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422000000017

第17章 在攀登的阶梯上

内蒙古海拉尔冰天雪地的严冬。

早上不到5点钟的天空黑得就像柴灶的锅底。一个小姑娘和一条叫“力力”的狗的身影随着农舍的木门吱吱呀呀地吟唱闪到旷野里。两个影子沿着曲曲弯弯的小路来到冰封的伊敏河床上,只见那个小姑娘将一块两尺见方的棉垫子展开在冰面上,然后她匍匐上去,将梳着两个小辫子的脑袋朝向冰面。接着,一个稚嫩的咿咿呀呀的的声音便在冰面上传扬开来。

在晨曦未现的凌晨,那个小姑娘就这样喊着嗓子,一直到老阳将朝霞赶出地平线,直到老阳高高地悬在天空,直到农闲的村舍里冒起炊烟。看看面前的冰面,已经被自己喊嗓子呼出的丹田气冲出了碗口大的冰坑,她才直起腰身。这时她才感到膝盖和脚尖冻得生疼。鞋尖上已经挂满了白霜。但她只是“力力、力力”地叫着那只花狗—她的保镖,两个伙伴在晨光的笼罩中,蹦蹦跳跳地朝家走去。

小姑娘叫张秀云,不到十岁的年龄,却已经是海拉尔京剧艺术学校的学员了。放寒假前,老师说,功夫要天天练,最好是“吊冰窟窿”—就是跪在冰面上,脸朝着冰面喊嗓子。说这样喊出的嗓子“扛活儿”,就是你登台唱上一天,嗓子也不会“劈”、“哑”。

她要强,对父母和老师的话特别信服。她相信只要按照老师和家长的教导去做,一定错不了。既然“喊冰窟窿”能让嗓子“扛活儿”,她就要全力以赴地去练。果然,原本就有副好嗓子的她,开学后唱起段子来声音高亢嘹亮、清雅宛转。很快她就成了班上的尖子。

她从小喜欢演唱,这还真有赖她的父母。她至今记得,妈妈一有空就带着她去看演出。舞台上走马灯般变幻的场景,让小秀云如醉如痴。她瞪大乌黑的眼睛,仿佛要把舞台上的一切都牢记在心。那时她实在太小,妈妈只好把她的大衣脱下来,垫在座位的扶手上,这样她就能看清楚舞台上的一切了。

她的妈妈会唱会跳,爸爸拉得一手好京胡。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出生的秀云当然看得最多的是“样板戏”,无论是收音机还是广播宣传里,一天到晚都是样板戏的唱腔。小常宝、李铁梅角色的唱段她张口就来。

由于生得伶俐乖巧,刚进小学校门,她就被老师“送”进了校演出队,很快就成为主角,无论是领唱还是领跳舞蹈,都非她莫属。虽然那时她没经受过专业训练,但凭着天赋,她将一切都模仿得惟妙惟肖。上四年级时,正赶上海拉尔京剧团招生,已经在戏剧表演方面展露天赋的小秀云被推荐报名了。考场上,她表现十分出色。监考官们对这个欢快活泼小姑娘很是偏爱,他们逗她说:“再唱段小常宝,要不就因为你年岁太小不收你!”她便极其认真地演唱起小常宝的唱段来。她很顺利地进入了“内蒙古海拉尔京剧团艺术学校”。

秀云虽然年岁小,但已经历经坎坷了。就在上小学三年级时,父亲去世了。这件事给她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她甚至不想上学了,毕竟她是长女,下面还有三个弟弟。家里的顶梁柱倒了,经济来源也断了。一直操持家务的妈妈为了挣钱养家,刚刚找了个糊纸盒的工作,谁来照顾弟弟呀,当然只有自己了……但当她把这个想法跟班主任王老师说了之后,王老师说:“退学更没出路!你来上学,排练节目时就带上你弟弟吧。家里越困难,你就越要拼出个新天地!”

为此,她至今感谢那位王老师。在班上,她又是学习委员又是文艺委艺。她带着弟弟上学、练功,又负责班上的一些事儿,放学她就带着弟弟回家帮助母亲操持家务,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呀!她心里说:我是长女,我要帮妈妈分担家务!老师说得对,我一定要打拼出个新天地!

时光就这样匆匆流过。三年后,她终于可以从剧团里领工资了!记得第一次将工资领到手时,她高兴得心都蹦到嗓子眼了!26块钱呀!她想象着把这钱交给妈妈时,一家人会怎样地高兴,会不会把她抱起来举到天上呀!点着,想着,然后满怀喜悦地将它们装进自己那个红布娃娃钱包里。这时,老师让孩子们集合练功了。她顺手将钱包放在窗台上,跟着同学们排着队跑上几步就翻个“虎跳”。她是那样投入,以致将这头一笔工资和红布娃娃钱包忘到九霄云外。直到下课,她才想起工资和钱包。赶忙跑到窗台前,哪里还有钱包的影子!想到将空手去见艰辛的妈妈,想到曾经希望看到妈妈欣喜的眼睛,可现在……她不禁哭了起来。事情很快让老师知道了,在剧团里一说,包括老演员在内的所有剧团成员,便纷纷解囊,最多一位唱花脸的老师硬是从自己不多的工资里拿出50元钱捐给她。最终所有捐款共计97元!比她第一笔多出几倍!老师带着她和这些钱回到她家,当把这一切告诉她妈妈时,妈妈也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当年那些遥远而温馨的回忆常常激励着张秀云。在张秀云看来,她的运气真是不错,总是遇到好人,无私地帮助她的人。“其实,我特别清楚,人家那么无私地帮助我,是希望我能有所成就!所有的帮助就都成了对我的激励。我永远都感谢他们。”

凭着天分、刻苦、执著,更凭着老师的指点和栽培,张秀云很快就凭着成功出演各类角色而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被观众誉为“草原一枝花”。在同事和观众眼中,她音色甜美、悟性极佳。在剧团的老前辈们眼中,她就是“吃这碗饭的虫儿”。但张秀云心里清楚,光靠天赋条件是不能成为好演员的。必须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她每天坚持基本功训练,打旋子、倒扎虎等较高难度动作她也都一丝不苟地反复苦练。几经寒暑,她成了团里的尖子。1987年,她由海拉尔市京剧团调到鞍山市评剧团。

尽管改行唱评剧,但由于她的京剧功底扎实、音色独特,又凭着对舞台艺术的执著和超众的悟性,唱起评剧来也是得心应手。她说她是幸运的,因为她被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花淑兰看中了,有幸身受“花派”开山老师的言传身教,使她在演艺生涯中屡克难关、攀登高峰。1991年,她在花老师悉心指导下,带着“花派”代表剧目《茶瓶计》中的两折,参加了文化部主办“全国评剧青年演员大赛”,技压群芳,获得一等奖。翌年,她正式拜花淑兰为师。这阶段张秀云真可谓成绩卓著,在她先后演出的将近数十出剧目中,均被委以饰演一号角色的重任。相继在内蒙古海拉尔市及在鞍山市评剧团先后主演京剧如《杜鹃山》中的杜小三、《盘石湾》中的海云、《玉堂春》中的苏三、《白蛇传》中的小青、《红灯记》的李铁梅等,在《茶瓶记》中的春红,《打金枝》中的金枝、《花为媒》的张五可、《雷锋的童年》中的雷锋等主要角色。并因此而获得“勤学苦练、热爱事业标兵”的省级表彰殊荣。1995年7月,她又获得辽宁省戏剧玫瑰表演奖,并被评为国家二级演员。1996年,她又相继获辽宁省特殊贡献奖、钢花贡献奖。

这个来自大草原的小姑娘如今当真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名声鹊起了。就是1996年,如日中天的张秀云接到消息:为庆祝中国工农红军长征60周年,中国评剧院改编并恢复了《金沙江畔》的演出,她作为特邀演员进京饰演“珠玛”;该剧60年代曾是我国小白玉霜、新凤霞、谷文月等一大批评剧表演艺术家的合作精品,是现代戏的代表作,而珠玛又是该剧的一号主角。

张秀云既紧张又兴奋。紧张的是,40年来,众多名角相继所扮的角色均已塑造出艺术高峰,在观众心目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自己再次出演,成吗?演砸了可……她实在不敢多想。但她也兴奋:北京,那是人才荟萃之地,自己能被挑选出演此角色,说明自己还是有实力的。只要虚心向前辈学习,刻苦钻研,是一定能够胜任的!她认真研读剧本。藏族土司的女儿珠玛显然是个傲慢、任性的贵族公主,又是个豪爽、可爱、沾点“野味儿”的纯情少女。该剧表现了珠玛对红军由误解、仇视,到理解、热爱的情感历程。她知道,她要一改往常秀美、俊俏的扮相,展示给观众的是一种粗狂、洒脱的视觉形象。

在中国评剧院的一间几平方米的宿舍里,远离家人的她只是埋头磨炼。她已融入珠玛的身心,以致有多少次在睡梦中她都被“珠玛”惊醒,披衣下地轻哼着唱词又走进戏中。在谷文月老师的严格要求和指导下,她汗流浃背地刻苦排练,同时还与导演反复磨合。在专家和领导的多次审查后,终于快到“好戏开锣”了!谁知好事多磨,一次彩排时,她不慎跌倒,造成右膝盖半月板损伤!以至她每一举足,伤处便钻心地疼痛!能就此放弃吗?放弃,在她人生的字典里,压根儿就没这个词儿!古文月老师问她:“你能行吗?”她说:“没事,行。”她装作无事一般坚持排练。可以想见,这需要多大的意志。她心中默默地念诵着“戏比天大”,艺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我一定要将更好的奉献给广大观众,只有这样才不辜负师父谷文月呕心沥血的谆谆教导。

5月19日,北京城南新落成的中国评剧院大厅华灯辉煌,花篮簇拥。随着徐徐拉开的帷幕,舞台上出现的是夕阳映照的辽阔草原。“穿丛林越峻岭疾如飞鸟”的清亮唱腔,由远到近,只见珠玛一派贵族女子的气势,带着草原的“野劲儿”亮相了。观众们沉浸在她表演、唱腔艺术中。全剧的精彩唱段之一应属“格登太子”一段,又是集中表现珠玛、将人物情感世界推向高潮的唱段。几十句的唱词,张秀云唱得声情并茂引起阵阵掌声。但没人知道,直至开戏前她才让医生打了“封闭”,在台上,生龙活虎的张秀云早就将病痛抛到爪哇国里去了。这场戏是现场直播,张秀云的《金》剧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北京接连演出50余场。此剧受到了包括北京市长在内的各级领导的盛赞,专家们更是从艺术上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还点名接见了张秀云。

各界肯定的声浪纷至沓来,中国评剧院破例将这位人才“挖”进京城。

在网上搜索“张秀云”三字,会在相应的条目下看到如下文字:

张秀云于1996年调入中国评剧院。主演了《水冰心抗婚》、《杨三姐告状》及农村题材的小评剧《谁当家》,并为市、郊区文化馆指导培养了同类角色演员约二十人。

2002年9月,在第三届中国评剧节中饰演评剧《曹雪芹》女主角胭脂,荣获演员一等奖,该剧同时获得河北省第六届戏剧节一等奖,此外,该剧还作为文化部向党的十六大献礼的优秀剧目在京演出,她本人因此得到了北京市文化局的表彰及奖励。

在中国评剧院2004年排演的《刘巧儿新传》中扮演了B组75岁的“老刘巧儿”,一直以花旦、闺门旦应工的她,突破行当,接受挑战,连演60多场获得成功。通过饰演“老刘巧儿”,拓宽了她的戏路,延长了她的艺术生命,是她在艺术上日趋成熟的一次巨大飞跃。获奖情况:

1991年在《茶瓶计》中饰演春红获得文化部全国评剧青年大赛一等奖。

1995年7月在《花为媒》中饰演的张五可,获得辽宁省戏剧玫瑰表演奖后,在1996年,相继获辽宁省特殊贡献奖、钢花贡献奖。

2002年在《曹雪芹》中饰演胭脂,在第三届中国唐山评剧艺术节荣获优秀表演奖。同年该剧在第六届河北省戏剧节优秀表演奖。

2004年12月在第二届中国戏曲演唱红梅大赛中荣获金奖;

2008年荣获第八届“中华世纪英才荣誉称号”;

2009年荣获第九届“和谐中国‘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

……

“唯有源头活水来。”

张秀云知道,自己的一切成绩,都跟老师们无私的栽培离不开。

令她难以释怀的就是师徒联袂出演《杨三姐告状》。那次,剧院复排《杨三姐告状》,谷文月老师主动提出率弟子张秀云合演,一是答谢多年来观众对她的厚爱,二是要向观众正式推出她的学生—“新派”第三代传人张秀云。这次师徒要同台合演“杨三姐”,张秀云既高兴又紧张。因为只有20天排练时间,而且没有彩排。她三次去老师家求教,谷文月老师一个字、一个腔、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地传授。她要求她表演细腻,唱功则或快或慢、或高或低,要在舒展中听优美,在激昂间觉振奋。在舞台上,张秀云终于将这一唱段演唱得心语如歌、情感全场。新凤霞看了演出特别兴奋,称赞新一代演员在进步,评剧大有希望!

师徒同演的“杨三姐”引起观众的热烈反响。谷文月笑了,因为“杨三姐”已经后继有人。张秀云发自内心地总结道:“从排练到演出,我都是终身受益无穷。”她发誓要成为谷老师那样德艺双馨的艺术工作者。

她同样也忘不了恩师—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花淑兰。还是在从师花淑兰唱京剧时,根据多年的舞台实践,张秀云觉得,按自己嗓音条件,学习“新派”更能发挥所长。但按戏曲界的老规矩,“改换门庭”不仅老师难以接受,而且还会引起非议……几经考虑,她还是把想法跟花老师说了。没想到,花淑兰老师不但当即同意弟子可以“改换门庭”,而且愿意尽快促成此事。她亲自找谷文月谈徒弟的演唱风格,并于1996年1月,促成张秀云正式拜评剧表演艺术家“新派”第一代传人谷文月为师。想起这一切,张秀云说:“没有花老师,就没有我的今天。”

多年来,张秀云在全国各省市获得各类奖项多达20余项!张秀云被北京民盟吸收为盟员。她积极参加北京民盟市委、统战部及西城区委组织的“三下乡”义演活动及部队慰问演出。把评剧艺术带到山沟里、老乡家、敬老院等“老少边穷”之地……

成功,并没让张秀云止住自己在艺术领域的探索。恩师们“活到老、探索到老”的精神始终在激励着她,张秀云仍然日以继夜地为了评剧艺术、为了观众在四处奔波着。

同类推荐
  • 蓟轩诗词

    蓟轩诗词

    前一个集子《画虎居诗词》迄1996年9月。这个集子包括自1996年10月到2003年5月这六年半我的诗词作品,略加删选,存约500首。这期间我移居北京蓟门桥附近,新居名“蓟轩”,就给此集取名《蓟轩诗词》。博学的中石兄告诉我,据《说文》,蓟是古帝尧之后之所居。原来搬进了古大圣人的老家。
  • 雨中灯火(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雨中灯火(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走过就不会忘记

    走过就不会忘记

    泉涌自心底的咏叹,缠绵悱恻,千回百转,结成了花蕾,饱含了天上的霜露,今天终于绽放了:时代专集情诗精选《走过就不会忘记》含白话诗与今人创作之古体诗词,合二百余首,由三十名当代国内与旅居海外的诗人执笔。多数诗人正当风华正茂之年。他们的诗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有感而发,发自至诚。他们的语言优美凝重,联想新颖,意象繁复,情感真实而饱满,迥别于无病呻吟之流、草莽呓语之作、低级顽劣之辈。当此现代诗创作陷入“写诗的比看诗的多”的窘状之时,这一本清新诗册恰如雪中梅花,笑傲枝头!
  • 荆棘路-记忆中的反右派运动(思忆文丛)

    荆棘路-记忆中的反右派运动(思忆文丛)

    人类思想的先驱者,为了捍卫人类理性的尊严,高昂其头颅,在血泊中站立,他们的名子可能不闻于世,但他们的思想永存,他们用生命之光照亮后人前进的道路,让我闪牢记先驱者的精神遗训,人类思想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
  • 绿叶对根的怀念

    绿叶对根的怀念

    “失去家园的人,将在何处安身?”这积于岁月,发于无端的感慨,与荷尔德林的名言“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无意中构成了精神意义上的一问一答。尽管一个是文学界公认的大师,一个是身边的普通朋友,但有条秘密通道,似乎一直在中间沟通着这些共同漂泊的灵魂。或许,正是这种不懈的求索,唤醒了我们血液里骨髓里的故乡情结。
热门推荐
  • 孟夏将笄

    孟夏将笄

    看似平平淡淡的初三最后一个学期生活却又舍不得它离去因为有独一无二的回忆,独一无二的朋友可是…不想又有什么用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明月寻

    明月寻

    在漫天烟花下,他们许下了对彼此的诺言。夜无忧:“月儿,长大后嫁我可好?”明兮月:“好啊。”然而在一个个阴谋下,他们又该何去何从呢?月光下,他该如何找回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炙热的心

    炙热的心

    交了一些错的朋友,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不管自己过得多么不尽人意,对待朋友的请求还是不忍拒绝。出了事站出来的总是自己,有好事也是坦诚相让。一路走下来,一次次的受着伤害。慢慢的领会到了一些道理。。。
  • 契约婚姻易少爱上小娇妻

    契约婚姻易少爱上小娇妻

    她遭到妹妹算计,却误打误撞接给了另一个男人,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各位小主自己去探索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代号骨王

    代号骨王

    平凡而不平凡的旅途,且看少年如何登上高峰,俯瞰众生…
  • 青梅伴竹马:小白你别跑!

    青梅伴竹马:小白你别跑!

    腹黑大灰狼遇上家养小白兔,这还能活着出去吗?不吃干抹净大灰狼表示这可能吗?
  • 穿越之成为自己小说里的人物

    穿越之成为自己小说里的人物

    蓝乐珺是一名高中生,她原本过着普普通通的生活。平时除了上学以外还会自己写一写小说什么的,可是他怎么也没想到的是她会穿越到她自己写的小说里面,还是女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