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曰: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孙子·军争篇》
对于胜败的征候,首先在敌人的精神上表现出来,明智的将帅是能够察觉的,而精神效果又反映在人的行为和产品质量上。企业精神是一个公司或一种产品的象征。只有让企业文化在员工心中树立良好形象,才能让产品在顾客心中树立良好形象。
德国的戴姆勒一奔驰汽车公司是德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公司,素以生产优质高价的“梅塞德斯-奔驰”汽车著称于世。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汽车公司,奔驰公司自1883年创建之日起,就始终处于执世界汽车业之牛耳的地位。一个多世纪以来,汽车业几经沧桑,许多汽车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几度沉浮,然而奔驰汽车公司却始终“吉星高照”,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其强调企业精神,强调人的参与分不开。
由于奔驰公司有着无可比拟的质量优势,因而成为公认的高档车和身份地位的象征。有人曾说,奔驰车急似猛虎下山,缓似行云流水,开奔驰车是难得的精神享受。但奔驰车是如何获得如此高的品质和人们的信赖呢?
奔驰公司认为,只有全体职工都重视产品质量,产品的质量才有保证。公司十分强调企业精神,强调工人的参与,努力营造一种严格质量意识的企业理念。高品质与职工的高素质分不开。因此,奔驰公司十分注意培训技工队伍,仅德国国内就设有502个培训中心。接受培训的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受基本职业训练的年轻人,一是培训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商业人员和技术骨干。受基本职业训练的人经常保持在6000人左右,他们大部分具有10年制学校毕业的文化程度,进厂后进行为期两年的培训。在培训过程中,除每周1天的厂外文化学习外,其余时间都在厂内进行车、焊、测等基本理论和实践训练。学员在结业考试合格后,才能成为正式工人。不及格者可以再申请1次重考的机会,若还不能及格,则被认为是不适合在该厂工作而被辞退。在公司里,各车间只有简单的辅助工作才完全由青年工人独立完成,其他技术性的工作都是新老结合、以老带新。
奔驰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商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大约9300人,占职工总数的20%,他们是公司的骨干力量,公司对他们的再培训是不惜血本的。公司通过举办专题讲座,派职工外出学习,设立业余学校等形式,对他们进行内容丰富的各种职业再培训活动,平均每年有2万至3万人参加这类培训。
公司在关心职工生活,调动职工积极性,增强质量意识等方面也采取了多种其他措施。职工们普遍认识到了产品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公司的命运和每一个职工的切身利益。
奔驰公司对产品的每一个部件的制造都一丝不苟,有的甚至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人们在判断一辆汽车的质量怎样时,大都对外观、性能较为重视,而很少注意它的座椅,但即使是对极少惹人注意的部位,奔驰公司也极为认真。例如在制作皮面座椅时,他们首先要选好牛皮。他们曾到世界各地进行考察、选择,在确定了供应点之后,奔驰公司要求这些供应点在饲养牛过程中要防止牛身上出现外伤或寄生虫,要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以保证牛皮不受伤害。一张6平方米左右的牛皮,奔驰公司只用其一半。因为奔驰公司认为,牛肚的皮太簿,颈皮太皱、腿皮太窄、这些部位的皮不能使用。此后的制作、染色都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直到座椅制成。制作座椅就有如此认真的精神,由此可以推想,奔驰公司对主要机件的制造是如何精益求精了。
奔驰汽车公司为了检验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除了有一套由计算机控制的设备外,又建造了一个占地8.4公顷的试验场,试验场里有由不同路面组成的15公里车道。公司每年都要拿出新车在试验场内做各种实验。为了进一步把好质量关,奔驰公司在美国、欧洲、加拿大、拉丁美洲、亚洲等地专门设有质量检测中心。检测中心内有大批的质检技术人员及高质量的设备,每年都要抽检上万辆奔驰车。
公司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自然可“战胜于朝廷”。汽车不仅是一种日趋重要的交通工具,而且是人们的社会地位和事业有成的象征。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其质量非常重要,因为它与驾车者的人身安全息息相关。奔驰汽车以其一贯的对产品质量精益求精的追求,不但满足了人们对安全感的需要,而且同时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并成为社会地位的象征。一种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既有赖于它能较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更有赖于它与众不同的特色,这正是奔驰公司的成功之道。
胜负之征,精神先见,明将察之,其败在人。《龙韬·兵征》
有好的企业精神,又何愁在未来商战中不会“胜”呢?所以奔驰公司使它生产的汽车耐用、舒适、安全,在人们心中树立起了高品质形象,赢得全世界人们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