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调研背景
在中国,说到民营企业,很多人就会想到位于浙江的低成本、低投入、低技术、高产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比如浙江的打火机、皮鞋生产厂商等。的确,浙江的民营企业是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他们充分发挥了我国劳动力充足的优势,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而上海的民营企业无论在国内市场与同民营企业竞争还是同欧美企业竞争,走的往往是一条错位发展的道路,即突出上海建设人才高地的优势,积极努力开展技术创新。近几年来,在社会各方面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上海以中小企业为代表的民营经济发展步伐逐渐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不断完善,发展民营经济的环境也越来越宽松。目前,在上海的民营经济中,中小企业占90%以上,已成为民营经济的主体。
根据上海市统计局提供的资料,“九五”期间上海个体私营经济的增加值年均增长26.3%,高于全市GDP平均增幅14.9个百分点。个体私营经济对上海GDP增长的贡献率在1996年仅为5%,2003年则达到23.8%。2003年,上海私营企业户数总量达到了17.64万户,注册资金为1862.1亿元。同时,随着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壮大,上海中小企业对上海财政的贡献也越来越大,上缴的财政税收逐年增加。根据上海市财政局统计,1995年个体私营企业缴纳税收19.54亿元,2003年上升到69.92亿元,平均每年增长29.04%,分别高于全市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8.15个百分点和12个百分点。个体私营企业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由1995年的6.04%提高到2003年的12.41%,占全市财政收入的比重从1995年的4.42%增长到2003年的10.12%。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发展对上海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支柱。它们在发展生产力、繁荣市场、解决劳动就业、方便人民生活、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同时,在提高上海技术创新能力的科技水平上的贡献也越来越突出。
近年来,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例,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20世纪初为5%~6%,50年代为30%~40%,80年代达到60%以上。同时它也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即提高生产要素的产出效率)的重要途径。例如,美国经济增长的40%和新职业的1/3归功于技术进步的贡献。与此同时,技术创新也拉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产业结构的高层次化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各国工业化的进程表明,任何一个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和长足发展都依赖于该国产业结构的不断发展改善。而技术创新意味着旧的产业结构关系的调整,新的结构关系的建立,使经济获得持续发展,冲破产业“瓶颈”的制约,合理配置资源,从而得以跳出“高投入—高消耗—少品种、低质量—低效益”的陷阱,经济增长更加均衡,可持续能力增强。因此,技术创新是使国家经济获得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推动器,对促进社会进步,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方面都起着巨大的作用。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以及实地访谈,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了解21世纪初上海市中小民营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现状,分析其中所反映的情况,适当给出对策和建议。团队成员在查阅大量民营科技企业和技术创新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设计调研方案。分别对上海市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杨浦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中的中小民营科技企业进行了以访谈、问卷为主的调查研究。共向23家企业发放问卷23份,回收问卷19份,有效问卷18份。这些企业涉及IT、五金制造、电器、建筑设计制造、化工、环保设备行业。问卷发放对象为企业中、高层管理者。
第二节 中小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及特点
一、中小民营科技企业的背景和特点
(一)IT产业的企业数目多
在我们随机上门调查的企业中,IT行业的企业居多,在我们的样本中IT行业就占了39%,反映出上海的IT企业在中、小型民营企业中占有很大比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期间,上海IT产业一直都保持比较高的发展速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国内形成了比较明显的相对优势。
(二)企业年龄和规模均较小
我们调查的多数样本企业成立时间长度比较短、规模较小。大部分企业的员工聚集在面积不大的几间办公室里,进行设计、开发、研究等,而生产制造工作一般外包给其他专门的生产商,这些生产商和开发公司问通常有长期和较为固定的合作关系。只有数量不多的规模较大的公司,它们才有自己的生产部门。
(三)企业竞争比较激烈
50%的企业都认为其所在行业竞争比较激烈,这与近10多年上海的快速发展、企业数目的剧增以及科技行业的蓬勃发展有关。这就要求企业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不断的技术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下来。同时也反映出企业经营者竞争意识比较强,这样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比较好的环境。
二、中小民营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状况
(一)企业内部研发人员较少,以本科学历为主
由于企业规模较小,72%的企业科技研发人员的人数都少于15人,而且即使规模较大的企业,其科技研发人数也比较少,在所有员工中的比例低于10%。研发人员中的39%都为大学本科毕业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研发能力,但是这些企业通常采用与同行合作研发的方式来补充研发力量的不足。
(二)企业主要通过与同类企业合作的方式开展研发由于技术创新涉及多种领域的技术和知识,规模小、研发人员较少的中小企业很难依靠自己的力量获取关键的技术和能力。另一方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独自完成新技术研发的周期很长,风险也很大。因此,有67%的企业都选择和同类的其他企业共同进行科技研发,它们这种合作模式使得所有企业都从中获益,降低了成本,使企业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在我们所调查的样本中,IT产业类的公司100%都采用这种合作研发方式,而环保设备和建筑设计行业的企业则一般采取和研究所合作的方式。
(三)企业之间的合作集中在长三角地区
据调研结果显示,61%的企业的合作对象都处于长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最具活力与竞争力的区域之一,2003年,以占全国1%的土地面积和5.8%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5的国内生产总值、1/4的财政收入以及近50%的利用外资额度。近年来,在中国“十一五”规划的推动下,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正在加速,合作范围不断拓展。
(四)企业重视人才培训,研发到生产转化速度快调查结果显示,78%的企业都把人才培训当作最主要的创新投入因素,保证给企业的创新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开发出新技术、新产品。77%的企业都认为从研发到生产销售的过程是比较快的,可以形成一种研发一生产一销售一研发的良性循环,使企业不断发展,经受住竞争的考验。有研究表明,截至2002年,我国每年产生大约10万多项专利技术和科研成果,但转换成生产产品并形成规模效益的仅占10%~15%,大大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转化水平。这表明,与其他地区相比,上海民营科技企业从技术到产品转换方面的状况是比较好的。
三、企业家对技术创新的态度
(一)企业家对企业的技术和人才相当重视
样本中67%的企业家都认为技术是他们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够成功的关键因素,同时50%认为人才也是重要因素,而技术和人才正是民营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企业主对于科学技术创新十分重视,从而能使企业的员工更投入地去进行科技研发。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只有17%的企业家认为企业家精神是成功的关键因素,而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企业家精神对于技术创新绩效的实现发挥着重大作用。如果企业家有强烈的自信心和创新精神,就能够在复杂的市场中识别并把握好机会,开辟自己的一个领域,这一点是企业家们忽视的要素。
(二)企业家对企业竞争力来源的看法
对于企业竞争力这个问题上,企业可以压低成本以占领市场,而通过技术创新,不仅能加速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生产中的应用,来降低生产成本,而且还可以增加产品的使用价值,创造出消费者对于该类新技术成果的新的需求。在调查中,有60%的企业家倾向于更看重技术创新,40%的倾向于低成本。从中可以发现,很多企业家还是想走以前民营企业压低成本的老路,对于在技术创新的新路信心还是不够。
四、人员流动现象比较少
在调查样本中,员工的流动率平均约为7.5%,应该说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相比之下,浙江的民营企业,“企业人员方面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招人难,留人难’”。根据《浙江省1162家中小民营企业问卷调查与分析报告》中的数据显示,浙江民营企业中人员培训费用仅占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经费投入的2.7%,企业家对员工培训的投入很低。显然上海的民营企业家对于人员培训重视程度比较高,使企业更具向心力。
根据波特和劳勒的激励模型,个体努力的程度取决于奖赏的价值和他认为通过努力可获得奖赏的概率。“一项工作中的实际业绩主要取决于个体所做出的努力,而工作业绩又可以带来内在奖赏(如成就感或自我实现感)和外在奖赏(如工作条件和地位)。如果个体认为这些奖赏是公平的话就会满意,但是业绩的大小又会影响到个体想要争取公平奖赏。个体对公平奖赏的认识也必然影响到其满意程度。”若在企业中未处理好相关的激励机制,就会使得员工对奖励不满意,而不满意会导致其工作业绩的低效,这样又会使得奖赏与公平奖赏之间出现差异,从而出现了恶性循环。因此,缺乏与创新相关联的奖励机制必将导致企业创新意识的淡薄和工作业绩的低效。
目前世界上企业所采用的激励方式常用的有薪酬激励、股权激励和股票期权激励。
调查问卷中年薪制奖励、经营责任制奖金归属于薪酬激励,而股份奖励和“底薪+低价”认购股份归属于股权激励。可以看出在被调查的多家企业中,薪酬激励还是占据主力位置,股份激励使用的比较少,尚未没有出现股票期权激励。这也与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阶段有关。
企业的薪酬体系可分为基于工作的薪酬体系,基于技能、知识和能力的薪酬体系和基于业绩的薪酬体系。基于工作的薪酬体系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员工的工作来确定员工的薪酬,这是传统企业常采用的一种薪酬体系。优点是其管理简单,操作方便。但是这种薪酬体系限制了员工的创造力和跨领域的学习能力,不利于企业的创新和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基于技能、知识和能力的薪酬体系也可以称为以人为本的薪酬体系,这种薪酬体系提倡对员工的贡献潜能进行奖励,能提高员工进一步学习和提升自我的动力,有利于企业引入和保持高科技人员,对于企业形成创新的氛围有一定的帮助。基于业绩的薪酬体系体现了为业绩付酬的薪酬理念,对于中小民营科技企业来说,有利于激励科技人员高效、高质量地完成科研任务,但是对于员工除本职工作外的创新没有促进作用。参与调查的企业中,50%采用了年薪制奖励,28%的企业采用了经营责任制奖金,83%的企业采用了高薪引人人才,还有17%的企业不采用高薪引入人才,可以看出大部分的企业在薪金设计上做了很大的努力。
股权激励是把公司的一部分股份作为奖赏,奖励给对公司做出贡献的员工。这样,实际上是把公司的利益与员工的利益挂钩起来。因为一方面员工成为了公司的股东,会产生一种归属感,另一方面,公司的业绩与员工个人的收入直接挂钩,在经济利益上就有了直接的联系。一般来讲,薪酬激励主要着眼于对过去业绩的评价和补偿,而股权激励是一种长期激励的形式,股权激励的实现是通过企业的长期努力,提升公司价值,股东则在公司价值提升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经济补偿。对于企业来说,适当的股份激励有利于激发员工工作和创新的积极性,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但是,就调查结果来看,民营企业并没有将这种激励方式有效地运用起来。在我们的走访过程中,部分民营企业反映,由于科研人员流动性太强,分发股份对于员工的积极性没有丝毫的帮助。
另外,我们注意到股票期权激励这种在国外广受欢迎的激励方式没有体现在被调查的民营企业中。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的股票市场还处于发展初期,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上市不易。
综上所述,接受调查的企业中,对于员工的激励机制未能有效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激励机制本身有待改进。
为此,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第一,在吸引优秀人才方面,民营企业除了在薪资上下工夫外,还应该建立灵活的福利体系。根据员工的需要和企业的现实情况,制定有效的福利计划,切实满足员工的需求,解决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由于在创业初期,员工的流动性很强,为了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企业可以采用一些对员工长期受益的激励措施,比如保险、股份等。
第三,应当对企业中提出有效的创意的员工提供专门奖励,以便于在企业中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创新氛围。
二、融资渠道方面
(一)商业银行贷款难
在调查问卷中有问及企业银行融资渠道问题。结果发现,商业银行贷款难的问题普遍困扰着民营科技企业,成了这些企业发展的瓶颈。在问及企业银行贷款融资渠道是否通畅时,40%的企业表示非常困难,有60%的企业表示不同程度存在困难,33.3%的企业表示银行融资畅通。
2000年时有人也曾作过类似调查,当时发现只有16.27%的中小民营企业认为银行融资容易,60.47%的企业反映融资困难,23.26%的认为融资艰难。同年,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IFC)对我国银行对企业贷款申请的拒绝情况进行调查,发现申请贷款的成功率随着企业规模的降低而降低(事实上,我们调研的企业大部分属于小于51人的规模范围)。
从问卷上来看,中小民营科技企业对于国家政策的公平性并不是很满意(属于不公平范畴的将近30%)。从具体的优惠、减免政策的实施上来说,企业的反应也有近30%的不太满意。
从具体的回应来看,让中小民营企业感到政策不公平、效果不佳的主要有以下方面:
第一,政府政策没有切实落实。比如,政府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很多小型企业不知道、不了解各种优惠或扶持政策。也有的企业在申请实行减免的时候,觉得手续繁多、程序繁杂、审查繁琐,于是在“困难重重”面前选择了放弃。还有的企业反映,实际的优惠与承诺的不相符合。
第二,专利申请的过程比较长,约需半年;专利在认定上难度也较大,程序比较繁琐。这是许多民营科技企业普遍觉得头痛的问题。许多企业宁愿把一些小技术卖个好价钱,也不愿进行专利申请;而一些比较重要的、潜在利润丰厚的研究成果才会被拿去申请专利。这样一来,成果被忽略的事情便屡见不鲜。
第三,许多优惠政策主要针对大中型企业,中小企业想得到相应优惠就显得很困难了。虽然国家和地方制定了一些法律、政策来优惠扶持高新科技企业,如《上海市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关于《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专项贷款财政贴息试行办法》,《上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管理办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这些法律、政策中只有两条是完全针对中小企业的。这也许是一个体制遗留问题。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几乎不存在除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以外的经济实体,而改革开放以后,民营企业的兴起与发展总的来说还是相当有限的,其规模和地位远远不及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
另一方面,在被调研的科技园区或科技孵化器园区中的中小企业普遍认为,园区本身会给予它们所需的一些帮助和扶持,主要包括:
(1)园区经常召开座谈会,谈论和介绍有关法律和政策,在经济、税收方面给予的一定优惠等。这样的反映在我们此次调研活动中常常能听到,可见园区在给予企业便利的方面还是做得相当好的。不仅如此,园区还会为企业代办一些经营、税收、融资方面的手续,方便了企业的运营活动。
(2)园区本身会给予一定的租金减免。按照园区的规定,租金的减免能为一些新企业,如大学生自我创业,提供一些便利。还有一些经营业绩较好的企业也会因为其缴税多而减免租金。让民营企业看得到、摸得着的。
(3)园区内的企业可以通过园区得到合适的贷款。当然,这也是科技园区的一大优势所在,企业可以通过园区进行贷款。因此,企业不会因为刚刚起步或规模较小而难以贷款,放贷方也不会承受巨大的贷款风险。这既能形成对于当事人三方的三赢局面,同时也降低了社会交易成本。
(4)园区通常有一系列直接而有效的扶持措施。例如《关于加快发展同济科技园,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意见》,《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扶持政策》,《同济杨浦科技创业园扶持政策》,《杨浦孵化基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税收政策》。
我们认为要解决现有中小民营科技企业所遇到的外部政策环境的难题,可以有以下对策:
其一,政府应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这一点至关重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是立案、通过几个法律规范或意见,而应该从建立和维护有利于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市场经济秩序做起,把各个方面中有碍于我国高新科技产业发展,尤其是阻碍中小企业发展和生存的弊病解决掉。这样,外部政策环境才会使科技型企业有效、快速、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其二,勇于创新,更新观念,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这里所说的强化政府职能不是让政府更多地参与到行业发展中来,而是让政府体现更多的服务功能。比如培养人才、合理利用人才,建立中介机构,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创办科技园区、集聚科技资源。
其三,努力改善中小企业的创业环境,包括资金融通渠道、专利和技术的商业化通道等。
中小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应该从内部人手,逐步走向外部。而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创新,产品技术创新和市场营销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