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上司相处,不能不能干,否则就得不到欣赏;也不能太能干,锋芒太露不仅功高震主,而且还容易引起同僚的嫉妒。
做下属的,最忌讳的是自以为是,不将领导放在眼里,凡是以这种态度对待上司的,十有八九要遭到猜忌而没有好下场。当年刘邦曾经问韩信:"你看我能带多少兵?"韩信说:"陛下带兵最多也不能超过十万。"刘邦又问:"那么你呢?"韩信说:"我是多多益善。"这样的回答,刘邦怎么能不耿耿于怀在过去,一个主子打下江山之后,就会对手下的虎将功臣大开杀戒,就是因为他们的才干成了皇帝的心病,所以才会出现"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的事情。只有极少数懂得韬光养晦者,如张良、刘伯温,才能做到全身而退。
岳飞也是死在威胁皇权的这种可能性上。他悲剧产生的根本原因有两个,一是宋朝基本政策导向是抑制武将,二是他的上司高宗赵构缺乏自信、性格软弱。而岳飞呢?他是能人又是牛人,让上司不放心;他是能人又是名人,让上司不开心;他是能人又是直人,让上司不省心;他是能人又是贤人,让上司不安心。最要命的是,他是能人又是犟人,不会揣摩上司意图,喜欢自行其是,这怎么能让肚量狭小的赵构放心呢喜好虚荣,爱听奉承,这是人性的弱点。上司也是人,也不愿意被别人比下去。一旦你的能力、业绩超过了上司,这对你来说不仅绝不是好事情,甚而还可能产生致命后果。
隋代薛道衡,13岁即能讲《左氏春秋传》,隋文帝时做内史侍郎,隋炀帝时任潘州刺史。隋炀帝自以为文才甚高,不想让众人超过自己。而薛道衡呢?他自负有才,不把皇上看在眼里。结果隋炀帝便找了个借口将薛道衡处以绞刑。
现在的锋芒毕露虽然不会招来杀身之祸,但也可能让自己的人生之路越走越窄。
与上司相处是很左右为难的,你不能不能干,否则就得不到欣赏;你也不能太能干,锋芒太露不仅功高震主,而且还容易引起同僚的嫉妒。虽然取得了暂时的成功,却为自己掘好了坟墓,所以,牛势领导在上司面前不能太牛皮哄哄的,才华显露要适可而止。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斯大林在军事上最倚重的人有两个,一个是军事天才朱可夫,另一个则是苏军大本营的总参谋长华西里也夫斯基。斯大林在晚年逐渐变得独裁,"惟我独尊"的个性使他不能允许世界上有人比他更高明,更难以接受下属的不同意见。
在二战期间,斯大林的这种过分的"自我尊严"曾使红军大吃苦头,遭受到本可避免的巨大损失和重创。提出正确建议的朱可夫一度曾被斯大林一怒之下赶出了大本营,但有一人例外,他就是华西里也夫斯基,他往往能使斯大林在不知不觉中采纳他的正确的作战计划,从而发挥着杰出作用。
华西里也夫斯基的进言妙招之一便是潜移默化地在休息中施加影响。
在斯大林的办公室里,华西里也夫斯基喜欢同斯大林谈天说地地"闲聊",并且往往还会"不经意"地"顺便"说说军事问题,既非郑重其事地大谈特谈,讲的也不是头头是道。但奇妙的是,等华西里也夫斯基走后,斯大林往往会想到一个好计划。过不了多久,斯大林就会在军事会议上宣布这一计划。大家都纷纷称赞斯大林的深谋远虑,但只有斯大林和华西里也夫斯基心里最清楚谁是真正的发起者。正是在这些闲聊中,华西里也夫斯基用自己的思想启发了斯大林,以至于斯大林本人也认为这些好主意正是他自己想出来的。
但不管怎样,从效果上看,华西里也夫斯基达到了他的目的。使他的建议能够被斯大林所采纳,并成为斯大林最为倚重的人之一。
随着现实竞争的越来越激烈,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上司的重要性。
从大的方面上看,上司能直接决定着你的事业、前途甚至命运;从小的方面上看,上司对你的态度还会影响到你的喜怒哀乐。所以,想要工作更好地开展、实现更大的人生理想,就必须谨慎与上司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