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各单位出台的重要政策措施、部署的重要工作事项等经济和社会工作方面的新闻将定期公布。其中,公安、城建、卫生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关系较密切的政府职能部门,将在一个月左右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将有关信息及时向社会发布。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不受发布周期限制。各单位新闻发言人的新闻发布必须及时、主动、准确,各单位要根据工作实际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通报信息。对重大突发事件及其处理情况要按程序及时、主动地向国内外公开,不得封锁消息,不得推诿拖延,不得弄虚作假。其中,一般性自然灾害、生产事故、疫情的有关情况将在第一时间进行发布。一些动态性问题,将根据事件发展进程分阶段进行动态发布。对有些必须发布的新闻,如果不发布或延缓发布,主管部门将追究新闻发言人的责任。
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就是要使新闻发布做到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让沈阳新闻信息流动起来,第一时间把信息发布出去,政务进一步公开透明。对此,各单位选择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较强的政治敏感性,熟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掌握本单位的业务和工作动态,具有较高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者担任新闻发言人,并对首批新闻发言人进行培训,并进行资格认证,持证上岗。
另据介绍,从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起,新闻发布的主要形式将会呈现多样化:有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新闻通报会、新闻公告、网上发布会、现场新闻发布会等。沈阳市下一步还将建一个正式的新闻发布厅,以保证经常与媒体交流。
然而,我们应该知道,新闻发言人制度只是实现信息公开的第一步,而并非关键的一步。在构建透明政府、实现信息公开、维护公民知情权方面,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确有积极作用,但这种作用也是有限的。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是政府任命或指定的新闻发布人员(其职位一般是中层以上的负责人),在一定时间内就某一重大事件或时局的问题,举行新闻发布会或约见个别记者,发布有关新闻、阐述本部门的观点立场,并代表有关部门回答记者的提问的制度。从传播学意义上讲,新闻发言人制度固然是媒体获取政府信息、公民伸张知情权的途径,但其更是政府依据自身需要、凭借公共权力,有选择地公布信息、设置政策议程,进而影响媒体议程、设定公众议程的行为过程;通俗来说,也就是一种政府引导与控制社会舆论的制度安排。
要成功构建透明政府、实现信息公开,关键在于平衡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权力,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作用在于:
(一)构筑政府与公众的沟通平台,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掌握全面、真实、有效的信息,是正确决策的前提。在决策过程中,必须解决政府和公众信息不对称问题。一方面,如果领导者决策时闭门造车,或仅凭经验做决策,而对群众的要求、愿望,对实际情况不甚了了,这就形成了决策者的信息不对称。这种情况下做出来的决策有多少科学性是值得怀疑的。另一方面,如果公众对政府的决策过程和结果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这也是公众对政府的信息不对称,这种情况做出的决策会由于缺乏群众的支持、认同和有效监督,影响决策的质量,进而影响决策的执行和实施。因此,必须切实解决决策过程中信息不对称问题,建立政府与公众的沟通平台。
建立政府与人民群众双向信息沟通渠道,是推动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提高政府决策水平的有效途径。随着新闻发言人制度在各级政府的逐步推进,行政对话制度、行政会谈制度、行政咨询制度等将会一步步推进,政府与媒体与公众的对话途径也会越来越多。这些制度的确立都可以拉近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距离,从而增加政府和公众之间的亲和力,使政府政策制定日趋科学,更容易赢得广大市民的理解、支持和拥护,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迅速传播政府政策、事实真相,避免不实消息的流传,维护社会稳定
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实施,有助于政府政策能够迅速通过媒体向大众传播,有利于人们看到具有权威性的言论,从而避免那些混淆视听的小道消息影响社会秩序。这对于处在社会转型期、人口众多、自然环境复杂、危机频发的中国来说,尤其重要。
危机事件发生,如果人们对从正式渠道得到的信息不足以解除心理上的紧张和压力,那么就会造成传言的迅速传播。由于其间掺杂着参与者个人的各种动机和情绪,如果没有及时以强有力手段澄清和控制,往往会导致人心崩溃、局面失控的可怕后果。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波斯特曼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关于流言传播的公式:公众愈认为重要的信息,同时愈感到模糊不清的信息,传播得愈快愈广;而公众的批判能力愈强,则这些信息的传播量便愈稀少。
政府权威信息的发布,有效缓解了紧张气氛,避免流言造成的恐慌。可以说,在危机情况下,新闻发言人所代表的政府部门的权威声音就是公众的“定心丸”。因此,在各级政府推行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通畅的信息渠道,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因信息传递不够快捷而带来的种种谣传。
(三)对于公民的尊重和知情权的有力保障
所谓公民知情权,是指公民对于国家重要决策、政府重要事务以及所发生的与普通公民权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件,有了解和知悉的权利。知情权不仅仅局限于知道和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执政党的大政方针,还应当包括政府掌握的一切关系到公民权益、公民个人想了解或者应当让公民个人了解的其他信息。由于社会生活信息化,信息传播大众化的影响,知情在公民权利体系中的作用日见突出。许多公民权利的行使与实现,都以知情权为前提的要件。例如,不了解有关的政治信息,公民的平等权、选举权、批评建议权、检举权、言论自由权、民主管理权、精神活动自由权等法定权利和自由便难以充分实现。知情权已成为公民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信息公开化是知情权的基础和保障,如果行政事务和公共信息失去“透明度”,普通公民便如盲人摸象,不知所措,就有任人摆布的可能。由于不知道当前社会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因而无法理性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不能很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甚至会遭受重大的人身和财产损失。而这种损失在政府公开相关信息的情况下本来是可以减少和避免的。
因此,依法尊重和切实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关键是要最大限度地增加行政事务和公共信息的“透明度”,不应对公民提防和戒备,害怕公民“知道得太多”,更不应隐瞒和封锁公共事务和信息。广州市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规定》,这是我国第一部地方政府“阳光法案”,其中破天荒地提出一个对中国人稍显陌生的概念:政府是信息公开的义务人,老百姓是信息公开的权利人。这一规定的出台,将政府公开信息视为义务,能有效地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自豪感,真正感到自己成为了城市的主人和建设者;在尊重公众知情权的基础上,能起到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作用。即使有些措施与部分公众的利益不一致,与公众不知情的情况相比,更能取得公众的支持,克服自身狭隘的物质利益观念。“透明度”愈高,公民“知情率”亦高,愈能产生合力,得到公民的理解和支持,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上海复旦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关系学院浦兴祖教授说:“作为公开披露政府信息的规范化程序,新闻发言人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升温’说明中国新一轮政府‘透明工程’的开始。”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实施,是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举措,保证了公民的知情权,加强了公民参政议政的社会责任感,是形成公民社会的润滑剂。
(四)媒体传递信息和新闻时效性的呼唤
媒体是适应人类社会信息传播的需要而产生的。它的根本宗旨是传播信息,沟通社会关系,推动社会发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对于涉及众多百姓利益的重大事件,民间私下早已是议论得沸沸扬扬,而我们的媒体却“充耳不闻”;群众对新闻信息如饥似渴,媒体却“集体失语”。究其原因,是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常常会多方受阻,要么坐冷板凳,要么被各种理由拒之门外,甚至遭到围攻、谩骂、恫吓、报复等等,致使其正常工作无法展开。其结果是加重群众思想疑虑,激化社会矛盾,危及党和政府的凝聚力、向心力。这样的教训,我们应当牢牢记取。
实行新闻发言人制度,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新闻发布会,媒体可以直接得知各级政府部门最新的动态和对社会重大事件的态度及处理措施,及时地向大众发布。事实证明,政府信息发布越早、越多,就越能掌握主动、控制舆论的走向。媒体呼唤建立各级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这是改进新闻宣传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长远之计。
综上所述,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推行将使政府、社会、公众、媒体之间产生良性的互动,对于我国政治民主、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将起着积极的作用。
沈阳继续优化投资软环境
沈阳市对行政审批项目进行了第五轮清理,通过大规模调整、下放、取消审批项目和权限,共取消各类行政审批项目55项,削减幅度达33.3%,仅保留市级审批项目110项,成为全国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审批项目最少的城市。同时,该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会同有关部门对16个区、县(市)、开发区的行政审批项目及权限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集中清理,共减少行政审批项目348项,削减幅度达17.5%,县区审批项目清理工作也处于全国的领先水平。专家认为,审批项目的减少大大优化了沈阳市的投资环境。
据了解,沈阳市开通了“沈阳市行政审批网上服务中心”,实现了与世界各地访问者之间的无障碍语言互通;建立了网上视频系统,公开审批事项办理程序,实现了透明式审批。2007年沈阳市审批系统共受理各类审批事项131.6万件,其中市服务中心14.8万件,办结率99.8%;承诺事项平均审批时限不到3个工作日,即办率由原来的18%跃升到95%,创造了沈阳历史上最饱满的业务量和最高的工作效率。
沈阳市有关领导表示,要按照“健全政府责任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的要求,对政府各部门的职能重新进行梳理,明确各自的职责,整合政府各部门的审批权限,继续清理审批项目。凡是国家明令取消的行政审批项目坚决取消;凡是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审批项目不再保留;凡是能下放到区、县(市)、开发区的审批权限,市直部门不再审批;凡是不具有审批性质能转为部门正常工作的,不再按审批项目管理;凡是设立依据不充分的审批事项予以取消;凡是设立不尽确切的审批项目予以合并。按照“合法、合理、效能、责任、监督”和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的原则,比照国内外先进城市,对目前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包括年检项目)进行进一步清理,将能下放给区、县(市)、开发区的审批权尽快下放,能交给中介组织的权力尽快移交,能交给行业自律组织自我管理的权力尽快转交,最大限度地把沈阳的行政审批项目降到一个最精简、最科学、最合理的水平。
二、重视舆论监督,构建和谐传媒
要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作用,鼓励新闻媒体采用明察暗访等形式对投资软环境问题进行必要的监督,建立健全新闻曝光案件的追查制度、监督结果发布制度,使舆论监督落到实处。建设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提高执政能力,提高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本领、协调利益关系的本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新闻传媒除了为执政党及政府制定政策、服务民众提供宣传及信息服务外,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舆论环境、提高执政能力、促进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加强对执政的舆论监督是媒体的社会责任。在现代民主社会中,新闻传媒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大,所负责任也越来越大,由于它对国家政策的影响贯穿于执政的每一个环节,因此有责任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从而对公众负责。其一,它对政策问题的发现、政策的规划、政策的决定具有重要影响;其二,政策的宣传是通过新闻传媒途径来进行的;其三,政府能否兑现政策,能否按照所宣传的进行管理和运作,新闻传媒能够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督促执行,避免因舆情不畅发生的各类矛盾。
其次,坚持舆论监督应该是党和政府的自觉行动。目前的新闻传媒首先是党的喉舌,因此,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如同法律监督、纪律监督一样,必须有政策及法律保障。2005年4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的意见》把舆论监督定性为社会发展的要求、新闻工作的职责、人民群众的愿望、党和政府改进工作的手段。明确规定,“干扰舆论监督要严肃查处”,要求社会各方面要积极支持和自觉协助新闻单位开展舆论监督;各级党委和政府、各部门、各单位要主动配合新闻单位和新闻记者开展新闻采访和新闻调查,为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工作提供方便。公务活动除涉及国家安全和机要、保密以外,对于新闻媒体披露出来的问题,所涉及的部门、单位必须认真对待,积极整改,不护短,不遮丑;对违法、违纪、违规的问题,司法机关和纪检监察部门要及时查处。舆论监督涉及的单位或个人对新闻媒体报道的事实或观点有不同看法的,要通过正常途径向刊播该报道的新闻媒体或其上级领导机关反映,不得以极端方式影响新闻媒体的正常工作秩序。对于干扰新闻媒体履行舆论监督职责的行为,违反党纪、政纪的,纪检监察部门要按党纪、政纪严肃查处;触犯法律的,司法机关要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意见》首次明确了新闻媒体的工作规范:严禁借舆论监督谋利益。批评报道须严格把关。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通过舆论监督与信息公开,舆论就可以制约某些官员对权力的滥用,公众可以有充分表达和维护自身权利的渠道。这样产生的直接结果有二,其一是使政府的决策走向科学与民主;其二是如果老百姓参与了,对因政策必须付出的代价将有更好的耐受性。所以说到根本上,舆论监督与信息公开,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利益调整与博弈的需要,是民主法制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