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真挚情感。
3.能联系实际,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教学重点”
理解“我”为什么发出呼吁,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感知全文。
1.播放图片,体会幸福。
2.引入课题。
可是,这样幸福的生活并不属于每个孩子。(出示课题)让我们一起继续走进第15课,去倾听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吧!
3.回忆课文内容。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篇课文是雷利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封信,信中到底讲了些什么?(指名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1994年,雷利的爸爸雷润明同志在执行维护和平的行动中不幸牺牲了,两年后雷利怀着沉痛的心情写下了这封信,他在信中呼吁了什么?(根据回答板书:要和平不要战争)
(二)深入探究,感悟形象。
1.默读第2—5自然段。
那雷利的爸爸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自由读课文第2—5自然段,看爸爸是个怎样的人,用笔勾出相关句子,可以作下批注。
2.勾画、交流、汇报:
(1)“我的爸爸是一名卓越的……”
指导学生理解“卓越”。
(2)“我至今都忘不了……”
指导学生体会出爸爸很爱“我”和妈妈,但是为了和平事业,爸爸义无反顾地奔赴了维护和平行动的第一线。讲解蓝盔象征着和平,爸爸给“我”送一顶蓝盔,指导学生谈体会。
(3)“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
指导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语言情况理解爸爸精通四国语言,并为之自豪,有感情朗读。
(三)入情入境,潜心会文。
1.想象再次见面。
孩子们,假如我们就是雷利,今天我们的爸爸就要凯旋归来了,心情怎么样?
让我们穿过时空的隧道,和妈妈一起来到机场,我们会怎么做、怎么说?那爸爸会给我带什么呢?
2.再现见面情景。
(1)播放图片加音乐,师解说。
现在爸爸回来了,蓝盔也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我”和妈妈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
(2)指导有感情朗读。
爸爸永远永远地离开了“我”和妈妈,此时此刻,你心情怎样?读出你的感受。
3.理解“爸爸的死是光荣的”。
爸爸是为了维护世界的和平而牺牲的,导读:他的死是——光荣的……
4.理解“娇嫩的和平之花”。
(1)这是一位用生命捍卫和平的勇士,他的儿子雷利怎能不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所有善良的人都希望和平之神永驻人间。但是现实生活中又是怎样的呢?请大家默读第6、7自然段。
(2)师生交流搜集的战争资料,谈体会。
(3)理解“娇嫩的和平之花”。
5.雷利的呼吁。
(1)过渡:正因为这朵娇嫩的和平之花还经受着罪恶的子弹的威胁,所以雷利这样向加利先生呼吁:救救孩子们,(指板书)(要和平,不要战争。)
(2)拓展:(大屏幕出示句式)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还为了什么呢?发挥你们的想象。
(3)大屏幕出示最后一句,齐读。
(四)点题明理,拓展升华。
1.过渡:(出示维和部队图片)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和国家正在为维护世界的和平做出不懈的努力,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共有110多个国家派出过75万多维和人员,他们为解决地区冲突和维护和平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2.表达内心想法
听到这么多人为和平努力,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些什么?
3.祝愿
我相信,在全世界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和平之神一定会(永驻人间),(画和平鸽)让洁白的和平鸽带着我们的美好祝愿在蓝天下高高翱翔,让和平之花越开越艳,让和平之神(永驻人间)。
4.欣赏
现在,21世纪已经来临,在人类的共同努力下,世界正在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播放《让世界充满爱》)
(指导徒弟王芳执教《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在长沙举办的“两岸四地”活动中获专家好评及现场热烈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