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曰: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迁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孙子·军事篇》
“知迂直之计者胜”。“与人相对而争利,天下之至难”,而“天下之至难”中又以“知迂直之计”最难。《孙子·军事篇》也说得很明白,“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知迁直之计的人故意迁回而行,投以小利,虽落后于他人行动,却先期到达目的地,收到了别人没有收到的效果。
迂与直是矛盾的两个方面。迂曲路远,对于争取主动,占领有利阵地而言,为患;直径路近,对于争取主动,占领有利阵言而言,为利。然而正如患与利可以相互转化一样,迂与直也是相对而言的。在一定条件下,迂即是直,直则是迁。老板前进的道路不可能是一条笔直平坦的金光大道,必定是曲折坎坷的。日本企业管理专家村山孚先生在论述中国孙子兵法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时,曾以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为例,说明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施行的第一个迂直之计。开始是由于“老板犯了错误,这不是好事”,但“推选了新的老板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把坏事变成了好事”。他想说明:每个老板都应看到,前行的路上,直中有曲,曲中有直,一心要走捷径,往往会误入歧途;而苦心孤诣探索到的道路,尽管曲折,却往往会使你先期到达。
在现代经济领域中,孙子的“以迂为直”原则表现为:不在一个特定的产品市场上同竞争对手直接对抗,而是采取一种间接的进攻战略,回避正面冲突并寻求尚未出现的市场机会,以实现其市场份额的扩大。日本卡西欧公司知道精工表在机械表行业市场上大行其道,便有意避开这一行业的竞争,而是迂回到以石英晶体为振荡器的显示技术领域,开发出精确度更高、成本更低的石英电子表,并将这一技术逐步拓展到计时器、文字处理机等崭新领域,从而在同行业赢得了强大的竞争优势。
与其他诸多战略原则相比,“以迁为直”战略更倾向于具备远大的战略眼光。“明者远见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无形。”高明的人须有远见卓识,才能防患于未然。要在市场竞争中获胜,首先要制定较为明确的长远目标和实施计划。“人无远虑,必有近优”,在长远目标指导下,还要订好短期计划。古人云:“小器速成,大器晚成。”于人如此,于企业经营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企业管理中,要制定中长期经营计划,企业需要动用大量人员、资金,尽可能地收集资料,做好市场调研,这就是一种为了实现经营目标而进行的曲折迁回的工作。另外,也要注意保密工作,隐藏自己的目标和计划,特别是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更须韬光养晦,“隐忍以行”,等产品开发完成,则要“其疾如风”地席卷市场,不给竞争对手留下抢占市场的时间和空间。美国有个食品公司历时百年经久不衰,以“番茄酱大王”名闻天下,它的经营方式就很值得我们深思。在它准备采用某地区的番茄做原料之前,首先要派专人到当地调查其气候、土壤、水质情况,直到与农场签订合同后,还要具体地指导选种、育秧栽培、除虫。对于一个食品公司,这些事看起来都是分外事,其实不然。它采取这些措施就占领了优良的原料供应基地,保障了原料质量的可靠稳定,从而使其产品能长期为顾客喜爱与信赖。
“知迁直之计者”要能“预知远近”,“量敌审轻重而动”。
有甲乙两皮鞋厂各派一名推销员到太平洋某岛屿去拓展市场。到达后的第一天,两人各拍了一份电报回总公司。甲厂推销员在电文中写道:“这岛上没人穿鞋子,我明天将搭早班飞机回去。”乙厂推销员写道:“太好了,我将住在此岛,这岛上的人没有鞋穿。”结果甲厂不久便倒闭了,而乙厂却发了大财。为什么两个推销员到同一地方调查却得出不同结论呢?这就是因为甲厂推销员不懂“迁直之计”,看问题太直观,只看到岛上的显在需要;而乙国推销员却能曲中见直,看到岛上居民的消费潜力,因为岛上居民没有穿鞋子,说明这里市场尚是一处亟待开放的处女地,发展空间广阔。
不光要能曲中见直,还要能直中见曲。如果一个企业经营多种产品,假设销售情况是这样的:低质低价的产品丙畅销,而高质高价的产品甲和中档产品乙在市场上却影响甚微。“知迂直之计”的老板不仅要为扩大甲和乙的影响伤脑筋,还要警惕丙的过度畅销。因为直中有曲,低质低价的丙产品在市场上滞留过久,影响过大,将“歪曲”该企业的形象,给消费者造成一种该企业的产品全是低质低价的印象。明智的老板就应当在适当的时机对丙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控制,以防止丙这条“直线”把企业引到“曲径”上去。比如某磁带店降价出售正版磁带,购者寥寥,其售价恢复到原价,反而顾客盈门。为什么?店主说,刚降价的那天,他听到一个女孩嘴里嘣出一句:“这么便宜,肯定是卖盗版带。”
知迂直之计者胜,实际上强调了远见卓识的重要性,要学会分析矛盾的两个方面,并在一定条件下促使其相互转化。“权轻重”、“计迁直”,就能为企业发展做出正确规划,从而主动出击,大获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