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能看清三步,看清三步再走下一步,这是一种使未来了然于胸的高瞻远瞩的眼界,也是一种成熟睿智的领导艺术。
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在《领导者》一书中写道:"成功者一定要能够看到凡人所看不到的眼前利害以外的事情。需要有站在高山之巅极目远眺的眼力。"这句话指出了牛势领导与平庸领导看问题时眼光上的区别。
平庸的领导者因为性格狭隘、学识肤浅等原因,看问题时视野有限,只看到眼前的事物,或者只看见事物的表面现象。工作的时候,边走边看,得过且过,惟上级的命令是从,缺乏主动性;处理问题时,也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解决眼前的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仅自己劳心劳力,还总是陷入困境走不出去,最终被淘汰出局。
而牛势领导高瞻远瞩,他们放眼未来、放眼世界,能看透事物的本质,能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正确地预测事物的发展方向。能看见未来,就能提前做好准备,就能得到下属的敬佩,工作起来就会游刃有余,如鱼得水。
毛泽东比别人高明的一点就是,他每走一步棋,都看到了第二步棋、第三步棋,甚至更远。抗日战争要胜利了,他就想到城市工作问题;三大战役还没有开始,他就开始筹划新中国的蓝图,提出了关于国家体制、政治制度、经济形态等等问题;七届二中全会时,他又进一步把工作重心转移问题、经济政策问题以及干部作风等问题考虑得很周详。新中国成立后的各项工作之所以进行得有条不紊,就是因为毛泽东将建国纲领提前准备好了。
同样的事物,在不同人的眼里,会有不同的认识,进而导致不同的行为方式,最终结果也大不相同甚至是天壤之别,优秀领导者能走一步看三步,带领团队走得快走得远。毛泽东为什么能带领一群泥腿子出身的解放军战士战胜人数多、武器精良的国民党队伍呢?因为每到关键时刻,雄才大略的毛泽东都能看得远,提出诸如农村包围城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游击战、持久战等理论。
从说文解字的角度来理解,领导领导,一个是领一个是导,"领"
就是走在前面,领导者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导"是指引方向,如同大海航行靠舵手,如果领导者看得远,就能正确指引方向,所干的事业就会越做越强,整个团队也会越来越有自信心与战斗力。
鲁肃最初投奔孙权时,通过交谈,孙权对鲁肃的为人及见识颇为满意,当其他宾客告退时,孙权单独留下鲁肃,和他对饮密议时局大事。密谈中,鲁肃给孙权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对策,这就是著名的《塌上策》。
鲁肃说:"汉室是没有希望复兴的了,曹操也是一时半会儿除不掉的,因此,作为将军的您只有立足于江东来观察天下局势的变化,目前要趁北方混战多事的良机,向西进军,消灭黄祖,攻打刘表,将整个长江流域都据为已有。到那时,将军就可以建立国号称帝,然后力图夺取天下。这正是当年汉高祖缔造的大业啊!"
现在的很多人对《隆中对》几乎顶礼膜拜,然而实际上,《隆中对》只是《榻上策》的修订版而已:"曹操不可卒除"与"此诚不可与争锋";"以观天下之衅"与"若天下有变";"鼎足江东"与"保其岩阻";"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与"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后者无一不是对前者换一种方式的再诠释。
《榻上策》比《隆中对》更加高明的地方在于,它明确地看到了"汉室不可复兴"的发展趋势。要知道,这一论断是在汉室尚有一定影响力的建安六年说出来的,再看看八年之后诸葛亮还信心百倍地在说"汉室可兴",鲁肃的战略眼光由此可见一斑。后来东吴政权的建立和扩大,正是执行了这一正确的战略决策的结果。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领导者是团队的指引者,他们应该开阔视野,放远眼光,如果鼠目寸光,干工作就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系统性与可持续性,东一锤子西一榔头,工作肯定开展不好。牛势领导干工作之所以顺水顺风,就在于他们能完全预见未来的发展趋势,能一眼洞察事物的本来面目,能准确辨别团队的前进方向,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在着眼全局、着眼未来的大背景下去思考问题、谋划策略、领导下属、开展工作。
坐在指挥台上,如果什么也看不见,就不能叫领导;坐在指挥台上,只看见地平线上已经出现的东西,那是平平常常的领导;只有当桅杆顶刚刚露出的时候,就能看出未来会出现的大趋势,才是好领导。走一步能看清三步,看清三步再走下一步,这是一种使未来了然于胸的高瞻远瞩的眼界,也是一种成熟睿智的领导艺术,能使领导活动在高水平上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