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江西商人逐步兴起并走向兴盛,他们的行迹遍布大江南北,无论是遥远的京师、川陕、云贵地区,还是邻近的闽粤、湖广和江浙等地区,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他们的经营领域广泛,从粮食、瓷器、茶叶、土布、纸张、药材、印书到食盐、钱庄等都有涉及,不仅包含了本地土特产,也有外地产品;不仅包含了农产品,也有手工品、服务业等。正是凭借着如此的经营,江西商帮成为闻名天下的“十大商帮”之一。明清江西商帮的发展,是建立在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背景的基础之上的。
明清的中国大地上,曾出现了规模庞大、影响深远的移民浪潮。从元末明初开始,先是自发性的人口流动,继而是政府大规模的强制性移民,接着又是持续性的自发移民,涌现出了“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等移民浪潮。在此过程中,成千上万的江西人涌向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区,进行或开垦荒地、或发掘矿产、或交换物品、或购买土产等活动,在促进江西商帮兴起的同时,也为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一、随军而行:明统一全国过程中的商机
明太祖朱元璋建国后,定都南京,第一个设省的地区就是江西。明军不断进兵两湖、两广、云贵,都以江西为基地。明朝统一全国的军力虽从南京出发,而军需则多依赖于江西供给。而且,北伐偏师也是从江西、湖广进军河南、陕西、四川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随着明军的推进,江西开始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向外移民。浩浩荡荡的江右商帮大军便在这个时期形成并迅速流向全国各地,占领了相当大的市场。而江西商人经营的商品,又多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必需品如粮食、布匹、木材、纸张、瓷器等,符合经受战争劫难地区的需要,行销到战事频仍的中原大地和华南、西南诸省。从此之后,江右商帮的队伍和经商范围不断地扩大,逐步称雄华夏。
二、“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与江西移民浪潮
明清时期,江西出现了大规模的移民运动浪潮,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运动。然而,这些移民在不同的时期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一)“江西填湖广”与明初政府移民运动
元朝末年,各地抗元起义不断,继而陈友谅与朱元璋在赣、湘、鄂间的争夺,造成江淮以及长江中游一带社会经济发展的惨重损失。这连年的、频繁的战争给当地民众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和巨大的伤害,加上水旱灾害的侵袭,造成田园荒芜、百姓亡散、庐舍为墟,许多地方渺无人烟。《明太祖实录》中记载了洪武元年(1368年)的情景:“自兵兴以来,民无宁居,连年饥馑,田地荒芜,耕桑之地变为草莽,道路榛塞,人烟断绝。”《明太祖实录》卷12,洪武元年二月壬申。
相比之下,江西地区的战事则较为缓和。虽然也经过鄱阳湖大战,但为时甚短,而且是一战而定,全省几乎传檄而下,没有发生反复的拉锯战,故此战祸较少。
在此背景下,朱元璋定鼎之后,着手恢复惨遭破坏的社会经济,调整全国人口分布,颁布一系列的移民垦荒法令,将狭乡之民迁往宽乡,“新附之邦,民生凋瘵,不有以安养之,将复流离失所”《明太祖实录》卷32,洪武元年七月丙子。政府组织了一场规模宏大、由东向西、由南向北的大规模的移民运动,设置了专门的机构负责,移民登记、造册,严密组织,官兵押送,采取强制与鼓励相结合的移民政策。
人口一直膨胀不断的江西,尽管此时也经历了数次战争的重创,但人口仍数倍于湖广地区,于是在这次移民浪潮中,规定江西大量移民迁入湖南、湖北地区,并允许“插标占地”。在政令的驱使下,百姓扶老携幼,背井离乡,向湖广迁徙,从而奏响了历史上有名的“江西填湖广”的宏伟史诗。如《明太祖实录》中记载了朝廷下令江西移民移往湖南常德地区的情形:(洪武三十年)常德府武陵县民言,武陵等十县自丙申兵兴,人民逃散,虽或复业,而土旷人稀,耕种者少,荒芜者多。临近江西州县多有无田失业之人,乞敕江西量迁贫民开种,庶农尽其力,地尽其利。上悦其言,命户部遣官于江西,分丁多人民及无产业者,于其地耕种。《明太祖实录》卷250,洪武三十年三月丁酉。从上述记载可以看出,湖南常德府地区自元末农民起义以来(丙申年即1356年),人口数量急剧下降,造成明初的“土旷人稀”局面,大量田地荒芜,而临近的江西地区却“人多田少”,许多民众无田可耕,于是由常德武陵县等民众上书明太祖朱元璋,乞求将江西无地之民迁往该处,得到朱元璋的批准,下令由户部派遣官员至江西,负责组织移民事宜。
据曹树基教授推测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五卷《明时期》,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25-126页。洪武年间湖南全区在籍人口278.7万,移民人口73.1万,占当时全区人口的26.2%,而其中江西移民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达到移民总数的78.5%。据统计,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在江西输出人口中,其中湖北接纳约55万人,京师(南京除外)和湖南地区各接纳57万,加上大量充军卫所的军籍移民,江西人口直接迁出的有200余万。
1933年湘乡《龙田彭氏族谱》详细记载了明代江西泰和县一个家族移居湖南湘乡的过程,通过其记载内容,反映出以下信息:第一,洪武二年(1369年)前后从江西强制移民湖广是一次普遍性的移民,彭氏家族始迁时与“江湾一队”不期而遇,更可说明当时移民规模之大;第二,当时的移民是以家族为单位的行为,彭氏一家父子兄弟叔侄男女共二十二口,举族而迁;第三,在迁移的过程中,沿途须验明身份,“所至皆挂号”,到湖广落脚后,也须“立清界限,报上登籍”,即自始至终都在官府的控制之下。1933年湘乡《龙田彭氏族谱》中记载的具体内容如下:(乐翁)公世居江西太(泰)和县十九都八甲,当明定鼎初,诏徙江西民实楚南。公于洪武二年己酉卜徙湘乡。父子兄弟叔侄男女共二十二人,择十月初六日起程。同江湾一队,共七十九人。初九日至临江府,初十日在皇叔署领票,就曹家埠登舟,十二日至袁州府,十四日至彤关,十六日至长沙府小西门舍舟就陆。息韩、刘两店一日。十九日宿湘潭后街,二十日宿云湖桥,二十一日至湘乡县南门,息单、葛两家一日。二十三日分一队共二十六人循河边上浴水去。公等过洙津渡,宿虞塘。二十四日过甲头塘,宿青石塘。二十五日在梓门桥,分一队共二十五人往青蓝去。公等由铜梁塘,本日到六十六都约冲,卜栖焉。计自初起程,几二十余日,所至皆挂号,夜则老者投店,少者皆露处也。公既至约冲,遂于二十八日起工造室。十一月初六日入宅安居。明年庚戌,华三、华六、华八、华九及周珍保,又离约冲外去矣。公以暮年跋涉,体渐不安,至是年四月初一日气喘沉重,自分难延,遂集家中老少嘱托后事。命三男宗海写记云:自我太祖以来,五代未分,我等在江西,人民广众,谷米贵如珍珠。今离江西半载,到此插得地方,未曾清楚。曰叔曰弟,我子即汝子,同心协力,立清界抵,报上登籍,安家立业,不枉前程,方可落心。《龙田彭氏族谱》卷22,《始祖乐翁公迁湘记事》。在轰轰烈烈的江西移民历史中,涌现出诸如“瓦屑坝”、“南昌筷子巷”等民间故事和俗语,既是对江西移民浪潮的文学话语式反映,也反映出当时王朝机制下的一种移民模式。
瓦屑坝是古饶州府鄱阳县(今上饶市鄱阳县)的一个地名,坐落在鄱阳城西约10公里的莲湖乡。北宋乐史所著《太平寰宇记》在“鄱阳县”中记载:“莲荷山在县西四十里彭蠡湖中,望如荷叶浮水面。”此山即今之莲湖乡(莲荷谐音称莲湖),明代称立德乡。昌江、信江从这里汇入鄱阳湖,这个“渔村绕水田,澹浦隔晴烟”的湖岛,因留有大量的瓦屑与瓦窑遗迹而得名。
从元末明初到清嘉庆年间的四百多年时间里,江西移民一次次地在瓦屑坝这个古老的码头集中,通过鄱阳湖入长江,向东进安庆府到桐城、潜山、池州、凤阳,向西入黄州府到麻城、黄安、蕲州,最后被转到四川的也不在少数。
清初,安庆府宿松县文人朱书曾议论说:“吾安庆,古皖国也……然元以后至今,皖人非古皖人也,强半徙自江西,其徙自他省会者错焉,土著才十一二耳”。〔清〕朱书曾:《杜溪文稿》,《告同郡徵纂皖江文献书》。可见,明清时期安庆地区的民众祖先大都来自江西,土著居民较少。在这些来自江西的移民中,尤以来自饶州府鄱阳瓦屑坝的民众较多,外国学者比阿蒂曾对安徽桐城县的人口由来进行过研究,他指出,桐城一地有“20%以上的氏族始祖来自(鄱阳)瓦屑坝这个村庄,并且有差不多比例的氏族来自鄱阳县其他地方”。
据史志及家谱记载,明代瓦屑坝移民大体从瓦屑坝河下登舟,经鄱阳湖出湖口入长江,然后或溯江而上至湖北、湖南、四川等省,或沿江而下至安徽、江苏等地,其中分布较多、影响较大的是安徽的凤阳、合肥、桐城、安庆,湖北的武汉、黄州和湖南的长沙等县市。迄今这些地方还留有当时迁徙的痕迹,如武汉市有“鄱阳街”,汉川有“江西湖”、“江西垸”,蕲州城东还有地名称“瓦屑坝”等。
明代医圣李时珍的家乡——湖北蕲州,城东有一条江西移民垒起来的“坝”,为怀念故乡,特意起名“瓦屑坝”。光绪《麻城县志》对当地声名显赫的周氏家族的记载称,周氏“自元末受七公者,江西饶州徙于黄,遂为麻城人”。
总之,在今湖南、湖北、安徽等省的许多地区,民间族谱中都有祖先来自于“瓦屑坝”的记载和传说。其实瓦屑坝只是鄱阳县的一个古代砖瓦窑业区,因其水路交通的发达而成为饶州一带移民的中转站,移民在这里集结,由水路移向湖南、湖北及安徽等地区。因此,各地族谱记载的关于祖先来自于“瓦屑坝”的记载,应该主要是来自于鄱阳县等处的饶州移民。许多移民在迁居后丢失了先祖的原籍村名,于是在族谱中记载来自于迁移中转站——“瓦屑坝”。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于是“瓦屑坝”成为众多湘、鄂、皖等地区民众的先祖来源地,并由此产生了诸如“余干瓦屑坝”、“丰城瓦屑坝”、“浮梁瓦屑坝”和“乐平瓦屑坝”等不同版本曹树基:《“瓦屑坝”移民:传说还是史实》,《学术界》2011年第9期。这些版本虽然是不正确的,可能是源于先祖对移民记忆记载的笔误,也可能是源于后辈对先祖籍贯的不甚明了,但无论如何,对“瓦屑坝”的记载反映了出当时江西移民的真实故事。
除了“瓦屑坝”外,广大地区特别是鄂东南地区的民众族谱中还有先祖来自于南昌“筷子巷”的记载,也即是来自于南昌府的移民。此外,吉安、抚州等地也是这一时期江西移民的主要来源地。
另外,在明初政府带有强制性的移民政策背景下,出现了一些与之相关的独特的故事民俗,其中以“解手”传说最为著名。传说来自江西各地的移民被反绑着双手,用一条绳索串起来,向瓦屑坝蹒跚而来,大小便憋急了便呼喊监送人员:“解手啊!”(解开被绑的双手)。“方便”之后再重新捆上,于是“解手”成了移民们“方便”的同义语。其后随着江西移民的前进步伐,这一称呼在湖南、湖北、安徽、四川、重庆等地民众中广为流行,成为“大小便”的代名词。
张国雄教授在《明清时期的两湖移民》一书中指出,流传于湖北地区的有关“解手”的民间传说,与明初的强制移民政策有关:笔者在湖北县市搜集资料的过程中,经常听到这样一种传说:湖北人把上厕所称为“解手”,是因为其祖先是被捆绑着用船从江西运来的,途中想大小便时要呼喊官兵松绑,故“解手”成了上厕所的代名词,随着家谱资料的不断积累,我发现这种传说有其生活的依据。张国雄:《明清时期的两湖移民》,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16页。
(二)“湖广填四川”运动中的江西移民浪潮
从明至清,“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一直存在,包括江西民众在内的大量民众不断移入巴蜀地区,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这其中,明初和清初的两次移民浪潮声势最著,且都是在战乱结束后受到政府有目的、有组织性的干预。
明初的四川,在经历了宋元战争之后,四川人口由南宋的最高峰259万户,锐减至元初的20万户约60万人。元朝统治四川不及百年,撤并了许多州县,人口一直没有恢复。因此,当朱元璋平定四川以后,他把四川和华北、江淮地区一道列为全国重点的人口迁入地区,进行“诏迁”政策,由政府组织移民运动。在此背景下,除了轰轰烈烈的“江西填湖广”运动外,也有许多江西民众迁往四川地区,如民国赣州安远县《魏氏族谱》(1913年手抄本)中记载,洪武三年(1370年),部奏江西饶州府浮梁县民,“当徙荆南、黄州等处,任土耕插落业……不得不徙……此年四月,路邑催逼,遂各泛舟南渡”;民国湘潭县《罗氏族谱》(1914年木活字本)记载,洪武七年,罗氏先祖“领南京凭”,由江西来湘潭定居;等等。
由于大多数移民是受政府强制命令而背井离乡入川的,于是当地民间也流传着诸如“解手”等民间故事传说,反映出明代洪武移民时代的强制移民现象的历史内容。不过由于受到“张献忠屠蜀”的刺激和影响,四川一些文人将这类故事附会到明末清初移民现象的内容当中,成为了一个关于民间“解手”故事来源的与众不同的“四川版本”。四川人称上厕所大小便为“解手”,大便叫“解大手”,小便叫“解小手”,这种叫法真怪。不过,这当中却有个缘故。
传说明朝末年,张献忠义军入川,官府出兵镇压,双方你来我往,死伤很多,加上天灾瘟疫,四川不少地方,十室九空,断绝人烟。清朝皇帝坐天下以后,害怕四川人烟绝了,没人交税纳粮,就在湖南、湖北、广东、福建等地强令大批百姓到四川安家落户。中国人有很强的乡土观念,都不愿离乡背井到四川来。朝廷只好出动大批兵勇,强迫老百姓搬迁。为了防止移民中途反抗,就把他们的手统统捆起来,用鞭子赶着走。但是,屙屎屙尿,正明公道,官府再凶,也不能不让百姓拉屎拉尿。在捆送途中,移民要大小便,只好叫押送的人松开绳子,解放手足。久而久之,“解大手”、“解小手”就成了拉屎拉尿的代名词。《四川传说》,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247页。与明初的迁移相比,清初江西“移民入川”运动依然盛行。明末清初,巴蜀地区由受长期战乱和连年瘟疫的影响,人口损伤严重,残存无几。为了稳定西南地区,开发巴蜀,清政府实施了“湖广填川”大移民。大量湖广、江西、福建、广东等省的百姓,在政府的号召下,涌入巴蜀。
早在清初,清政府在战乱未停、巴蜀统治秩序未稳的状况下,就着手招民垦荒,实施了诸如垦荒令、实行兵屯、川民回籍、地方官捐资筹粮、贷种免税等一系列政策。其后清政府更进一步实行了“移民入川”政策。从康熙七年(1668年)到雍正七年(1729年),清政府开始大规模招徕外省移民,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以鼓励移民垦荒。在此背景下,大量外省移民开始移向四川地区。与明初不同的是,清初移民大多数都是经济性移民,即以出外谋生或致富为目的的移民。
根据资料记载,这些移民大都是来自于湖广、江西、广东、福建、陕西、贵州等省的百姓,为了寻求土地或更好的生存环境而自愿、自发性移向巴蜀地区,这种浪潮一直延续到乾隆年间。根据资料记载,其中江西籍移民数量位居第二位,仅次于湖广。如民国《云阳县志》(1935年版)中记载的132户明确籍贯的清代移民中有湖广籍98户,占74%;江西籍13户,占10%;民国《合川县志》(1921年版)中记载的150户明确籍贯的清代移民中有湖广籍99户,占66.7%;江西籍17户,占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