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正在积极准备西行的物什,这时突然来了一道诏书,原来是长安城中的一个大寺——庄严寺的住持圆寂了,当朝的宋国公萧瑀和一批大臣上书,推举玄奘到庄严寺做住持。玄奘听完诏书非常惊讶,这时的他一心想的是西去天竺取经,根本没有当什么住持的心理准备。他谢了恩,回到自己的禅房。
当晚,玄奘写了一份表章,婉言谢绝了朝廷的美意,第二天就呈给有关的部门。
这时玄奘已经为自己西行做了近半年的准备,他知道西行的艰难,所以在身体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冬天,他三更起身,只穿一件袈裟便到城外绕城而行,直到天色放亮才回寺中做功课;夏天,他穿着和冬天同样的装束,在烈日下疾行,而且常常是一天,甚至两天水米不进;无论冬夏,他都用冷水洗澡,以此来磨练自己的意志。
许多人知道玄奘的志向,在他周围有一批人,也和玄奘有着相同的愿望,想到天竺去取来真经。这些人经常聚在一起,交流各自得到的有关天竺的消息,探讨西去的相关事情。
当时官府有规定:“凡渡关者,先经本部本司请过所,在京则省给之,在外则州给之;虽非所部,有来文者所在给之。”这里所说的“过所”,就相当于今天的“护照”,就是说,唐代人们的旅行,事先必须向官府申请,未经政府批准私自渡关,将会受到严重的处罚。
于是,玄奘一干人于贞观元年,即公元627年,向朝廷正式提出赴印度的申请。可他们申请的时机不好,当时的长安西部不远,尤其是陇西一带,经常受到吐谷浑和突厥的侵扰,朝廷正在考虑对西域的几个国家用兵,这时肯定不会批准他们的申请。果然,屡次申请,得到的都是断然的否绝,这样一来,“诸人咸退,唯法师不屈。”大家都打了退堂鼓,只有玄奘仍默默地准备着。
当时的长安是个国际大都市,来自日本、朝鲜、天竺等国的商人僧侣随处可见,这对玄奘是个很好的机会。他找到许多印度商人和僧侣,向他们学习语言,这时他已经下定了偷越国境西行的决心。
一天,庄严寺的一位老僧人来找玄奘,把一本书递到他手里,一句话也没说就走了。玄奘很惊奇,这老人他也认识,平时老人说话很少,玄奘也没有多想,等他翻开书一看,极为欢喜,一路跑着回到自己的禅房,翻开书如饥似渴地读起来。这是一本什么书让玄奘如此着迷呢?原来这是前辈法显所写的《佛国记》,这本书他早就听说,今天一见,能不高兴吗?
读着《佛国记》,他想起当年景法师给他讲过的法显的故事。
法显是东晋时人,十几岁就做了沙弥,二十岁受了具足戒后,在长安城的寺院中修行了几十年,在他六十岁的时候,一个伟大的计划开始实施,他决意要西行求经。
法显西行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当时佛教传入中国不久,许多经卷和律藏不全,人们时常会违背戒行,但找不出合适的律条来约束他们。于是,法显就萌生了西行的想法。法显与一个名叫道整的人十分投契,有时候,当谈到汉地律藏不全的问题,二人感受几乎相同,又谈到希望有一天能西去天竺取回真经的愿望时,二人更是一拍即合。
在法显西行前,有人告诉他说,西去的路途漫长而艰辛,不但有号称杀人魔窟的大沙漠,更有连鸟也难以飞过的雪山,你一个六十岁的老人,又何谈西行求法?听了这话,法显不为所动,而是加速了西行的准备。他和道整等一行五人,自长安出发,开始了漫长的西行征程。不久,他们到达甘肃的张掖,与另外五名西行的僧人会合,于是,十人结伴而行,继续西天之旅。
西行之路,步步艰难,等最终到达印度时,就只剩下法显和道整二人了,其他的人都在路途中遇险身亡。当他们踏上这片神圣土地的时候,所见所闻让他们大吃一惊,原来这里的僧人千百年来一直是口口相传,并无佛经可写,为了把这些存留在印度僧人腹中的律藏带回国内,法显不得不在摩诃衍僧寺暂时居住,一边学习天竺语,一边与这里的僧人进行密切的接触。十五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了,异地的生活并没有改变法显当年西行的初衷,带着抄写好的《摩诃僧祗阿毗昙》以及《十诵律》等经卷,法显开始做着回国的准备。他去找道整,道整却说:“我若再回中国,只怕会像来时的其他八人一样,把一僵尸留在大沙漠或雪山了!”
道整的话也提醒了法显,他思索再三,选择了另一条回国的路途。
一年的秋天,法显在狮子国搭乘一条商船泛海东行,开始了他归国的征途。海上的航行的确别有一番风味,七十五岁的法显陶醉在绮丽的海上风光中。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天商船突遇风浪,眼看就要颠覆,偏偏商船上有一位排佛的外道,外道说,要想商船不沉没,必须要把这个比丘扔到海里去。商人们听信了这个外道的煽动,一些人一哄而上,就要将法显扔进大海。这些人的行为遭到另一位商人的反对,这位商人在国内时曾做过僧人的施主,施主用身体护住了法显,一边大声地说,大家都不要听信那人的妖言,法师为人天师范,和这场风浪没有一点关系。如果大家一定要把这位法师扔进海里,就请先把我杀了吧。法显对天默祷说,如果我带回去的是真正的大乘佛法,就请让这场灾难尽快过去吧。说也怪,过了一会儿,风浪果然渐渐地止了,于是商船继续向东航行。
在海上航行了九十多天,商船终于到达一个海岸,一踏上岸上的土地,当看到岸上的岩石上刻着“青山无恙”的汉字时,法显知道,已经是踏上青州(今山东青岛)的土地了。法显再也抑制不住自己,他扑到那块岩石上,顿时老泪纵横。想想十五年前他和道整等人从长安开始西行,途中五人而成十人,后来十人而成二人,现在就只剩下他一人回到国内,而此时他已是一个七十五岁的老人了。所幸的是,他所带回来的四十多卷律藏完好无缺。
法显所译的佛经,玄奘是很熟悉的,这本《佛国记》提醒了他,西行的道路是曲折艰险的。同时,法显的壮举也激励着他,他暗下决心,法显一个六十岁的老人都能西行取经,自己这么年青,有什么理由不去呢?
在长安城中,有一个术士,叫何弘达,这人断事很灵验,人们都很信服他。玄奘找到何弘达,把自己的心事说了,问何弘达自己此行是否能如愿取得真经。何弘达肯定地对他说:“法师此行一定能够成功。你好像是乘一匹又老又瘦的枣红马,马鞍子雕漆带铁……”听了何弘达一席话,玄奘更坚定了西去的决心。
八月里的一天,听说一个名叫孝达的僧人入京学《涅槃经》,正准备返回秦州去。玄奘打算与其同行。就在出发前一天的晚上,玄奘做了一个梦。他梦见大海中小须弥山,山上到处是宝物,极其美丽。他想登上山峰,只见眼前波涛汹涌,和须弥山之间隔着如开锅般的大海。他似乎是站在波涛之上,然而却没有船筏,他毫不畏惧,坚定地向山脚迈步。当他的双脚刚踩着海水的时候,一朵硕大的石莲花忽地从水中涌出,正好托住他的双足!他的另一只脚又迈步向前,脚一落,就又有莲花相托,他加快脚步,也还是步步莲花。回头再看,脚抬起的地方,莲花便不见了。步步生莲花,莲花托双足。他仰视山峰,陡峻难攀。他纵身腾跃,忽有旋风飒至,轻轻托着他升到山顶。往四面一望,平坦如镜,海天茫茫。
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秋,长安一带、关东、河南、陇右等沿边诸州,受到霜灾和雹灾的袭击,庄稼绝收,关中一带的饥民,甚至有卖儿卖女的情况发生。朝廷无力救灾,就发出榜文,让百姓“随丰就食”,所谓随丰就食,就是说哪里有粮食就往哪里去,于是路途上逃荒的人群络绎不绝。玄奘出发的这一天,正是人多的时候,这对玄奘来说是个大好的机会,他收拾好行囊,混在灾民的队伍里,出长安城,向西而去。
玄奘和同行的孝达一直来到秦州,秦州是孝达的目的地。当玄奘向孝达问起西行的路径时,孝达也一无所知。在孝达所在的寺院中住了一宿后,玄奘便随一队商人向兰州进发。
走过兰州,到九月初时,玄奘来到了凉州。凉州是河西的大都市,为唐朝西陲的国防重镇。从这里出发经张掖、酒泉等地直通西域,为中西交通的咽喉要道,各国商侣往来,凉州是必经之处。当时镇守凉州的,是新到任的都督李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