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珣是晋朝人,字元琳,是东晋名士王导的孙子。他文思敏捷,善于写作,20岁时就受到大将军桓温的器重,成了桓温的属官。这桓温是当时极有权势的人物。
当时的皇帝是晋成帝,喜爱读书,喜爱诗文,所以对王珣及一些文人也比较喜欢,有时也召他们来谈话。
有一次,王珣在睡觉时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人赠送给他一支特大的笔,这支笔大得如同房屋上的椽子一样。他梦醒以后,记得非常清楚。他觉得这梦很有些奇特,心想这究竟要预示什么呢?随后,他把这梦境向人家描述了一番,分析了一通,并且很肯定地说:“你们信不信?我觉得这梦很不一般。”他预言:“此当有大手笔事!”意思是这回该有很重要的文字工作。
没过多久,晋成帝去世,朝廷里要写悼词、祭文、哀册等很多的文字材料,考虑到王珣文笔好,而且平日又受成帝的信任、喜爱,于是就把起草这些材料的任务全部交给了他。这时人们都很惊奇,觉得他的预言还真是很准确。
其实,这不过只是一次巧合而已,并非他真的能凭着梦境做什么预言。
由这件事产生了两个词语:一是“如椽笔”,一是“大手笔”。两词的意思相近,且互相联系。“如椽笔”的本义是笔大如房椽,比喻文字之美、写作能力之强。“大手笔”是指能写重要文章的人。现在一般是指著名作家或重要作品。如:这篇文章脍炙人口,确实出自大手笔啊!他是我们单位的大手笔等。
丹青
苏武是汉朝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东南)人,字子卿,在汉武帝时,奉命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匈奴。由于匈奴的单于(匈奴君主的称号)背信弃义,竟把苏武扣押起来。并多次威逼利诱,让苏武投降,遭到苏武的严辞拒绝。
为迫使苏武投降,单于先是派汉朝的降将卫律去劝降,结果卫律被苏武痛骂了一番。单于见苏武坚贞不屈,于是对他进行残酷迫害,把他囚禁在一个很深的地窖里,断绝了他的饮食。当时天正寒冷,苏武又冷又饿。在饿得实在支撑不住的时候,只好用地上的雪和毡子上的毡毛来充饥,这样坚持活着。
单于看苏武没有被折磨死,觉得很是惊奇,又把他流放到极寒冷的北海(现俄罗斯贝加尔湖一带)。这北海荒无人烟,苏武只好挖掘一些死鼠来充饥。就这样,他也绝不投降。
匈奴实在没有办法,就让他在冰天雪地里牧羊。苏武每天带着汉朝皇帝赐给他的符节,忍受着难以想象的艰苦,孤独地放牧着。尽管是在又冷又荒僻的野地里,但苏武的心里却时时想着祖国,时时激励自己:坚持到底,维护着汉朝的尊严!
后来,汉昭帝即位,朝廷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即双方友好,结为婚姻国家,这样双方的关系才得到缓和。
在这形势下,汉昭帝向匈奴提出放回苏武的要求,匈奴也只好答应了。
这时在匈奴还有一位汉朝的将军李陵。他是汉朝名将李广的孙子,作战勇猛,善于骑射。在汉武帝时曾担任过骑都尉的官职。有一次,匈奴入侵边境,李陵主动请战。他带了5000人马出征,结果陷入重围。虽然经过激战,但是寡不敌众,最后失败,李陵被迫投降。
汉武帝听说投降的消息后十分生气,一气之下,将李陵的老母和妻儿一家全都诛杀,连为李陵辩解的大臣也受到了严惩。这样,李陵就一直没法回国了。
李陵和苏武早就相识,当他听说苏武要被释放,即将归国时,就专门去为苏武饯行。在酒宴上,李陵十分感慨地对苏武说:“今足下归国,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这话的意思是:“您今天回国,在匈奴有名声,对国家有功劳,即使过去史书上所记的,图画上所画的,谁能超过您呢!”他对苏武是非常羡慕,又非常崇敬。
“丹青”本来是两种可以制颜色的矿石。“丹”是丹砂,呈红色;“青”指雘(huò)青,呈青色。自李陵说“丹青所画”以后,它的意义就引申开来,变成了泛指绘画用的颜色,进而用它指绘画。如:丹青手(指画师),丹青妙笔,擅长丹青等。
刀笔
汉文帝时候,杨县(今山西洪洞县西南)人郅(zhì)都在文帝身边当侍从官,到景帝时,被提升为中郎将。他正直勇敢,又很有力气,对自己要求很严。凡是为私人谋利益而拉关系的信件,他一律不拆看。别人馈赠给他的礼物,他也总是谢绝。对皇帝也敢于直谏,对大臣中的问题也敢于当面提出,从不留情。正是由于他这样忠诚,所以很受景帝的器重,不久又升为中尉,掌管京城的治安。
郅都不畏权贵,对地方上的恶势力也敢于打击。有一年,济南地方有一户大姓,很有势力,亲戚相连有三百多家。这些人在地方上横行霸道,十分狡猾,当地官员对他无可奈何。景帝就派郅都去任济南太守,让他去治理。
郅都到职以后,很快就用严刑惩处了这些人中的头领,一下子威震济南。其他的人都吓得两腿发抖,从此老老实实。济南地方的秩序很快好了起来。连邻郡的一些太守都害怕郅都,把他简直看成了上级官员。
郅都担任中尉以后,办事十分严格,执法一丝不苟。有一次,临江王到中尉府接受审理,郅都对他也丝毫没有什么照顾。
这临江王本是汉景帝原来的太子,他叫刘荣,因为刘荣的生母栗姬失宠,所以太子被废掉了,被封为临江王。后因宗庙的事犯了罪,所以交中尉府受审。这时,临江王想找刀、笔等书写工具,向皇上写信请罪,可郅都却禁止官吏给他,致使临江王自杀。这事后来被太后知道了,非常生气,一定要用严刑惩办他。开始郅都被免官回了家,最后还是按照太后的旨意被处死了。
“刀笔”一词就是这么来的。“刀”和“笔”都是古代书写的工具。没有笔之前,是用刀在龟甲、兽骨、竹简上刻字记事的,而且写错后,用刀子刮去错字。自从笔出现之后,才用笔书写在简、帛之上。后来就用“刀笔”来表示有关公文案卷的事情,引申开来,多指写状子的事,常含有贬义。如:刀笔吏,长于刀笔,刀笔老手等。
倒戈
纣王是商朝最后的一位君主,也是一位有名的暴君。其实,他本人既聪明,又勇敢,而且有力气,有口才。可是只知享受,而且荒淫残暴,整天宠爱着妃子妲己,为所欲为。
纣王还滥用民力,大兴土木,不停地建造宫殿。为了自己享乐,他竟造出了酒池、肉林,还修建了一个专门储藏财物的鹿台。
他的做法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对,而纣王就用严刑对待他们,把这些反对者用酷刑拷打。他还创造了一种叫“炮烙”的刑罚:在铜柱上涂上油,铜柱下用木炭去烧烤,把铜柱烧得通红,横放着,然后让犯人在铜柱上行走。烫得犯人痛苦地喊叫,有的被活活烫死,有的被烫得掉到炭火中活活烧死。在犯人的惨叫声中,纣王和妲己却以此为乐,发出阵阵的笑声。
对纣王这些残暴的做法,一些大臣向他进谏。纣王的叔叔比干就是一位。尽管比干极力相劝,但纣王并不接受,为此,比干一连三天都没有离去。纣王对此非常生气,他对比干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个孔,你大概是圣人吧!把你的心拿出来,让我看看!”于是命令武士杀死了比干,挖出他的心展览。
就这样,朝廷中的大臣们谁也不敢再劝他了。
纣王的倒行逆施,使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后来他统治下的一个部落起来造反,这就是历史上的武王伐纣。
武王趁纣王把军队的主力派驻东南的机会,率领4万余人,兵车300余辆,向商朝的都城进发。
纣王在牧野急忙应战,因为他毫无准备,再加上他的军队多是被压迫的奴隶,早就恨极了纣王,哪里还有心思替纣王作战?所以当战鼓咚咚地敲响之后,这些士兵就赶紧投向了武王,而且拿着武器,调转方向,向纣王的军队进攻。就这样,武王的军队天天在壮大,纣王的军队就像那雪崩一样,迅速地瓦解了。
纣王的军队节节败退,最后一直退到了都城朝歌。这时候,纣王已经众叛亲离了,只好躲到他自己修筑的鹿台上,一把火自焚而死。从此商朝灭亡,武王建立了周朝。
纣王的军队在前线掉转武器反过来攻打自己一方的行为,历史上称为“倒戈”。“戈”是古代的一种兵器,这里实际上泛指各种武器。“倒”是倒过来,即掉转方向。“倒戈”就是把兵器倒转过来,常用它比喻战争中投降对方、反过来攻打原来一方的情况。
斗胆
三国后期,诸葛亮去世,刘备的儿子——蜀国后主刘禅信任宦官黄皓。他们整天花天酒地,纸醉金迷,根本不考虑魏国进攻的威胁,形势与诸葛亮在世时大不一样。
这时蜀国统领大军的是姜维,他抵御着邓艾与钟会统领的魏国大军。
后来,钟会夺取了汉中,姜维只得退守剑阁。不久,邓艾又破了阴平,魏军直逼蜀国都城成都。刘禅及一般官员这时慌作一团,只好向邓艾投降。
姜维在剑阁得知后主投降的消息,大吃一惊,众将士也无比气愤,但考虑大势已去,无法挽回,难以进行抵抗。这时姜维心生一计,决定先投降钟会再说,等日后有机会时,再作恢复蜀国的计划。
投降魏国的姜维很快便得到钟会的信任。钟会常带着姜维出席各种活动,出则同车,坐则同席,有事就找姜维商议。姜维的一些建议,钟会也深信不疑。这样,使得钟会手下的人非常嫉妒。
邓艾与钟会原本就有矛盾,邓艾攻入成都,觉得是立了灭亡蜀国的大功,于是得意专横。加上司马昭想利用钟会的兵力以牵制邓艾,以各个击破,所以两人的矛盾更加尖锐。司马昭利用两人的矛盾,使钟会发动袭击,夺取了邓艾的兵权,这样钟会大权在握,威势更大了。这时候,姜维乘机从中挑拨,钟会打算以成都为基地进行反叛,让姜维为先锋。
当时魏军的将士对钟会重用姜维早就不满,当他们看到钟会要反叛的迹象后,都纷纷反对,并且团结起来杀死了钟会。在这种情况下,姜维只得突围。尽管他左冲右突,但寡不敌众,最后被魏军杀死。魏军争着报仇,剖开了姜维的腹部,这才发现他的胆囊极大,大得简直像斗一般,这使得魏军官兵都很惊异。
由此产生了一个成语,叫“胆大如斗”,意思是胆囊像斗一样大,形容人的胆子很大。这成语经过压缩,变成“斗胆”一词。“斗”是名词,这里做状语,用来修饰“胆”的,意思是像斗一样大的胆。这斗是度量粮食的器具,一斗有十升。“斗胆”本是形容大胆,但后来往往是作为自谦之词来用的。如:我斗胆地说一句,您这件事确实是做错了!
镀金
唐朝时候,有位诗人叫李绅,他与当时著名的诗人白居易、元稹等人来往密切。他有首叫《悯农》的诗反映了当时农民的疾苦,流传很广,至今还传诵不衰。
李绅在唐武宗时担任过宰相,后来还当过淮南节度使。
有一年早春,淮南发生了春旱,人们都盼望着尽快下雨,可是天天都是万里晴空。有一天,天空阴沉,很快下了场中雪。春旱逢瑞雪,李绅作为地方官非常高兴,于是举行了一次聚会,邀请了一些人来赏雪赋诗。
当地有个年轻人叫章孝标,因爱写诗,多少也有了点名气,所以也参加了聚会。李绅很爱才,想试试这年轻人的水平。在这聚会上,李绅请章孝标赋诗,章孝标没有推辞,他稍稍思考之后,就脱口吟道:
六出花飞处处飘,粘窗拂砌上寒条。
朱门到晚难盈尺,尽是三军喜气消。
这诗的大意是:雪花到处飞舞,窗上、台阶上、树枝上都覆盖着白白的积雪。下了一天的大雪,那红色大门里还没有超过一尺厚啊,这大概是被三军的喜气溶化了吧!
李绅听罢,觉得这年轻人文思还敏捷,语言也朴实,于是当众夸奖一番。宴会之后,还特意找到章孝标,鼓励他去京城赶考,并特地为他向主考官写了一封推荐信。
不久,喜讯传来,章孝标中了进士,还担任了校书郎的官职。
年轻而得意,章孝标有点儿飘飘然了,他自认为学问很不错,放松了学习,在长安的一段时间,水平并没有什么提高。
有一次,章孝标想去当时比较繁华的扬州游玩,更想借此荣归故里,好好在家乡炫耀一番,所以在出发前给家乡的朋友写了一封信,并寄了一首诗,以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愿望。这首诗是:
及第全胜十政官,金汤镀了出长安。
马头渐入扬州郡,为报诗人洗眼看。
诗的意思是说:我考中了,就像那铁器上镀了一层黄金一样。我很快要来扬州了,这次写信就是要让人们对我刮目相看啊!那洋洋得意的情绪洋溢在字里行间。
恰巧,李绅这时正在扬州当地方官,知道了这事,也看到了这诗。他觉得年轻人这种骄傲的情绪可要不得,于是提起笔来也写了几句:
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
十载长安方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
诗句很通俗,最后两句是劝诫,十年考中一次,自己肚子空空,又何必还去炫耀呢!
章孝标看到这首批评自己的诗以后,想起李绅对自己的关心和帮助,想起自己的盲目自大,很惭愧。从此,他改变了态度,认真学习,谦虚谨慎,终于取得很大的进步。
后来,“镀金”就成了一个常用的词语。它的本义是在铁器和其他金属的表面覆盖一层黄金,使它呈现出耀眼的光泽。后来引申为用考试或出国留学等手段给自己谋取虚名,含有讽刺意味。如:出国留学要有明确的目的,好好地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绝不是为了镀金。
杜撰
宋朝的时候,有个叫杜默的人,他读过一些书,平日爱好写诗。他一日一日地写,越写越多,总认为自己很有才华,因此常常把诗拿出来让人欣赏。然而,只要是懂诗的人,一看他的诗,就禁不住发笑。因为他的这些诗,根本就不叫做诗。数量虽不少,但质量却很差,诗歌应有的格律他也根本不讲究,诗的意境就更谈不上了。他的诗只是按自己的意愿去写,做到字数整齐罢了。
对于杜默的这些诗,很多人都无法欣赏,有的人还讽刺他,将他写的诗称为“杜撰”,意思就是一种毫无根据、毫无规则的写作。
还有一种说法也与这个词有关。那是在汉朝的时候,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东南)地方有个叫田何的人,他因为自己姓田,就认为自己是古代齐国国君田氏的后代,是从齐国迁徙到这里来的,于是就称自己为“杜田生”。他的这说法自然是毫无根据的,只是他自己的主观意愿,所以人们就叫他杜田或杜撰。
“杜撰”后来就成了一个常用的词语。“杜”本是姓氏,在这个词中已经没有这个意思了,而是假的意思。“撰”,是写的意思。“杜撰”指假写的、假造的。现在一般用它来形容那种毫无根据地编造、虚构的情形,是贬义词。如:这件事完全是真实的,绝不是杜撰出来的。
端倪
春秋时期,有三个人是极好的朋友,他们是孟子反、子桑户和子琴张。他们主张超脱尘世,都不愿做官。因为志同道合,所以经常在一起讨论,一起游乐。
后来,子桑户死了。孔子听说以后,就派弟子子贡前去吊唁。子贡一进子桑户的家门就大吃一惊,因为他被眼前的情形弄糊涂了。只见子桑户的那两位好友孟子反与子琴张面对着遗体正鼓琴唱歌。两人一边鼓琴,一边高歌,互相应和着,一点悲痛的表情也没有。
子贡看到后,很不理解,心中很是愤怒。他压着自己的火气质问道:“好朋友不在了,你们不悲伤,反而在这里弹琴唱歌,真是太不像话了,这能算是有礼吗?”
不料,面对子贡的责问,两个人毫不在乎。他们互相看了一眼后,其中一人答道:“真正的大礼是不拘于形式的,我们的悲痛存在于内心,并非都要在外部表现出来。像你们这样片面地理解礼的儒生,根本就领会不了礼的真正奥妙,哪能知道礼的深刻含义呢!”说完以后,他们旁若无人地继续唱歌,再也不理睬子贡。
子贡把这情形报告给孔子,并请教说:“孟子反他们的这种做法能算符合礼吗?”
孔子回答说:“他们是超脱于世俗礼教的人,他们与大自然为伴,遨游于天地之间,不知道死生先后的分别,也不知道终结和开始的反复循环,无法了解它的头绪,他们不同于一般人啊!”
听了孔子的解释,子贡的怒气才渐渐地消失。
“端倪”一词就是这样留下来的。“端”与“倪”都是开始、边际的意思,所以“端倪”一般就是头绪、眉目的意思。如:初见端倪,不露端倪,略有端倪等,是书面语言。
对簿
李广是汉朝有名的将领,他出身“世世受射”的家庭,从小练就一身高强的本领,很善于骑射。孝文帝时,匈奴常常侵犯边境,所以年轻的李广就从军参战。他在战斗中很勇敢,多次杀敌立功,被封为中郎将,后来还做了皇帝的侍卫骑郎。
他在抗击匈奴的多次战斗中受到了锻炼,成为一员临危不惧、胆略超群的猛将。匈奴对他的英勇善战非常害怕,称他为“汉之飞将军”。
李广晚年时,仍在军中。他并不因为自己年纪老了而松懈斗志。有一次,大将军卫青率领大军深入沙漠,想与匈奴决战,李广主动请求出征。皇帝考虑李广年纪大了,没有答应,而李广却一再请求。这样皇帝只好封李广为前将军,听从大将军卫青的指挥。
军队出塞之后,卫青从俘虏的口中得知匈奴首领单于的驻地,立即做了战斗的部署,亲自带领人马去袭击,并令李广与右将军赵食其会合后从东路出击。
李广对这种安排很有意见,他向卫青请求道:“我作为前将军,应当打先锋,而将军却只让我在东边绕行出击。我年轻时就与匈奴作战,直到老年才有与单于决战的机会,我愿意作前锋,与单于决一死战!”
但卫青认为李广已经年老,拒绝了李广的请求,坚持自己的意见。
李广心中十分恼怒,不得已只得服从命令,从东边出击。
由于没有向导,李广的部队在征途中迷失了道路,没能按时与大将军的主力配合。卫青虽与单于战斗了一番,但力量不及,使单于得机会脱逃,没能实现原有的部署。
战斗结束后,卫青派长史向李广传达命令,让他到幕府去接受审查,以核对没有按时到达的事实。李广对长史说:“各校、尉、士兵都没有责任,是我迷失了路,我负责,我去受审。”
李广回到自己的军营后,感慨万千,他回忆自己戎马一生,与匈奴作战70余次,而今年过花甲,还受这种侮辱,很是气愤。于是一气之下,他拔出刀来,自刎而死。
李广的部属得知情况后,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都极为悲痛,连附近的老百姓,无论老幼也都非常悲伤,他们对李广都十分同情与尊敬。
“对簿”一词就是从这段史实的记载中留下来的。“对”是核对,“簿”,是古代的文书,相当于后来的起诉状。“对簿”就是古代根据文书来核对事实,引申为接受审讯,是书面语言。如:对簿公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