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开过村庄。
队伍像一条磁铁,
吸住了
那些老百姓的
朴实而热情的视线。
绿杨树,
排着行列,
从远处拥到村边。
围起蓝布裙子
而也梳着发髻的
年轻的农妇,
藏在绿杨树的
丛密的阴影下。
她把一头牝牛
系在树桩上。
牝牛侧转两只弯角,
想啜饮溪水;
而它的眼睛,
却在啜饮着
开过村庄的队伍。
“帝帝打……
打打帝……”
绿油油的原野上,
灰色的行列
于是随着号声
缓缓地伸长。
老农夫
放下他的秧苗,
伸长了脖子,
用他忠厚于田地
?一样忠厚的心,
兴奋地,目送
这蜿蜒的行列。
甚至于
在溪边洗东西的
裹着花头巾的村姑,
她不察觉
筐子里的油菜
已经给水流卷走了;
因为她的视线,
正被吸住在
那灰色的行列上。
“帝帝打……
大大打……”
这号声,顷刻间
传遍了村庄,
传遍了原野。
甚至于坐在灶前
正在烧着午饭的
白头发的老婆婆,
也赶到大门外面,
瞧望这灰色的行列。
你看,不是那烟囱
已停止了喷吐炊烟?
甚至于
田塍上打瞌睡的农夫,
甚至于
聚在牛栏里的孩子,
甚至于
坐在草屋里
织布的妇人,
甚至于
赶着羊群的小女孩,
甚至于
卷着水藻的汉子,
甚至于……
他们都欢喜地瞧望,
他们都被号声感动了!
队伍穿过了村庄,
绿油油的原野上,
灰色的行列
渐渐地移得更远,
而且,那号声,
也渐渐听不分明起来。
但是,这些老百姓们
却仍然
靠在大门口,
蹲在溪边,
站在村头,
站在田塍上,
藏在绿杨树的浓荫下。
在眺望
开向前线去的队伍,
这灰色的行列。
一种悲壮的热情,
使老百姓们兴奋得
几乎流出了眼泪。
他们目送着,
直到原野上
只剩下了
一道像烟雾一样的
飞扬着的灰尘。
一九四二年四月廿二日于重庆
早期见于诗集《煤矿夫》
(本编录于《孙望选集》,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
孙望俊朗清瘦的身影,似乎一直在诗国文苑中跋涉。他走在中国现代新诗拓荒者的行列,左手格律古诗,右手现代新诗。他把古诗文研究提升到一个高度,左手《全唐诗补遗》,右手《宋代文学史》。他以身作诗、人诗合一,直到生命的尽头。
求学之初,孙望就钟情于缪斯。1929年,刚入苏州中学高中,便与同学合编出版《菲菲集》。转学到南京中学商科后受老师汪静之等影响,组织蔷薇、残渣文艺社,1932年6月,洪荒文艺社编印出版《残渣》诗集,内选23位作者、39首诗作,孙望不仅有3首新诗收录其中,而且以本名“孙自强”为诗集作了编后记。1934年,孙望与金陵大学同学程千帆、沈祖棻以及汪铭竹、常任侠、滕刚等诗友组织“土星笔会”,出版《诗帆》半月刊,1934年9月创刊,1937年6月停办。期间,孙望发表数十首新诗,后编为《小春集》。如1934年写于家乡的《感旧——以此纪念先大父静涵公》,淡淡古意,浓浓亲情,读来让人感动。
束发潜攻的代价呢?
四十余年的伏案,
寒秀才是无补于事的。
纸窗前夜夜有红烛,
也夜夜剔着烟花,
那吭吟声全是辛苦的。
朱砂圈圈在试帖上,
殷红正如功名心,
一个圈,费一回沉吟。
浓密的思想凝结在
浓密的雾里,平仄
就许在烟筒里调好了。
一根香烟烧尽又一根,
人影在窗前疲倦,
人影也在窗前衰老。
而今四十伏案的
祖公已经弃世了,
功名怕还在朱砂圈上。
明远楼凋残了举子梦,
几箱古书尘封着,
尘封着正如墓下的祖公。
抗战期间,孙望以诗记史。在长沙工作时,他与朱自清、闻一多、徐特立、田汉、廖沫沙等人相识,与吴奔星、李白凤、吕亮耕诸多诗友,以《抗战日报》主办的《诗歌战线》周刊为阵地、出刊《中国诗艺》单行本,创作了大量抗战诗歌。1938年11月12日长沙大火,孙望因前一日“奔永州,得免于难”,第二天,诗人难掩心中悲愤,挥笔言志:
半夜长沙火,熏天炙月宫。
瓦灰飞比县,烈焰卷云空。
焦土民何罪,弃城敌未逢。
伤心南楚地,回首一墟风。
1940年5月,孙望回重庆,他积极参与创办“中国诗人节”,复刊《中国诗艺》,并与常任侠合编抗战期间编选时间最早的新诗选本之一的《中国现代新诗选》。孙望还将自己创作的51首新诗结为《小草集》、《煤矿夫》两集出版。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600行长诗《城》,以城为喻,“等着吧,城/等着我们胜利的一天/等着我们打回老家的一天。”表达了作者抗战必胜的信念。1944年,孙望自费编选出版了《战前中国新诗选》,对上世纪三十年代诗歌作了一个系统检录,极富文史价值,为抗战的最后胜利吹响了号角。
在《队伍》诗作中,孙望以饱满的热情、明亮的诗风,歌颂了奔向前线的抗战将士。作者从民众目送的角度入笔,通过插秧的农夫、洗衣的村姑、烧饭的老婆婆以及牛栏里的孩子等众多形象,描写了抗日队伍的远行,反映了百姓对抗战将士的拥戴。最为精妙的是这一节:“牝牛侧转两只弯角,/想啜饮溪水;/而它的眼睛,/却在啜饮着/开过村庄的队伍。”视角出人意料却又生动传神。诗人从绿杨树开始,描写了一系列农村意象,勾勒出一幅炊烟袅袅的生活画面。而那“帝帝打……大大帝……”的号声,使整个画面立体呈现,我们仿佛看到将士们正与父老乡亲挥手告别,他们脚步是那么矫健,他们的目光透着坚毅。作者把乡村描写得越美,越能在读者心中激起保卫家乡的热望。
1912年生于江苏省张家港的孙望,解放后长期从事高等教育和传统文化研究。自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起,他任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29年。程千帆在《孙望选集》“序”中说:“先生为人仁恕,有玄圣所云求仁得仁之风。为学则厚积薄发,非有定论不轻出。”孙望诚邀徐复、唐圭璋、吴奔星、许汝祉等名师到校任教,广罗珍籍建设系资料室,为学校购买国宝级文物敦煌经卷三册。****后,孙望忍辱负重尽全力保存薪火,在他的支持下,一份名叫《文教资料简报》内刊,把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文脉,悄然相连。拨乱反正之后,他不顾病体,精心培养唐宋文学研究人才。1983年,他倡导并负责南京业余文科大学创办,为许多大龄青年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包忠文说:“孙望的诗作集中表现了他‘文雄百代、品重千秋’的人格精神。……他的诗情和师心,同学生的心灵是相通的。”
1990年6月,孙望辞世。“天竺路边是我家,红墙小院腊梅花。”在女儿孙原靖印象中,父亲好像还在用蝇头小楷编撰《蜗叟杂稿》、校正研究生论文。那雅致的小院还留有师生的欢笑,那越过冬天的腊梅还在吐露无言的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