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543600000008

第8章 无杂相,把日子好好过

白天吃饭,晚上睡倒

1995年10月,与普渡禅师讨论佛法,记得自己在信中说了几句话:“我不修行,不知办道;禅也不会,开悟不晓;白天吃饭,晚上睡倒。”这并不是故作谦虚,佛法本来就是如此,它囊括了宇宙人生,很高远,很深刻,可是高远深刻的道理往往平凡卑下,当它被我们完完全全地化用于生活,它就变得很普通了,无非是“白天吃饭,晚上睡倒”。

这样平凡的道理,偏有人费尽心思去远处寻求。唐代有一个很有名的禅师,名叫道林,可是大家都叫他鸟窠禅师,因为他在杭州修行时,总是像鸟筑巢一样,盘腿坐在一棵松树上打坐,因此而得名。这位鸟窠禅师曾经在陕西做过韬光禅师的侍者,而且一做就是好几年。做侍者久了,他就有些厌倦,觉得这样下去也学不到什么东西,于是就向韬光禅师辞行。韬光禅师问他为什么要走,鸟窠禅师说:“我当您的侍者这么久,您也没有给过我任何开示,我想去别的地方参学。”韬光禅师说:“你是要听我讲佛法?要说佛法的话,我这里也有呀。”说完,他拈起一根毛,轻轻吹了一吹,这下,鸟窠禅师立刻就开悟了。

千万不要以为师父只是在让你打杂做事,要是真的有心,在自己的心上用功夫,打杂也一样悟道。以前在寺里,有个弟子也向我辞行,说想去其他地方参学。我告诉他,要参学,这里就很好,然后跟他讲了鸟窠禅师的这段公案,可是他听不进去,坚持要走。我跟他说:“你这是瞧不起人啦。”

本来,放弟子去别的地方充实自己,并不是不可以,那和尚为什么要挽留他呢?不是说我这里的佛法比别处要高明,这里的师父比别处的师父修为更高深,而是说,我希望他学会安住,学会向内看,学会从平凡的事物里参究很深的道理。这才是我对那位弟子的期望。

说到底,参学是自己的事,总在外境上挑剔,就会失去很多修行内在心灵的时间。更何况,在当下的一切境遇中领悟佛理,本就是修行时应有的态度和作为。不只是修行,做很多事情都是这样,要把脚下的这一步完成好,再谈其他。现在有很多人,为人做事,动不动就挑毛病,沉不下来,眼睛总看着远方、未来,不懂得把眼下的东西把握好,这是很大的问题啊。心里头总想着“总有一天我要如何如何”,却不肯做好眼前当下的事情,未来又怎会如你所愿呢。

有位禅师,日间做了一个梦,让弟子为其解梦,其中一位弟子只是打了一盆水给师父洗脸,另外一位弟子则沏了一杯茶递给师父,禅师因此对这两个弟子十分赞赏。为什么呢,梦中经历的事情再精彩,也只是一个梦境,与现实有何相干?睡醒后洗脸,洗完脸后喝茶,才是平常生活,这两位弟子可以说是领悟了佛法的真意。

石屋禅师偈子有云:“过去事已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只今便道即今句,梅子熟时栀子香”。过去,现在,将来,这三者看起来关系很密切,统统都需要我们关心。但是细细琢磨一下,就会发现这种关心毫无意义。枝头的梅子没成熟时,你做什么能使它由青变绿?窗下的栀子没有花苞,你又能做什么才能使其花满枝头?该做什么就做什么,饿了吃饭,渴了饮茶,不为昨天的事犯愁,也不为未来的事烦忧。活在当下,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才能活得轻松,活得真实。

白天吃饭,晚上睡倒,这就是活在当下的态度。吃饭时,胸中不存忧愁;睡觉时,心头没有思虑,做任何一件事情,全心投入去做,不为多余的细枝末节,得失对错而烦恼。烦恼来时,也能够面对它,处理它,放下它,不把它存在心里。安住在每一刻,把每一刻活出意义来,关注现在正在做的事,现在所在的地方,此时此刻在身边的人,全心全意地去接纳、品尝、投入和体验这一切,没有过去拖在我们后面,也没有未来拉着我们往前时,全部的能量都集中在这一时刻,也就没有为不相干的事烦忧、苦恼的时间。我们的心里头始终不纠结,不焦躁,不抱怨,才有可能好好吃饭,好好睡觉。

执著于做事,而不是执著于烦恼

佛教是出世的宗教,如果说佛教是“教人如何逃避痛苦,是消极的人生态度”,则是完全误解了佛教。佛教出世的人生态度是很智慧、很积极的。出世并不是同入世相对立的,而是要人们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所谓出世,是要人放下人我执著,体会觉悟的境界。

一次访谈中,和尚这么一说,对方就问:“可是世上哪有一帆风顺的事呢?如果没有一份执著,恐怕什么事也干不成。最近我看了一个报道,说电影《鲁迅》从筹拍到现在历经五十年时间,其间缺少资金就是一个很大的因素。正是凭着电影人这种百折不挠的精神,这份执著,才使它今天得以投拍。如果说遇到困难,受到挫折,有了烦恼就放弃,那我们现在可能还过着古人的生活呢。”

其实这是大家对“执著”一词的含义理解不同,佛教所说的执著是说你陷入了烦恼而不能自拔、被烦恼所困的执著。有的人遇到了一些困难、麻烦,他就想既然佛教说不要执著,那我就别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了,于是就放弃不做了,他认为这是符合佛教的不执著,其实这是错误的,可以说是完全的南辕北辙。佛教所说的是你不要对因人事所产生的烦恼执著,而不是要你放弃做事的坚定信念。佛法乃心法,它始终要人们放下的是内心对不良心态和情绪的片面执著。

要执著于做事,不要执著于烦恼。百丈禅师有个公案:百丈禅师八十多岁了,还是很勤奋做事,大众不忍心,就把他劳动的工具藏起来。于是百丈禅师三天没过堂、没吃饭,他说:“我一天不作,一日不食。”你们看,这种执著心才是好的,很多人的执著心是什么呢,是执著于烦恼,纠结于得失,心里头放不下啊。

佛教所说的不执著,还表现在修行的方法上。修行固然要有片刻都不松懈、不放弃的执著心,但修行也要求无心用功。无心用功就是不要起“去用功”的念头,而是要把用功当成一种自发的习惯,当作生活的一部分,能在一言一行中自然地踩在用功的点上。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不要把用功变成一句口号,一定需要激励自己才能够做到。对于修行人来讲,用功就是日常,能用心静静地聆听生活的不语,领悟其中微妙的禅机,何尝不需要功夫呢?生活里的每一件事都是修行的机缘,保持一颗本色之心,遇山则高,遇水则低,随顺自然,才是真谛。所以佛为什么总强调当下,因为每一个当下,每一刻都很重要,放过了眼前,就等于放过了未来;浪费了当下的时光,就等于浪费了将来更多、更好的可能性。

怎样才叫做过好了当下呢,就是每一刻都做该做的事,心怀不为烦恼、不良的情绪所占据,不为错误的执著心浪费宝贵的时间。简单来讲,就是要活得本真、自然一些。停下工于心计、追逐名利的脚步,习惯悠然漫步,习惯以单纯自在的心态,乐享自然中最本初原始的一切,从每一种花草身上看见美丽,从每一阵清风中听到时光的低吟浅唱,让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回归自然的淳朴,超脱于现实的烦恼之上。我们看那些超脱红尘之外的得道者,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风道骨,而是以天为盖、以地为席的自然之子。

有一个老和尚,住在山里边,以野果为生。别人问他为什么吃野果,他回答:“山珍海味能比野果好吃到哪里去?”别人又问他为什么不梳头发,他说:“我连烦恼都没有,还需要梳理什么头发呢?”烦恼是什么,它其实是我们的想象,完全来源于内心。只有当我们自己去计较过往的经历,去分别当下的境遇,去忧心未来的遭际时,烦恼才会找上我们。若是当下放下了,那么当下就断除了烦恼。

荣华富贵,名声赞誉,爱恨纠葛,人无时无刻不在为了这些东西争斗、追逐,或悲或喜,心里头没有片刻的安宁。做事时,不专注做事,却想着自己能有多少回报,计较着成败;与人相处时,不能够静享友人陪伴的安然,却要去计算物质上的好处,情绪上的好坏得失。活得太刻意,念头太多,烦恼就会无穷无尽。与其时时刻刻活在烦恼之中,不如在当下的这一片刻清心,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计较,只是单纯地活着,单纯地去做好每一件事。

不为过去懊悔,不为未来担忧

德山自幼出家,博览律藏,精通《金刚经》,并呕心沥血写成《青龙疏抄》。但德山对慧能的“即心即佛”的说法不以为然,他愤愤地说:“不知有多少出家人,花了多少年的工夫,去学佛的威仪和戒行,都未必能成佛。南方这些小厮,居然敢说心就是佛,真是大逆不道。”

于是,德山就挑起《青龙疏抄》南下。当他走到沣州(今湖南沣县)时,路遇一位老婆婆正在卖烧饼,饥肠辘辘的德山放下担子,向老婆婆买点心。老婆婆指着地上的那担《青龙疏抄》问:“这是什么书?”德山回答:“是《青龙疏抄》。”老婆婆又问:“是讲哪一部经的?”德山道:“《金刚经》。”老婆婆说:“我有一个问题,如果答得出,免费给点心;如果回答不出,请到别处买。《金刚经》讲:‘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请问你的点心是哪个?”德山竟被问得瞠目结舌,哑口无言。

虚老在禅七或****的开示中多次提及这则公案,目的是什么,就是告诉大众,要发心,用功办道,从当下、从此时此刻就要开始去做。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只有眼前这转瞬即逝的“此刻”是我们能够把握的。过去佛祖让弟子阐说生命的真相,有的弟子说生命在春夏秋冬之间,春夏萌发,秋冬凋零;有的弟子说人的生命在于饮食之间,而最得佛祖赞赏的回答是:“人的生命只在一呼一吸之间。”

很多人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的生命有几十年甚至一百年,可是,此时此刻,你我,能够拥有的也不过是当下的一呼一吸,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下一次呼吸能不能如期到来。有个小和尚,九岁就立下出家的志愿,他跑到寺里请住持为他剃度,住持答应收他为弟子,但是他认为当天太晚,想第二天一早再为他剃度。小和尚不同意:“你说明天一早为我剃度,但我年幼无知,不能保证自己出家的决心是否可以持续到明天,而且,师父你那么年高,你也不能保证你是否明早起床时还活着。”住持听了这话很欢喜,立刻就为小和尚剃度。

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会没有这样的勇气,在当下就决断,而是习惯于拖拉,将今天的事情交给明天。总是借口有明天,可等到了明天时,因为有今天的事情拖拉,所以明天的事情又会拖到后天,后天如果再偷个懒,连昨天的事情也完不成,这样的恶性循环下去,人总是在今天完成以前的事情,越来越被一大堆事情所拖累,于是也会将自己的生活弄得一团糟。

生命里最重要的时刻是当下,最重要的人是此刻在你身边的人,最重要的事就是当下你正在做的事。人只能生活在今天,也就是现在的时间中,谁都不可能退回“昨天”或提前进入“明天”。“昨天”是“存在过”的,不可及;“明天”仅是“可能存在”的,同样不可及。对于过去发生的事情,我们无能为力。至于未来,它还没有发生,我们对于它的一切不过是想象。只有此刻,才是最真实的,也只有抓住此时此刻的生命,才算是抓住了自身最宝贵的财富。

人生难免会经历风吹雨打,我们的心中也多少要留下一些痛苦的回忆。总结昨天的失误当然没错,但是不要对过去的失误和不愉快耿耿于怀,再怎么伤感,悔恨,都不能改变过去,对不对?总是追悔过去,当下就被浪费掉了,这样一来,又拿什么去创造好的未来呢?

谁能够改变过去,掌控未来呢?谁也不能。可是大家张口倾诉出来的烦恼,总是对往事的追悔,对未来的担忧。既然过去的事情已经没办法更改,又何必追悔?既然将来的事情根本无法预料,又为什么要徒然担忧?不管过去发生过什么,是大幸还是大悲,都已成为可被诉说却不易追回的过往,只能当做经验来总结,而不能作为绳索将自己捆绑,无论将来会怎样,哪怕下一刻就坠入地狱,此时此刻也仍旧美好安然,如果不去享受此刻的美好,而一心忧心于即将到来的悲惨,那么,这一刻就已经如处地狱了。

这就像爬山,如果总是向后张望前一小时走了多少路,前半小时翻过了几道岭,总是忧心于前方的艰险,那么爬山不仅不会成为一件有益于身心的快乐运动,反而会成为一段痛苦煎熬的过程。爬到最后,你欣赏到的恐怕不是山顶上瑰丽的风景,而是自己沉重的喘息和疲倦的心灵。生命尚在当下,何不抛开对过去的懊悔,对未来的担忧,细细品尝眼前此刻的冷暖悲喜?

而今正好念弥陀

泉川细浪遇风波,涌向江淮事如何?

转身欢唱无生曲,觉后方知出网罗。

流水不妨青竹密,高山岂碍白云多。

他日悬空当共照,而今正好念弥陀。

与传印法师谈及某师时,我顺手写下了这首诗。流水、高山二句,说的其实是修行的境界,没有滞碍,从心所欲。佛教有一句俗话: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两年,佛在大殿;学佛三年,佛在西天。越学下去,佛反倒越来越远了。这个道理和大家平日里做事的道理是相同的。某一刻,我们动心起念,想着要奋起用功,这是佛在眼前;然后努力了一两天,就开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是佛在大殿;最后扛不住辛苦,偃旗息鼓了,这就是佛在西天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简单来讲是因为修行还不到火候,不能够控制动心起念。打个比方,我们平日里对治烦恼,要是总想着怎么驱除它、消灭它,那就念念都是烦恼;相反,假如这一刻心里头清净了,那么烦恼也就没了。修行也是一样,总想着怎么修行才好,怎样修行才能得道,太刻意,反而达不到目标,当下不能够专注,此刻的这一念没有把握好,你离佛、离智慧就只会越来越远。修行修的就是当下,修习当下的每一念,而不是遥远的未来。每一念都清净,没有挂碍和烦恼,自然就达到了佛的境界。

若是每一刻都有用功的念头,每一个当下都去努力做,还怕没有成果?我们做一件事情,当下就要去做,认真尽力地把事情做好,做了就不必再担心结果如何。当下就是人生,这一刻,这一念就是人生的全部。这就好比提着灯笼在黑夜里行走,灯笼灭了,怎么办?看眼前,看脚下。前后都是无尽的黑暗,你能够相信,能够依靠的只有眼前脚下。

人生是由无数个“此刻”、“当下”组成的,想要一步跨越当下,到达明天的时间河流,这是不可能的。有个小和尚负责清扫寺院里的落叶,每天早上都需要花费许多时间才能清扫完树叶,这让小和尚头痛不已。后来他想到一个办法,那就是使劲地猛摇树,让叶子掉下来,他以为这样就可以把今天跟明天的落叶一次扫干净了。可是第二天小和尚到院子里一看,却发现院子里如往日一样满地落叶。世上有很多事是无法提前的,无论今天怎么用力,明天的落叶还是会飘下来,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心尽力做好此刻的事。

可惜大多数的人都无法专注于“现在”,他们总是想着明天、明年甚至下半辈子的事,时时刻刻都将力气耗费在未知的未来,却对眼前的一切视若无睹。有的人存心去找快乐,却忽略眼前已有的平安喜乐;有的人为了逃避当下的痛苦,一头扎进过往的回忆,或对未来的幻想之中。有一天生命走向尽头,他们还能不能问心无愧地问自己:对这一生觉得了无遗憾吗?想做的事都做了吗?有没有好好笑过、真正快乐过?

活在当下就要对自己当前的现状满意,要相信每一个时刻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都是最好的,要相信自己的生命正以最好的方式展开。抱怨现状不好,是因为你不知道还有更坏;拖拖拉拉不去行动,是因为你不知道人生无常;虚掷眼下的每一寸时光,是因为你还没有意识到生命的宝贵。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最终一定会到来的那个终点,而在于过程。这个过程中的风雨遭际,悲喜旅程,都是人生的收获和财富。所以,快乐来临的时候就享受快乐,痛苦来临的时候就迎着痛苦,在黑暗与光明中,既不回避,也不逃离,以坦然的态度来面对人生,在活着的每一刻用心、尽情、尽力,这才是应该有的人生态度。

平平常常,直直行去

《金刚经》中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就是不执著,让心自在,不让心停在任何事物上,事过心过,事来心生。如果事情过去了,心里头却放不开,就是心有所住,也就是心被困住了。举例来讲,有的人做一番事业,失败了,不想着怎么总结经验,重整旗鼓,却时时刻刻沉浸在失败的痛苦里头,振作不起精神,这就是心被困住了。走不出失败的阴影,成功当然也就与他无缘了。

可是,不执著,让心自在,谈何容易?人会为了得不到爱的人、向往的生活烦恼,会为了被他人顶替、无法得到领导的信任苦恼,甚至想要漂亮的衣服时,也会因为手头紧张、薪金微薄而心生郁闷——因为求不得而生出烦恼和执著,这正是人们自己给自己的捆绑。

古人说:“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其实世间本没有烦恼,是人心有了欲望,有了攀比心,才生出了“得不到”的烦扰和“比不上”的苦闷。有个人为了寻求解脱去见一位得道的高僧,高僧问他:“有谁捆住你了吗?”那人说没有,高僧就道:“既然没有人捆住你,何谈解脱呢?”那人幡然醒悟。

这世间哪有人当真被绳索捆缚呢,真正让人感到身陷囹圄的是心中的烦恼。为什么同样的遭遇,有人一笑而过,有人却斤斤计较;同样的处境,有人苦中作乐,有人却叫苦连天?这说明不是命运,也不是他人在给他制造障碍,是他自己放不开,面对不了,处理不了,才生出了烦恼。

烦恼是无缘无故的风,无法保持平静淡定、对任何事都深思不已、纠缠不休的人,心湖就会被烦恼的风掀起波澜。他们不知道适时地放过自己,他们不明白这世间很多人事的变化都无可更改,不能扭转,所以才纠结于一些琐碎之事。有句佛语叫掬水月在手,苍天的月亮太高,凡尘的力量难以企及,但是开启智慧,掬一捧水,月亮就会在掌心微笑。面对生活中各种纷繁复杂的问题也应有此心境,不要一心攀摘得不到的,而要以智慧心发觉生活的千般美丽。

一切世相本由心造。以浮躁心观世,世界就好似一间紧闭门窗、装满烦恼的屋子,每个人都被关在这间密不透风的屋子里,像一只只焦躁的困兽,围着自己的尾巴打转,任他怎么追逐,也无法得到安宁。如果能够静心抬头,为自己开一扇窗,就能够看得见广阔晴朗的天,那么你心中的烦恼就会像天边浮云一样,转瞬即逝。很多时候,生活有了繁杂才显得真实,能够把这一点看淡了,就知道烦恼根本没有必要,不如不徐不疾地对待纷扰,收获一份身心的舒坦。

不刻意追求,不勉力索取,不用任何执著心给自己设置障碍,平平常常,直直行去,能活得简单自然,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可是这样的平常心很难,生活在烟尘滚滚、人口密集的城市,环境的污染,物质的追逐,人心的败坏,无一处不起苦闷,无一处不生烦恼。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复杂的社会环境,使得现代人逐渐失去了与自然界的联系,失去了和谐与统一的心,也失去了生命中尽情欢笑、尽情哭泣的能力。所以,现代人亟须的不是更多的物质享受,而是一份让支离破碎的生活得到片刻圆满,让纷扰的内心获得清净的智慧。这种智慧说起来很简单,无非困来眠,饥来食,安安稳稳活在当下。

说话前,把即将出口的语流在心中过滤一遍,滤掉其中的抱怨、指责、谩骂,心平气和地发表对变幻人世的看法;做事时,且不问能收到什么好处,做好当下的事情,专心致志于眼前每一个细节,事情结束时,自会收获一份心灵的踏实;想问题时,不执著于已经过去或还未到来的烦恼,认真活在每一刻,止息烦恼和痛苦——这样去活的话,生活其实很简单。

常思当下立足的地方

众生畏果,菩萨畏因。众生只有业果现前才恐怖可怕,生病了,要死了,遇到恶缘了,才可怕起来,但当下的所作所为,是善是恶全不计较。所以虚老给人的开示中常常说的几个字就是“菩萨呀”,语重心长,老婆心切地警惕之意,让我们常思当下立足的地方,是善是恶,弃恶从善。如果当下认真持戒,按照戒律的精神、清规的规定,如法如律地生活、修行,那么就把恶的因从现在给断了,所做的都是善因,那么未来招感的一定都是善果。

所以啊,大家别总抱着“总有一天我要如何如何”,“将来一定会改正”之类的想法,现在的问题,现在就要解决了。比如念佛,一个人要是有诚心,一天到晚地念佛,这当然很好,但是假如有人打扰他念阿弥陀佛,或者他在生活里边遇到了什么事,当下就骂过去,那么,大家想,这是念的是什么佛呢?一句“阿弥陀佛”,反倒惹发了他的嗔心,这不是颠倒吗?念佛,就该一念清净,念念清净,念的当下就要摈弃妄念、恶念,那些情绪上的计较,物质上的得失,统统要放下,否则,念佛有什么用呢?

要是总把当下应该做到的事推给以后,那这件事就永远不可能做成。要想得到,当下就要从一言一行开始修行;要想成才,从当下开始就要有人才的样子和表现;要想改掉坏习惯,坏毛病,此刻就要开始改变;要想未来有好的生活,好的福报,现在就要开始断绝恶念,行善,布施。做任何事,都不要先想着以后要怎么做,而应该要先想想,我当下有没有做好。

好比我们想着要对父母尽孝心,平日里可能总生起这个念头,可是表现在行动上,却是一整年也不回家一次,迟迟不去做,或者等到回了家,听到父母的唠叨,忍不住顶撞起来,又把尽孝的念头抛到九霄云外去了。这样只在心里想着孝顺怎么行呢。真正的孝顺不是说总想着等以后有钱了,给父母买什么样的东西,让父母过上什么样的生活,而是心里头有这个念头,也能在当下的每一刻尽心尽力去行动,不然古人为什么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人能够把握的,只有眼下而已啊。

有位参学僧来到一座大寺庙。由于寺大僧多,寺庙的厨房也很大,事务也多。寺里的典座是个年纪很大的人,厨房内外一切事务无论大小都由他一人打点。有一天,学僧就看见典座在晒海苔。这些海苔由信众送来,为的是与寺里的僧人们结缘。这些湿漉漉的海苔必须及时在阳光下晒干,否则一定会发霉。于是这位年老的典座独自一人顶着烈日曝晒,弯着腰晒海苔。学僧一看,忙走到典座跟前劝道:“这工作太辛苦,您年纪大了,还是叫年青僧人来帮忙吧。”典座说:“别人不是我。”学僧又劝:“那何不等阳光小些呢?”典座说:“时日已不多。”

生命无常,时间总是像风一样过去了,没有大把的时间供我们挥霍,也没有大把的时间供虚掷它的人悔悟。古人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很通俗、也很深刻的真理。虚度了时光,只能在时光背后饮恨;浪费了当下,就只能在未来的每一个“当下”后悔;错过了今天,很可能就没有明天了。

一切皆有因果,你自己种下了什么样的因,就会造就出什么样的果。佛虽然肯定忏悔的功德,肯定忏悔之人的努力,包容那些犯过错误又诚心悔悟的人,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依仗着佛的宽容,肆无忌惮地去做错事。要知道,做错事的恶果仍旧是由自己来承担的。所以说,当下在什么地方立足,这是需要时常思考的问题。因为只有当下的立足点稳了,才有可能迈开步子去走下一步,即使已经没有下一步,至少在最后把眼下的事情做好了,生命也就了无遗憾。

若是脚跟点地汉,何妨信步即登临

佛外无别心,心外无别佛,再复杂的道理,最后也会归结为简单。想得越多,头脑越乱,思绪纷乱,往往不利于参悟佛法。有时候,与其一个空皮囊在那里装模作样地打坐,不如先把乱思乱想理顺,把它们给弄清楚了,让自己少想些东西,少求些东西,让自己变得简单些。

人因简单而丰富,生活也因简单而充实。要是只想着追求复杂而奢侈的生活,苦难就会没有尽头,因为复杂往往会浪费生命中宝贵的时间,奢侈则极有可能断送美好的人生。为什么这么说,大家想想,奢侈不就意味着贪婪吗?若是贪欲无度,烦恼缠身,自然就日夜不宁,心无快乐。

一生中,我们都会有很多追求、很多憧憬。追求理想的生活,追求刻骨铭心的爱情;也有人追求金钱,追求名誉和地位。有追求就会有收获,每个人都会在不知不觉中拥有很多,这些拥有,有些是必需的,而有些却是完全用不着的。那些用不着的东西,除了满足虚荣心外,最大的可能,就是成为一种负担。

这种负担会增加人生的负累,因为人会贪恋名利,贪恋这个世界上的一切繁华,会为得到它们而胡思乱想,这些思虑交织在一起,成了一张网,让人不得动弹。世人总以为人生在世,不尽可能多地得到就无法实现自己的价值,却不知道得到越多,心中的想法也就越多。结果,大家都背负着沉重的“拥有”,疲累而苦恼,却不懂得停下脚步,倾听一下内心的声音。

想过美满幸福的生活,希望丰衣足食,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把这种欲望无限放大,变成胡思乱想,变成无止境的贪婪,人就会在无形中成为欲望的奴隶。说到底,世间本没有什么非实现不可的贪婪,也没有什么富贵人生值得用宝贵的生命去换取。再大的权势,再多的财富,也终有一日会成空,没有什么能够替代内心的清明自在。而清明自在不过源自一份心灵的简约,我们需要的不过是最简单的生活。因为简单使人的思维少些转弯,让人顺其自然地听从心的指挥。

一个农民从洪水中救起了他的妻子,他的孩子却被淹死了。事后,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说他做得对,因为孩子可以再生一个,妻子却不能死而复活。有人说他做错了,因为妻子可以另娶一个,孩子却没法死而复活。这件事情传到了当地的寺院里。寺里的一个小和尚听了以后,就去问农民为什么没有选择救孩子。农民告诉他,他救人时什么也没想。洪水袭来,妻子在他身边,他抓起妻子就往山坡游。待返回时,孩子已被洪水冲走了。

自然的即是简单,能在最短时间内抓住能抓住的东西,即是一种睿智,这个农民如果进行一番抉择的话,事情的结果恐怕会变成这样:洪水袭来,妻子和孩子被卷进旋涡,片刻之间就会失去性命,而这个农民还在山坡上进行抉择妻子重要,还是孩子重要。

人一生中,许多时候并没有机会和时间进行抉择。抉择很困难,但也很简单,困难在于人们总是把抉择当做抉择,并为每一场抉择附加太多的意义,患得患失;简单在于别去考虑抉择问题,而是遵循生命自然的方式,像故事中的那个农民一样,不被多余的考虑束缚身心,想得少些,活得简单些,试着在简单间摸到生命真正的质地。

世间的繁华没有尽头,追慕繁华不过是人内心自造的幻影,以为自己得到了它,实际上却还离得很远,我们只不过用自己的整个人生为繁华做了一个注脚。在奢望物质丰足的过程中,人最容易丧失自我,因为物质的追求永无止境,而人的生命只有短短几十年。

想拥有物质不一定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那种物质,这就好比带着枕头被子出门,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息,反而更加的累赘。再多的物质也会有不满足的时候,心灵则因为被物质挤压,无处容身。如若回归到简朴的心灵,贫穷也是富有。因为简洁,每每能找到生活的快乐;因为执著,时时能感觉没有虚度每一天。

在有限的生命里,在每一个与自己相处的瞬间,都应该回到最简单的自我,在和自我对话的过程中,回到那个一无所得的时刻,扪心自问,我们是不是在拥有的同时失掉了简单,失掉了幸福。

日子不好好过,就是折腾

有一天,一个颇有头脸的居士跑过来看和尚。他手上拿着不少东西,面露笑容,气色却是不好。坐下吃茶的时候,他便愁眉苦脸地说前日生意不好,欠别人不少钱,最近还得很辛苦,感觉快要活不起了。

和尚问他:“父母可好?子女安康?”他说家人一切安好。和尚又问:“吃饱饭才来的么?”居士点点头。和尚再问:“今天冷不冷啊?”居士摇头说:“不冷,天气很凉爽,到外面走走正好。”和尚好半晌才厉声说:“家人安好,你又吃饱穿暖,怎么活不起了?以前赚钱的时候,我看你就是这副样子,现在还是这副样子,都能安康温饱,你还有什么要求?这样的日子不好好过,跑来找我诉苦,就是穷折腾。”后来,这个居士高高兴兴地回去了。

我们去看社会上的那些“大人物”,无论是艺术家、政治家、企业家,长得再美、学问再好、地位再高,虽然给人的贡献不同,可是活着的状态都是一样。人活着无非三点追求,一要吃饱穿暖,二要身体健康,三要全家平安。如果从这三点看,无论多崇高的人看起来和小人物都一样,只要目前生活能满足这三条,就是足以高兴的事,为什么平白无故自寻烦恼呢?我看这位居士生活没什么困难,即使欠了很多债,也是果报,之前欠下的东西回过头来需还。

《阿含经》里有一则海龟喻:“人身难得,犹如盲龟值浮木孔,其事甚难。”说人身来之不易,好比一只在大海里漂泊的盲眼乌龟,想找一根可以攀援的浮木那么难。《提谓经》上又云:“如有一人在须弥山上,以纤缕下之,一人在下持针迎之,中有旋岚猛风,吹缕难入针孔。人身难得,甚过于是。”人身有多么难得,就像一个人站在高山上拿着一根细线向下抛,下面有人持针举起针孔迎接细线,中间稍有旋风吹过,线就飘走了,怎么可能入得了小小的针孔。

把人做好,把命安好,就像“盲龟寻浮木”、“吹缕入针孔”。生命这么短暂易逝,有条件过好日子的人不去珍惜,还抱怨什么“活不起”,这就是“执”,是“不识”。“不识”就是不知道自己,看不清自己的情况。

把日子过好很简单,第一个就是要对生命有信心。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几十年活过来,难免不经历纷纷扰扰,要想生命没有起落,你恐怕也会觉得生而无趣。回头看自己走过的人生,无论多苦多累,但凡是实实在在无愧于心,就可以不为那些过去的烦恼牵肠挂肚,满心欢喜地迎接未来。有人便要问,那若是无法吃饱穿暖怎么办?你看看自己是否有手有脚,只要手脚齐全能自食其力,怎么就养活不起自己?还有人会问,若是身体残缺没有劳动能力,唯有等死呢?我看这就是社会问题,该更有能力的人和组织伸出援手。可是我看那些身残志坚的人依然可以为自己找到活路,可见,心中不对生命失望,人身再难,也能抓住自我拯救的浮木。

第二,该工作的时候工作,该休息的时候停止。这里的“工作”不是单纯的上班赚钱,它还是欲望的另一种诠释。我们工作的目的是养家糊口,它直接呈现的是对金钱利益的追求,这种追求固然有着维持生存的目的,但是过分追求,就是妄想了。妄想太多,活着就累。虽然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但时间和空间都是有限的,欲望超过了有限,使命超过了承担,人就得被活活累死。所以,当欲望太多的时候,就该让自己休息一下。

第三个,无杂相,也就是不折腾。近来听到不少人说“不折腾”这个词,我听甚好。某师问和尚:“和尚佛事做得特别庄严,摄人心魄。如何做到?”和尚说:“无杂相。”礼佛的时候专心礼佛,心里没有别的想法,自然宝相庄严。和尚看,“过日子”也该“无杂相”,专心把生活过得美满,别思虑过甚,别奢求过多,凡事想好了就做,开始做就不动摇,肯定可以减少浪费,行事自成体统,日子四平八稳,韶华自不虚度。

短促人生的活法

佛问:“人命几何?”弟子答曰:“数日之间。”佛问:“子未知道。”又一弟子答曰:“饮食之间。”佛曰:“子未知道。”又一弟子答曰:“呼吸之间。”佛曰:“善哉!子知道矣!”佛说生命就在呼吸之间,这样看来,活的岁数再大也不过是地球、宇宙的“呼吸”间,实在短暂。

有些人觉得生命很漫长,日子过得苦,可是与宇宙亿亿年的寿命比起来,就像是小芥子和大须弥的区别。当然,芥子装须弥未尝不可,生命虽然短暂,但对外面的探索却能无限延续,由此可见,再短的人生也有他的意义。既然人生短促,大家更要把它活得有滋有味。

唐圆泽诗曰:“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圆泽禅师与儒生李源两世友谊深厚,在圆寂之前告好友相约来生天竺寺外再见。时隔十三年后,李源应约来到天竺寺外,遇到一牧童吟哦:“身前身后是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吴越山川寻已遍,欲回烟棹上瞿塘。”李源一听,知道是好友前来赴约,忍不住热泪盈眶。三生三世,转眼物是人非,但友情、缘分却一如既往。这则禅喻虽说指的是人的佛性不变,但岂只如此。

三生石上旧精魂,此身虽异性长存,也足见人生转瞬即逝,所谓“口气不来,便是来生”,生命须臾间变化多端,但只要保持本心纯真,争取时间用功,无论身处何处,生活一样可以过得很好,修为一定会日益精进。我们的僧团时常出去访问,这里有老的、少的,有早入门的、晚入门的,有男的、有女的,有修为深的、有悟性浅的。无论他们何时开始修行,修行时间长短,但凡向道之心长存者便能时刻进益,获得道业上的成就。我们做人也能这样,好生活就不远了。

要怎么活才好?先是要会节约时间。有个特别讨厌开会的居士常打电话过来问安,每每说到工作时,肯定会提到他又去开了什么会议,一坐好几个小时,不知道怎么打发时间。弟子在旁边说,睡觉也不算浪费时间。和尚忍不住笑笑,此话不差,在社会上奔波的人那么辛苦,晚上连睡觉的时间都很短,既然觉得开会度日如年,便睡一觉又如何,这叫抓紧时间休息。

时间何其宝贵,恐怕不用和尚多言,但八成的人都在不知不觉中浪费时间。和尚每日从不敢睡懒觉,早晚课要做,即使不在庙里也要做,若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毫无进境,估计今日也就不会总有人来骚扰和尚了。这就像过日子,如果成日空想发呆,发愿却不身体力行,生活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甚至毫无意义。

所谓的节约时间,最重要的是会用好时间,它跟对待“钱”的态度是一样的。有人拥有一大笔钱,省来省去,差点把自己累死,钱也没用到刀刃上,这不叫节约而是浪费。钱只有用了才能实现价值。把时间好好地规划,时刻让其实现意义,就是最好的节约。这并不是叫大家马不停蹄地去工作,而是要劳逸结合,可动可静、可行可止、可进可退、可有可无。如此既把日子过好,同样也富有情趣。

其次,搞好人际关系。争斗心、嗔恨心,你和我斗,我和你斗,你恨我,我恨你——谁想过这种日子?恐怕没有,这么一来哪里还有因缘,没有因缘就没有人缘。任何人也不想把自己独立于大众世界,那些孤僻的人其实也是渴望别人关怀的。

因为良好的人际关系,大家相辅相成,福分自然越积累越多。假如平日里勾心斗角,互相设陷阱,倒霉的肯定是彼此,还会不小心连累别人,这样所有的福分就丢失了,因缘大体都被不经意间斩断。

人际关系,不单是讲跟人交朋友,对待家人、伴侣、孩子,都得尽心尽力。夫妻之间感情不和,如果是因相爱而结合,闹离婚的原因一定是因为放不下嗔恨,如能多从对方角度设想,断绝姻缘岂是易事。教育孩子,少一分苛责,多一份尊重,循循善诱,亲缘就会越加身后,孩子也能教育好,你自己同样会宽心。

我们该把人分成两半来看,一个是对内的自己,一个是对外的自己。光把自己过好了,这不叫活法,得自己顺心,和周围的人相处时彼此都顺心,日子才不算白过。呼吸之间的生命看似短暂,把人我的因缘搞好,就是人的最大修为。

同类推荐
  • 一生气你就输了(终身受益版)

    一生气你就输了(终身受益版)

    生活中,我们往往会为了一些人和事生气:当我们工作不顺心的时候,我们会生气;当我们被别人误解的时候,我们会生气;当我们看到不顺眼的做法的时候,我们会生气;当我们无法接受一些社会舆论时,我们会生气;此外还会为塞车、为天气、为股票、为别人的态度、为自己的遭遇等生出种种怒气、闷气、闲气、怨气、赌气、小气、窝囊气,仿佛我们的人生总有生不完的气。然而生了气之后,问题就消失了吗?不,生的气越大,局面反而会更加恶化,甚至一发不可收拾。因生活遭受磨难而生气的人,只会每天愁眉不展、更加穷困潦倒;因得不到升迁和重用而生气的人,只会牢骚满腹、惹得人人侧目,以致接近失去被扶起来的可能性;因与别人话不投机而生气的人,气的是自己,伤的同样是自己。生气让我们在工作、生活和待人接物上损失极大,不仅让我们变得烦躁,而且使我们的心胸越来越狭窄。生活的质量取决于我们对生活是否有平和的态度,而生气浪费了我们最宝贵的资本。
  • 努力到感动自己,全世界为你让路

    努力到感动自己,全世界为你让路

    一个努力朝着自己梦想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会为你让路!在生命的道路上,要输就输给追求,要嫁就嫁给幸福!
  • 心若优雅,自有力量

    心若优雅,自有力量

    优雅是一种恒久的魅力,真正优雅从容的女人内心是平和的,能从容地面对生活、提升自己,能淡定地应对各种生活状况,能在举手投足透露出发自内心的乐观和自信,能于一餐一饭,一笔一画,一针一线中创造出幸福的可能性。《心若优雅,自有力量》告诉我们,如何做一个优雅的女子,哪怕不被生活取悦也能明媚从容、温柔坚韧,以优雅的姿态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 乔布斯给年轻人的30个忠告

    乔布斯给年轻人的30个忠告

    乔布斯,一个用苹果魔咒撬动地球的商界奇才,凭敏锐的触觉和过人的智慧,勇于变革,不断创新,颠覆了一个行业,并引领全球资讯科技和电子产品的潮流,他把电子产品变得简约化、平民化,让曾经是昂贵稀罕的电子产品变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是什么让乔布斯成为了改变世界的天才呢?本书将谜底一一给你揭开,于此同时还深度剖析了乔布斯式的智慧精髓和人生哲学,相信我们年轻人从中会受到启发,找到完美人生的途径。
  • 成为优雅女人的108个基本

    成为优雅女人的108个基本

    翻开本书,你将学会“摆脱显老习惯”、“掌握青春魅力”!只要掌握这些优雅重点和魅力关键,你的一生都能知性又美丽。本书以优雅为出发点,传达如何通过改变日常的谈吐、举止、服饰、饮食、居家细节等方面,找到变美的秘诀,打造自己的风格,彰显自身美与气质的独特魅力。日本时尚美容教主亲授108个受用一生的变美法则,带你修炼从容的心境,提高审美趣味,教你如何保持优雅,更具魅力,一辈子做知性美人。唤醒你爱美的意识,从容不迫地抗衰老。
热门推荐
  • 神论创世纪

    神论创世纪

    圣战联盟,神秘教团在这片城市之中掀起轩然大波,无意间的战龙传承,把言智天平凡的人生拉到了一个全新的领域,看他如何用神的理论创出新的世纪。
  • 宿主她超a

    宿主她超a

    星河破碎:如梦如幻男主,不娶何撩?不如不要。
  • 说好的严肃潇洒的剑客呢

    说好的严肃潇洒的剑客呢

    咸阳国公主被太子追杀一直到杭州,遇到了一个剑法超强的剑客搭救,转眼就把剑客的病妻杀掉,还骗剑客做她的驸马,当她免费的保镖,结果发现剑客原来并没有她想象中那么单纯好骗,闹到最好原来被骗的那个傻瓜是自作聪明以为天衣无缝的她自己,可以,那么,来过招吧。
  • 大逃杀之逃亡

    大逃杀之逃亡

    改编自《大逃杀》,人物全为自创,笔调来自《大逃杀》原著
  • 层出不穷的海洋舰船

    层出不穷的海洋舰船

    《层出不穷的海洋舰船》将为广大读者朋友全面展示各类舰船的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背后的隐藏的许多精彩故事,主要有: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企业号、小鹰级航空母舰、尼米兹级航空母舰、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戴高乐级核动力航空母舰、无敌级航空母舰、维兰特号航空母舰、加里波第号航空母舰、维克兰特号航空母舰、扎克里·纳吕贝特号航空母舰等。每一艘舰船的诞生都隐藏着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美国“企业号”核动力航空母舰作为美国建造的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它的诞生,是世界航空母舰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该舰曾一度以排水量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和作战能力最强而被誉为百舰之首………
  • 反派的正义之路

    反派的正义之路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愿堵天地之圆方,载玉女于後车。驰野骛于杳冥,休憩虖昆仑之墟。放山渊之龟玉,诛神龙之蝼蚁。灭圣人之神德,念长生而久仙。……ps:本书背景为游戏的平行世界,搞笑逗(装)逼为主,切勿代入,如有雷同,算我抄你。书友群:853967551
  • 老板第一防线:防止核心员工流失的策略

    老板第一防线:防止核心员工流失的策略

    留住自己的核心员工已经成为中国企业与世界500强企业较量的开始,对此,预防和规避核心员工流失的第一道防线就尤为重要,一旦第一道防线失守,后果就不堪设想。北京华夏圣文管理咨询公司对中国1500家企业的核心员工调查后,得出的结论更让中国企业担忧。调查报告指出,核心员工的流失不仅带走关乎企业的商业机密、核心技术、合作客户,更为严重的是核心员工除了自己另谋他就,还往往会带走其他的核心力量。留住核心员工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仅需要较高的薪酬、福利,还需要用精神激励来巩固。精神激励主要表现为创建一种参与、平等、沟通的工作氛围。建立起公司内部融洽、友好的人际关系。
  • 冒牌大和尚

    冒牌大和尚

    一个系统成就一段传奇,从地球走向诸天万界,带领大家领略不一样的神话。黑山老妖,是否真的存在,吕洞宾是否真的是仙。诸天无神,无仙,那就造一个出来。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支持破茧,收藏一下,顺便给几张推荐,谢谢。
  • 九十菜鸟玩网游

    九十菜鸟玩网游

    九十岁的奶奶进入游戏,风景好,人真多,老奶奶不寂寞了,每天都在赏景游玩,顺便帮帮小动物,开心极啦!看老奶奶另类游戏玩法,让你大开眼界!
  • 冥媒正娶:鬼王夫君请轻撩

    冥媒正娶:鬼王夫君请轻撩

    他把她抵在浴室墙上,她满脸惊慌“我们两个之间最大的距离就是我是人你是鬼,人鬼殊途,我们是不可能在一起的。”他一手撑着墙,一手挑起她的下巴,嘴唇在她的耳畔道“晚上一起做运动时就没有距离了。”于是夜夜笙歌,后来她才发现自己的心早已被偷走了。PS:简介无能,请看正文;全文无虐,只虐单身狗;喜欢的美女们欢迎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