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确定:到2012年,发达国家要在199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基础上承担各自不同的具体的减排指标。围绕碳减排额度形成了全球范围内的交易市场。全球碳交易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已从2005年的110亿美元升至2008年的1180亿美元。预计到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将达到1500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到2020年,这一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5万亿美元。
从表面上看,气候变化是环境问题,实质上却是发展问题、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可以说,气候谈判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重新分配地球环境资源的过程。
在2009年12月的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上,各国围绕碳排放额度展开了激烈的争吵。各国政治家、金融家、投机商、贸易商和“低碳”经济下的各种新技术、新产品的拥有者和生产者们都在积极谋划如何从未来的低碳经济中捞取到更多的利益。
凭借在政治、金融、法律和信息化领域的优势,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占据了低碳经济最高端的碳排放量交易市场,他们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布局建立碳交易所,制定游戏规则。
随着全球“碳减排”需求和碳交易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碳排放权进一步衍生为具有投资价值和流动性的金融资产。碳金融成了发展低碳经济制高点的新贵。
当前碳排放权的“准金融属性”已日益凸显,并成为继石油等大宗商品之后又一新的价值符号。随着碳交易市场规模的扩大,碳货币化程度越来越高,碳排放权进一步衍生为具有投资价值和流动性的金融资产。
为了让碳减排获得持续不断的融资和资金流,更为了从碳减排权中获得能源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的收益,发达国家都在厉兵秣马,围绕碳减排权,试图构建碳交易货币,以及包括直接投资融资、银行贷款、碳指标交易、碳期权期货等一系列金融工具为支撑的碳金融体系。
目前,全球碳交易所共有四个:包括欧盟的欧盟排放权交易制(EU-ETS)、英国的英国排放权交易制(ETG)、美国的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以及澳洲的澳洲国家信托(NSW),全为发达国家所主导。
在发展碳金融方面,渣打银行、美国银行、汇丰银行等欧美金融机构做出了有益的创新试验。新兴市场机构也不甘落后,如韩国光州银行在地方政府支持下推出了“碳银行”计划,尝试将居民节约下来的能源折合成积分,用积分可进行日常消费。
凭借《京都议定书》,欧盟形成了欧洲统一的碳交易市场,而不甘被收编的美国则退出了《京都议定书》,形成了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目前,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家们正凭借美国在金融领域的强势,逐步向欧盟交易所、全球碳交易市场进行资本渗透。
目前,围绕三大减排机制,国际上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碳减排产业链。凭借清洁发展机制(CDM),发达国家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技术、资金,在当地申报建设CDM项目,然后将CDM项目产生的碳减排量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EB)进行核证,获颁CER核证。发达国家再将所获得的CERs核证拿到欧盟、美国的气候交易所内进行转让,由此形成CDM二级市场。
当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企业正在为争夺CDM项目挤破脑袋的时候,欧盟和美国等国则着力在碳交易二级市场进行着最激烈的争夺,最主要的争夺是碳交易所的争夺。
欧盟领先一步,以内部形成了基于AAU(AAU即自动应答单元:Automatic Answering Unit。呼叫中心是一个集合电话语音、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技术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主要由自动语音应答系统、人工座席和数据库系统三部分组成)的碳交易体系,美国则在本土组建了区域性的交易系统——芝加哥气候交易所。
欧盟和美国等还在碳交易更高端的信用评级、衍生品开发方面积极布局。英国正在积极推动组建类似于穆迪评级这样的碳交易评级机构。2008年,纽约-泛欧交易所则推出一个新的确认有低碳排放记录的欧洲公司的碳指数——低碳100欧洲指数。
直到目前,欧盟的碳排放交易量和交易额均居全球首位,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欧盟先后成立了北方电力交易所、未来电力交易所、欧洲能源交易所。同时,欧洲各国还大力塑造碳交易的软实力。例如,为了推动创新,促使英国政府在气候谈判中采取有利于业界的立场,伦敦金融城在2008年前成立了伦敦气候变化行业协会,以致力于进一步推动和规范伦敦碳交易市场。该协会目前已有49家会员,基本包含了伦敦所有从事碳交易的企业,其中不仅涉及会计、保险、金融、法律、培训、市场咨询、公关传媒、风险管理等传统行业,还涉及碳交易、碳中介、碳管理、碳登记、碳排量跟踪核实、京都机制等新兴的碳实体。
美国一直在和欧盟争夺全球碳定价权的主导地位。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桑德尔博士一直坚持认为:在全球变暧这样的问题上,经济手段比行政手段能产生更大的利益激励。2003年,他参与创建了美国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业务对象主要是欧洲国家,这是北美第一,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自愿性参与温室气体减排量的市场交易平台,也是第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基于国际规则的温室气体登记、减排及交易的商业金融系统。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对此交口称赞,“它建立碳排放市场的成功范例”。
2004年,芝加哥气候交易所与伦敦国际原油交易所(IPE)合作,通过伦敦国际原油交易所的电子交易平台挂牌交易二氧化碳期货合约,为温室效应气体排放交易建立首个欧洲分支机构——欧洲气候交易所。
2005年与印度商品交易所建立了伙伴关系。2006年7月,又在加拿大建立了蒙特利尔气候交易所。
2005年,美国的华尔街金融巨头高盛购买了芝加哥气候交易所10%的股份。2006年,高盛又收购了总部设立在英国的“气候产品交易所”的部分股权。该公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气候产品交易所,拥有数个可促进环保金融工具交易的欧洲及美国交易平台:欧洲气候交易所、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以及新成立的加州气候交易所(Ca CX)。
随着碳交易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与碳交易相关的金融创新迅速发展,参与机构也越来越多。美国银行也成了芝加哥气候交易所会员,同时也是芝加哥气候期货交易所和欧洲气候交易所的会员。并且,美国银行也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入股了上述三家交易所的控股股东气候交易所公司。
2008年1月,纽约-泛欧交易所与法国国有信托投资银行合作建立BLUENEXT交易所。纽约-泛欧交易所是2007年由纽约证券交易所和泛欧交易所合并成立,泛欧交易所控制着欧洲大多数证券交易所。另外,美国还在与加拿大积极商讨组建北美气候交易所。
2009年6月18日,美国的Blue Next交易所与北京环境交易所签订合作协议,谋划中国市场。根据协议,在北京环境交易所挂牌的CDM项目将同时在Blue Next的渠道上发布。
2008年9月25日,美国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则与中油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人民银行合资建立了天津排放权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