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08100000021

第21章 中国文字从何起源的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但它到底古老到什么程度,具体起源于何时,又是文化史上极富争论性的一个问题。

从战国时代,我国学者就开始注意汉字起源的问题了,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广的一种说法就是仓颉造字说,但仓颉是什么时代的人,却也众说不一。司马迁、班固、韦诞、宋忠、傅率都说他是黄帝的史官;崔瑗、曹植、蔡邕、索靖说他是古代的帝王;徐整说他是在神农、黄帝之间;谯周认为他在黄帝之世,等等。仓颉造字的方式,有人说是统一了文字的书写方式,流传后世,有人说是发明了象形之文。此外,有人把结绳记事作为汉字的起源,有人把八卦视为汉字的起源,也都是一家之说。

目前,一种较为普遍的说法是,汉文字是由人民集体创造的,经“巫”和“史”整理而成。有的史学家认为,到了殷商时代中国才有了文字:青铜器铭文和甲骨文。但也有史学家提出,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已很成熟了,中国文字的起始应从此往前推,前推多少,众说不一,有的主张至少上推1000年,有的主张推到夏以前,也有主张推到夏末的。在考古学家的考古发现中,对汉文字起源认定的依据也不一样。有人在仰韶期的文化遗址中,曾发现很多长方形的古板,有刻画过的,怀疑是原始的文字;也有人从早于夏朝的陶器上所刻画的图案,来分析文字的初始形态。郭沫若曾在《奴隶制时代》中《古代文字之辨证的发展》一文中提出过以半坡彩陶上刻画的条文为中国文字的起源,半坡遗址距今有6000年左右,但对半坡彩陶上刻画的符号的含义,却还没有阐明。

中国文字的起源,主要还须大量有说服力的材料佐证。

文字起源之谜是什么

文字已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交流工具,但文字的起源,并不是一个能轻易下结论的问题。

被古文字学家确认为最古老的图画文字是公元前3500年左右,出现在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在一块几英寸见方的大理石碑上,两面12个左右的图画清晰地表明这里记载着一个重大事件。在图画文字之后,出现了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画谜文字”,绝大多数考古学家认为这种文字形式出现在公元前1800年的两河流域地区。音节文字很可能是字母文字最终形成前的一个阶段,处在这一阶段的文字有:公元前3100年的苏美尔文字、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埃及文字、公元前2200年的原始印度文字、公元前2000年的克里特线形文字、公元前1500年的赫梯文字、公元前1300年前后的甲骨文字。字母文字是文字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标志着文字规范化的到来。有些学者认为,巴勒斯坦和叙利亚等地使用闪米特语的人,采用了埃及的词汇符号并且使用了词汇的第一个发音而发展了包括某些确定的元音在内的字母文字。但美国学者格尔帕却认为,第一个能被公正地称之为字母文字的是希腊语,希腊语充分地接受了闪米特语的音阶表,发展了元音制度,首创元音与辅音的结合,第一次创造了完备的字母文字体制,是公元前9世纪。而另一些研究者却认为早在公元前1800年,这一伟大创造就已完成了。

关于文字的起源时间、地区、形式等总有许多难于确定的争论,很难理出一个整齐划一的发展阶段。

汉字究竟有多少

汉字数量繁多,随着社会的发展,还会不断地增加。统计一下各个时代汉字的数量就可以看出这一特点。

现在已发现的甲骨文中,单字有4500多个,其中可以认识的有1700多个。

目前已知的金文中,单字有3500个左右,能够辨认的有2000多字。

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有系统的字书,收字9353个。

晋代吕忱撰《字林》,收12824字;后魏阳承庆撰《字统》,收13734字;南朝顾野王撰《玉篇》,收16917字;隋朝陆法言作《切韵》,收12158字。

宋代陈彭年等人的《大宋重修广韵》,收26194字。司马光撰《类篇》,收31391字。

明朝梅膺祚撰《字汇》,收33170字。宋濂等撰《洪武正韵》,收32025字。张自烈撰《正字通》,收33000余字。清朝张玉书等编《康熙字典》,收47035字。

1915年出版徐元诘等人所编《中华大字典》,收48000余字。

解放后列为我国文化建设重点项目的《汉语大字典》共收古今楷书汉字56000多个,是当今世界上收集汉字单字最多的一部字典。

“的、地、得”的用法如何

“的”、“地”、“得”在语句中都做结构助词,不表示实在的意义;读音也一样,都读“de”。因此,许多同学不能准确区别、正确使用这三个字。

“的”、“地”、“得”在句中的用法是完全不相同的。“的”用在名词的前面,起连接中心词和修饰、限制词的作用。如:

1。火红的太阳冉冉升起。

2。他的嗓音真好。

“的”字后面的那个词是中心词;前面的是修饰或限制词,表示“谁”、“什么”等。如“火红”是修饰“太阳”的,表示太阳是什么样的;“他”是限制“嗓音”的,表示嗓音是谁的。

“地”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也起连接中心词和限制词的作用。如:

1。小艇迅速地前进。

2。会上,大家的情绪异常地热烈。

第一句“地”后面是动词;前面是限制词,表示是怎样的动作。第二句“地”后面是形容词;前面是限制词,表示“热烈”的程度。

“得”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它后面的词或词组是前面动词或形容词的补充成分。如:

1。同学们干得很起劲。

2。苹果红得可爱。

第一句“得”前面是动词;后面补充说明动词怎么样,表示“干”的程度。第二句“得”前面是形容词;后面补充说明形容词怎么样,表示“红”的结果。

同学们要掌握这三个字的用法,只要分别记住它们各自在句中的位置和作用就可以了。当然,“的”字还有一些特殊的用法,同学们在使用时要特别注意。

“的”可以附着在词或词组后面,合起来构成具有名词性质的短语。如:

1。红红绿绿的是同学们扎的纸花。

2。吃的、穿的,都要保证供应。

“的”还可以放在几个并列的词后面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如:

1。桌子上放了些纸、笔什么的。

2。他去买了些糕儿饼儿的。

二、两、俩用法有什么异同

“二”、“两”、“俩”都是数词,所表示的数目是相同的,但用法并不完全一样。我们在说话或写文章时应当合理选用,否则就会造成不应有的语病。

“二”和“两”在用法上有相同之处,其主要表现是用在表示长短、容积和轻重等量词(即度量衡单位)的前面,用“二”和“两”均可,如二尺,也可以说成两尺;两千克,可以说成二千克,它们所不同的是在一般量词的前面,通常用“两”而不用“二”。如两本书,一般不说二本书;两间房子,不说二间房子。

“俩”是两个的合音,读(lia),所表示的数目与“二”和“两”是相同的,但在用法上既不同于“二”,也不同于“两”,而和“两个”的意义和用法基本一样。如兄弟两个,可以说成兄弟俩。凡是用了“俩”的地方,后面就不能再加量词“个”,加上就显得重复、别扭、文理不通。

古代的“文”与“字”有何区别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说文解字》是我国语言学史上的重要巨著,也是一部重要的字典。它为什么要命名为《说文解字》?“文”和“字”有什么区别呢?

原来,古代人把独体的,不可分解的象形字、指事字叫做“文”;合体的,可以分析的形声字、会意字叫做“字”。《说文解字·叙》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意思是说,仓颉在开始造文字时,大都是依照事物的形象画出它们的图形,所以叫做“文”。后来,形旁声旁互相结合,出现的形声字、会意字就叫做“字”。“文”是事物的本象,“字”是由文孳生出来而逐渐增多的。换句话说,依类象形,即独体,即“文”;形声相益,即合体,即“字”。这里便明确指出了“文”和“字”的区别,也说明了《说文解字》命名的缘由。

“文字”连用始见于秦始皇琅琊台刻石:“器械一量,同书文字”。“文字”,在现代汉语中,一义为记录语言的符号,如汉字、拉丁字母等。一义为语言的书写形式,如汉文、英文等。另有一义即指文章,多指形式方面,如说“文字清通”,意即文章清新流畅。

甲骨文是怎样被发现的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有一天,国子监祭酒(国子监为国家最高学府,祭酒相当于今大学校长)王懿荣患疟疾,请医生来看病,医生为他开的处方中有“龙骨”药一味。王懿荣待抓药的人回来后,拿起龙骨观看,忽然发现“龙骨”上面有一些刀刻的痕迹,再仔细观察,这些刀痕绘形意味浓厚,但又不是图画。经过初步思索、分析,他认为这些痕迹,可能是古人遗留下来的文字。

王懿荣是研究古文物和古文字的专家,他马上派人去把药店的“龙骨”全部买回来,经过细心研究,终于发现,这些“龙骨”全是些龟甲和兽甲,甲骨上的文字是在原始图案和符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字,而这些文字大多为“卜辞”,是商朝奴隶主贵族向他们的祖先或鬼神占卜或祭礼的记录。后人把这些文字称为“甲骨文”,甲骨文就这样被发现了。

这些甲骨是从哪里来的呢?原来,它们最早出土于河南安阳西北的“殷墟”,殷墟是商朝都城所在地,早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以前就被当地农民发现。农民以为是“龙骨”,可以治病,便卖到药店。当时,王懿荣曾以每字二两银子的高价搜求甲骨文,甲骨文便为世人所重视。

“三味”指什么

有一篇课文叫《三味书屋》,同学们往往对此产生疑问:这“三味书屋”是什么意思呢?对此问题,老师们的看法也不一致,大体上有如下几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是,古人把经书比作肉汤,把史书比作肉块,把子书比作肉酱,说读这三类书正如品尝这三种美味一样,取名“三味书屋”,寓含博览群书之意。

第二种解释认为,读经书味如稻粱,读史书味如肴馔,读子书味如醯(xī)醢(hǎi),也是博览群书之意。

第三种是许钦文在《语文课中鲁迅作品的教学》一书中说:“大概是把经书、史书、子书比喻作食物,经书是米谷,史书是菜蔬,子书是点心。”他因为没有确凿的证据,所以加上“大概”二字。

第四种解释说,鲁迅的塾师寿镜吾老先生认为“读书有味”,加之屋后园中梅花有味、桂花有味,合起来便是“三味”。

第五种解释说,三国时董遇曾说过:“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人们应当利用一切空余时间努力学习,切莫让宝贵时光白白流失。宋朝苏轼对此极为赞赏,曾作诗说:“此生有味在‘三余’。”后来,寿镜吾的祖父寿峰岚认为“为学当以三余”,并将其书屋取名为“三味”。

以上种种说法,到底哪一种正确呢?我们先来看看古人对“三味”的解释。唐代段成式在《酉阳杂俎》序中说:“无若诗书之味大(同“太”字)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也。”宋朝文学家李献臣所著《邯郸书目》中也说:“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

太羹是古时祭祀所用的肉汁。折俎指帝王士大夫宴礼时,将牲体关节解开,折起来盛在器皿中,俎是盛牺牲的礼器。醯醢是调好味的肉酱,醯是醋,醢是肉酱。“三味”的意思即经、史、子三种书犹如佳肴,读书正如品尝美味。由此可见,上文中第一种解释是正确的。

另外,“三味书屋”的横匾两旁有一副对联:“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清楚地说明诗书是有味的太羹,也是对“三味”一词最好的解释。

同类推荐
  • 危险如何应对

    危险如何应对

    由于青少年的生活阅历还不多,安全意识淡薄,遇到紧急突发事件时缺乏经验,所以这本书介绍了家居安全急救、交通遇险自救、野外避险、意外伤害的防范、自然灾害自救、少女自我保护等知识,从孩子身体、健康的保护,到在家庭生活、校园活动、野外活动以及遇到自然灾害时,如何避险以获得安全,都对孩子们进行了具体的指导。这些将增强广大青少年的防范意识,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自我防护能力。《危险如何应对》还精选了一些安全避险案例进行讲述。这些案例基本囊括了平日生活中和野外遇险的各类典型情况,从中告诉孩子们如何预测和规避各种各样的危险,遇到险境时,应该以怎样的知识和心理状态把危害降到最低,以保障自己的生命安全
  • 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读书故事

    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读书故事

    本书一共二十册,书中的故事具有很强的启迪性,对青少年的人生成长具有很大帮助性。
  •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简:用度从简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简:用度从简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不断发展和延续的根本,因此,青少年德育教育就显得更加重要。为了增强和提升国民素质,尤其是青少年的道德素质,编者特意精心编写了本套丛书——《巅峰阅读文库》。“巅峰阅读文库”通过故事、诗文和格言等形式,全面地展示了人类永不磨灭的美德:诚实、孝敬、负责、自律、敬业、勇敢……这些故事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被人们用来警醒世人、提升自己,用做道德上对与错的标准;同时通过结合现代社会发展,又使其展现了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新精神、新风貌,从而较全面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美德。
  • 冰心儿童文学全集.诗歌小说卷

    冰心儿童文学全集.诗歌小说卷

    本书收录了《可爱的》、《修养》、《我的秘密》等19首诗歌《最后的安息》、《一个兵丁》、《离家的一年》等13篇小说。
  • 世界山川(学无涯丛书)

    世界山川(学无涯丛书)

    本书主要讲述的世界上的山川,中外的名河大川都有介绍。共分亚洲山川、欧洲山川、非洲山川、北美洲山川、拉丁美洲山川、大洋洲山川进行讲述。
热门推荐
  • 因果无限循环

    因果无限循环

    因果循环,原谅才是真正的宽恕,宽恕让人陷入无止尽的赎罪,唯有原谅才能终止。
  • 我的兄弟叫东皇

    我的兄弟叫东皇

    年轻的士兵张良在一次任务中不幸牺牲,飘荡的灵魂被一位神秘的老者接引而去,老者告诉张良,自己出现在此是为了等他,浩瀚的宇宙也并非唯一,天外有天,宇宙之外是那璀璨的修仙世界…………张良在离去前带上了自己最好的兄弟–刘昊,故事由此开始…………修仙,修仙,什么是仙?仙在何处?人又能否成仙?太多的未知困扰着修行之人,仙道天问,孰能答之?
  • 给你们写个小说

    给你们写个小说

    很多年前,我就开始下定决心要写个长篇小说,结果大概你们也猜到了,夭折了很多次。我猜很多人都以为我是个骗子,但我知道,其实我不是。
  • 妖娆魔妃太倾城

    妖娆魔妃太倾城

    菲利艾尔·路西菲尔,被冠以的高贵姓氏。平庸无能的无属性,十二年的无忧无虑。让她忘记了当初濒死的绝望。当这片天空塌下来的时候。当自己的灵魂迷失的时候。为了心爱之人,她走上了一条浸满鲜血的不归之路。妖娆魔妃之名,响彻整片苍穹。
  • 诸天吞噬乐园

    诸天吞噬乐园

    无尽洪荒,万象纷纭!人族曾依靠强大修士与诸天万族争霸,但除了由几位至尊大帝统治的上古盛法时期外,其余的时代皆是屈于各种洪荒物种之下。然而如今,一个带着系统穿越而来的少年从大荒中崛起,吞噬山海万兽,纵横人族,碾碎古法,问鼎苍穹,踏遍这诸天洪荒!无尽洪荒?不过是我的乐园而已。你说我狂暴?因为饿了呀。我是美食家,你瞧这道刚出锅的葱爆狻猊和那盘美味的魔神鲸刺身。系统,上菜!
  • 改造狂人

    改造狂人

    只有体会过弱小,才能渴望强大。一个又懒又馋的胖子,在经历过双亲离世后,又被人卖到狮心帝国最高学府中当炼金助手。如何从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屌丝成为拥有六块鸡排人鱼线的男人?训练?太麻烦。我只需要一瓶药剂!
  • 明宫杨柳依依

    明宫杨柳依依

    灵魂互换,李依依成了张芙龄来到了大明王朝,入宫选秀,成为太子妃,皇后,后宫无妃,实现中国历史上帝王一夫一妻的神话。女儿夭折,两人再次灵魂互换。张芙龄来到现代成为孤女,饰演林黛玉一夜成名,却传言是依靠“干爹”上位,用实力打脸谣言,成为超级明星。
  • 藏于七号花店

    藏于七号花店

    也许那人正是祁霖、让李芸汐觉得将就也是件幸福的事,他曾说过,我听过最好听的名字:叫李芸汐,是一个读起来嘴角会微笑的名字。
  • 火车南行

    火车南行

    我讲的故事是关于年轻女孩不懂得爱,寻找爱到爱上的男人是类似胡兰成之流的故事。女孩们遇到胡兰成都会爱,因为他可爱。但他值得爱吗?不值得。结果坏的花心的不值得爱的胡兰成却还是被爱。忠贞的爱情与浑浊的爱情汇成一条河流,这河流就是人生,就是某些女孩爱情的归宿。
  • 超级仙武工厂

    超级仙武工厂

    超神仙武工厂通过吸收尸体、矿石、兵器等资源,再对这些资源进行分解、提纯、再改造,生产出古代历史上的超武大将、名战马、名武器等等,再往上递进就是生产出神话中的人物、神兵利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