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的管理必须靠合理的惩罚制度来维持。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赏罚严明自然就能激励士气和规范秩序。
管理的基础是建立在"本性本恶"上面的。领导者要清楚地认识到:人是趋利避害的,甚至是自私自利的。人一旦知道有利可图,就会甘冒危险去获取利益。人际关系实际上都是建立在互相利用的基础上的。这样的理论虽然让人不舒服,但却是事实。反过来说,如果"人性本善",个个都是好员工,那还要制度干嘛呢管理制度不是突出人性"恶"的一面,而是在于最大限度地惩治"恶"的一面,表彰"善"的一面。通过惩恶扬善,力争让下属个个都爱岗敬业、尽职尽责。而要做到惩恶扬善,就得靠"赏"与"罚"这一管理的软硬两手。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赏罚严明自然就能激励士气和规范秩序。
隋文帝统一中国后不久,婺州、越州、苏州等地相继发生叛乱,刚刚统一的局面,面临严重威胁。隋文帝遂命杨素为行军总管,率领大军南下镇压。经过数日激战,击溃叛军,稳定了江南的局势。杨素班师凯旋之时,隋文帝给予了杨素重赏,赐给他黄金40斤,并晋升其子杨玄奖为"仪同三司"。由于隋文帝奖赏得当,所以"文官能尽职"、"武将能效命",从而巩固了全国统一的政治局面。
历史上也有因奖赏不明而成为亡国之君的。这人不是别人,正是隋文帝之子隋炀帝杨广。公元607年,隋炀帝巡视北部边塞。到达榆林后,为了向突厥显示朝廷的威风,命人修造了一座规模宏大而豪华的行宫。并大宴突厥启民可汗及北部各族酋长贵族,还赐给启民可汗帛两千万段。隋炀帝这些劳民伤财、无功而赏的行为,引起朝廷许多大臣的非议。隋炀帝闻知后,非但不责己过,反诬人非,大肆杀戮朝廷大臣。就连先皇隋文帝驾下的老臣也无一幸免。由于隋炀帝的暴行逆施,引起臣民的不满,导致国力日衰,最后,隋炀帝终于被赶下台。
会奖罚而兴国,不会奖罚而亡国。领导者能不能熟练运用赏罚艺术,的确关乎事业的兴衰成败。如何把握赏罚之间的关系呢?不妨看看诸葛亮的观点。
诸葛亮在《便宜十六策》中的《赏罚篇》中写道:奖赏用来鼓励立功,惩罚用来杜绝奸邪。奖赏不能不公平,惩罚也不能不同等。通过赏赐使他们知道所以要给予奖励的原因,勇士就会为了正义奋不顾身;通过惩戒使他们知道所要被处罚的原因,做坏事的人就知道有所畏惧了。所以奖励不能无根据地实施,惩罚也不能随便地乱用,如果没有根据地胡乱奖励,有功劳的人就有怨言,随便地惩罚,那么正直的人就会忌恨。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既然人人都喜欢利益,通过满足利益需求来激发下属的工作热情,又何乐而不为呢不过,这个利益不只是金钱与物质方面的,也包括精神上的满足。下属在钱物上得到了满足,在人格上得到了尊重,主观能动性便能够被充分地激发,潜在的能量就能得到淋漓尽致地释放,能够死心塌地地追随领导者。
中华民国建立之后,蒙古的各亲王纷纷宣布独立。袁世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委任王怀庆为多伦镇守使,负责征伐各个独立的蒙古亲王。经过两个多月的激战,王怀庆率领的军队大获全胜,全歼了蒙古各独立的军队。袁世凯见王怀庆很能打仗,是个人才,就想笼络他。让他将这次作战的军费开个单据,到国库报销。王怀庆为了中饱私囊,就将万元的花费写成了40万元。谁知袁世凯看完后,将单子往桌子上一扔说:"太少了,回去重写。"这着实令王怀庆感到意外,但他马上明白这是袁世凯给他的恩惠,心里暗暗高兴。回去之后,他又壮起胆子写了一张80万元的报销单据,谁料袁世凯看后仍然说太少。当王怀庆将军费报销虚报到万元之后,袁世凯才提笔批了"准领"两个字。王怀庆得了好处,当然感激不尽,心甘情愿地充当了袁世凯的"马前卒"。
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对有功下属的奖赏,是对其功劳的认可,能激励更多的下属建功立业。有功必赏无疑是让人心归附的一个好办法。领导者千万别因此走入了"重赏轻罚"的管理误区。
优秀的领导者对于"奖赏"与"惩罚"是一样看重的。因为惩罚能起到"杀鸡儆猴"、"杀一儆百"的作用。一个团队的管理秩序必须靠惩罚制度来维持。奖赏固然能激发士气,但"赏"与"罚"也会让士气低落。在特殊的情况下,惩罚甚至比奖赏更管用。比如在战场上对临阵脱逃者的处理,就地枪毙恐怕是最好的办法了。
"奖赏"与"惩罚"是管理的左右手,各有各的功用,缺一不可且二者并重。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奖惩分明,这不仅是一个团队的管理之法,也是一个国家的治国安邦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