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谧有二子,即皇甫童灵、皇甫方回。皇甫童灵事迹不详。晋永嘉年间(公元307-313年),朝廷征皇甫方回为博士,不就。后避乱荆州(今湖北荆州),闭门闲居,南土人士咸崇敬之。六世孙皇甫希之,东晋末年桓玄(公元403-404年称帝)征为著作而不受,号曰“高士”。
东汉魏晋时期,皇甫家族遂成望族,遍布陇东各地,足践黄河南北,但有人依旧生活于安定郡朝那县。
皇甫隆,安定郡朝那县人。与皇甫谧同属一个家族,但二人辈分不详。魏嘉平年间(公元249-254年),皇甫隆任金城(今甘肃永靖西北)太守。初,河西走廊民众不晓犁耕,不知灌溉。皇甫隆到任后,便教民耧犁,导民衍溉,岁终率计,其所省力过半,得谷加五。河西旧俗,妇女作裙,挛缩如羊肠,用布一匹。皇甫隆又教妇女裁缝之技,节省布料,更使衣裙得体而美观大方。
皇甫重,字伦叔,安定郡朝那县人。应是皇甫谧的晚辈。皇甫重“性沈果,有才用”。晋元康年间(公元291-299年),先后出任新平(今陕西彬县)太守、秦州(今甘肃天水)刺史。《晋书》有传。其弟皇甫商,晋太安年间(公元302-303年)出任梁州(今陕西汉中)刺史。弟兄二人先后丧命于“八王之乱”中。
皇甫真,字楚季,安定郡朝那县人,十六国时期前燕(公元337-370年)重臣,属皇甫家族未南迁的一支。慕容皝时期(公元337-348年在位),皇甫真任平州(今辽宁义县)别驾,拜奉车都尉,辽东(今辽宁辽阳)、营丘(今山东淄博东北)二郡太守。慕容儁时期(公元348-360年在位),皇甫真任典书令和秘书监。从慕容评攻拔邺都,珍货充溢,皇甫真“一无所取,唯存恤人物,收图籍而已”。慕容儁临终,皇甫真与慕容恪俱受顾托。东晋升平五年(公元361年)三月,晋军袭邺,太宰慕容恪、冠军将军皇甫真统兵讨之。班师还朝,拜皇甫真为镇西将军,并州(今山西太原西南)刺史,领护匈奴中将郎。后又拜侍中,光禄大夫。东晋兴宁三年(公元365年)四月,拜皇甫真为司空,领中书监。东晋太和二年(公元367年),迁皇甫真为太尉。前秦苻坚(公元357-385年在位)遣使劝皇甫真弃燕降秦,遭拒。苻坚闻讯叹曰:“以六州之众,岂得不使有智士一人哉!”皇甫真“性清俭寡欲,不营产业”,“雅好属文”,“鉴机识变”。同时代枭雄苻坚称之为“关西君子”。《晋书》有“载记”。
皇甫真兄长皇甫典,仕苻坚为散骑常侍;侄子皇甫奋、皇甫覆并显关西。
皇甫诞(公元554-604年)籍贯何方?《北史》《周书》《隋书》等史书记载不一:或曰安定朝那,或曰安定三水,或曰安定乌氏。究竟以哪种说法为准?笔者认为,应以唐朝于志宁(公元588-665年)撰写的《隋柱国弘义明公皇甫府君碑记》为准(该碑当立于唐太宗贞观初年)。该碑记载:“君讳诞,字玄宪,安定朝那人也”。由此可以推断,皇甫诞是皇甫规的后裔。
皇甫澄,曾任南齐秦(今甘肃天水)、梁(今陕西汉中)二州刺史。皇甫徽之父。皇甫徽,字重华。北魏宣武帝时期(公元500-515年在位),曾任梁州安定(今甘肃泾川北)、略阳(今甘肃秦安东)二郡太守,征虏府司马,后任梁州(今甘肃成县西北)刺史。皇甫和之父。
皇甫和,字长谐。皇甫诞之祖父。“深沉有雅量,尤明礼义”。曾任北魏济阴(今山东定陶西北)太守,卒于任。西魏大统(公元535-551年)末,追赠散骑常侍大将军,仪同三司和泾州刺史。《北史》和《北齐书》有传。
皇甫和有二子,即皇甫璠和皇甫津道。皇甫津道,隋炀帝大业年间(公元605-617年),为比部郎。
皇甫亮,字君翼。皇甫和之弟。“性质朴纯厚,终无片言矫饰”,“恣泉石之赏,纵酒赋诗,超然自乐”。曾为尚书殿中郎、任城(今山东曲阜)太守,封榆中男,赠骠骑大将军和安州刺史。《北史》有传。
皇甫璠,字景瑜。“少忠谨,有干略”。北魏永安年间(公元508-530年),辟州都督,后补主簿。西魏大统四年(公元538年),引为丞相府行参军。北周孝闵帝践阼(公元557年),转为守庙下大夫,封长乐县(今甘肃敦煌)子。北周保定年间(公元561-565年),迁鸿州(今河南泌阳)刺史。累迁蕃部中大夫,进骠骑大将军。建德元年(公元572年),除民部中大夫。建德三年,授随州(今湖北随州)刺史。皇甫璠与人为善,遵法守度,廉洁自律,“政存简惠,百姓安之”,时人称为“善人”。建德六年,卒于任。赠交渭二州刺史。谥号“恭”。《周书》和《北史》有传。
皇甫璠有二子,即皇甫诞和皇甫谅。皇甫谅,北周大象年间(公元579-581年),位至吏部下大夫。
皇甫诞,起家除周毕王府长史,继授广州(今广东广州)长史,再授益州(今四川成都)总管府司法,“驰令问于碣馆,播芳猷于平台”。隋开皇年间(公元581-600年),寻除尚书比部侍郎,转刑部侍郎。俄迁治书侍御史,“弹违纠慝”,“朝臣无不肃惮”。旋授大理少卿,“巨细必察”,“宽猛相济”。翌年,迁尚书右丞,“洞明政术,深晓治方”。俄以母忧去职。寻诏夺情,复其旧任。寻转尚书左丞。皇甫诞曾几度出京城视察民情,教化民俗,使“精民感化,黠吏畏威”。隋文帝驾崩后,汉王杨谅欲起兵谋反,皇甫诞数次进谏,备说安危,劝陈顺逆。仁寿四年(公元604年)九月,皇甫诞被杨谅杀害。隋炀帝即位后,赠皇甫诞为柱国左光禄大夫,封弘义郡公,谥号“明公”。皇甫诞“抗名节于当时”。《隋书》和《北史》有传。
皇甫无逸,字仁俭。皇甫诞之子。皇甫诞被害后,隋炀帝特封皇甫无逸为平舆侯。历淯阳(今河南方城西北)太守,“甚有能名,差品为天下第一”。入为刑部侍郎,守右武卫将军,甚见亲委。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以前朝勋旧拜为刑部尚书,封滑国公。历陕东道行台民部尚书,迁御史大夫。蜀地初平,境内不安,唐太宗(公元627-649年在位)诏皇甫无逸持节巡抚。皇甫无逸到蜀地后,“宣扬朝化”,“法令严明,蜀人以安”。寻拜民部尚书,累转益州大部督长史,“所至辄闭閤不通宾客,左右无敢出入者;所须皆市易它境”。逝后,唐太宗赠其为礼部尚书,谥号“良”。《旧唐书》和《新唐书》有传。
皇甫忠,皇甫无逸之孙子。唐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为卫尉卿。
皇甫绩,字功明,安定郡朝那县人。祖父皇甫穆,曾任北魏陇东(今甘肃平凉西北)太守。父亲皇甫道,曾任北周湖州(今浙江湖州)刺史和雍州(今湖北襄阳)都督。
北周建德(公元572-578元)初,皇甫绩为宫尹中士。宣政元年(公元578年),封义阳县(今河南平桥)男,累转御正下大夫。北周静帝时期(公元579-581年在位),加位上开府,转内史中大夫,进封郡公。寻拜大将军。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出为豫州(今河南汝南)刺史。寻拜都官尚书。后转晋州(今山西临汾)刺史、苏州(今江苏苏州)刺史。开皇十年,高智慧、顾子元叛乱于江南。皇甫绩致函于顾子元,劝其“能早改迷,失道非远”。平息江南叛乱有功,拜信州(今重庆奉节东)总管,十二州诸军事。俄以病乞骸骨,诏征还京,病卒家中,时年51岁。谥号“安”。《隋书》和《北史》有传。
皇甫偲,皇甫绩之子。隋大业年间(公元605-617年),官至尚书主爵郎。
皇甫鎛,祖籍安定郡朝那县。高祖父皇甫珍义,曾任资州、建州刺史。曾祖父皇甫文亮,曾任高陵令。祖父皇甫邻几,曾任汝州(今河南汝州)刺史。父亲皇甫愉,曾任常州(今江苏常州)刺史。
唐贞元(公元785-804年)初,皇甫鎛登进士第。后为监察御史,迁吏部员外郎,进郎中,迁累司农卿,判度支,改户部侍郎。唐元和年间(公元806-820年),拜御史大夫,进位丞相。唐宪宗驾崩后,被唐穆宗贬为崔州(今海南琼山)司户参军。皇甫鎛“虽有吏才,素无公望,特以聚敛媚上,刻削希恩”,“不知经国之大体,不虑安边之远图”。《旧唐书》和《新唐书》有传。
皇甫镛,字和卿。皇甫鎛之弟。亦进士擢第,“能属文,工诗”,“乐道自怡,不屑世务,当时名士皆与之交”。历任殿中侍御史,比部员外郎,河南县(今河南洛阳)令,都官郎中,河南少尹。皇甫鎛被贬后,征皇甫镛为国子祭酒,改太子宾客,秘书监。唐开成(公元836-840年)初,除太子少保分司。卒年48岁。《旧唐书》和《新唐书》有传。
东汉至北宋,皇甫家族中有人一直生活在朝那县古地。他们中既有功勋显赫的军事将领,又有安疆定邦的栋梁之才;既有技术精湛的医学家,又有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既有权倾朝野的政治家,又有遁隐山野的世外高人;既有能言善辩的外交家,又有作赋咏诗的文学家。名垂史册,彪炳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