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条件、有代价的给予是一种痛苦
2004年岁末,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8.9级强烈地震,引发巨大海啸,波及南亚和非洲十几个国家,灾民人数多达数百万,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当时中国佛教协会立刻组织发起了“海峡两岸百寺千僧 捐款千万 救苦救难——为印度洋海啸灾区祈福消灾”万人****。2005年1月1日,海峡两岸千余名僧众在北京西山灵光寺参加了这一****,并积极捐款奉献爱心,表达了中国亿万佛教徒与海啸灾民共渡难关的心愿。是佛法的号召力,使中国佛教界在举办****的第一天就募集到了993万元善款,并现场转交给了中国红十字会,这也是当时中国红十字会收到的数额最大的一笔捐款。
我经常讲这一则轶事,向人说明佛教慈善事业的现状和发展情况,但人们往往喜欢追问和尚个人的慈善之举,我每每总是不愿意多说。做了什么,实在没什么好说的,做了就做了,做完也就不再放在心上。
佛家讲布施,布施就是施与他人财物、体力、言语、智慧,布施时,最重要的是布施的心,而不是布施的物,不管施与他人的是什么,施者都应该抱持无施的心态,用一种希望他人得到益处的心情来奉献,而不是为了回报去付出。
有一则故事,说的是一个老和尚讲法,来的人很多,于是就打算建一座宽敞的讲堂,利益更多信徒。这个时候,有一位信徒拿了五十两黄金过来给老和尚,说明是捐助盖讲堂用的。老和尚收下了,也没说什么,信徒不高兴了,五十两黄金可不是小数目呀,你拿到这笔巨款,怎么连一个“谢”字也没有,老和尚就说:“你布施是在做你自己的功德,如果你要将功德当成一种买卖,我就代替佛祖向你说声‘谢谢’,请你把‘谢谢’带回去,从此你与佛祖‘银货两讫’吧!”
给予别人的时候要做到“空”,无施者,无受者,无施与之事,无怨,无私,无悔,布施完了就心无一事。所以佛在这个世界上,以师道当人天的师表,教化一切众生,救度一切众生,度完了,他老人家说:再见,不来了。佛就是这样,用他无私的慈悲救助世人,心中却不留一念。
如果付出了什么,立刻就期望能够得到回报,那就只是在给自己找烦恼。举例来讲,朋友经济上有困难,我们拿出了钱,真心实意地帮助了对方,可是却在心里头一直想着、念着那笔钱,总想着对方什么时候还钱,怎么还不还钱,对方到底有没有把我的帮助放在心上,有没有对我感恩,这样的话,就等于拿这笔钱买了一个烦恼,一个痛苦,大家说对不对。虽然给出去了,但心里还认为是自己的,这就不算彻底的给予,对待给予的最好态度是:把给出去的东西当作泼出去的水,不要再去想它,心里头不留丝毫牵挂和舍不得。
为什么要企求回报,为什么要追求布施之外的价值呢?给予本身就能带给我们快乐和满足啊。能够给予他人,说明我们身心富有;能够把自己所拥有的东西给别人,心底的自私贪婪就会少一些;通过给予,我们能够获得极大的精神满足,还能够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行善行应当抱持不求回报的心态,一心为他人着想,让一切施予了无痕迹,而不是口口声声强调自己的善行。时时刻刻把自己的牺牲、付出挂在嘴边,再好的善行都会蒙上一层虚荣的阴影。真正的善举应该是无声的给予,仁爱应摒弃对回报的计算,以一种大度不计得失的胸怀去承载别人的苦难,对其进行帮助。
有条件、有代价的给予是一种痛苦,因为心中还留着贪婪、执著,所以在给予的时候会感觉很痛苦,不能够洒脱地给出去。可是,你们想,再怎么牵挂眷恋,给出去的东西也很难收回,与其既失去物质,精神上又不能解脱,还不如把心中的不舍清空,痛痛快快地付出,在给别人创造幸福的同时,你就会获得幸福。
一根针、一棵草也是施予
戒律中说,身为菩萨,看到一切贫穷的人来求乞,随来求的人所需,一切照给,不能以恶毒、嗔恨的心,不施一分钱、一根针、一棵草;有来求佛法的,不能够不给他说一句法、一个偈语,乃至一微尘的佛法,或者横加辱骂。昔日有一屠子和尚,在外参方,一日行至一市,经过屠户之门,有许多买肉的都要屠户割精肉给他们。屠户忽然发怒,将刀一放,曰:“哪一块不是精肉呢?”屠子和尚闻之,顿然开悟。即使只是别人无心的一句话,都能够令人顿悟,我们又怎能错过每一个助人解脱烦恼、度脱人出离苦海的机会呢。
一分钱、一根针、一棵草也是施予,假如我们本来没有拥有多少东西,些微的施予已经是尽了全力,那么,这一点点的施予和别人施予的金山银山比起来,也是没有任何区别的。只要有施予的心意,就是好的,就是功德一件。古人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行善、助人不在于做得轰轰烈烈,哪怕是点滴的赠予,也需要很大的善心才能做成;哪怕只是毫末的付出,也能够逐渐汇聚成大善事,大功德。所以不要轻视小小的善行,不要不屑于小小的付出。
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对夫妇生活极其贫苦,他们住在破房子里,没有饭吃,没有衣服穿,夫妇俩只有一条裤子,只能轮流穿着出去乞讨。后来,有一位辟支佛想要度化他们,就化作比丘来化缘。这对夫妇把仅剩的这一条裤子布施给了这个比丘。比丘接过裤子后,就到释迦牟尼佛那里去,辗转供养释迦牟尼佛,说:“这是我方才在一个穷苦人家化来的一条裤子,这条裤子是他们全家的财产,可是布施给我了。”释迦牟尼佛接受了这条裤子,然后在****上提及这件事,恰好国王也在听法,听了这件事,国王起了惭愧心,立刻就让人给这穷苦的家庭送米、送面、送吃、送穿。
两夫妇只布施一条裤子,便即刻得到了许多的回报,可见布施并不一定非要很多财物,就算贫穷,也仍可以布施。佛家的布施,不只是金钱的布施,它还包括“语言的布施”、“容颜的布施”、“身行的布施”和“心意的布施”。看到别人痛苦,送去一句关怀;看到别人喜悦,送去一抹微笑;看到别人受难,伸出双手帮助,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行动,都是很大的施予。
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只要心怀慈悲、仁德,就都能够施予,为周围的人带来助益。富人懂得对已拥有的财富心怀感恩,能对周围的社会和人群满怀善意,用手中的财富为人造福;不富有的人也许生活贫寒,也许只是很普通的老百姓,却愿意将自己的时间甚至整个人生奉献出来,用绵薄之力去帮助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在付出中实践自己平凡却伟大的理想,这样的人都很高贵。
大家平日里不要总想着自己还没有功成名就,所以不肯行善行,做布施,很多人喜欢许诺,等到我有钱了,事业成功了,有资本有实力的时候,再去帮助别人,问题是,有多少钱才算有钱了?事业要做到什么地步才算成功?这样下去,哪一天才能够发心去助人呢?以前有位禅师,在穷苦的人来向他求助时,尽管他自己的寺院供养不够,他也仍然试图帮助对方,最后他将佛像身上的铜片撬下来送给了那个穷人。弟子都觉得师父这种举动是对佛祖的不敬,禅师却认为佛祖为度众生而来,这样做正是应了佛的心愿。
试想,这位禅师若要等寺院香火兴旺以后再去救助众生,恐怕那个穷苦人早就饿死了。要助人,要行善,当下就要发心去做,不去做,现实就永远不会改变。即使只有些微能量,众多的能量汇聚在一起,也能做成大事。退一步来讲,即使只有你一个人去做了,也能产生效用,因为对方需要的可能不是“金山银山”,而恰好是你所提供的“一根针、一棵草”啊。
给是乐,受是苦
“慷慨解囊常救苦,尘世风情利人天”,这说的是菩萨的境界。菩萨很少想到自己,而是尽可能地慷慨解囊,去救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有些人可能就说了,菩萨的境界很难达到,其实一点也不难,只需要稍稍转转念头。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得到的东西越多越好,失去的东西越少越好,但是实际上,给予和付出是快乐,索取和接受才是痛苦。因为给予既可以帮助身处困境中的人,又可以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充实和满足,而索取则意味着自己贫穷。
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能够给予别人物质或精神上的帮助,有余力去为别人付出,这说明我们很富有啊,反过来,总是摊开手掌向他人索取的人,实际上是很穷的,即使他拥有万贯家财,他的心也不知满足,一颗不知满足的心怎么能体会到富有的滋味呢。
人们常说“施比受更有福”,若能真心付出,越给予就越富有。相反,人若一味执著于占有和得到,就会守着一堆财富,一无所有地度日。有个故事,说的是两个人死后转世,神明问他们来世愿意做一个给予者还是接受者。其中一个人就想,当然是做个接受者比较轻松,于是他选择了后者。结果,这个人转世为穷人,天天伸手向人要钱,另一个人却成为了乐善好施的富人。
如果上天给所有人一个选择的机会:选择扮演给予者,或选择扮演接受者,我们愿意选哪一个?很多人可能认为,当一名给予者很累,辛苦赚来的钱、时间、精力都得给别人、为别人服务。但是,给予的人很富有,因为富有,才有余力布施。这种“富”不仅是金钱上的富余,更是心灵上的充实与温暖。
佛陀遇到一个乞讨的男子,他拥有金钱、爱情、荣誉,却仍然伸出双手,向路人乞讨。佛陀问他:“你已经拥有了这么多,还乞求什么呢?”男子叹气:“唉,虽然我已拥有了比别人多得多的东西,但是我仍然不能感到快乐。”佛陀于是开示他:“你需要快乐,就请从现在开始学着付出吧。”后来,这位男子把金钱给了衣食无着的穷人,把爱情给了需要爱的人,把荣誉给了惨败者。最终他变得一无所有,却因为自我人格的升华和他人的感激而收获了无上的快乐。
一味乞求,得到了这个,又想得到那个,当然就不会快乐。当我们将心态转变一下,懂得付出时,看到别人满意的表情,就会发现获得心灵的快乐富足是如此简单,它不在于得到的名利多少,而在于生活的态度。很多时候,拥有金钱、爱情、荣誉,不一定拥有快乐,而通过给予和付出,才能实现这一追求。
给予很困难,因为给予意味着失去,将自己积攒的财富,获得的真理,积累的经验,不存私心地送给他人,心中难免会有不舍,但是,这种仁慈之心、善良之心,这种分享与互助的感召力,可以令这个世界变得更加温馨。在现代社会,许多有钱人都乐善好施,对金钱可以慷慨抛掷。他们认为,钱财并不总是给他们快乐,而散财、做慈善事业,反而让他们找回了幸福感。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受,因为自私的人往往会回收更多的自私,而给予热心,就会收获到更多的热心,给予乐趣,会品尝到更大的乐趣,所以懂得给予的人总能收获满怀的幸福。关心爱护周围的人,多为别人着想的人,心中的幸福感觉才会更多,因为看到别人的幸福微笑,我们心中自然也会感到幸福快乐。
不要总想着自己,应该把自己美好的东西拿出来与别人一起分享。当看到别人脸上洋溢的笑容时,就会体会到,其实与别人分享比独自占有更容易感受到快乐。
助人为乐是给别人带来方便,同时自己也会活得快乐,因为帮助别人在很多时候可以体现自己的价值,体现自己生活的意义。帮助别人,其实就是帮助我们自己;幸福与别人分享,才会越分越多。说到底,拥有快乐其实很简单。在生活中,从一个表情、一句问候、一个眼神、一件小事开始学会付出,善意地看待这个世界,快乐就会时时与我们相伴。
时刻想着付出太少、努力太少
虚老常说:“菩萨呀,注意呀!”以警惕大众。在云居山时,一天虚老带着我和一个侍者到海会塔去,教诫道:“木佛不渡火,金佛不渡炉,泥佛不渡水,菩萨呀,注意呀!”注意什么呢?注意自身建设和道风建设的培养与提高,注意僧格的养成与坚固。当时听来不经意,现在回忆起来就有用了。
佛在世时,每天早起在头上摸三下。老百姓有头发,和尚没有,时间久了会忘记,比丘要摸三下头,摸一摸就不忘记了。过去有辫子的,就是在家人,没有辫子的就是出家人。出家人要了生死,出三界。出家不是随便的事,是大丈夫事,大丈夫要做大丈夫事,要利己利人,不能把自己看轻,在社会上是有影响的。
太虚大师讲“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说人格完成了,就成佛了。所以我们要做好人,要做善人,要做圣人——佛是大圣人。要每个人都来做大圣人,这不现实,但是,人至少应该抱着这样一种态度:对自己的所做心怀惭愧,时刻想着自己的付出太少,努力太少,对受用心怀感恩。
一些皈依弟子来见和尚的时候,有人提到要做一些慈善事业,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去做。能够有这样的想法,这是好事。具体来讲,我的观点是慈善事业未必就是修庙,我们要随善,哪里有困难我们就到哪里去。比如修桥铺路、扶老携幼、照顾孤寡老人,还有一些灾区和贫困学校,大家都要去关心。为什么这么说呢,不管是出家人,在家人,还是普通人,都不能够孤立地活着,大家也就不要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打转。想想现在为什么这么有钱,是因为我们国家比较祥和,国家富裕了我们才有机会挣钱,所以赚来的钱要感恩国家,回报社会,要在社会上消化它。
成功的人,不要把这份成功完全归结于自己的优秀能力、勤奋态度,或者不屈不挠的精神,也要多想一想周遭的人给予你的助缘,想想社会环境和客观条件给你带来的帮助。懂得财富和成功来源于整个社会,也就懂得将自己拥有的财富回馈给社会。
佛陀在世时,有一位对钱财很吝惜的富翁,因为整日疑神疑鬼,怀疑妻子偷藏私房钱,怀疑周围的人要骗他的钱,所以妻儿和亲戚朋友都受不了,逐渐离他而去。富翁一个人住在偌大的庄园里,孤独寂寞,没过多久就病倒了。佛陀听说后,就去探望他,并且告诉他:“你的身体并没有得病,得病的是你的心。要医治好心病,只能努力将你心底的爱激发出来。”富翁听到这句话,若有所悟。他想,我一生爱财,可是当我生病,命在旦夕之时,我最爱的财富能为我做些什么呢?想通之后,他立刻派人接回妻儿,并对儿子说:“现在我给你三千贯钱,如果你能善用它,我就把所有的产业都交给你。”
儿子拿到钱,一时不知该怎么用。他想,我从未有过自由支配金钱的权利,因此深深知晓缺少金钱的苦楚,不如将这些钱送给贫苦无依的人吧。于是,富翁的儿子将这笔钱全部布施给了穷人,替他们治病,给他们建造住所,为他们添置衣物。全部用完之后,儿子回家向父亲讲述了这一切,富翁听了很高兴,他说:“从前我只知聚敛,却不知道将钱用出去,有利于他人是这么欢喜的一件事,付出原来是一件这么美好的事,我觉得我的病已经全好了。”
当这个富翁只知索取贪求,不知付出,不懂得为了与身边的人维系一份好缘而努力时,他也就同时失去了生活的乐趣和意义。反过来,当他放下心中的贪婪,把手中拥有的东西给出去,他就真正从财富中收获了欢喜和满足。你们说,一个人拥有财富是为了什么,难道是为了守着这堆财富,变成一个不讨人喜欢的守财奴,或者是为了不断聚敛,彰显自己的身份地位,而让财富本身变得一无是处吗?当然不是。既然拥有了财富,就要让它实现应有的价值。如果能够时刻想着自己为别人付出太少,为这个社会做得太少,也就不会让自己在财富满身时为之所苦,在穷困潦倒时为之悲伤;更加不会为物质上的得失而斤斤计较。
被需要是最好的价值
菩萨的精神就是自利利他,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不为自己求安乐,但为众生得离苦,一切对有情众生有益的事,能够开悟利益众生的事都会去做。那么菩萨在哪里?其实菩萨离大家并不遥远,他们就在人群当中。
这世间有一些人,为别人着想的时间远远多过为自己打算的时间,为别人做的事远远多过为自己做的事,这样的人就是菩萨。或许你们会觉得他们很傻,很笨,因为你们大概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自我价值的实现:事业获得多大的成功,银行里有多少存款,得到多少人的敬畏和尊重,这才是应该追求的东西。但是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看,自我价值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实现,实际上取决于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有多大用处。
不仅是人,世间万物都是如此。万物的价值只有通过被他人利用才能体现出来,不被他人利用的物品,是没有价值的物品。同样,没有利用价值的人,也永远只能沉寂下去,有利用价值的人才有机会接受能提升自身实力的历练,从而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举例来讲,工作中,我们必须对企业有用,才能被雇佣,拿到应有的、符合自身能力的报酬;经营企业,生产出的产品,提供的服务,也必须对社会和人群有用,才能够获得利润,求得生存和发展。这些都是很显而易见的道理。
对任何人来讲,被需要才是最好的价值。所以,出家人对世间的善良悲愿——不是看破,而是拿起;不是拥有,而是奉献;不是厌世逃离,而是慈悲给予。为什么呢,因为出家人也要通过“被需要”、“被利用”来实现这个团体的价值。被人需要,说明我们对别人有用,有帮助,说明我们有能力,有“利用”价值。千万不要以为“利用”是一个贬义词,说到底,被利用、利用都只是正常的需求。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利用”其实就是相互满足对方的需要。
上司利用员工的才智、能力,经营、运作整个公司;爱人利用彼此的爱情,相濡以沫,白首偕老;朋友利用彼此的友谊,烦恼时互吐苦水,高兴时共同分享;家人之间利用彼此的亲情,寻找依靠、营造家族感;自然之中,动物食用植物,植物吐纳空气,同样也是一种利用关系。
人不怕被利用,就怕没人来利用。从好的方面来讲,被利用说明自己是个有用的人,表明了自己有存在的价值,而一个人如果连一点被人利用的价值都没有,也不失为一种悲哀。有一家寺院经常用化缘所得接济村里的乡民,但是,村中总有些凶悍之人,平日无事总爱刁难出家人,可到了寺院发放救济时,这些悍民却扶老携幼前来领取赈济品。寺里的僧人们为此不能释怀,便对住持抱怨说:“师父,这些悍民实在没有良心。他们只会来寺里取好处,需求无度便罢了,却在得了好处后过河拆桥,平日里还恶语相向。”
这个时候住持说:“给人利用才有价值。出家人看重的是为善中,广结善缘,村民们利用我们与菩萨结了缘,得了欢喜是大好事。我们能这样多多给人利用,亦是自己的功德。”利用并不是坏事,利用本身也不是什么难听的词汇,鸟利用翅膀才能飞翔,帆船利用海风才能远航,我们也可以利用语言和真诚的交流,利用满心的慈悲,行满手好事。
菩萨为度化众生所修的功夫,若是做不到,就努力把自己做好。在一定意义上来说,给人利用的前提,无非是自己用功,把自己做好。自身能力不够,想被上司“利用”做副手,利益公司,不可能;自身不够爱对方,想让对方利用自己陪他到老,不可能;自身不够诚心,想要被人利用做知心朋友,不可能……以此反观,人我之间所有关系形成的可能都是以自身能力为前提的。一个不被需要的人,也就失去了生存的价值和意义。
为了什么而布施
1999年到台湾,有一个居士已经联系好了要供养宝峰寺一笔资金。见面后,居士问和尚:“大和尚还认得我吗?”和尚说:“不认得。”居士当下心性大变,所答应供养的款项也泡汤了。后来,随行弟子问和尚:“和尚,您怎么会不认得她呀?”和尚说:“认得。”弟子奇怪了:“那您怎么说不认得?”和尚答:“她供养的是‘我认得她’,而不是常住。”
这则轶事后来为弟子们津津乐道。寺庙和僧众靠大众供养,这是事实,所以作为出家人,随喜大众很重要。我接见信众,为他们讲法、开示,帮他们开解生活上遇到的烦恼,也是因为处在这样的位置上,把这些事情当作我的责任和义务。但是,如果为了得到供养而违背本心,那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僧人应该做的事。
对于大众来讲,布施、供养是为了帮助别人,积累自身福报,或者是为了实现内心的充实和满足。总之,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他人,都不应当要求具体的名利上的回报。假如因为和尚认得她,她便来供养我,和尚不认得她,她便不供养,那么,这种布施的行为就是值得反思和检讨的。行一次善就要求一次赞扬,布施多少就要求多少名誉和物质上的回报,如此目的明确,一心求施与后的回报,我看,这样的善行和布施还是少一点比较好,因为一旦摄入功利心的布施,便不是真布施。
人应当为了什么而行善,为了什么而布施?哪怕是为了自我满足,也好过为了向人要求回报。这世间最好的善行应该是无私的善行,最好的布施应该是不求回报的布施。有一位家财丰裕且心地善良的长者,经常广开善门,主动救助那些遭遇疾病苦难的人。受过救济的人纷纷感恩长者的善心,因此,长者的名声远扬天下。一位天人得知长者的事之后,心生嫉妒,害怕长者的福报比他还要高。于是天人化作一个凡人,走到长者面前说:“勤于布施的人将来会下地狱。”见他不信,还幻化出地狱的景象,告诉他如今在地狱里受苦的人,以前都是喜欢布施的人。
长者于是上前问其中一人:“你为何堕入地狱?”那人答:“正如你刚才听到的,我以前常常布施帮助他人,因此死后堕入地狱。”长者又问:“那么接受你帮助的人呢?”“他们都往生天堂了。”长者立刻高兴起来。他说:“让别人脱离苦难,得到幸福是我毕生心愿,既然受帮助的人能往生天堂,那我一个人在地狱受苦也是值得的。”这种心怀真是广大无边,即使自己因布施下地狱,只要帮助过的人都能往生天堂就足够了,这才是真正的以布施为快乐,不求丝毫回报。
布施要做到心无二念,有施予的行动,却没有施予之心。看到人家可怜应该同情,但是同情就是同情,布施了就没有事了。这才是佛法布施的道理。心中有多余的念头,便是私心、欲念的表现。如果一个人想通过行善得到物质或名誉上的好处,那么这种善行就是不纯粹的,因为其中包含了利益的计算和考量。
行善应是顺其自然的事,是从心底发出的自然的好意,若是本着要求回报的目的,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善行。善行能带给施善者福德,若当它是买卖,那么福报就漏了。真正能从心底帮助他人,能以助人为快乐的人,不会要求回报,因为助人之乐便是最大的回报。
有意思的是,真正的、不求回报的善心却总会换来回报。当我们将付出的意识贯注自身并向周围洋溢时,身边的人就能够感受到。人的天性是感恩的,他们得到了爱,必定会有所回馈,也许只是一句感谢,或者一句赞美,却足以将爱的温暖延长。总有一天,这份温暖也会绵延至我们身上。让这个世界变得祥和,最终受益的也是我们自己。
面多馒头大,施多福亦多
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中,“面多馒头大,施多福亦多”是和尚多次提及的一句话。这句话说起来很俗白,却也包含着我的一番期冀: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多发心,多布施,多做些有益于社会和他人的好事。
我们看古往今来,世间总会有穷人,也总会有富人,穷人可能变富,富人也可能变穷。用佛教的观点来看,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这是因为每个人的福报不一样。有句老话,叫“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三代”,归根究底,这都是福报在作怪。为富不仁,富贵自然难以长久;安贫乐道,穷困的境地也不会永恒。一个人是否拥有金钱物质,是由福报的多少决定的。有些人可能积累的福气比较多,有些人就比较少。福报就好比大家在银行里的存款,取出来用掉了,就没了。但是,也可以再补充进去,我们可以通过将手中的金钱回馈给社会,以此来获取新的福报。
反过来讲,聚敛金钱的过程,就是消耗福报的过程。人一生的福报是有限的,消耗完了,就没有了。所以说,不要以为现在的富有是理所当然的,也不要认为金钱可以无限度地聚敛 下去。如果一个人富有了,却吝啬成性,不舍得将自己所得的一切回报给社会,那么一旦福报用尽,就很难守住这种富贵。在富有之后,懂得知足,感恩,与人分享自己的财富和快乐,才能惜福造福,不断积累新的福报。
可惜有些人却以为,要守住富贵,就一定要“吝啬”些,否则财富很容易流失。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看法,是因为他们忽视了人世间一切事物的无常本质。在佛看来,人世财富其实是“五家共有”。这五家分别是:水灾,火灾,强盗,贪吏,不肖子弟。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守得再紧,攥在手中的钱也不知何时就会失去,人生在世,即使手中拥有大量的财富也并不足以作为依靠,因为财富转眼就能成空,不如趁它还在,多付出,多奉献,多布施,让它有益于大众,也为自己换来福报。
有人把一块金子藏在床底下,每日拿出来赏玩,一旦丢失了就痛心疾首,实际上呢,这块金子与一块石头之间究竟有什么差别?我们完全可以拿一块石头,包上一层金箔纸,把它当成金子来赏玩。拥有财物而不用,和“没有”有什么差别?没有用出去的财富,也就没有实现它的价值啊。
我们要尽量布施富缘,以钱结缘,修福缘,因为钱是有漏的福德,我们要用有漏的福德去布施,修无漏的福德。为什么说钱是有漏的福德呢?钱不是万能的,它是个不好不坏的东西,它可以满足贪念,也可以用来救急、救难,从这个角度来说,钱是有漏的。而捐钱、布施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对己、对人都是善意的,所以是无漏的福德。如果两个桶,一个桶底有小洞,另一个桶底完好,那么把有洞的桶嵌在无洞的桶里,既不必将有洞的桶丢掉,还可以一样打水。因此用有漏的福德去培无漏的福德,散财的同时也在为心求财富。反之,一心扑在求有漏的福德上,即使再有钱,也不会结好缘。
守着有漏的富缘,而不知散财做慈善,往往会被财富压身,整日提心吊胆,或者终日汲汲而求。只有奉献、付出,才能让财富用在最有用的地方,实现它的价值。不吝付出财富,可以得到他人的尊敬和爱护,从而在未来的生命中收获无尽的福报。对个人来说,这才是人间可以依靠的最稳定的财富。
“面多馒头大,施多福亦多”这句话,有它的道理在,好比说我们出了一份力,把馒头做成了,并且做得很大,我们自己当然也能从中得到益处,可以多分一杯羹嘛。但是前提是我们出了力,有付出。假如说不舍得付出,那就不要总是抱怨生活中充满挫折和烦恼。没办法,自己不去造福,哪里来的福分呢?福分不够,当然就处处受挫,时时不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