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二
亲爱的读者
昨天
我还听见
草原在悲泣……
在囫囵的
大风沙囚禁的草原上
我低哑地歌唱着
那是
多么苍白的悲嘘呵
我歌着:
“草原
悲哀的
鄂尔多斯草原
是人类的
太阳底第一个儿子
而草原是灰色的
太阳也永远是沉抑的呵……”
——引自旧作《草原牧歌》
从远古
这草原
便渴望着更浓的阳光
草原被太阳摒弃在
寒冷的北回归线上
于是
悲哀便系在草原上
生活底流
沉聚在冰冷的日子里
那滚滚的黄河
在北中国
寂寞的湍流着
琥珀色的泪痕
像古骑士底一张长弓
静静的
扔在草原上
但,草原的绿色
也曾哺乳过
人类饥饿的生命
草原上
生活底歌
也曾像黄河的长流
泛滥过……
嘿,远古
这草原上的骑士
一只骄傲的
上帝底响鞭
从鄂尔多斯
向西
打过亚西亚高胸
马蹄
耕拓着迢迢
中亚底黑色的平原
而以后
这草原和草原上的骑士
衰老了……
草原
像老牧人干枯的发
痉挛地飘着……
像乌梁素海的深水;
生命
是一道干涸的沙窝
…………
…………
一九四二,二月尾,天水。
(原载《诗创作》一九四二年七月第十四期,署名谷风)
1923年出生在山西省定襄县的牛汉,高大的身体里流淌着蒙古人的血,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开始,他常以鹰的形象骄傲地飞翔在诗歌的天空。早期诗作如《山城和鹰》、《鹰的归宿》、《鹰如何变成星的童话》和《一只跋涉的雄鹰》等,透露出作者内心无比的坚强和搏击长空的热望。
抗战期间,诗人以长诗《鄂尔多斯草原》亮相。原诗共五节,今选录其第二节,从中可以一窥作者豪迈诗风。在把“绿色的鄂尔多斯”比喻为“绿色的生命乳汁/绿色的生活底海/绿色的战斗的旗子”之后,作者以鄂尔多斯草原为一巨大的意象,描绘北中国悠久的历史和遭遇的苦难。诗人曾有旧作《草原牧歌》,其中“太阳底第一个儿子”等诗句再次引用到这首《鄂尔多斯草原》中,强化了诗人粗矿、奔放的诗风。诗人的想象奇特而挺拔,富有张力,如山顶站立的鹰,俯视着梦中的草原。在他的笔下,“草原被太阳摒弃在/寒冷的北回归线上”,“那滚滚的黄河”,“像古骑士底一张长弓/扔在草原上”。这不是简单的诗中有画的美学呈现,而是在巨幅图画中藏着高远的灵魂,藏着诗人拥抱大地的情怀。诗人的目光投向远古:那里先辈是无畏的骑士,那里有英雄策马扬鞭,那里有横跨亚欧的征尘——然而,昔日的荣光到今天却“衰老了……”。“生命/是一道干涸的沙窝”等诗句,透射着诗人对故国的悲哀。
年轻的牛汉,在抗战全面爆发后,已经饱尝了流亡的痛楚。随父亲流亡到陕西后,他在西安卖过报纸、学过绘画,后又徒步攀越陇山到达天水,进入一个专收战区流亡学生的中学读书。在那里,他第一次见到艾青,从此与艾青成为亦师亦友的相知。写诗之初,牛汉就显示了杰出的诗才,其中的形象都挺直着脊梁,象征着诗人倔强的性格。在这首《鄂尔多斯草原》的第四节,诗人以明快的笔调歌颂从草原上奋起的人们:他们“在战斗的血流里打滚/他们地生活/闪着血红的光芒”。
草原上
牧民
在战斗的血流里打滚
他们地生活
闪着血红的光芒
今天
他们已知道
在战斗里
奴隶的血
会澄清了
澄清得
能照清鄂尔多斯草原
新的生命底像
澄清得
能照清他们自己
嘿,鄂尔多斯草原
牧民底血
开始澄清了呵——
这是从辽远的草原上传来的抗战歌声,透着一个民族坚韧的底色和彪悍的血性。
1955年5月,因“胡风事件”,牛汉受到拘捕审查,后被长期下放劳动。谈及与胡风的交往,牛汉在《我仍在苦苦跋涉——牛汉自述》)一书中说:“他的审美的情怀是土地一般温暖而博大的。内心的激动比我几十年前作为一个练习写诗的青年,从苍凉的伏牛山区寄诗给《希望》主编胡风时还要惶惶不安,期待的心情也是相同的。”
平反后,牛汉担任《新文学史料》主编等职,在拨乱反正之际,他能够以辩证眼光待人待事,始终以诗人的真诚和良知,以及坦率而接近耿直的性情,传递着文坛上的如烟往事,在归来者和后来者之间搭起了宽宽的桥梁。1980年秋,他与绿原合编了《白色花——二十人集》,并为每一位入选者配发了小传。1981年第1次印刷,就达12500册,像在刚刚复苏的大地上,播散了许多春天的种子。在《蝴蝶梦》中,牛汉曾经写道:
那些年
多半在静静的黎明
我默默地写着诗
又默默地撕了
撕成小小的小小的碎片
(谁也无法把它复原)
一首诗变成数不清的蝴蝶
每一只都带有一点诗的斑纹
(谁也休想把它破译)
它们乘着风
翩翩地飞到了远方
2013年9月,牛汉辞世,享年91岁。生前任《中国》执行副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名誉委员、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他创作的《悼念一棵枫树》、《华南虎》、《半棵树》等诗广为传诵,著有《牛汉诗文集》多种。十余首诗文入选中学语文教材。2003年5月,获马其顿作协颁发的“文学节杖奖”。2004年获首届“新诗界国际诗歌奖?北斗星奖”。
它只向前飞奔
浑身蒸腾出彤云似的血气……
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用筋骨还能飞奔一千里
在这首《汗血宝马》诗中,牛汉以“汗血精神”自喻。他说:“我只能不歇地奔跑,不徘徊和不停顿,直到像汗血马那样耗尽了汗血而死。这也可以说就是我这个人和我的诗的性格吧!”也许,诗人已经回到故乡的草原,正与梦中的“汗血宝马”一起奔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