分析,专家一致认为朝那鼎为西汉鼎,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鼎非凡物,乃立国之器,政权之象征。黄帝铸三鼎,象征天地人;禹收九牧之器,铸九鼎,象征九州之域;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象征政权归周。春秋战国时期,频频发生诸侯王“问鼎”、“得鼎”、“纳鼎”之事。先秦时期,国家大事,唯戎与祀,故鼎为祭祀之器。铸鼎祭祀风俗贯穿了中国封建社会全过程。秦汉时期,农为政本的思想逐渐为广大吏民所接受,国家大事,农祀并重,故鼎既为祭器,又为量器。玺代替鼎成为最高权力的象征,鼎成为地方政权的象征。但祭祀的举办、度量衡的推行仍是中央政府的统一行动,铸鼎大权仍归于中央。故朝那鼎铭文中的“五年”是铸鼎的时间。“第廿九”是什么意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正好是汉武帝即位第二十九年。两汉时期,其他帝王在位时间均未超过二十九年。《汉书·武帝本纪》载:元鼎五年十月,汉武帝“行幸雍,祠五畤。遂逾陇,登空同,西临祖厉河而还。”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年),汉武帝“行幸雍,祠五畤。通回中道,遂北出萧关,历独鹿、鸣泽,自代而还,幸河东。”三国如淳道:“《三辅黄图》云回中宫在汧也”;“萧关在安定朝那县也。”《汉书·郊祀志》载:“湫渊,祠朝那。”三国苏林云:“湫渊,安定朝那县,方四十里,停水不流,冬夏不增不减,不生草木。”唐朝颜师古曰:湫渊“清澈可爱,不容秽浊,或喧污,辄兴云雨。土俗亢旱,每于此求之,相传云龙之所居也。”秦汉时期,特别重视华山以西七大名山和四大名川的祭祀活动。湫渊,为祖国西北国家级祭祀重地,与黄河、长江、汉水同为四大名川。故汉武帝两次西行均途经朝那县。由此推知,朝那鼎可能是元鼎五年十月汉武帝巡视西疆赠予朝那县的礼物。但自汉武帝起,帝王始有年号,故朝那鼎又可能铸造于汉武帝即位(公元前140年)之前,最早不会超过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该鼎又可能是当时全国统一铸造的第29尊鼎。
朝那县设置于何时?春秋战国时期,陇东地区属义渠国辖区。为了解除东进六国的后顾之忧,秦国集中精力西攻义渠国。惠文君十一年,秦攻占义渠国都城郁郅,置义渠县。惠文王十年,秦“伐取义渠二十五城”。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秦国诱杀义渠王于甘泉宫,灭了义渠国,遂置北地郡,陇东地区并入秦国版图。故朝那县应该设置于秦昭襄王三十五年。
秦灭义渠国之后的工作重点便是全力东扩,向东推行郡县制。秦始皇完成祖国统一后,立足于治理六国故地,使之地同域、行同伦、车同轨、书同文、量同器,并派兵南征北伐,推进其封建化进程,唯西疆少有变更,故始皇帝置朝那县不足为信。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匈奴重兵压境,“至朝那、肤施,遂侵燕代”。汉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匈奴大军“攻朝那塞”。这至少可以证明,在汉武帝即位之前已有朝那县。故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始置朝那县欠妥。元鼎三年,析北地郡置安定郡(治高平县,今宁夏固原),领朝那等21县,从而强化了对陇东地区的行政管理。
朝那县治地何处?班彪作于更始年间(公元23年-25年)的《北征赋》曰:“越安定以容与兮,遵长城之漫漫……登障隧而遥望兮,聊须臾以婆娑。闵獯鬻之猾夏兮,吊尉邛于朝那……隮高平而周览,望山谷之嵯峨。野萧条以莽荡,迥千里而无家。”这证明了朝那县治地位于战国秦长城沿线的安定县、高平县(今宁夏固原)之间。战国秦长城起今甘肃岷县,从今甘肃静宁入今宁夏西吉,至今固原城北,折东南方向穿今固原市原州区东境、彭阳县境茹河上中游北部,抵今甘肃镇原西北,又折东北方向穿今甘肃环县,经今陕北,抵今内蒙古黄河南岸。故安定县治应在今镇原西北。由此推知,朝那县治在今宁夏彭阳。
朝那古城遗址为长方形,东西长682米,南北宽480米,占地面积32.7万平方米,城墙残高1-13米,基宽14米。开东、西二门。城墙四周辟有护城壕(残深2米左右,宽约30米)。古城废墟中还出土了西汉错金铜羊、陶水管和秦汉砖瓦等,地下又堆集着4米厚的秦汉砖瓦层,且历代钱币时有发现。
“朝那鼎”铭文内容既为西汉朝那县治在今彭阳县古城镇提供了实物证据,又说明了汉代先后在今彭阳县古城镇设置朝那、乌氏二县。《汉书·地理志》载:“乌氏,乌水出西,北入河。都卢山在西。莽曰乌亭。”《后汉书·郡国志》记:“乌枝,有瓦亭,出薄落谷。”都卢庐山即今六盘山,瓦亭在今泾源县北。故乌氏县治在今宁夏泾源北。
如何理解“今二斗一升乌氏”、“今二斗一升十一斤十五两”两段铭文。汉代流行隶书,魏晋盛行楷书,故这两段铭文刻于汉代。
《后汉书·孝安帝纪》载:永初五年(公元111年)三月,“安定郡徙美阳”。《后汉书·孝顺孝冲孝质帝纪》道:永建四年(公元129年)九月,“复安定、北地、上郡归旧土”;永和六年(公元141年)十月,“徙安定居扶风”。《资治通鉴》卷56载:永康元年(公元167年)九月,安定郡回迁本土;又据《后汉书·郡国志》载:落治临泾(今甘肃镇原东南)。《后汉书·孝献帝纪》曰: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分安定、扶风为新平郡”。安定、北地、上郡南迁后,所辖各县多废弃;郡治回迁后,所辖各县又多恢复。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朝那县是否恢复。
十六国时期,前秦主苻登率众下陇山(今六盘山)入朝那。是时,后秦主姚苌重兵在武都(今甘肃天水),后双方鏖战安定(今甘肃泾川)。是时,若朝那县治在今甘肃灵台,则苻登会直入长安,不会有安定之战。前秦主苻登犯陇东,后秦主姚兴率领大军从长安出发,经安定,入泾阳(今甘肃平凉西北),苻登兵败奔平凉(今甘肃平凉北)。随后,夏国主赫连勃勃犯陇东,后秦主姚兴率部自平凉入朝那。若干年后,夏国主赫连勃勃又犯关中,兵败退保安定,姚绍进兵蹑之,战于马鞍坂(今地址待考),大败赫连勃勃,追至朝那,不及而还。这就充分说明了朝那县治在安定、平凉之北。而今甘肃灵台在安定、平凉之南,这有力地证明了十六国时期朝那县治在今宁夏彭阳,由此上推东汉末年三国西晋朝那县治也在今宁夏彭阳。
《魏书·地形志》载:北魏太延二年(公元436年)置原州镇,正光五年(公元524年)改置,辖高平、长城二郡,高平郡辖高平、瓦亭二县,长城郡辖黄石(今彭阳新集)、白池(今彭阳城阳)二县,即原朝那县域分置黄石、白池二县。《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志》云:西魏大统元年(公元535年),朝那县治南迁良原(今甘肃灵台西),隋废。《清史稿》称之为东朝那。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东汉后期安定郡第一次回迁高平,汉中央在原朝那县旧址上置乌氏县,暂无朝那县置。安定郡第二次回迁落于临泾,朝那县置复设原治地,乌氏县也还原治地——汉瓦亭一带。第三段铭文“今二斗一升十一斤十五两”后缺县名。所缺县名只能是“朝那”;若为“乌氏”,则没有必要刻此段铭文。东汉后期,皇甫规、皇甫嵩权倾朝野,享誉全国,皇甫家族以“安定朝那人”为荣,故朝那县不可能徙置别处。铭文“容二斗二升”、“二斗一升”和“重十二斤四两”、“十一斤十五两”反映了汉代度量衡的变化。东汉多次调整度量衡,且两汉度量衡不同,故“今二斗一升乌氏”、“今二斗一升十一斤十五两”为东汉时期所刻。即“今二斗一升乌氏”刻于永建四年至永和六年;“今二斗一升十一斤十五两”刻于永康元年至兴平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