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茶楼内外的精心布置,可以看出老板是一个很有心的人。闲谈中得知,刘姓老板是一个吊脚楼文化的爱好者和推广者。他从小向往吊脚楼,艳羡那方阳台和阳台上纳凉、闲聊的人,直到几年前才如愿开了一间吊脚楼茶楼,主推吊脚楼文化。曾经想把这个人人都感兴趣的名字注册成商标,但失败了。说到被拒绝的理由,老板在无奈之中显出一些豁达:“吊脚楼又不是我个人的,属于国家乃至世界的文化遗产。”
一心一意经营吊脚楼特色茶楼的老板对吊脚楼可以用痴迷来形容,和我们在都市中寻找城市记忆不同的是,他的生活乃至生命都已经与吊脚楼融在一起了。
吊脚楼,留给人的是无尽的想象空间。
寻找提示
红岩村沿江一线的旧有吊脚楼建筑。观音岩至七星岗马路两边的深巷里,还余有不少老房子,在大片的捆绑房子中细细搜寻,偶尔能惊喜地发现货真价实的吊脚楼。最容易找的吊脚楼,要数观音岩附近的黄家垭口。到了观音岩车站,沿背街菜市往兴隆街方向走,水塔下面左手边就是黄家垭口,垭口凹地内尚余数十栋老房子,多是半个世纪前的捆绑房子,沿着小巷仔细辨认,其中有支柱支撑的房子就是吊脚楼。枇杷山侧面山坡上也余有零星吊脚楼。四德村至华一坡一线,下半城的马路背面,沿小巷深入居民区,离马路较远处还能找见吊脚楼的踪迹。鹅岭正街旁的王家坡和徐家坡也余有少量吊脚楼。
洪崖洞、石板坡是现在吊脚楼比较集中的地方,可参观已经复建过的吊脚楼民居。
链接——重庆吊脚楼
吊脚楼是南方民居的一种建筑形式,有山有水的地方几乎都有吊脚楼。皖南的河边有吊脚楼,湘西也有吊脚楼,黔北也有吊脚楼。吊脚楼可以沉于河滨陡岸,枕水而立;可以高架于绝顶,形若空中楼阁;又可伴壁爬崖,势同悬空。与其他地方吊脚楼相比,重庆吊脚楼有其与众不同的特点。
重庆吊脚楼自古有之,其底层下部为架空,长长的“吊脚”是其主要特征,属于干栏式建筑体系。重庆山势陡峭,难于开挖房基,吊脚楼就建在陡坡甚至绝壁上,用楠竹或杉杆做吊脚,吊脚端立在极陡的坡地上,上端支撑楼房的底层,一层一层往上支撑,一栋三四层的居住空间就扒崖而起,出入口可以在崖顶,也可以在半坡或山脚。远远望去,吊脚楼就像长在悬崖上一样。
重庆冬暖夏热,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温润多阴、雨热同季,春夏之交夜雨尤甚,素有“巴山夜雨”之说。由于空气潮湿,房间里面会很闷,容易结露,所以建筑的通风透气非常重要。正是这种情况下,重庆吊脚楼大量采用了竹木捆绑结构,以木板为楼板,夹竹泥为墙。屋架是捆绑的,窗格上或糊纸,或挂竹帘,走在楼板上也许还能听着咯吱咯吱的响声。吊脚楼门前有块小坝子,用来支灶、用餐、起居、待友、摆龙门阵(聊天)。
这种“乡土建筑”往往是就地取材的建筑,由住户和工匠共同完成,住户会量力而为,工匠则量材施工。这样就使得建造出来的房屋虽风格一致,却各具特色,互不雷同。重庆篾匠的手艺还非常巧,用大把大把的篾条捆绑出来的竹木吊脚楼很结实,可以高达三四层,还可层层出挑。
这就是当年重庆普通居民的“福地”。在这些人们无法攀登的绝地,创造出惬意的人居空间来,渗透着居民和工匠的智慧与毅力。
吊脚楼,昭示着古人的生态意识与空间构想能力的丰富与卓异:生存于天然造化之中,却不破坏天然环境,在不占用沃土的河畔、崖壁、绝顶,创造出人居空间。
现在的吊脚楼同样是就地取材,但材料已然改变,钢管和混凝土柱子做成吊脚,木条变成了条石,竹墙变成了砖壁。作为山城重庆特色的吊脚楼,其原始风韵已随江风飘散了。
老街十八梯
在一座城市的高楼大厦背后,总藏着一条条青灰色的老街。走进了它们,就走进了这座城市的历史深处……
十八梯,一条“青灰色”的老街,就隐藏在重庆的下半城。下半城,是重庆对市内沿江地带习惯的称谓。在重庆人眼里,下半城不仅代表一个地理位置,还与贫穷落后联系在一起。如果说下半城代表了重庆的某种文化,那么,十八梯就在曲曲折折之间,把这种文化辐射到重庆的每一个角落。
对于重庆人来说,十八梯再熟悉不过了——从记忆惨痛的“六·五”惨案,到如今“著名”的步行街。
重庆人不无幽默地说:“重庆有两条步行街。”
一条是繁华喧嚣的解放碑步行街,另一条则是离解放碑的闹市区不远,从上半城(山顶)直通下半城(山脚)的老街——十八梯。陡陡弯弯的十八梯活像一架搭在悬崖边上的巨型梯子,把上半城的繁华商业区和下半城的古旧老城区连了起来。尽管离重庆最繁华的市中心只有一路之隔,但这里似乎与繁华无关。
走进这里,就进入了真正的重庆民间。
在解放碑闹市区的边缘,老街十八梯的路口有个古香古色的十八梯茶楼,十八梯的路牌很清楚地立在“山崖”之上。站在校场口路边向外望去,眼前一片空阔,只见到黄色的长江水和淡蓝色的天空。远处南坪区的南滨路,高楼林立,硕大的广告牌,即使隔着长江也如在眼前。努力地低下头去,发现在“下面”出乎意料地还生长着另外一片古老的、味道和“上面”迥然不同的城市街区。细细、陡陡、歪歪扭扭、长得看不到头的石阶一段段地蜿蜒而下,两旁高低错落的古旧黑色瓦顶排列着,径直伸往江边。
眼前的下半城显得渺小零乱,身后的解放碑高楼林立、霓虹闪烁,来往的人群、车流和欲望的面孔川流不息。就在这样一转身、一回眸之间,竟如时光交错,不知身在何处了。
各色装扮的人顺着路口的石阶上上下下,仿佛穿过的并不是那长长的石阶,而是悠悠的时间……
青石板石阶上满是被鞋子磨出的凹印,往下走了没一会儿就是一个转弯。据说这里是十八阶一弯,共有十八弯,所以才起名“十八梯”。和上面繁华的世界截然不同,这里是重庆平民生活的一个浓缩区。
清朝时,十八梯是贩夫走卒们的天堂。为了有个睡觉的窝,他们随山就势搭建而成“十八梯”。经过两百年的变迁,这里依然散发着浓浓的市井气息。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有明显各个年代标志的老房子。最古老的吊脚楼、捆绑房,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竹篾抹灰墙房子和六七十年代的前苏联风格的砖瓦房。
路两旁最多的还是两层的木头房,很多还是用吊脚撑起,显示着街区古老的过去。一楼多做了经营场所,一间又一间的火锅店、杂货铺、发廊、裁缝店、录像厅、串串香摊。树荫后的窗子里,有老人静静地向街上望着;婆娑多姿的黄桷树,与参差错落的老街破瓦相映相衬,在这影影绰绰的树荫屋檐下又有着多少故事呢?
一边走,一边不时地被火暴的炝锅味道刺激得打喷嚏。路边棚子下,人们一群群的,闲散着,忙碌着。打麻将的、烫火锅的、擦皮鞋的、做木工活的、掏耳朵的,还有山城绝对少不了的棒棒军,活化出仿佛泛黄旧照片一样的景观。更多的人则喝茶聊天,“摆龙门阵”,或者坐在铺面前什么也不干,悠闲地享受着午后的阳光,孩子们在街上互相追打嬉戏。台阶上,偶尔有一个穿着旗袍的背影从面前闪过,向一个侧巷走去,仿佛王家卫的《花样年华》。几个老汉围桌而坐,每人的面前摆着一碗黄酒,脚边,趴着打盹的猫或者狗。这里的一切,似乎都和时间没有关系,不紧不慢,优哉游哉。
一位老人带着一张让人觉得奇怪的长凳,长凳一边高一边低。等到老人在石阶上放下这张长凳,一切就明白了。原来,高的一端放在坡下方,凳子就平平的了。这让我想到人生的起伏,就像十八梯,如果我们心里也有这样一张长凳,一切自然平安稳妥了。
这里的街巷很幽默,像专为孩子们捉迷藏设计的。这里的街名很怀旧,像一处没有被各时各代的政治文化所浸蚀到的桃园。厚慈街、厚池街、守备街、凤凰街、下回水沟……这样的名字能把人拉回至久远的年代。
小巷深处,一个石坎吸引了我。一棵黄桷树用巨大的根系抓住了半壁墙,墙上的纹理,有年代久远的石头,也有近年的砖块,就像一部无字的历史书。
夜间,是十八梯最热闹的时候。躺椅上的老人泰然自若,全然不顾饭店和录像厅的嘈杂。在VCD、DVD普及的年代,密集的旧式录像厅表明这里的生活至少要落后城里10年。而它就掩藏在重庆上下半城之间,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流转着日月晨昏。
真实的十八梯依然封存着重庆的旧时光,没有浮华,只有平俗;没有激情,只有淡然。人们就这样,在原汁原味的老重庆的底层生活中,在陋街简巷里幸福着,让人感觉不到他们的心里的忧伤。
老街十八梯茶楼
巴蜀茶文化,浸透着每一个人的生活。老街十八梯茶楼,一家始于清代的茶艺馆,供脚夫饮歇的茶楼,就在十八梯那些老旧梯坎上,在历史和现实之间,以一种另类的方式延续着文化的坚韧。
茶楼面向闹市高四层,依山而筑,背对长江,具有巴渝地区吊脚楼民居的特征。门口几个原石的大鱼缸,雕刻着典故,透出一份难得的古朴与典雅,让人可以在重庆本土特色失去太多的今天,体味记忆中的老重庆。
平街是一层门面,门口并不显眼,两扇不大的老旧木门凹进去的。如果不是那一块多少有些现代色彩的广告牌,很容易让人轻易忽略过去。门前一副匾联,字迹古朴而简洁。从外面看,里面幽暗而带着点神秘。从一扇小小的老木门进去,诧异于里面的弯曲深邃,进门已是三楼,还有两层引入下面。楼已经老得有点颤颤巍巍,实木的楼梯走起来吱吱呀呀地响,实木的窗门透进幽弱昏暗的光线。比起街边的麻将茶馆,这里的茶客稀少得让人有些诧异。
见过很多类似的文化氛围的茶馆,但是十八梯有着自己独特的味道。在这样一个闹市和陋街的边缘,装点别致的茶楼显得有些另类。里面的东西大多都属天然,如佛头、各种雕花窗棂、寺庙石刻整版整版的,楼梯转角处四处挂着一些名人字画。下到二层主厅,迎面是一大幅木刻书法,端正而不失灵动。木刻下面就是一大张天然木桌,形态古朴,配上几张同样天然的木凳。这里氤氲着浓厚的传统气息带给人的一份安宁与恬静。
二楼靠窗,狭小的空间摆着三桌竹椅,光线从细竹木的窗帘漏进来,漂浮不定地来了又去。幽雅的闲话中,如烟往事缓慢地,轻轻地弥漫,缱绻而庸懒。卷起窗帘,入目就是长江的远方,凭窗俯瞰十八梯层层叠叠的瓦背老房子,远处的高楼霓虹在这一瞬间被忽略,你似乎再一次回到从前。
转下三楼,越来越暗的光线显出幽冷的意味,寥寥几个追寻情调的禅家诗客,让这冷清的所在有了一些生气。不大的书桌上,摆着主人家精心挑选的书,随手拿起,推门上小阳台去,阳台里的绿藤和阳台外的人间烟火交织,坐在露天的花架下,看不看书,都可以情调起来。
要一壶茶,看明眸素手的茶艺女玉腕翻飞,如舞蹈般将原本只是一杯生津止渴的茶水,弄出声色无边的味道来。
就这么静静地坐着,静静地看这脚下的江水静静地流过,静静地看着十八梯轻幽地弯曲,时间在茶杯中静静地凝固……
行游提示
交通:在较场口车站下车,会看到“老街十八梯茶楼”的招牌,旁边就是十八梯入口。
这里有一个多年来坚持不懈演出川剧的茶园,每天14∶30准时开演,铁杆的戏迷票友总是在12∶00就开始等场。
菜场中还隐藏有很多平民中间口碑很响的馆子,比如眼镜面、刘氏罐罐格格的罐罐鸡,还能够看见烤“锅盔”(一种中空可以夹肉和菜的饼)和“糖关刀”(把糖汁做成各种形状的技术)两种古老的传统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