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离正厅不远的一间房子里,两个妇人装扮的女子正在切切私语。
“润儿,你告诉娘,小逸到底是怎么醒过来的?”年纪稍长的妇人悄声问道。
“我也不知道。”被叫作润儿的小妇人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道。
原来这两个女子正是三朝归宁的郑润娘和她的母亲。打量了几回发现女儿似乎变得更加明艳,神情更加愉悦的郑母正追根探底呢。
“不知道?按理不是应该你每天守护着他吗?你们朝夕相处还能不知道?”
“就是不清楚嘛,当时我正在厅子里给奶奶按摩推拿来着,是隔壁的金秀进去后发现的。然后我进去看了一眼就去请郎中了。”
“那大夫是怎么说的?”
“大夫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是说逸郎的身体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只要静养几天就会痊愈的。然后他给开了一副安心养神的方子就离去了。”郑润娘一副有着些许茫然的样子。
“那小逸他现在是没有什么事情了?”郑母凑到郑润娘身前大有深意地问道。
“嗯,已经无碍了,只要好好调养几日就会完全痊愈的。”郑润娘轻声回应道。
“那你们这几日有那个吗?”听到郑润娘如此回到,郑母便进一步问答。
“你说哪个?”郑润娘有些扭捏地蠕蠕说道,与此同时一片红霞又飘在了她的俏脸上,使得她更焕发了一种异样的美丽。显然她已从娘亲那里知道了她要问的是什么。
“哟哟哟,在娘亲面前还装呢。你个小妮子,这可不是小事情,要好生对待。你告诉娘亲,到底有没有?”调笑了一下眼前红着张俏脸的女儿后,正紧地问道。
“嗯。”郑润娘的声音更低了,几乎听闻不见。
“嗯是什么意思?究竟有没有?”
郑润娘没有回答,而是缓缓地从怀中掏出一张折叠好的白色布绸,只见那原本洁白如雪的布绸中央愣是出现了一滩血色痕迹。此时郑润娘的俏脸变得更加红润了,仿佛能从那里拧出水来。
郑母从郑润娘手里接过那张白色布绸,看了看,然后又闻了闻。不一会她的脸色变得有些严肃。“这是?”
“嗯……”
“润娘,以前你可是从来不会说谎的,更不会骗娘亲的。”
看到母亲那从来不曾见过的严肃脸色,郑润娘有些惊慌地说道:“我……我,那是逸郎的血。”说完这句话后她就把头放的很低,不敢再看着她的母亲了。
“为什么?”
“因为逸郎说他要亲自娶我过门,不想委屈了我。”原来郑母手里拿着的那块白色布绸上的红色血迹并不是郑润娘的处子落红,而是萧逸为了应付当地风俗割破了自己的几个手指流下的鲜血。看到他的举动的郑润娘被惊吓了一跳,想要阻止他继续割破其他的手指,却没能成功。当时弄得郑润娘这么一个外柔内刚的坚强女子哭得泪眼朦胧,无语凝咽。
“唉,也不知道他这样做到底是个什么。只怕是要苦了你了。”
“我愿意!”
这个房子在刹那间陷入了寂静。
与此同时,在大厅里端坐着的翁婿姑舅几个人也陷入了沉默之中。良久之后,坐于中堂的郑大汉才在摸了摸他那粗粗地短扎胡须之后沉声问道:“你真准备要去游学?”
“是的,岳丈大人。”萧逸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回答道,一点也不在意那坐在上首的丈人话里透露出来的一丝不高兴。
“说说你的理由吧。”郑大汉默然地说了一句。
萧逸从凳子上站起来,看了看郑家两位大舅子,然后对着脸上默然的丈人说道:“我本江南子,天生自由人。有心水际老,无意上青云。富贵纵我有,转眼变浮尘。何不远朝殿,徒保不染身。”萧逸随口胡诌出了一首五言以表达心中所想。所谓江南子,是指他乃江南西道虔州人氏。
唐代时期,没有行省这么个行政等级,代而行之的是“道”。贞观元年,即公元627年,唐太宗“因山河行便,分天下为十道”。道下设州,州中立县,形成一个纵向的行政体系。开元二十一年,唐玄宗又“因十道分为十五道”。这江南道就是其中的一道。而由于道所管辖的地域是在太大,所以江南道又分为江南西道和江南东道。这虔州就是隶属于江南道,位于江南西道。
“那你就这么碌碌无为地过一辈子,置你萧家书香门第声名于不顾,也不替你的祖母妻子,子孙儿女做些打算?”郑大汉显然被萧逸那副毫不在意的表情给气到了,说话的语气不知不觉变得有些重了。郑大汉曾是行伍之人,纵然身手不弱,可社会地位却是不高。当年因为一件小事得罪了一个有名望的士人,被冤枉,险些锒铛入狱。要不是机缘巧合之下被萧父所救,只怕莫说如此这般安享晚年了,不会在黑暗阴湿的牢狱中呆上一辈子就是天大的恩赐了。所以他在免于祸难之后便主动向萧父提出给萧逸和郑润娘定下婚事,以结秦晋之好。这不得不说有攀上萧家这个士家的意思。当然郑大汉也是个秉性耿直的豪爽汉子,在萧父因故去世后,也没有要悔婚的意思,在萧逸受伤魂迷之后更是主动提出要把郑润娘嫁入萧家,期盼能通过冲喜来给萧逸带去好运,尽早苏醒恢复健康。
“父亲,你且先放宽了心,小逸毕竟年少,且刚刚从大病中走出来,头脑难免有些糊涂。你就让他回去好好思量思量再说。前程大事不能儿戏。”看见父亲语气有些重的郑大山,赶紧给劝说道。郑大山年龄二十出头,长相平凡,但是说话做事已然一副老成的样子,而且从其谈话的口气来看,显然他在郑大汉心中还是有一定地位的。
“要我说呀,读书有什么用呢,还不如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兵卒子呢。”一个大嗓门嚷了起来。莫看人,光听声音就知道这话是从郑大海嘴里说出来的。虽然现在是知识官僚当朝的时代,但是深究起来,郑大海的话也没有错。因为盛唐的统治者虽然都不甚好斗,但是拜于边邻的所赐,唐朝还是打过许多战争的,而恰恰唐朝前期国力强大,兵锋极盛,曾战败过许多的敌人。所以这不由给唐朝整个社会都添加了一种发自内心的军旅自信感。加上唐玄宗时期,废除了已被破坏殆尽的府兵制,实行了募兵制,士兵成了专门职业,社会地位陡然升高。武则天当政时还开了武举的先河。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士兵的地位确实不比书生低贱到哪里去。
“岳丈大人,非我不愿为奶奶,润娘乃至儿女子孙考虑,实在是人生匆匆百年,权财富贵终是一朝之所有,如云烟过眼,终不能长久。”萧逸依然一副淡雅,无关风云的样子说道。看了看丈人欲说还休的表情,又接着说:“况且,现在虽是太平盛世,可是由于安定久了,人们便滋生了不安于现状的念头。加上长安的那位也开始沉醉在自己之前的丰功伟绩之中,渐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开始不务正业,流连于温柔之乡。使得大权旁落,吏治混乱。”
萧逸停顿了一下,看着郑家父子都听得认真,便顺也口气继续说:“更严重的是如今大设军镇,却又不制定切实的制度进行制衡和约束,早已种下了乱世之因。只怕这煌煌盛世就要毁于一旦了。如此,得了功名又能如何呢……”
来自后世的萧逸自是知道独掌三大军镇大权的安禄山会在不久的将来于当时的范阳,也就是21世纪的北京发动叛乱,使得盛极一时的大唐王朝就此一蹶不振,不复先前威风,直至被朱温一股招安之寇毁了宗庙。所以历经一死而意外还生的萧逸不愿淌这场浑水,只盼能守着对他情深意重的郑润娘终老于山野,他可不会=把古人看做傻子,以为随便一人穿越到古代就能翻云覆雨,颠倒乾坤。所以在其岳父问其前程的时候才会那么说到。而之所以欲外出游学,则完全是出于既来之则安之的想法。总不能咱学识丰富的萧逸同学有幸来到了这么一个21世纪所有中国青年都心生向往的盛世大唐却什么也没有见识过就葬在了山野之间了吧?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万一哪一天又不幸被刘阳遇上了,且知道了这件事,那么即使他再是淡定坦然也会被刘阳嘲笑得脸红耳赤的,无面见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