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眉战役纪念馆即扶眉战役烈士陵园位于陕西省眉县常兴镇,是为纪念在全国解放战争中西北战场最大的一次战役扶眉战役而壮烈牺牲的解放军指战员修建的,陵园占地47亩。
扶眉战役烈士陵园是国务院命名的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是首批国家级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廉政教育示范基地,是国家旅游局命名的AA级旅游景区。
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蒋介石急令胡宗南纠合青海、宁夏马步芳、马鸿奎部妄图反扑西安,阻我西进。我第一野战军第一、二、十八、十九兵团,在彭德怀司令员兼政委的指挥下,于7月10日在以扶风、眉县为中心,东起咸阳、西至宝鸡、北涉西兰公路、南临秦岭北麓的广大地区,向胡宗南主力发起总攻,歼敌44000余人,解放了眉县、扶风、岐山等九座县城,7月14日宝鸡解放。在这次战役中,我军指战员3000余人壮烈牺牲。扶眉战役的胜利为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打开了北大门。
1953年,扶风、眉县、岐山三县人民政府联合修建了扶眉战役烈士陵园,安葬了623名烈士的忠骨。1972年修建了战役纪念馆和烈士纪念碑,纪念碑高19.49米,寓意扶眉战役1949年胜利告捷。2001年修建了牌楼、停车场、烈士名录碑、改建了烈士墓区;2002年修建了纪念园、纪念亭、战役群雕、烈士雕像、彭总雕像、将军雕像,重新扩建了扶眉战役纪念馆;2007年兰州军区向烈士陵园赠送大炮四门,成都空军司令部赠飞机一架。2009年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改扩建后的陵园主要由引导区、花岗岩群雕、纪念园、纪念碑广场、战役纪念馆、多功能电教厅、廉政教育展厅及服务管理区组成。
1982年10月,扶眉战役的总指挥彭德怀元帅的夫人浦安修同志来祭奠革命烈士;2004年7月,原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傅全有上将前来悼念老战友;原2兵团4军10师师长、后任兰空司令员的刘懋功和原空11军副军长陈汝义曾多次来陵园凭吊。
陵园在西宝高速、西宝南线和陇海铁路旁设立宣传牌,筹办了烈士陵园网站,通过网络宣传举办的“清明节悼念”、“五一革命传统教育”、“七一重温人党誓词”、“八一拥军”等活动;先后请中央电视台、宝鸡电视台和县电视台联合制作了“永远的丰碑——扶眉战役”;“感动在三月”;“五十年的心愿”等专题节目,并邀请中央台军事频道等媒体参与宣传。陵园年接待量超过10万人次。
战场上的英雄建设中的功臣——宝天铁路英烈纪念馆
宝天铁路英烈纪念馆位于陕西宝鸡市区炎帝园内,是宝鸡市区唯一的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4年被命名为国防教育基地。
西北铁路宝鸡至天水段穿越秦岭153公里,山势起伏陡峭,其间有126个隧道。解放前,国民党政府耗资巨大,六年尚未完T。1950年春,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九兵团结束了解放西北的战争之后,奉命从事宝天铁路的修建工程,5万多名解放军指战员,仅用八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修建任务,有56名指战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1952年,正在朝鲜战场作战的彭德怀同志题词,曾是宝天铁路建设主力的第六十四军从朝鲜战场派员回国,同宝鸡市人民政府联合修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九兵团、陕西军区修筑西北铁路宝天段纪念碑。
纪念馆建于1980年,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379平方米,展览陈列面积640平方米。1989年习仲勋同志视察并亲笔题写了馆名。馆内现有文物:
修建宝天铁路纪念碑及碑座上镶嵌的彭德怀、习仲勋、王世泰亲笔题同石刻,有肖克等16位领导人的题词;有修建宝天铁路的文史、照片等资料。2002年对纪念馆重新布展。2003年又增添了《解放大西北》、《百名英烈展》等宣传展板,教内容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和丰富。
纪念馆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革命传统教育活动,特别是针对广大青少年,在做好讲解、播放专题片的同时,邀请曾参加过修建宝天铁路的老军人来馆宣讲,通过一个个真实的事例,介绍当年自己参加解放战争、修建宝天铁路的经历和感受,使教育活动更加生动感人。
秦汉文物宝库——咸阳博物馆
咸阳博物馆位于陕西咸阳市古文化一条街——中山街中段,是全国着名博物馆之一,1962年正式开放。现馆址系1371年(明洪武四年)所建的文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明示范旅游景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AAA级旅游景点。
咸阳博物馆以收藏、研究、展示秦汉历史文物为主。
馆藏文物1万余件。陈列面积共1100平方米,展出文物6000余件。馆内的历史文物陈列共分三个展厅展示:一展厅主要介绍秦都咸阳至秦统一六国的历史背景。二展厅主要介绍秦咸阳一、二、三号宫殿遗址的建筑成就。三展厅主要展示秦咸阳宫殿遗址、手工业作坊遗址和秦人墓葬区出土的陶器、铜器、玉器、丝绸等手工业制品。第四陈列室是馆藏文物精品展;第五、六陈列室是享誉中外的西汉三千彩绘兵马俑军阵;大成殿远眺另外还有宗教文物展,展出全国最大的明代铜造像;咸阳碑石陈列展示了有近百块碑碣墓志,被游人誉为“石质书屋”。
咸阳博物馆制定了《爱国主义教育规划纲要》。与30多所院校、部队连队、交警中队、老年大学等签订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协议,每年免费接待学生、军人团体等3.5万人次;组织宣教干部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开展宣传活动;为咸阳大中专院校的教学提供学生实习基地;为西藏民族学院代培讲解员;暑假期间,通过夏令营形式组织中小学生去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等文博单位体验参观,参观结束后在咸阳博物馆集中培训和学习,节假日为其他参观者提供义务讲解。
大汉朝的英雄传奇——茂陵博物馆
茂陵博物馆位于陕西省咸阳与兴平之间的五陵塬上,距西安约40公里,是一座以汉武帝茂陵、霍去病墓及大型石刻群而蜚声海内外的西汉断代史博物馆。馆址坐落于霍去病墓址,是国家首批4A级旅游景区。
茂陵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墓,是西汉帝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其周围有汉武帝李夫人、卫青、霍去病、霍光、金日殚等陪葬墓20多座。茂陵遗址区保护范围东西9.2公里,南北6.5公里,点多、线长、面广,形成天然的立体博物馆。
茂陵博物馆景色宜人,仿汉建筑群林立,融文物、古建、园林于一体,为全国最早的西汉历史文物与陵墓现场保护管理机构。博物馆总占地面积154836平方米,建筑面积15805平方米,主要建筑物有陈列室三座,石雕廊房(亭)六座。砖土木结构的文物库房3间。馆藏文物4484件(其中:一级藏品69件,二级藏品53件,三级藏品577件),国宝文物14件,占咸阳市国宝文物总数的70%。其中石刻伏虎、出土文物鎏金马、玉雕铺首、四神空心砖、陶水管等多次到美国、英国、日本、法国等国家和地区展出。
博物馆基本陈列有四部分。分别是《霍去病墓石雕艺术陈列》、《茂陵出土文物陈列》、《茂陵珍贵文物陈列》、《汉武帝故事造像艺术展》。《霍去病墓石雕艺术陈列》位于霍去病墓前及东、西两侧六座石雕廊房(亭)中。主要展示霍去病墓上遗留下来的17件大型石雕(12件系国宝)。这批石雕是利用自然石块的原始形状,辅以阀雕、浮雕、线刻等技法,造型浑厚朴拙,气魄深沉雄大,雕刻手法极为简炼传神,对研究西汉时期的石雕艺术、陪葬制度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茂陵出土文物陈列》位于茂陵博物馆西展厅,共展出文物114件。主要展示汉茂陵陵区零散征集的汉代文物以及汉武帝时期的有关历史、人物简介。《茂陵珍贵文物陈列》位于茂陵博物馆东展厅,展出文物119件。主要展示茂陵保护区附近出土的珍贵文物。《汉武帝故事造像艺术展》主要展示汉武帝刘彻从童年时代的“金屋藏娇”直到苍颜白发的“五柞宫托孤”等九场故事情节,再现汉武帝性格特征与雄才大略的非凡气质。
茂陵博物馆建馆以来,利用馆藏文物积极做好阵地宣传工作,充分发挥基地的教育职能,把与陈列有关的历史人物故事、国宝石刻马踏匈奴、跃马、伏虎,出土文物鎏金马、四神纹玉雕铺首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广大游客和中、小学生宣传讲解。与咸阳师范学院共建实验实践基地,与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共建教育基地。博物馆先后荣获了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两帝合葬陵女皇无字碑——乾陵博物馆
乾陵博物馆坐落在陕西省乾县城北六公里的梁山脚下,距西安80公里,紧邻312国道,是在陪葬墓永泰公主墓的遗址上建立的,前身是1961年8月成立的乾陵文物保护管理所,1978年8月更为现名。它是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乾陵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两朝帝王、夫妻皇帝合葬陵,埋葬着唐王朝第三位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始建于公元684年,历时23年修建完成。当时正值盛唐,国力充盈,故陵园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富丽,堪称“历代诸皇陵之冠”,是陕西着名的观光游览胜地。
乾陵博物馆的馆舍为现代仿古建筑,占地面积36106平方米,建筑面积4954平方米,绿化面积3600平方米,管辖范围有乾陵、章怀太子墓、懿德太子墓和永泰公主墓。馆内设有两座大型陈列室,向广大观众提供《乾陵文物精华展》和《唐代胡俑展》,展出陪葬墓出土的主要文物168件,其中不乏珍藏的精品。除此之外,修复整理的唐永泰公主墓、懿德太子墓、章怀太子墓等三座墓葬的原始地宫也作为很有特色的陈列内容向观众开放。展览面积共计2300平方米。目前,共有藏品4300多件,全部来自于已发掘的陪葬乾陵的永泰公主李仙蕙、章怀太子李贤、懿德太子李重润、中书令薛元超、右卫将军李瑾行等五座墓葬出土的各类文物。从1984年至今,永泰公主、章怀太子、懿德太子等陪葬墓出土的文物精品,被送往美国、日本、德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参加文化交流活动,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赞叹。
乾陵博物馆开馆以来,老一辈革命家陈毅、郭沫若、董必武等亲临指导工作;国家领导人李瑞环、田纪云、李铁映、宋平等同志视察并指导乾陵地面建筑的恢复T程。
乾陵博物馆成立了爱国主义教育小分队,对组团集体参观的大中小学生,提供免费讲解服务;利用暑假举办青少年“乾陵之旅”夏令营活动、开展中小学生“宣传乾陵志愿者”义务讲解培训活动,2001年被评定为4A级旅游景点,2004年命名为全省红领巾实践教育基地,2007年被评为未成年人教育先进单位。
100陕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弘扬安吴精神激励时代青年-安吴青训班旧址安吴青训班旧址坐落于陕西咸阳市泾阳县城北16.5公里的蒋路乡安吴村,是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中央团校和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学实践基地、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
安吴青训班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共中央为适应抗战形势需要和广大爱国青年抗日救国要求,由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在陕西泾阳县安吴堡创办的一所战时青年干部学校。初叫“战时青年短训班”,后定为“中国青年干部训练班”,通称“安吴青训班。”安吴青训班积极、正确地贯彻执行了共产党的全民抗战路线和毛泽东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实施抗战教育,以多种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吸引、团结、教育、训练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对青训班非常重视,他指示青训班要扩大规模,来者不拒。中共中央也从干部力量和物质供给上给予大力支持,中央组织部陆续选派一批经过长征的红军干部和具有一定文化、理论水平的党政干部作为骨干到青训班T.作。朱德亲自担任了青训班的名誉主任,冯文彬为班主任,胡乔木为副班主任。安吴青训班从1937年10月11日创办,到1940年4月撤离回延安,共两年半时间,举办了14期,培训了1.2万多名学员,分别输送到延安、抗战前线、敌后根据地等地参加抗日救亡斗争工作。青训班吸引了国内众多的青年,有根据地、沦陷区和国统区的青年;有从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缅甸等海外回来的侨胞和留学生等。广大爱国青年在青训班里得到很好的锻炼,条件虽然艰苦,但学习的劲头很高。通过学习抗战理论和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大家对抗战必胜的信心更足了,为把优秀的青年培养成革命骨干,还在青训班上秘密进行了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两年多共接收了上千名优秀青年加人共产党,壮大了党的力量。安吴青训班以它正确的思想路线与灵活的工作方法,以它的特殊地位和贡献,成为一所抗日青年的革命熔炉,在中国青年运动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安吴青训班旧址由吴氏庄园、望月楼、迎祥宫及吴氏陵园四处景点构成。吴氏庄园是清末时期盐商巨贾的宅院,1938年元月,吴氏后人将其捐献给青训班,望月楼是吴氏庄园后花园的主体建筑,青训班时期是主要领导居住办公的地方;迎祥宫原为元代道观,是青训班学员娱乐、集会的主要场所;吴氏陵园是青训班学员的露天课堂。
2007年4月23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刘延东到安吴青训班旧址考察,她要求充分发挥安吴青训班旧址作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作用,使‘安吴青年’勇于奉献、艰苦奋斗、团结拼搏、不怕牺牲的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药王圣殿文化名山——药王山博物馆
药王山博物馆位于陕西铜川耀州区城东1.5公里处,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是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8年“药王山庙会”被国务院列人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药王山是唐代医学家孙思邈长期隐居之处,因民间尊奉孙思邈为“药王”而得名,自然景色秀丽宜人,人文景观闻名遐迩。金元以来的古建筑群集,汉代起始的碑碣石刻众多,医药、佛道、民俗和谐并存,交相辉映。一天门气势雄伟,铁旗杆直耸云霄;药王大殿雕梁画栋、古朴风雅;金元殿历经明清两次大地震独得幸存;见漆沮汇流,锦阳川景色尽收眼底;摩崖造像,堪称精华,等身菩萨具有唐仕女的神韵,精美绝伦,“摸摸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