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在现代社会,博物馆是重要的公共文化设施,和图书馆的意义并驾齐驱。从1905年张謇为了开启民智创办南通博物苑算起,现代博物馆进入中国也有一个世纪了。最近几年,媒体热心各种百年纪念,比如大学百年、废除科举百年、电影百年、话剧百年等等,博物馆百年似乎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
谢:媒体关心不够,还是因为博物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没有产生应有的影响,办博物馆开启民智的传统也没有延续下来。我在国外的博物馆参观,总能看见中小学教师带着学生在这里上课。博物馆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这里既有实物、影像,还有解说和文字,视角丰富,比单纯看书和听讲给人留下更深的印象。一些国家的民众,从青少年开始,就养成了进博物馆的习惯。我们国家的博物馆数量还不多,许多经济文化不发达的地方,缺少博物馆。北京相对要多一些,但也没形成教师带学生到博物馆上课的风气。
丁:不论学习自然、历史,还是艺术,到博物馆看实物肯定有助于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但是,青少年学生为什么不把博物馆当成自己学习知识的课堂呢?我想,问题有两个方面。其一,我们多数博物馆的陈列展示方式,不具有亲和力和吸引力,他们使用的语言,往往一般观众觉得太深,专家看了又太浅。还有的宣传说教味太重。你说地方博物馆少,但我看一些地方的省级博物馆,冷冷清清,几乎没有人参观。其二,一些中小学生不能去博物馆参观,阻力竟然来自学校、教师和家长,他们怕耽误了孩子的学习时间。现在,讲授书本知识——答题训练——应付考试,几乎成为中小学教育的全部内容。博物馆本来应该是学生长见识,用较少时间掌握较多知识的地方,但在应试教育体制下,竟然被认为是耽误学习时间的场所。
谢:在中国,绝大多数博物馆是官办的事业单位,主要是代表某一系统执行收藏的功能。博物馆的设立和运转,是行政意旨的结果。展览什么,怎么展览,主要对上级领导负责。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博物馆被定位为公益机构,由纳税人供养,为纳税人服务。有多少人看,人们是不是喜欢看,是衡量博物馆办得好不好的首要标准。所以,博物馆承办者,必须想方设法提高自身的亲和力。
丁:国家博物馆正在扩建,据说到2010年扩建完成后,将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博物馆。但我觉得,面积最大并不令人自豪。展览的内容好不好才是更重要的。过去,国家博物馆展览的内容比较古板,大量藏品从来不曾公开展示,一般观众根本见不上。如果扩建之后保持过去的风格,于纳税人又有何益?而新建成的首都博物馆,虽然在馆藏的数量和档次上远不能和国家博物馆相比,但他们为市民服务,为公众服务的自觉意识比较强,展示的内容也比较生动。为了便于远郊中小学参观,他们还购置了大客车。尽管开馆时间不长,已经成为首都一景,人气越来越旺,从国际专家到平民百姓,都有好评。可惜这样的博物馆太少了。
谢:中国是文明古国,文化积淀深厚,出土文物丰富。不论是国家博物馆,还是地方省级博物馆,收藏都不少。甚至一些市级博物馆也有很好的收藏。需要思考的,是怎么提高自身的亲和力。也就是说,有东西还要让人喜欢看。还有一类博物馆,或者叫纪念馆,是为纪念某一革命事件或政治团体而设立,往往是建筑规模宏伟,但展出的实物却很少,苦于没有东西让人看,只好用数次翻拍的旧照片和模型来填补展览内容,为宣传教育的目的服务。我想,不管是地方还是部门,光有办博物馆的愿望还不够,也要研究一下,到底有没有办博物馆的文物资源。
丁:反而是一些民间的收藏者,搜集了不少文物,并形成专题系列。将来,这些民间收藏者可能办起一批小型博物馆,成为中国博物馆事业走向兴旺的基础。
谢:民间博物馆的兴起,将来有可能改变中国博物馆事业的格局。从政府一面说,对于民间博物馆,要有一种开放的心态,要意识到凡博物馆对于保留历史记忆都有相当的好处,只要能坚持下去,对于历史记忆都是一种有益的影响。而且,中国人如果养成从博物馆了解历史的意识,那些虚假的历史教育就很难发生作用,因为在历史实物面前撒谎是很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