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或三个并列的油桶上插一块木板,上面写着“汽油、柴油”字样,还特地注明价格优惠。它有时出现在养路道班旁的杂货店里,有时出现在藏村的村头,有时就孤零零地出现在荒野的路边……总之,人多的地方,繁华的地方,驻扎着部队的地方,是很少见到它的。这类“加油站”多是一二个蓬头垢面的小伙子经营,个别的还有拖儿带女的“夫妻店”。他们住的大都是自己动手就地取材搭起来的仅仅可以遮风挡雨的半地下半地上的土屋,也有的索性就住在已经被遗弃了的兵站或道班的空房里。给人的感觉这些人的日子过得很凄惶。错了,他们每天的毛收入都在300元左右。发财的秘密在哪里?
下面姚志祥经历的一件事可以给我们提供认识这个问题的参照数。
这已经是1996年隆冬的事了,停泵,部队搞冬训。1号泵站——雪水河泵站给团里反映了这样一个情况:泵房油压表的指针下降了好多个数字。他们感到奇怪,管线已经不输油了,为什么油压表还在走动?
团里领导对这件事很重视,找到总工程师姚志祥分析原因,商讨解决办法。
姚志祥说:油压表的指针走动的原因,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管线的某个地方漏油,二是由于天寒地冻,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管线内积存的油“冷缩”,腾出了容积,油压表的指针便下降了。
姚总偏向后一种可能,同时他还拿出一位专家的有关管线在“冷缩”后的计算公式来说明,出现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姚总的意见未能说服团领导,最数参谋长翟振发不同意姚总阐述的道理,他质问:
“我们的输油管线通油快20年了,年年在青藏高原这个高寒区过冬,为什么过去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
姚志祥无法回答翟振发的疑问,他便提出去巡线,看看管线到底有没有问题。当然他没有必要去丈量格尔木到拉萨的整个管线了,问题既然是从雪水河泵站的油压表上反映出来的,只需查查雪水河到下一站纳赤台泵站的管道就行了。这段距离是60公里。
步行60公里路,不是在平原,而是在海拔3200米至4000米的昆仑山中;也不是在公路上走,而是跋涉在输油管线穿越的戈壁滩、雪山下、河道里,这对一位50多岁的老同志来说,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姚志祥说,不管多么艰难,我也得走。不走,怎么能知道管线有没有问题?
出于对姚总的关爱,团里领导特地让战士肖根荣、望开龙和他一同巡线。就这,领导还不放心,又派了一台汽车跟着他们在公路上行驶。万一有个不测,汽车到时候就派上用场了。
姚志祥带上足够两天吃、喝的干粮和水,踏上了征途。
走在本来没有路的地方,所经受的各种艰险,需要付出的体力,是可想而知的。走戈壁滩虽然坚石割脚、沙堆陷腿,姚总并不怕;穿河道走山谷虽然背阳阴森,有时还得涉水而过,姚总也可以忍耐,惟独当管道伸向山坡或从崖下爬向崖畔的时候,姚总就得跟着管线攀山爬坡,他身体较胖,视力又不太好,走在高低不平的山地上那是相当吃力的。这时候两个战士总是扶着他慢慢地踏过险地,他觉得脚下轻松多了,说:多亏有你们相助,我省力多了!
好几次,管线从平平坦坦的青藏公路边向前延伸,开车的司机小李对姚志祥说:“姚总,上车吧,我开慢点,你同样可以看清管线的。”姚志祥笑笑,一摆手,谢绝了:“那怎么行,坐在汽车上能算巡线吗?不过,我可以接受你的意见,咱们休息一会儿,就在车上野炊吧!”
隆冬里,昆仑山里的风头很硬,碰在人身上像针尖一样直往肉里钻。汽车的在厢里能遮挡住不少风寒,他们在大厢里边休息边吃些干粮倒是挺不错的。姚志祥说他喜欢吃面包就咸菜,就把烤镘头干让给了两个战上。矿泉水已经结成冰了,他们只能嚼些冰渣子。
继续西行。
后半晌,姚志祥大约步行到40多公里的时候,遇到驻扎在纳赤台一营营长张克明坐着汽车迎面拦住了他。张营长说,姚总,坐上车到营部去吧,剩下的这段管线我已经替你查过了,没有什么问题。姚志祥还是很固执地说:我不亲自看看心里总是不踏实。这样吧,你既然来了,就陪着我再看一遍,反正只剩10多公里路了,我们何必功亏一篑呢!
没办法,张营长只好跟着姚志祥去巡线。
原来,张克明接到了团里的电话,知道姚志祥带着人马在巡线,当夜要在他们营食宿。他想这么一位老同志大冬天在山野跋涉太辛苦,便开上车从纳赤台出发去迎接姚总,一路上他还不时地下车来看看管线、他原想与姚总会合后就让他上车到营部去休息,没想到自己现在也得跟着这位倔犟的老同志步行巡线!
当晚,姚志祥到了纳赤台。管线没有查出任何问题。他立即把这个结果报告给了团领导。
事情并没有因为姚总辛辛苦苦跋涉了60公里未找出管线的问题而完结。雪水河泵站的油压表仍然时不时地下降着。谁也觉得这是个问题,可是谁也拿它没办法。管线团的领导以及雪水河泵站、纳赤台泵站的同志继续关注着油压表的变化和管线随时可能发生的事情。
日历翻到了1997年春天。
汽车团开始执勤上路了,管线也开始输油。寂静了一个冬天的青藏线又欢腾起来了。一天,汽车某团政委王殊带着车队来到雪水河以上的大干沟,发现离公路约50米的地方是一大片黑乎乎的湿地。他上前一看,嗬,汽油!他再仔细一看,汽油是从输油管线里流出来的。王殊立即打电话将此事通报给了管线团团长陈尚义,他还半开玩笑地说:快来看看,从你们管线里跑出来的油快把大干沟变成油海了!
毫无疑问,是管线跑油了。
姚志祥来到了大干沟。他终于发现了问题:盗油贼在这里的管线上打孔安装了一个阀门,然后接上软管,引至30多米之外一个十分隐蔽的地方。软管上有阀门开关,偷油时只需打开阀门就能得手……
管线团的领导暂时没有动这一套很完整的盗油设备。只是加强了巡线工作。终于在一个深夜,当一辆地方的油罐车开到这儿时,落网了……
盗窃油料的蛀虫一个又一个地遭到了灭顶之灾。但是,还会有新的蛀虫繁衍而生。管线兵们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警惕。
我们在进行“微服私访”。
地点:五道梁附近的路边。“夫妻加油站”。
我们在这里给汽车加足了油,确实每公升油比兵站的加油站便宜1角钱。
“老板,有批量的货吗?”我们的司机穿的便衣,他这样问“加油站”的男主人。
“哥们,真要还是假要?”男主人用眼睛瞄了瞄我们的车牌。车也换上了地方的车牌。
“大丈夫说话算数,我要的是真货。”司机拍了拍胸膛。
“好!要多少?”男主人眼里有了光彩。
“你有多少货?”
“这你不用管,保证能供应上你。”
“3吨。”
“先付钱后给货。”
“不,一手交钱一手给货。”
“你还真够内行的!”
“什么时间取货?”
“今晚12点整,你开车到这儿,我带你去装油。”
“货到底在什么地方?”
“绝对不会让你跑远路。”
“走两个小时也可以说不是远程,走一个小时同样也不算远。”
“反正不会让你跑三个小时。”
“能不能告诉我在什么地方?”
“你是要买油还是在审……”
男主人显然觉察到了什么,他不再往下说了。
我们的“生意”未做成。
但是,却逮住了一个目标。然而他一直未“出窝”。
不久,那“夫妻店”就从五道梁消失了。不知它云游到了何方?
这就是我的结论:只要我们有姚志祥那样巡线的精神,虽然不乏黑手的存在,但它不敢轻易伸到输油管线是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