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422000000016

第16章 犁出人生的甜头

在北京建国门附近的北总布胡同里,人们常常能碰到一个看不出年龄究竟有多大的男人。知道他底细的人说他年逾花甲,不熟悉他的人说他充其量也就是五十郎当岁。他生活随意,充满朝气,潇潇洒洒一副天马行空的散淡架势,那双睿智的眼睛总是放射着充满亲和力的光。只要他一出现在这片地盘,无论街上的摊商还是店家,没人不和他打招呼的:“于爷,忙去呀?”“于爷,进来坐会儿……”“于爷……”跟他亲近的朋友介绍说:街上卖菜的小摊商,除了打招呼,还恨不能往他怀里塞上几个茄子、洋葱头什么的;胡同一角修自行车的伙计,只要见他将自行车放在楼下,推过去就免费给保养一番……

在如今这个“淘金时代”能享受这样的待遇,应该说较为罕见了。毕竟,如今的人大都是无利不早起。免费为人服务的事儿如凤毛麟角。除非是车匪路霸、“坐地虎”或者社会强梁那类的“强人”,因多少有人惧怕而赔笑脸、进贡外,正常的人际交往中,似乎已经绝迹。那么这个“于爷”,咋就能有如此大德,让附近的邻居如此对待?

于爷本名叫于秀溪,是个集作家、诗人、书法家为一身的专门从事精神创造的文化人。他二十世纪六十年代(1963年)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毕业后被分配到福建前线从军,八十年代出任中国美术出版社连环画报主编,在职期间编辑策划了数百部连环画脚本,业余时间创作出版了长篇小说4部,其中《哪吒传》还在1989年获得全国长篇小说奖。其他如《姜子牙外传》、《香罗情仇》等长篇社会反响甚好。他可谓是全才,小说、诗歌创作外,还挥毫泼墨,写得一手极具风格的书法。他的诗书作品在美术馆、荣宝斋等处以及全国各地多次展出,除入选多种书画集外,还被海内外人士收藏。在一般人眼中,作家或诗人大多是狂放不羁的另类,傲气逼人,动辄就打笔墨官司,很不会平易近人,几句话不投机便出言不逊或结下世仇。但于秀溪可不这样。他跟任何人都可交朋友,每每聊天时都给人剖心置腹的真诚感,聊家常,谈人生,对满腹苦衷之人,能帮忙,他肯定伸手帮一把。他的触角还伸到胡同中开的小饭铺,他总会点出人家装饰上的缺憾,特别叮嘱人家要注重文化气息。他还身体力行,言罢回家便泼墨一番,写几副字送去。还别说,小饭铺的档次立马就提升许多。即使见到熟人的孩子,他也“没大没小”地跟人家“套磁”。一天,他见到一位朋友的儿子回家,竟拉住人家聊天,还“敬”那后生一支香烟,口中念念有词曰:“抽不抽先拿着……”由此可见,于秀溪对哪怕只是一面之交的人,也不管年龄大小,更不分高低贵贱、从事何等职业、文化水平高低,一律平等相待、坦诚相交,久而久之,便得到了“于爷”的尊称。

人们说,尊老爱幼、平等待人、亲善邻里、相扶相助这类行为,是后天的教养。也正像福克纳所说:同情心、怜悯之情、助人之心,这是人类高尚的情怀。而于秀溪这种宽厚的仁爱之心,当然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有着深厚的底蕴的。不妨考察一下他经历的轨迹—

于秀溪出生于冀西太行山深处。他的童年充满了辛酸。最让他刻骨铭心的就是饥饿。在靠天吃饭的贫瘠山区,巴掌大的土地只结出可怜巴巴的一点玉米和山药。老爹老娘整天为了全家大小有果腹的粮草而发愁。聪敏的于秀溪看到所有的乡亲都跟自己家一样,整天在为基本生存辛酸而又令人敬畏地拼命劳碌。在这样的环境中,他过早地学会了找挖野菜充饥。同时,在他幼小的心灵中,也滋生了闯荡外面世界、改变命运的念头。解放了,他有了上学读书的机会。恰恰是读书改变了他的命运,他以出色的成绩考取了北京广播学院。

于秀溪从军是在“文革”时期。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他被莫名其妙地打成“反革命”,捏造的罪名中,还有一条是“反对江青”,这在当时可是大逆不道的事情。于秀溪被大会小会的批斗,在经受了万人批斗之后,他这个连级军官自然被“清洗”出了部队。北京岂能容他这位“反革命”?!发配到农村才对。生性倔犟的于秀溪不服:我怎么是反革命?分明是陷害!他不服!自己根红苗正,只不过跟领导有些矛盾,就成反革命了?分明是打击报复!他发誓哪里也不去,就在北京搞上访,搞平反!但当时,他既无户口和住所,自然更没粮票、油票等配给的基本生存要件。这就意味着,身无分文的他要想存活下去,就要比一般人忍受更大的苦难。幸好他从小就知道怎样对付挨饿。而在北京这个大城市里,毕竟比在太行山那个荒僻冷落贫瘠的小山村要好熬,虽然这里没有可供充饥的野菜,但烂菜叶、饭馆中的剩饭菜,总会比野菜更有营养,更能维持基本的温饱。最初他曾经在上访部门附近讨过饭,晚上就睡在火车站的木椅上或者商店的雨搭子下。没钱也不成呀。为了能挣到那仨瓜两枣的钱,他去当“苦力”,于是火车站的装卸工、扛大个的队伍里,又多了个极能吃苦耐劳的汉子。凭着年轻力壮,他还去工地拉板车运沙石。一份工作不能消耗尽他的精力,又去街道工厂里与聋哑、盲人一起压瓦楞纸、订纸箱、糊火柴盒……他热爱生活。而整天在同样的环境中挣扎在最底层的人们的乐观情绪时刻感染着他。虽然人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但每天都能看到到这些人顽强而可爱的笑脸,人们以苦为乐,以最艰难的生存方式诠释着生命的意义。于秀溪的处境得到了所有跟他接触过的人的同情。尽管他们也很困难,但却总是无私地帮助他。这个大娘帮他缝补衣裤,那个大爷给他件旧衣衫……在那样的年月,这些朴素的帮助和同情足以使他疲于奔命的心灵得到非凡的慰藉。也正是这段时期的经历,使得他对生活在底层的民众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当然,这样的艰苦生活也磨砺着这个知识青年的心。人们说,苦难是最好的课堂,正是这个课堂,让于秀溪充满了博大的胸襟和桀骜不驯的个性。

终于,“文化大革命”因“四人帮”的倒台而成为历史。获得平反的于秀溪陡然从“反革命”摇身变为反“四人帮”的英雄,于秀溪并不接受这种从十八层地狱又火箭般转瞬窜升至九重云天的“厚待”。他对有关部门的人说:“你们搞错就要光明正大地改正,不要羞羞答答答地搞新名堂。我当年就不是‘反革命’,也没反过江青;那时候她是毛主席夫人、‘文化大革命’的旗手,我一个普通军人哪敢反对她!”他只要求有关部门实事求是给予自己平反,按政策该咋办咋办。在为于秀溪召开的平反大会上,于秀溪在讲台上严肃地斥责了当年混淆视听、排斥异己的某领导后,又当众友好地跟他拥抱握手,宽容地说:咱们之间的恩怨结束了,从此又是战友和朋友。

谈起自己的心历路程,他充满哲理地说:“从小就是在苦罐里泡大的,在不知道苦为何物的年代苦过,到知道何为‘苦’时,再苦也不觉得苦了。”特别是有了高等文化和被打成反革命的经历,又有了沿街乞讨及干苦力的经历后,他感到自己无比地丰富起来。而那些普通民众给他的精神滋养却卓有成效地治愈着、修补着、康复着他遭受创伤的心。他在社会大学中艰难地成长着。正是在那段时间,疲于奔命的他总会在劳作之余读书写字,他不让自己荒废光阴。虽然青春在危难中饱受雪雨风霜,但他仍然沉迷在书海中丰富着自己的精神。于秀溪说:“至今我仍真诚地感激着那些危难。这是因为,是危难活跃了思维,是厄运击碎了梦幻,是苦涩强壮了体魄,是冷漠净化了心境,而失落与孤寂则大大强化了自信力。还有更珍贵的,便是终于悟出一点人生的况味。”

在于秀溪看来,这个“人生的况味”,就是心胸豁达、淡泊名利、真诚博爱、乐观而充实地度过每一天。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不容易,何苦整天愁眉苦脸呢?干嘛要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休止的名利与物质追求中去呢?他不认为高官厚禄以及物质奢求能给人带来幸福,因为这样的追求只能使人成为名利和物质的奴隶。唯精神生活的丰富以及宽厚的真诚、爱心,却能使人心愉悦并获得超凡的幸福感。他说:“我每餐有碗面吃就很舒服了,精神肠胃却要无止境地饕餮,只有这样,我才能更好地选择爱心的奉献和奉献我的真诚。”于秀溪耕耘着自己的人生之路。在他眼中,自己无论在哪方面耕耘,其果实都应该是一个目标:奉献真诚、奉献爱心。

俄罗斯大文豪托尔斯泰说过这样一句话:凡是以追求自己的幸福为目标的人,是坏的;凡是以博得别人的好评为目标的人,是脆弱的;凡是以使他人幸福为目标的人,是有德行的。于秀溪很显然属于“有德行的”人。还是在2002年的一次友人聚会中,有位刚从广东潮阳山区过来的朋友,讲述起那里的老百姓饮水难、孩子上学难的所见所闻,于秀溪听得心潮起伏。回家便与太太何云念叨,竟立即激起夫妇俩难以平复的爱心。彻夜深谈中,夫妇俩决定与当地政府一起举办书画义展义卖活动,为解决当地这两大困难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于秀溪的夫人何云是个极具风格的画家,出版有《何云画集》,国画作品多次入选全国书画展并获奖。夫妻俩自此日夜奋战了20余日,创作书画150余幅。有志者事竟成,在潮阳的两次义卖活动中,共获30多万元人民币,他们全部捐赠给当地的“助学圆梦工程”和“饮水工程”。2003年,于秀溪被广大的医务工作者抗击“非典”的精神所感动,携夫人先后到地坛医院和普仁医院,捐赠书画作品7幅……

因为有爱心并且总是实践着宽厚的爱,于秀溪活得很幸福;因为有阅历,于秀溪活得很健康很丰富;因为有书画、诗歌、小说的创作,于秀溪活得潇洒、充实而快乐。这一切的得来,深究起来是大有文章的。但如果你读了他的诗,就会发现,其实他已经用这样一行诗画龙点睛地道出了成就他的奥秘—

“当你耕耘土地的忠厚,也就犁出了一半甜头。”

同类推荐
  • 世上没有人比你更重要

    世上没有人比你更重要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这是华语界知性散文作家苏芩十年来最用心力完成的一部作品。全书以大观园中的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为引,尽述世间最浪漫蚀骨又痛彻心扉的情感。这是作者20年研读红楼的心得,饱含深情,柔肠百转,值得反复玩味吟诵,读来满口余香,心静如水。翻遍红楼,阅尽尘世。爱情,只是一瞬间的决定,却缠绕了一世的光阴。情皆因缘,缘亦为劫。爱情最令人宽慰的,不是“相爱”,而是“值得”。无论何时,都要记得:只有自己会陪自己走过一生,有些人,注定是为了分离才相遇。青春,只是一场没有结局的邂逅。
  • 妄言尘世

    妄言尘世

    《妄言尘世》是一本随笔集,按照余秋雨先生走出的路子,和评论家将之视为标杆的尺度丈量,有不少文章可以归结为历史文化散文。汇总完该书,一向不愿算账的我居然拨拉了一回心中的算盘。入选进来的作品全是近15年写下的,而自以为还耐读的篇章多是近七八年的收获。算起来自己走进写作的天地已有30年了。可是其间有半数时光都没涉足这个领域。而进入这个领域后又有将近一半的时间近乎练笔。由此看出,历史文化散文还真不是轻易就能摆弄成的。我有些胆大了。
  • SALT ROAD(盐大陆·英文版)

    SALT ROAD(盐大陆·英文版)

    The ancient Salt Road winds its way through the lofty mountains of Sichuan, Hubei and Hunan like a blood vessel. Several paths converge into main roads, commonly known collectively as the "Salt Road". In the past, these ancient roads were extremely prosperous in the remote www.nuoha.com post stations along the road ";received visitors in an endless stream" and "the road was crowded with people"boast different fascinating styles. The salt carriers and their ancestors have been carrying salt for generations; they trek the long and dangerous mountain roads with a strong, unyielding spirit and devil-may-care attitude, struggling against www.nuoha.com good and evil in human nature and the karma of destiny interweave, creating breathtaking and intriguing stories.
  •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卷)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卷)

    随笔是散文中的一种,又称小品文,它最早起源于英国。如果从始祖培根算起,至今已有400年的历史。随笔一度雄霸英国散文的主导地位,五四之后开始传人中国。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朱自清,就是随笔写作的大师。随笔由于是随意而谈,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所以它的题材比一般散文更加广泛。现实生活的见闻,以往事件的漫忆,所思所想,作家作品的漫评,以及古今中外,天南海北,工作学习,旅游见闻,史话传说,掌故轶闻,笑、憎、苦、恨,千秋刹那等,无不可作为随笔的材料。朱自清的随笔题材就是丰富多样。他的笔端既有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扬州的夏日、北京的潭柘寺和戒坛寺,又有欧洲的罗马、柏林、伦敦、巴黎等城市。
  • 一曲胡笳动中原:蔡文姬

    一曲胡笳动中原:蔡文姬

    本书是“倾城才女系列”中的一本,全书共分八章,按时间的维度记述了东汉末年的一代才女蔡文姬坎坷曲折的一生,她出身名门,屡遭大难,但是凭借绝世才华和坚强意志扼住了命运的喉咙,最终得以归汉,完成先父兴文治、续汉史的遗志。
热门推荐
  • 重生之病娇相公凶悍妻

    重生之病娇相公凶悍妻

    【1v1宠文,不宠……不宠你可以打我!】天生美貌,身份尊贵,父兄宠爱,作为夏国唯一嫡公主的夏侯舒窈可谓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可惜,她太蠢了!错信渣男贱女,落了个国破家亡的凄惨下场!重活一世,她只想赎罪,杀光前世害她之人!她听从皇兄的安排,嫁给了定国公府的病秧子,本想做个悍妻守护病秧子,却不料,她才是被守护的那一个!
  • 俊美皇子俏佳人

    俊美皇子俏佳人

    一场意外,让白领王月莹时空穿梭到一个陌生的国度,阴差阳错,竟成了相府三千金,从此以卫如絮为名。千金小姐自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也会遭受旁人的嫉妒,卫如絮亦莫能外。顶着一个现代人的灵魂,栖宿着古人的生活,几番兜兜转转,相识了诸多翩翩公子和倩丽佳人。历经一波三折,从相符到宫廷,从南国到北国,在爱情的邂逅里,书写着传奇的人生......
  • 锁在抽屉里的日记

    锁在抽屉里的日记

    本书以青春期少女日记的形式讲述了十几岁女生的成长历程,每篇日记附有专家的分析与建议,希望即将步入青春期或正处于青春期的少女们能从中得到一点启示,得到一点收获,调整好自己,度过愉快的青春时光。
  • 青之空鸣曲

    青之空鸣曲

    奇迹?巧合?阴谋?这一路上,少不了这些障碍。要做的,只是杀……以骸骨铺路,以血为红毯……杀至破晓,杀出一条大道……
  • 万里红妆待君归

    万里红妆待君归

    迷离的是谁的眼眶,恍惚间看见你,你是从亘古走来,还是?从未离开……
  • 四大名捕外传之玲珑传

    四大名捕外传之玲珑传

    四大名捕外传系列第二部。以铁手之女小辣椒的回忆,自述一个江湖儿女的成长经历,进而描绘出南宋初年暗潮纷涌、多方势力崛起的江湖风貌。(本人文字粗陋,但创作初心不变,QQ群:371637456)
  • 宇宙大光球

    宇宙大光球

    如果生命只剩下七天时间,而你需要去完成一个不可能成功的任务!你会如何抉择!王逍选择谈恋爱,吃美食,带着小队成员重新开始人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之岁月长歌

    重生之岁月长歌

    他,生于帝皇之家,却成了宫廷斗争的牺牲品,被迫流离失所,经受了无数的欺凌和白眼,在一次决斗中,头部遭到重创,意识消散之际,被天空的雷电击中,从此,识海内多了一团朦胧物,这就像是一座移动的宝库,缺功法?给你!缺剑技?没问题!泡美女?滚,自己找去!
  • 谷主来了都让开

    谷主来了都让开

    你曾说过,繁花开放之时,便是你嫁我之日。可是,如今繁花落地,你是否回眸?——林长熙北昌玄舞和林长熙本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不想一年,看似一场普通的失火事件,背后却蕴藏着巨大的阴谋。北昌玄舞失踪,林长熙出征重伤,等醒来之日,林长熙不顾重伤执意一起和北昌王府一起寻找北昌玄舞,这一寻便是六年。六年后谷之舞已渐渐进去你的新房。“熙哥哥”曾经属于我的称呼,现在却被别人抢走,但只要你快乐比什么都重要。这声音总让我幻想你还在,可是回眸时却不是你。行行重行行,相距千万里,各在天一涯。可你的身边竟出现了另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