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民移居国外,历史悠久。但在唐宋之前,移居于国外的华人,还没有固定的称呼。唐宋以后,多数国人自称为“唐人”,这是因为唐代盛世,声誉远播国外,后来海外各国便称中国人为唐人。
当时的华侨亦自称唐人,他们对祖国习惯称呼为“唐山”,因而也就称自己为“唐山人”。到了明清时期,仍多称“唐人”、“唐山人”,但也有称为“华人”、“中华人”的。
清朝末年及之后,又有“华民”、“华侨”、“华工”等称谓。
“华”与“侨”两个字,就其单词的含义来说:“华”是中国的古称,“侨”是客居、寄居的意思。在唐宋之前就把寄居在他乡的人称为“侨人”或“侨士”。东晋时,北方流亡者大量南下,皇室统治者便在当时的扬州和荆州设了很多“侨郡”、“侨乡”来安置他们,这是使用“侨”字的开始。
随着移居国外人数的激增,“华”与“侨”二字被联在一起,用来称呼旅居在国外或寄居、客居的华人。在官方文件中正式使用“华侨”一词是在1883年,郑观应在给李鸿章的转奏清室统治者的奏章中有“华侨”一词。
1904年,清外务部又在一份奏请《在海外设置领事馆》的折子里提到“在海外设领,经费支出无多,而华侨收益甚大”。
从此以后,“华侨”一词便成为普遍寄居海外的中国人的一种专称了。
敦煌壁画中的“飞天”是怎么来的
敦煌飞天是敦煌艺术的标志。只要看到姿态优美的飞天,人们就会想到敦煌莫高窟艺术。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几乎窟窟画有飞天,总计4500余身。
敦煌飞天从起源和职能上说,它不是一位神。它是乾闼婆与紧那罗的复合体。乾闼婆是印度梵语的音译,意译为天歌神。由于他周身散发香气,又叫香间神;紧那罗是印度古梵文的音译,意译为天乐神。乾闼婆和紧那罗原是印度古神话和婆罗门教中的娱乐神和歌舞神。神话传说中说他们一个善歌,一个善舞,形影不离,融洽和谐,是恩爱的夫妻。后来被佛教吸收,化为天龙八部众神中的两位天神。
乾闼婆和紧那罗最初在佛教天龙八部众神中的职能中是有区别的。乾闼婆——乐神的任务是在佛教净土世界里散香气,为佛献花、供宝、作礼赞,栖身于花丛,飞翔于天宫;紧那罗——歌神的任务是在佛国净土世界里,为佛陀、菩萨、众神、天人奏乐歌舞,居住在天宫,不能飞翔于云霄,后来乾闼婆和紧那罗的职能混为一体;乾闼婆亦演奏乐器,载歌载舞;紧那罗亦冲出天宫,飞翔云霄。乾闼婆和紧那罗男女不分,合为一体,化为后世的敦煌飞天。
敦煌飞天从艺术形象上说,不是一种文化的艺术形象,而是多种文化的复合体。飞天的故乡虽在印度,但敦煌飞天却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成的。它是印度佛教天人和中国道教羽人、西域飞天和中原飞天长期交流融合成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飞天。它不长翅膀,也不生羽毛,借助彩云而不依靠彩云,主要凭借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而凌空翱翔。敦煌飞天可以说是中国艺术家最杰出的创作之一,是世界美术史上的一个奇迹。
为什么用“桃李”比喻学生
“桃李满天下”,是人们对辛勤育人,教出的学生遍布各地的老师的赞誉之辞。那么,为什么称学生为“桃李”,而不是其他呢?
据汉朝《韩诗外传》载,春秋时,魏国有个叫子质的大臣,他得势时,曾保荐过很多人。后来丢官只身跑到北方,见到一个叫简子的人。子质向简子发牢骚说:“我过去培养了许多人,但是,当我遇到困难时,竟然没有一个人来帮助我,你看,我如今就落得孤身一人的地步。”简子听罢,劝慰子质说:“春天种了桃树和李树,到夏天可在树阴下纳凉,秋天还可以吃到可口的果实。可是,如果你春天种的是蒺藜,到夏天不但不能利用它的叶子,而且还会长出刺来扎人。可见,培养人保荐人也要注意对象,君子培养人才,就像种树一样,应先选好对象,然后再培植啊!”
因此,后人就用“桃李”来比喻有培养前途的人,如今则用来泛指学生。
“一鸣惊人”这个成语怎么来的
战国时代,齐国有一个名叫淳于髡的人。他的口才很好,也很会说话。他常常用一些有趣的隐语,来规劝君主,使君主不但不生气,而且乐于接受。
当时齐国的威王,本来是一个很有才智的君主,但是,在他即位以后,却沉迷于酒色,不管国家大事,终日只知饮酒作乐,官吏们贪污失职,各国的诸侯也都趁机来侵犯,使得齐国到了濒临灭亡的边缘。虽然齐国的一些爱国之人都很担心,但是,却都因为畏惧威王,所以没有人敢出来劝谏。
淳于髡知道后,便想了一个计策,准备找个机会去劝告威王。
有一天,淳于髡见到了威王,就对他说:“大王,为臣有一个谜语想请您猜一猜:咱们国家有只大鸟,住在大王的宫廷中,已经整整3年了,可是它既不振翅飞翔也不叫,只是毫无目的地蜷伏着,大王您猜,这是一只什么鸟呢?”
齐威王本是一个聪明人,一听就知道淳于髡是在讽刺自己像只大鸟一样,身为一国之尊,却毫无作为,只知道享乐。而他确实也不愿再当一个昏庸的君主了,于是沉吟了一会儿之后便毅然决定要改过,振作起来,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因此他对淳于髡说:“嗯,这一只大鸟,你不知道,它不飞则已,一飞就会冲到天上去;它不鸣则已,一鸣就会惊动众人,你慢慢等着瞧吧!”
从此齐威王不再沉迷于饮酒作乐,而开始整顿国政。首先他召见全国的官吏,尽忠负责的,就给予奖励;对那些腐败无能的,则加以惩罚。结果全国上下,很快就振作起来,到处充满蓬勃的朝气。另一方面他也着手整顿军事,强大武力,重振国家的威望。各国诸侯听到这个消息后都很震惊,不但不敢再来侵犯,甚至还把原先侵占的土地都归还给了齐国。
所以后来的人便把“一鸣惊人”这句成语用来比喻一个人如有不平凡的才能,只要他能好好运用,一旦发挥出来,往往会有惊人的作为。
远古人类没有外语
如今,人类社会的文化多姿多彩,不同文化的表达方式也截然不同。但是,一位名叫埃曼纽尔·阿纳帝的意大利学者经过研究世界不同地区史前人类的岩画,得出的结论却是:所有人类的祖先在最开始交流的时候,使用的是同一种表达方式,遵循的也是同一种逻辑规则。他甚至认为;在人类进化到智人阶段时,存在着一种全人类通用的“原始母语”,世界上所有的语言都是在那之上发展起来的。
作为世界岩石艺术档案组织的创始人,阿纳蒂研究了5大洲160个国家和地区3万年前左右的岩画,认为各地原始人类最初所能表达的事物范围都极其有限,因此也非常一致。在那之后,受到地形、气候、食物和社会组织等条件的影响,概念、语言和艺术等领域的分化才渐渐开始,不同的文化由此形成。
阿纳蒂说,研究表明,世界各地史前艺术具有惊人的同一性,表现了同样的逻辑结构、联想方式和符号象征。阿纳蒂发现,非洲、欧洲、亚洲、大洋洲和美洲最早的史前艺术作品全都把红色作为主色调。他解释说,这并不是偶然的,因为红色是血液的颜色,代表着生殖和繁衍,这是与原始人的生存密切相关的问题。
阿纳蒂指出,全世界的原始人似乎都在用相似的符号表达相似的概念。在欧亚大陆和美洲,三角形和方块都用来表示土地;各个大洲都用一组波浪线代表水或液体;而无论在地球的哪个角落,带有放射线的圆盘描绘的都是太阳。
阿纳蒂还说,各地旧石器时代岩画的主题也无非3种:食物、性和土地。所有史前岩画描绘的对象都集中在人体形象、动物形象、武器、工具、地形和表意符号,而植物和风景这类本应很常见的事物却很少在任何地区的岩画中出现。
但学术界对阿纳蒂的观点存在争议。国际岩石艺术组织联合会主席贝德纳里克认为,旧石器,时代岩画主题和表现手段的一致性也许仅仅是巧合,而且,阿纳蒂推断的语言进化时间表与此前普遍认同的说法存在矛盾,因为相当一部分专家认为相对复杂的语言系统是在约100万年前形成的,这个时间要远远早于旧石器时代艺术产生的年代。
楼兰文字之谜
从考古发现看,我们知道楼兰人使用的官方文字是佉卢文。据乔治·布勒等人的研究,佉卢文属于腓尼基字母体系的拼音文字,是从阿拉美文演变而来。目前所知道的最早的佉卢文是公元前三世纪古印度阿育王颁布的摩崖法敕。一世纪前后,中亚贵霜上朝曾将其作为官方文字之一,二世纪以后,贵霜碑铭逐渐采用波罗谜文,以后,随着王朝的灭亡而被废弃了。当佉卢文在阿富汗等地趋于没落之时,却在我国古代于阗、鄯善、疏勒、龟兹等王国里被沿用下来。就目前发现的佉卢文简牍数量而言,在我国新疆发现的材料最多、最系统和完整。为什么楼兰王朝使用这种在中亚已经绝迹的文字,难道“楼兰民族”是从中亚迁入本地的“外族人”?那么,他们经过了怎样的迁徙路线?在他们迁入之前该地是否居住着本地土著?他们与土著的关系如何?由于解读佉卢文有一定的难度,并非所有的资料都得到了释读,已释读的内容也有争议。可以肯定,要完全了解楼兰文化的内涵,全面解读佉卢文资料是一个关键。
当然,楼兰发现的佉卢文只是一种宗教和官方用语,并不是生活语言。本族人讲的语言是吐火罗语,这也是一种印欧语系的语言,早已成为“死语言”。吐火罗语在塔里木盆地有广泛的分布,有若干方言区。楼兰人讲的是“欧洲语言”,难道他们是从更远的欧洲经中亚迁入的最早欧洲移民?研究者仍然十分慎重。因为虽然楼兰人使用印欧语系的语言,但单有语言证据并不能肯定其为欧洲的后裔。
经石峪大字是谁所为
在泰山经石峪中的一块大石坪上,刻着《金刚经》经文,被人们称为经石峪大字。。
经石峪石刻的书法艺术之精,在我国书法界上是罕见的。遗憾的是,到现在还没有人知道是谁创作了经石峪大字。虽然郭沫若先生诗中已提到是“北齐人所书”,可是实际上他并没有什么依据,只是沿用古人之说。至今为止,经石峪大字的作者是谁,仍然是个谜。
清代学者考证后,指出经石峪大字石刻是北齐时的作品。但不同的学者对作者的认定全然不同。
根据清代学者聂剑光在《泰山道里记》中所写的可断定,经石峪石刻与徂徕山石刻手法相同,所以,把经石峪石刻的主人定为徂徕山石刻落款的梁父县令王子椿。在此之后,《泰安县志》以及许多泰山述记都赞成这种说法。不过,仔细考证后会发现,徂徕山石刻的款志是“经主梁 父县令王子椿”,那么这只能说王子椿是经主,并不能由此认定他就是经石峪石刻的作者。所以聂剑光等人的说法很勉强,让人难以置信。
而清代学者魏源在《岱山经石峪歌》一书中也认为经石峪的作者是徂徕水,但理由不充足,说服力不够强。不过此后有许多人又附和魏源的说法,特别是名满天下的现代学者郭沫若也沿用这一说法。
除了认为北齐人创作了经石峪大字石刻的观点外,还有其他见解。
宋人陈国瑞的“非所能历千百年而不灭”一句,是感慨而发,还是有所考证,现在无法知道。
明朝学者王世贞则把经石峪石刻的作者定到了北齐之后的唐代。这种说法也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经石峪的作者无论是北齐人,还是唐代人,迄今为止都没有足够证据来证实,要揭开这个谜还需后人进一步研究和考证。
神秘的绳结语
1527年,西班牙冒险家勘探今天厄瓜多尔南部海岸一带地区时,发现了一个绵延四千多公里的庞大印第安帝国——印加帝国,疆界北起现在厄瓜多尔与哥伦比亚接壤处,南到今天的智利中部。这个帝国的元首高高在上,是臣民尊为太阳神后裔的专制君主。帝国人口众多,分成若干个部族,各地筑有道路和渠道。帝国内的各种活动,由一个高效率的行政体系统筹办理,并以帝国中部的首都库斯科为发号施令的地方。西班牙人看到这些已开化“异教徒”的工程和农业技术,及锻工精细、品种繁多的金银器皿,不由得叹为观止。这些印第安人的建筑工程和工艺制品不但能与欧洲最佳的媲美,而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令西班牙人同样感到惊奇的是,印加人既不能读,也不会写。他们没有文字,也没有书写的数字体系,甚至连原始的图画记录和象形文字也没有。
这似乎不可思议。然而皇帝有需要时,手上资料一应俱全。如帝国子民的身份和年龄、食物供应、军队驻扎地点和数目、金银财产及皇帝关注的史实和法律等。以上所有的事项都用结绳的方法记录,而且非常翔实、准确,甚至一双便鞋也不会遗漏。
印加人的绳结语是在一条至少30厘米长的绳子上,系以各种长短粗细不一、颜色有别的绳子,在这些绳子上的某处,说不定还系有其它或长或短的绳子。印加人用不同长度的大小绳子,配以各种颜色的彩绳,就能做精密的记录,再复杂、繁多的事项也不怕有遗误。
打了结的绳子多得象现代图书馆里的藏书,由受过训练的人专门负责管理。保管具有结绳记事的本领,所以极受人尊崇,帝国君主也免除他们的各项义务。印加上层社会的男子所受的教育,是以如何通读和编绳结语为主。每个村庄至少有三四个结绳管理员,他们将彼此的记录交换检查,确保所有事项都能按规定记录下来。这些人各有专责:一个专管谷物收成的记录,一个管人口统计数字,一个管军备,还有其他的管民生所系事项等等。至于其他与数字无关的记载,如历史,传说和法律等“学识”,则要求记录者有极好的记忆。这类事项的大纲完全用口授的方法代代相传,有关细节再用结绳。
绳结语对一个幅员辽阔的中央集权国家极其重要。因此,所有地方上的结绳记录,均须呈交设在库斯科的中央记录局,以备当局核查。
西斑牙人征服印加帝国后,引进了一种书目文字,因此大部分绳结语就湮灭了。今天我们见到的结绳记录大都收藏在博物馆里,但是现在的厄瓜多尔、秘鲁和玻利维亚的山区,仍有人用简单的印加绳结语记事,古印加人的后裔还以在长绳上打结和解结的方式来记录羊的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