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年时间里,永福宫后边的那块地涨了三倍,原材料囤积的价格也涨了很多,这时,很多人都在说,郭台铭应该当初先投入买地的大军,然后挣到钱再回来做模具厂。但是,下定决心的郭台铭却对此事显得很淡然,就像他自己所言:“当我以一个工业经营者的心态作出决定时,就开始看得比较长远,想把公司的基础打好。”
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郭台铭不愧为一个智者,如果当时他犹豫了一下,选择了投资其他的,也就不会有今天的世界五百强富士康了,或许就是“鸿海房地产有限公司”、“鸿海期货有限公司”了。郭台铭的经历告诉所有创业者,面对诱惑要耐得住寂寞,因为世界上机会总是很多,而坚持自己的选择是通向成功的重要原因。纵使当初塑料模具厂建立的时候,一帮子人还在为装不起来新设备而互相埋怨,然而“工业巨头”之所以成为“工业巨头”,正因为有了这份坚持才到达目标的彼岸。
一个创业者,如果想成功就应该摒弃杂念。就像郭台铭当初进军制造业一样,作出了重大的投资以后,就不要再顾及外边的其他不相关行业的行情走俏,只记着埋头一门心思向前冲。如果总是动摇思想,投资者内心也会产生不平衡现象。在郭台铭看来,一个创业者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具备抵制外界干扰,不受外界诱惑的“傻乎劲”。外界的环境只会让人产生混淆的价值观。那些投机炒房产的人,虽然在当时短期内他们挣到了比郭台铭多很多的钱,然而几十年下来,坚持到最后并“出人头地”的唯独是当时傻乎乎地扎进制造行业做生产的郭台铭和他的鸿海。
要扎根制造业,必须还要耐得住寂寞,扛得住打击,经得住诱惑。富士康这一路打拼数十年就是最好的佐证。
富士康的这段经历印证了商界女强人董明珠的一句话叫:“工业精神就是吃亏精神。”董明珠是格力电器的总裁,主管格力的销售、广告、售后服务等工作。在一次会议上,董明珠提出了企业要弘扬“工业精神”的说法。
所谓“工业精神”,指的是少说空话、多干实事,全心全意关注消费者需求,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用企业的力量推动社会发展,这也是每一个从事工业的人必经的心路历程。所有行为都必须抱着对未来负责任的精神,简单说,就是“吃亏精神”。
如果说以前的鸿海做电视按钮只是小打小闹的话,那么,郭台铭进入模具业则是全力进入制造业。他开始了更忙的工作,郭台铭是怎样的一个老板?凡事亲力亲为,一位富士康的员工称他为“三头六臂,身体力行”。
在管理上,郭台铭还有一股亲力亲为的执拗劲,他没有受过任何管理上面的培训,没有接受过那种系统的管理任职。在他看来,管理公司就是要做些杂七杂八的事务,这一点与现代的MBA、现代科学管理的差异很大。郭台铭认为只有在公司的最前线,深入到工人们中间,才能把握住企业的心跳,了解到事情的本质,才能更好地把握住企业的命运。
1976年,鸿海开始搬到了大一点的板桥厂房,此时的主要业务是加工制造“电视机用高压阳极帽组件”。当时黑白电视还是主流。
模具厂开起来后,起初,遇到一些难弄的模具,郭台铭只能去找其他的师傅帮忙制作生产零件的模具,因为他们有经验。一天,郭台铭骑着摩托车心急火燎地赶往台北的五金模具店,到店里后,郭台铭一边笑眯眯地跟大师傅打着招呼,一边递上香烟。这些模具店的大师傅们都仗着自己的手艺高,一副傲视群雄的样子,端起架子是常事。郭台铭经常碰一鼻子灰到处求人。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当时的制造业的现状就是这样,大师傅都靠着经验开模,不仅脾气大,做工的速度还慢,而且还没有稳定的质量保证。
久而久之,在奔波的过程中,郭台铭发现了师徒相传制有一个相当大的问题:在当时企业经营产品经营这个环节中,产品的开发和加工的效率都掌握在这些模具“大师傅”手中,质量的好坏几乎完全由他们的心情决定。这样几乎整个企业的经营核心都被控制在这帮模具“大师傅”手里,不但产品质量没有保证,就连能否按时交货也完全看他们的脸色。往往好不容易接到一些大厂子的订单,由于那些产品的结构复杂、精密性要求高,而这些大师傅又达不到这个水准,导致生意泡汤。这时,郭台铭越来越明白,没有一套模具的生产数据是万万不行的,甚至会把公司的经营拖垮。
郭台铭的脑海里开始检索“求变”。这也为他以后颠覆了行业里的陋习点燃了星星之火。郭台铭敏锐的洞察能力和强大的行动能力在这件事情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郭台铭很快从大学招进了一批机械专业的大学生,并要求他们按照标准化的生产流程来开发模具,所有数据与工艺技术都要公开与透明,并记录在案。这样一来,颠覆了行业内师傅带徒弟的传承模式。
可是,这条路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畅,首先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颠覆这种模式不可避免的就是要求知识共享,而在当时的保守思想下,大部分人都把自己的手艺知识当做是生存的唯一依靠,认为跟别人分享自己的知识、经验就是砸自己的饭碗。于是,有的员工自发组织起来提出反抗,更有甚者直接辞职。
其次,培养一个模具师谈何容易?不仅仅要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更重要的是需要几年的磨炼时间,时间成本很大。
这段时间郭台铭的压力也是比较大的,虽然郭台铭觉得这是一个对的方向,但是他背负着沉重的经营压力以及长时间的摸索,有时不免觉得彷徨。郭台铭后来回忆的时候说:“特别是创业那几年,每年年底的时候,我都会想,我的决定是正确的吗?”
然而,尽管成本比别人高出许多,但是郭台铭还是坚持走自己的路。此时的郭台铭就认准了一个道理:机械行业的核心就是模具,厂子与厂子之间竞争的也是模具。当下整个模具行业都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陋习,很不利于行业发展,只有从根本上颠覆这些陋习才有可能建立起自己的一套长存之计,才能全面提高公司的竞争实力,从而在制造行业里生存下去。所以,他一直都在强调: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技术,就永远处于被动的状态,就永远没有富强之日。
为了更快地推进模具技术的发展,郭台铭自己也动手研究制模技术,很快就入迷了,成为了专家,那几年逢人必讲模具,逢开会必讲模具,后来这成为了他的一个习惯,甚至连开会的时候打开一瓶矿泉水都会振振有词地说道:“过去的矿泉水瓶盖子,十次有三次都打不开,这就是模具不够精密的问题。我们可以从矿泉水瓶子看到中国的工业水平。”
此外,郭台铭对外大力宣传模具是朝阳行业,未来形势一片大好,从信息产业到汽车工业,大到一架飞机,小到一个杯子都离不开模具,可见郭台铭对模具的看重。郭台铭创建了专业模具公司后,平时对模具公司更是关怀有加,常常跑去给工人们鼓励打气。
坚持走自己的路,郭台铭像一头犟牛般执著。扎进制造行业的郭台铭整整花了三年的时间才培养好公司的模具开发队伍,总结出模具开发的宝贵经验。由于拥有自己的模具技术机器,郭台铭的鸿海公司的竞争力开始体现出来,并在此后赢得了更多的与大公司合作洽谈的机会。1979年,鸿海和大同一起合作开发彩电用“高压线框组线”以及其他OEM(代工)等产品,还有“美式电话座零组件”等,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鸿海和大同的合作,提升了鸿海的知名度,因为1979年时,大同是台湾前十大制造商,营业规模达三十多亿台币,而鸿海连两千万都不到,是大同的一百五十分之一。
虽然如此,小有身家又雄心勃勃的郭台铭开始想打造出跻身全世界工业水平前列的核心技术。他给自己定下目标,要超越两个国家的模具水平,一个是德国,一个就是日本。这两个都是世界领先的技术强国。
冲刺中转型
最早探讨创业策略的大师之一,伟大的管理学家德鲁克曾经说:“投入全部的资源冲刺,是创业家最高的策略。”在1985年,他完成《创新与创业精神》的同时,一群台湾中小企业主已开始全力冲刺,像郭台铭这样的是其中的佼佼者。
1980年郭台铭30岁生日那天,他为了购买模具机器亲自前往日本考察,到日本大阪的三菱公司参观后,应三菱之邀去吃了个饭,一个人回到旅馆后感慨万千。日本大厂对小厂的态度很好,知道如何长期扶持“配合厂商”,教小厂开发新零件,做好市场计划,让小厂在技术、质量和数量方面都成为稳定的“卫星工厂”。而当时台湾大厂对代工小厂只会杀价,产量也不稳定,日本厂商这种长期扎根,“母鸡带小鸡”的做法让人震撼,这让郭台铭意识到,这是一种多赢的格局,长期的格局。
20世纪80年代,由于台币开始快速升值,使得许多电视机、收音机制造业者相继倒闭,鸿海生意还是受到波及,再一次刺激郭台铭极力思索:我们到底能做什么?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日本之行的思考,台币的升值,行业竞争的激烈,让郭台铭开始了深入的思考,并开始了新的布局。
正当考虑下一步怎么走的时候,电脑的连接器进入了郭台铭的视野。在对市场作了一系列调查以后,郭台铭认定接下来的时间里电子游戏机和电脑将是生活的成长主流,特别是个人电脑将有大发展。在进一步调查以后,他发现制作连接器的技术差不多有一半是鸿海已经掌握了。他觉得从半数出发要比从零开始容易得多,于是郭台铭也常常这样鼓励他的员工:“我们至少掌握了一半的技术”,“机会总是给那些做好准备的人们”。郭台铭一番努力以后,机会终于来了。1980年,郭台铭与朋友方国健沟通。方国健在当时美国最大的游戏机公司亚泰瑞公司担任采购业务人员,郭台铭准备拿下亚泰瑞公司的业务,他对方国健说:“我们鸿海一直想跳过代理商和亚泰瑞直接做生意,这样可以节省我们的成本,你觉得如何?”
方国健说:“但鸿海如果要直接供货给亚泰瑞,我们就要冒着得罪中间代理商的危险。万一你这个厂子有什么波动,我们就麻烦了。”
郭台铭很理解方国健所说的“波动”是什么意思,说:“别担心,我有秘密武器,可以把产品成本一举大幅下降到吓死人的地步。”
方国健很奇怪,又很好奇,正如他在自传《海阔天空》里的描述:“郭台铭一方面年轻气盛不怕挑战强权,一方面我也很好奇他要如何去吓死人,因此我就答应支持他搞这场革命……”
为了解除方国健的担心,郭台铭带方国健到自己的模具厂去参观。郭台铭神秘兮兮地带着他到板桥厂的二楼,展示了一台圆形机器,是利用震动来推动螺旋轨道上的顶针,并调整为同一方向,然后再落入塑料质连接器的针槽里,可以省掉人工一根一根插针的费用,这样可以大幅降低生产成本。这实质上是生产自动化,在几十年前,这算是很先进的思想了。
这次参观让方国健大喜,很快把订单交给了郭台铭。
1981年,IBM推出了第一台个人电脑,而当时又正是电子游戏机风行的时期。鸿海的业绩一片大好,员工增加到300人,资本也从1982年的400万元人民币一下子就涨到1983年的1150万元人民币。这是一些小企业想都不敢想的。
1983年,鸿海就利用日本进口的新设备,开发完成FullBallowEdgeCardConnector,亦即计算机业使用的计算机连接器,使鸿海开始与计算机厂商建立业务关系,这也是鸿海正式进入PC领域的一年。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是一个非常英明的转变。
PC起飞,鸿海也进入每年成长20%的阶段,赚了钱的郭台铭并没有小富即安,而是谋求更大的事业,不断地加强自己设备的先进性,而且对于好设备的热衷超出了他人的意料。
当时鸿海的九成机器都宁愿采取进口设备,而外国机器的价格比本国货要高出一倍以上,但由于国外机器除了耐磨性佳,也更为精密,寿命也比较长,所以深得郭台铭的喜欢,每次有人质疑郭台铭老是买贵的机器时,他总是回答:“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984年鸿海为了建立金属电镀单位,更直接从美国引进全自动连接线选择性镀金设备和电镀检测设备,花费了将近l000万台币,大约是鸿海当时营业额的1/10。
在鸿海工作了二十多年的甘克俭回忆当初的情景时,说:“我们看见老板赚了钱,并没有自己放进口袋,而是又全部投入来买机器。”这让他看见一个领导人长期投入的决心。
当许多中小企业主把家电业式微看成是无法逆转的危机时,郭台铭却带着全力冲刺的决心,凭着50%的技术把握,把别人眼中微乎其微的机会变成了巨大的增长点。
但是,需要看到的是,转型背后却是郭台铭的苦练和投资,郭台铭一直强调企业一定要先练好内功才能作战:“像跆拳道打得好,一定是马步蹲得扎实,你知道少林寺和尚武功千变万化,是因为过去挑了多少年的水上山吗?”
这说明郭台铭追求的“变”,正是对自己独立内功不变的要求。
在郭台铭眼中,外在环境让许多人的价值观产生混淆,无法分辨是非。比如,当时有相当多工厂,不肯专注追求本身专业技术和产业领域的提升,反而投入炒地皮和股票买卖等投机行为,因为这样赚钱比较快,也比较轻松。投入工业所要花费的精神和心力,要比金钱游戏辛苦数倍甚至数十倍,而且这样的投入和产出报酬还未必成比例,这样一来,很多人就不愿投资工业了。郭台铭觉得一个创业者,作出重大的投资决定后,不要去理会土地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的变化,如果没有一股埋头向前的冲劲,心理必会产生不平衡的现象。
“一个企业的创业者,一定要具备不受外界干扰的傻劲。”郭氏如是说。
郭台铭的眼光是正确的,当PC产业开始壮大,也让郭台铭的“傻劲”变成“远见”,1985年,鸿海以5亿6000万台币的营业收入,正式进入《天下》杂志制造业排行榜,这让他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