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的身先士卒能使广大下属产生敬佩与信赖,从而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进而形成巨大的战斗力。
有这样一个小寓言:一群鸭子在池塘边看着池塘里的水呱呱叫,虽然它们很想跳下去游泳,但没有一个敢跳下去。后来,有一只往里面一跳,其他的全跟着跳下去了。第一个跳下水的鸭子是一个领先开导者,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别的鸭子证明池塘里没有危险。领导就应该是那第一个跳下水的鸭子,苏联红军将领崔可夫就是一个好榜样。'
年4月,崔可夫带领步兵第40团抗击白匪军高尔察克部队。
就在敌人将要溃不成军的时候,敌军突然又调来了一个营的预备军。
第40团突然遭到猛烈的袭击,很快出现了混乱,士兵纷纷溃退,形势立刻逆转。如果不赶快调整好战斗队形,稳住阵脚,后果不堪设想。就在这紧急关头,崔可夫来不及细想,翻身上马,举起枪高喊:
"站住!不能再后退了!大家跟我冲,到敌人的侧翼和后方去!"惊慌的士兵在崔可夫的带领下,调转枪口向敌人猛冲过去。敌人没想到败退的红军会突然杀回来,吓得惊慌而逃。红军一举取得胜利。很难想象,若是当时崔可夫没有第一个举枪冲上前去,历史会不会被改写。
关键时刻,作为军队领头羊的崔可夫,他所表现出来的勇气激发了部下难以想象的士气,从而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军队如此,团队亦是如此。关键时刻,领导能不能带头冲上去往往决定了全局的成败。而在平时,能够以身作则地带领自己的团队,也是领导的首要职责之一。
我国的"战神"刘伯承也深知为将应该以身作则的道理,他曾将诸葛亮《将苑》中的《将情》篇奉为自己的座右铭:"夫为将之道,军井未汲,将不言渴;军食未熟,将不言饥;军火未燃,将不言寒;军幕未张,将不言困;夏不操扇,雨不张盖,与众同也。"
抗战爆发后,129师在陕西三原县举行誓师大会。那时,原红四方面军改编的129师大部分官兵对师长刘伯承还不太熟悉,加上还要举行更换国民党军帽军徽仪式,将士们心里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大会那天,又突然暴雨倾盆,大家心里更充满了不悦。大会上,刘伯承巍然屹立在暴雨中作动员,警卫员想为之披上雨衣,被他一把推开,这种与官兵同甘共苦的精神,一下子感染了全体官兵、征服了全体官兵。
古人云:"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领导者如果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即使不发号施令,部下也会奋勇跟上。行为通常比语言更重要,牛势领导的领导力与威信往往不是由语言而是由行为动作体现出来的。
要成为一个牛势领导,不但取决于领导者的执政水平,更多还是取决于领导者在下属心目中的位置和印象。你觉得人家头发脏,但自己身上还有虱子呢,凭什么来批评人家呢?人家又凭什么听你的话呢邓小平说:"连长指导员不以身作则,就带不出好兵来;领导干部不做出好样子,部队就出不了战斗力。"这句话是每一位领导者都应牢记于心的。"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领导者的身先士卒是一种巨大的影响力,它通过领导者本人的身教言传,使广大下属产生敬佩与信赖,从而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进而形成巨大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