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小说里有个故事:洞房花烛之夜新娘苏小妹有意考新郎秦少游的才情,要他对对子,出句云:“闭门推出窗前月。”以饱学著称的秦少游一时被这句弄得一筹莫展,徘徊于窗前池畔,冥思苦想到三更鼓响。苏东坡有意帮助新郎解决这个难解,但也不是越俎代庖,而是随手捡粒石子投向池中。石落水响,惊动少游。当少游看到石子击破水面时,恍然大悟,对出了“投石击破水底天”的佳句。这一趣事对我们颇有启发。
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在疑点、难点面前碰钉子,思路不畅时,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去打破其头脑中的平静,激发思维的波澜,启动其积贮的信息,引导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而不是硬性“灌注”,把答案告诉学生。
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在备课时,就要花大力气,先行找疑和破疑。这样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就会高屋建瓴,指挥若定。如当学生答不出关键性疑难问题时,教师就可抛“疑”、设“疑”,引导学生进入教学境界。
笔者在教《愚公移山》这篇课文时,曾向学生投问:一个刚开始长牙齿的小孩去帮助愚公移山,他的爸爸会同意吗?学生考虑了一下,立刻就有同学举手回答说那小孩没有爸爸。我问他是怎么知道的。学生答曰:那孩子是孀妻之子。这种设疑,既生动,又幽默,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记住了词义。
设疑法还可以是这样的:一个难度颇大的问题,会把学生问得瞠目结舌,不如设计一组小问题,学生答出了小问题,也就自然而然地使大问题得到了解决。如《草船借箭》一课,“如何理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有位教师紧扣这一难点,将其分解成如下几个小问题,以降低难度:①诸葛亮为什么主动立下军令状?②诸葛亮为什么请鲁肃帮忙而不请别人?③诸葛亮为什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敲鼓一边大声呐喊?问题不多,却紧紧围绕中心问题设问,每个问题都与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有关。学生很顺利地答出这些小问题,大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的理解更透彻了。
看来,设疑法是打开学生智慧大门的一把钥匙,是启发学生多思、深思、会思的有效方法,也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上孜孜以求的那种“投石击破水底天”的佳境。
(此文在《荆州日报》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