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霓裳奏不成,强来别院听瑶笙;
开帘顿觉春风暖,满纸淋漓白云声。
——明杨玉香
十里秦淮,脂粉飘香,琼华馆的花魁杨玉香去瑶华馆寻姐妹邵三春游,无意中看见茶几上的诗笺写有一诗,问邵三诗主是谁,邵三说是闽县世家公子林景清昨日留下的。杨玉香颇为欣赏林景清的诗才,忍不住拿起桌上的笔在林公子的诗后附了上面这首诗。
邵三笑杨玉香是不是对诗主动了心,她还是第一次看见杨玉香主动为一个不曾谋面的男子留诗,平日里多少男子向她索诗,她都不曾执笔。
杨玉香笑了笑,那表情像是春风拂面,并不作答。不回答,就是默认了。
杨玉香和邵三是明宪宗时期秦淮河畔最出名的两位艺妓,更确切地说是诗妓,以诗会友,招徕天下往来的男子。杨玉香主持琼华馆,邵三主持瑶华馆,两馆比邻而居,杨玉香和邵三是闺中密友,情同姐妹。
虽然都以才貌扬名,但杨玉香和邵三在品性上大不同,杨玉香喜静,沉默寡言,心高气傲,内敛不张扬,外表柔弱内心坚强,有点像张红桥,而邵三喜动,活泼开朗,率直大方,风风火火,有什么话从来不藏着,外强内干。两个人的性格恰为互补,所以非常合得来。
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其实这话不够准确,应该说与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干活那才不累呢。做什么事情都一样,有心爱的人陪着自然兴趣盎然。只可惜当时的杨玉香名花还没有主,又是春天,不可避免地要伤春,于是感叹“一曲霓裳奏不成”,即使她有美妙的歌喉,动人的舞姿,高超的琴技,可是没有人欣赏又有何用呢?孤芳自赏,顾影自怜,大多数佳人都摆脱不了这样的命运。
于是只好来到别院听瑶笙,这里的别院自然就是隔壁的瑶华馆,只不过是想来散散心,不料却有意外的收获,看到了才子林景清写的诗,“满纸淋漓白云声”,萌发了倾慕之情,于是把自己的寂寞心情也袒露给对方。
说到这里不能不说秦淮河,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文风俗,也赋予一个城市独特的精神内涵。一个城市没有自己的水系,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城市。秦淮河的存在和生生不息的流淌,使南京具备了深厚的文化和历史底蕴,也使南京成了一个令人刮目相看的城市。在中国六百多座城市中,南京有自己拿得出手的东西,有自己有别人却没有的独特风姿,这一切全拜秦淮河所赐。
秦淮河是南京的灵魂。秦淮河两岸是南京最具生命力的价值体现。到南京不能不去秦淮河,它是南京最完美的诠释,尽管它目前的状况不太尽如人意,但只有通过它,你才能看清南京城悠久非凡的渊源和丰富生动的传奇。
从南朝开始,秦淮河成为社会名流的聚居之地。两岸店铺林立,勾兰瓦肆,六朝时,秦淮成为文人雅士聚会的场所,乌衣巷、朱雀桥、桃叶渡至今还留有文人的墨迹。隋唐以后,秦淮河开始寂寞,南宋时,秦淮河焕发青春。到了明清两代,十里秦淮,繁华如梦。富贾云集,青楼林立,画舫凌波,每逢节日,秦淮河两岸,华灯灿烂,金粉楼台,宛如一个童话般的世界。后来有了秦淮八艳,秦淮河更是名声鹊起,别样的风流永远流淌在秦淮河里,成为千古文人的梦之河。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还是未来,文人墨客来南京一定会去秦淮河。闽县的大才子林景清自然也不例外。明宪宗成化十四年冬天,林景清奉命押送贡品入朝,途径金陵,心花怒放,早就听说十里秦淮的美名,如今倒要瞧一瞧。
十里秦淮的美景让他流连忘返,更让他牵肠挂肚的确是耸立在秦淮河两岸的秦楼楚馆,才子风流,在别人的推荐下,林景清慕名来到瑶华馆。
邵三对林景清倒无别样情怀,见他是一个文雅之士,就热情招待,笑靥如花,林景清也颇为欣赏邵三的风姿,说她“美人如画,心似莲子”,几杯酒下肚后,丢不下文人的毛病,诗兴大发,为邵三题诗一首:
珠翠行间碧簪技,罗裙浅淡映春衫。
空传大令歌桃叶,争似花前倚邵三。
桃叶,书法家王献之的爱妾,据说王献之爱桃叶爱得发紧。那时内秦淮河水面阔,遇有风浪,若摆渡不慎,常会翻船。桃叶每次渡河心里非常害怕,王献之就为她写了一首《桃叶歌》:“桃仙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后人为了纪念王献之,遂把他当年迎接桃叶的渡口命名为桃叶渡。如今桃叶渡河舫竞立,灯船萧鼓。
林景清笑王献之多情,而他自己比王献之更多情,只不过见了一次面,喝了几杯酒,他就“争似花前倚邵三”。
这首诗第二日就被杨玉香看到了,她拿过来赏玩,阅读越有味,忍不住击掌赞叹,认为写得颇有意趣。最后,她也忍不住在诗笺后面题了一首七言绝句:
一曲霓裳奏不成,强来别院听瑶笙。
开帘顿觉春风暖,满纸淋漓白云声。
倾慕之情不言而喻。聪明心细的邵三看出了杨玉香的心思,笑曰:“姐姐是否想见一下这为诗主?”
被爽直的邵三一语道破心中的秘密,杨玉香羞涩难当,欲言又止。
天公作美,恰在这时,林景清又来拜访邵三。见邵三旁边多了一位绝代佳人,目光里大放异彩,这位是……
当邵三告诉杨玉香站在前面的这位公子就是林景清时,杨玉香心怦怦直跳,两鬓绯红,招呼也没有打,逃也似的跑了。邵三在后面追去,杨玉香早已跑出了门外。与杨玉香打了一个照面的林景清隐约目睹了杨玉香的云鬓花颜,婀娜身段,疑似蟾宫仙子,比邵三更胜几分。
邵三回来看林景清痴醉的深情,忍不住扑哧一笑:“真是郎有心,妾有意。刚才那位姑娘叫杨玉香,就在隔壁的琼华馆,公子可去找她。”说着又拿出杨玉香写的诗,“你看,这就是她为你写的诗。这还是她第一次为陌生男子写诗,机会难得,公子可要把握住。”
林景清仔细品读了杨玉香的诗,十分理解她内心中的寂寥和期盼,颇为感动,如此佳人无人眷顾真是太可惜了。
林景清谢了邵三,决定去琼华馆,不管结果如何先见上一面再说。
话说杨玉香逃也似的回到了琼华馆,想起刚才那惊心动魄的一幕,杨玉香真不知道这是天意还是巧合,匆忙中并没有看清他的样子,只感觉他玉树临风,气宇不凡。只是,她有些伤感的想到,他拜访的是自己的姐妹邵三,而不是她。又想起自己一生飘零,如今依然孑然一身,心开始乱了,为安抚心情,于是取下琵琶,自弹自唱,歌声哀怨悲切。
这时候,林景清来到了琼华馆,在院子里听到了杨玉香的歌声,有感而发,写下一首:
倚案何事敛双蛾,一曲琵琶带恨歌。
我是江州旧司马,青衫染得泪痕多。
林景清在院子里徘徊了一阵,觉得此刻并不是见杨玉香的最佳时刻,最终退了出来,又回到瑶华馆,拜托邵三把这首诗转交给杨玉香。
邵三有意成就这段姻缘,甘愿做红娘,当夜就把林景清的诗交到了杨玉香的手中,还一个劲儿为林景清美言。
杨玉香看了诗,不仅动了容还动了情,林景清把自己比作白居易,叹自己与杨玉香一样“同时天涯沦落人”。白居易当年贬谪到江州,听到歌女虾蟆陵的琴声,泪湿青衫,写下《琵琶行》。虾蟆陵曾经是长安城花满楼的花魁,多少男人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想一睹她芳容,想听她弹奏琵琶的男人挤破了门槛。然而韶华易逝,青春不再,二十年过去了,她成了残花败柳,曾经拜倒在她石榴裙下的男人,曾经对她山盟海誓的男人,现在却拜倒在另外一个女人的石榴裙下。所有的男人都不愿意再看她一眼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她嫁给了一个四处奔波的商人,跟着商人离开了繁华如梦的长安,来到了偏远寂静的江州。
林景清的这首诗当然无法与白居易的《琵琶行》相媲美,但一片诚心倒是可以看得出来的,林景清现在也不落魄,仕途顺利,风华正茂,他写这首诗歌无非就是坦露自己的心迹,无论杨玉香是否遭遇虾蟆陵一样的不幸,他始终像白居易一样,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陪着她,不让她寂寞孤独。
这首诗深深地触动了杨玉香的内心,使她的心湖掀起波澜,情难自已,于是回诗一首:
销尽炉香独掩门,琵琶声断月黄昏。
愁心正恐花相笑,不敢花前拭泪痕。
这首诗答得精巧,正好与林景清的诗一一对应,虽然没有承诺什么,但内心的愁苦展露无遗。
经过几次诗词传情之后,在邵三的安排下,林景清和杨玉香终于正式见面了。
那天风和日丽,她站在门口静盼他的到来。
他春风满面,第一次看到了她的芳容,眉如远山,眸如珠玉,肤如凝脂,手如荨黄,一身粉红罗裙像三月里的桃花。
起初有些窘迫,一对有情人不知道说些什么,好在有邵三快嘴解围,不多久就打破了尴尬,三人聊得十分欢畅。邵三伺机退出,把二人世界留给他们。林景清与杨玉香相视一笑,继续谈笑风生,相见恨晚。
不觉间日落西山,邵三好人做到底,拿来上等的女儿红,奉上珍馐佳肴,一起畅饮。杨玉香不胜酒力,几杯下肚,面色潮红,那微醉的媚态让林景清越加痴迷,本来酒量很好的他也陷入醉意,所谓酒不醉人人自醉,有两朵金花在此,林景清不醉才怪呢。
醉意朦胧中,林景清挥笔写下:
高髻盘云厌翠翘,春风婷立海棠娇。
银筝象板花前醉,疑似东吴大小乔。
不但夸了杨玉香,也把邵三夸了,邵三很受用,杨玉香更是喜不自禁,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林景清把两位佳人比作醉人的海棠,又比作三国时公认的美女大乔和小乔。
杨玉香也不甘示弱,回他一首:
前身侬是许飞琼,女伴相携下玉京。
解佩江干赠交甫,画屏良夜且吹笙。
许飞琼是传说中的人物,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侍女,美艳绝伦,痴情无比,传说她曾与女伴偷游凡间,在汉泉台下邂逅英俊书生郑交甫,一见钟情,摘下了胸前佩戴的夜明珠相赠,以表爱意。杨玉香把自己比作许飞琼,暗含以身相许的意思。林景清看了,内心的喜悦无法言说。
月上柳梢头,夜已深,邵三知趣地退了出去,娇羞中,杨玉香被林景清揽入怀中,步入鸳鸯帐,共享人生极乐。
第二日,林景清又写诗一首表达昨晚的春宵一刻:
十六盈盈窃窕娘,背人灯下卸红妆。
春风吹入芙蓉帐,一朵花枝压群芳。
杨玉香一边梳妆,一边口头回复亲密爱人:
行云行雨待楚王,从前错怪野鸳鸯。
守宫落尽鲜红色,明日低头出洞房。
接下来的日子他们度过了人生当中最美好的岁月,朝夕相处,吟风弄月,忘却了时间。
很快,林景清的银子全部花光了,这时父亲又催他回去有事商量,林景清不得不暂别爱妻,只身前往闽县。
分别前,两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想起柳永的那首《雨霖铃》。一对有情人来到长亭,即将分别,举起了践行的酒杯,可是又如何咽得下去?想着离别后的两处相思,这离愁完全占据了他们的心灵。“人生自古伤离别”,这萧瑟的季节更添几分悲凉。干了这杯酒吧,酒醒之后,也不知道船会停泊在哪一处的杨柳岸边,举目所望,也只有晓风残月了。从今以后,只剩孤独相伴,我纵有千种风情,又能对谁说呢。
这一离去不知道是否还有机会相见,杨玉香又不能说什么,只好填词一首,表明永不相负的心迹:
郎系闽南第一流,胸蟠星斗气横秋,新词婉转歌才毕,又遂征鸿了碧楼。
拉锦缆,由兰舟,见郎欢喜别郎忧,妾心正似长江水,昼夜随郎到福州。
一句“妾心正似长江水”让七尺男儿泪流满面,提笔回复一首:
几字娇蛾恨不开,阳台今作望夫台,月方好处人相别,潮未平时仆已催!
听嘱咐,莫疑猜,蓬壶有路去还来,穆穆一样垂丝柳,休傍他人门户栽!
在词中,林景清安慰杨玉香,他一定会回来,“蓬壶有路去还来”。
林景清走后,杨玉香为表心志,把琼华馆更名为“一清馆”,洗尽铅华,素面朝天,不再接待任何一个客人,一心一意等着有情人归来。
弹指挥间,春去秋来,约定的日子林景清并没有出现在杨玉香的面前。惆怅的杨玉香只好用礼佛的方式来驱除心中无尽的相思。
耽误林景清归期的是一场始料不及的战乱,刚回家不久,福建沿海等地就发生了倭寇暴乱,作为长子,一家老少都需要林景清照顾,纵使他的心已经到了秦淮,也不能在这个时候抛下家人不管,于是只好心急如焚地期待倭寇之乱早日平息。
不料,这一等就是六年。倭寇平息之后,林景清快马加鞭,日夜兼程。是夜,留宿船头,朦胧中对面沙滩上走来一白衣女子,仔细一看不正是自己日思夜想的心上人杨玉香吗?林景清喜出望外,奔了过去,紧紧抱住杨玉香,问她怎么在这里。杨玉香说,自分别后,天各一方,鱼水相系,相思日切,所以买舟南来,期续旧好。不想在这里相遇。
两人互诉衷肠,林景清口头作诗一首:
无意寻春恰遇春,一日见面一回新。
枕边细说分离后,夜夜相思入梦频。
杨玉香梨花带雨,回复一首:
雁杏鱼沉各一天,为君终日泪潸然。
孤蓬今夜烟波外,重诉琵琶了宿缘。
两人相拥而眠,东方泛出了鱼肚白,林景清睁开双眼,大吃一惊,昨晚在怀的杨玉香不见了,原来是南柯一梦。
梦似乎预示着某种不祥之兆,经过数日的跋山涉水,林景清终于来到了金陵。
可是,他来迟了一步。
就在琼花馆,他看见了一身缟素的邵三,邵三悲戚不能言,断断续续地告诉他,杨玉香苦守空房,诵经念佛,终究没有把林景清盼回来,忧劳成疾,三日前魂归九泉。
这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林景清欲哭无泪,恨自己没有遵守诺言,失去理智,想一头撞死在柱子上,幸好被邵三阻止。林景清跌坐在地上,失落落魄,悲伤地吟道:
往事凄凉似梦中,香奁人去五台空。
伤心最是秦淮月,还对深闺烛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