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每天都快快乐乐的,但是人生难免会遭遇到一些困难与挫折,只有让孩子拥有乐观、开朗的性格,才能让孩子遇到挫折时,以乐观进取的态度来迎接挑战。人的性格是在后天的环境里逐步形成的,孩子乐观的性格也可以通过实践逐步培养,孩子悲观的性格也可以在实践中逐步改善。在本章里,我们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为父母全面介绍培养孩子乐观性格的方法。快乐是孩子最重要的情绪,是否拥有快乐的情绪对孩子身心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父母应努力培养孩子乐观的性格,让孩子看到更美好的世界。
让孩子学会笑对人生
笑是上帝赐予人类对抗消极最好的良药。当自己犯错误的时候,笑可以让我们感觉好些,所以孩子也应该学会微笑。如果家长不是严厉地去指责,孩子也将会知道自己不小心犯的错误,然后对之付于一笑,从而保持良好的心态,然后孩子也会知道重新开始,继续自己的生活。
《孩子画报》中的小故事:小猫在路上遇到了小老鼠,小老鼠见到它就害怕地走了。于是小猫就让小鸟帮她带给小老鼠一个甜甜的微笑,于是甜甜的微笑在小动物们之间传递着,小猫和小老鼠成了好朋友。故事告诉孩子,就是因为微笑让猫和老鼠这对敌人也成为了朋友。在生活中应该微笑着面对一切,让微笑化做一股暖流,温暖所有人的心。
父母要让孩子知道,微笑是世界上最美好的语言。让孩子明白,当学会了微笑,你就会发现生活是美好的。微笑,会让一切平凡拥有可爱,让一切变得美妙。
微笑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父母想教孩子学会微笑,首先父母自己要微笑,给孩子一个微笑的世界。早晨起床时给孩子一个微笑,送孩子上幼儿园时给他一个微笑,孩子生病时给他一个微笑,在他不高兴时还是给他一个微笑。孩子会从这微笑中感觉到家的温馨,学到父母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这样才会让孩子学会微笑,学会积极的处事态度。
警惕侵袭孩子的“抑郁”
孩子的世界应当是多姿多彩的,但有的孩子小小年纪却总是郁郁寡欢。由于各种原因,有许多孩子经常被抑郁的情绪所侵袭,严重的就会成为抑郁症。这是一个令父母感觉非常痛苦和困惑的问题,特别是一个平常表现良好的孩子出现不当行为时,父母一定要高度警惕抑郁症的发生。
玲玲的父母工作很忙,他们通常在家的日子很有限,因此5岁的玲玲便由外婆带着。以前的玲玲活泼开朗,很喜欢笑。每当看到别的小朋友在星期天有父母领着到公园玩,玲玲就很羡慕,因为她很少有这样的机会。最近一段时间,父母发现玲玲变得不爱笑了,她常常一个人坐着发呆,整天不说话,好像一下子乖了许多,但这种“乖”总显得有点不对劲。后来带玲玲去医院检查,才发现孩子得了孩子抑郁症。
小贴士
温馨提示
当孩子出现抑郁症状的时候,父母要引导孩子理智地调节自己的情绪,纠正认识上的偏差;找一些让孩子开心或是振奋的事情,用积极的情绪来抵消消极的情绪;教导孩子学会适当的发泄,比如:倾诉、哭泣、运动等,把不愉快的情绪释放出来。另外,可及时找心理专家咨询,进行积极地治疗。
让抑郁孩子变得快乐起来
家庭应该是孩子娱乐放松、宣泄减压、调适心理的“心灵港湾”,家长也应该是孩子最好的心理咨询师,是让孩子远离抑郁最好的医生。
生活不宜过分优裕
物质生活的奢华反而会使孩子产生一种贪得无厌的心理,而对物质的追求往往又难以自我满足,这种过于贪婪的孩子大多都不快乐。
培养孩子抗压能力
家长应多发现孩子的长处并恰当地给予鼓励和表扬,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与应对困境、逆境的能力,教育孩子学会在困境中寻找精神寄托,例如参加运动、游戏、聊天等等。
鼓励孩子多交朋友
家长自己也要真诚待人,鼓励孩子多和人交往,教会孩子和他人融洽相处,多让孩子进行情感交流活动,培养孩子广泛的爱好和乐观的性格,享受友情的温暖。
父母不要将压力传递给孩子
父母营造的家庭气氛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孩子情绪的发展是从内到外逐步展开的。孩子最先接触到的就是父母,然后才是外界的人。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氛围能使孩子建立起对人们的信任感,家人之间良好的情感,可以为孩子未来的人际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虽然很多家庭矛盾都不可避免,但是父母不要将压力传递给孩子,更不要将怨愤发泄到孩子身上。应该以一种乐观、幽默的方式来处理夫妻间的压力和矛盾,夫妻之间彼此尊重、理解,做快乐的父母。这样不仅能让孩子感受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还能让孩子知道怎样面对压力。可以想象,一个充满了怨恨甚至暴力的家庭,不可能培养出乐观开朗的孩子。
家庭气氛对孩子的影响
父母感情不和,他们的孩子也总会显得很忧郁。孩子虽然还不明白父母间的微妙关系,但是他却能敏感地警觉家庭氛围发生的微妙变化。如果父母每天当着孩子的面吵架,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影响?当然,孩子不明白父母为什么吵架,吵的内容是什么,但他们却能从中学会憎恨和仇视。
孩子哀伤的表情让人揪心
孩子的神情忧郁就是一种非语言信息交流。非语言信息交流包括人的态度、语气、表情、语调的高低等等。这种信息作为言语信息的补充而存在,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3岁的孩子来说,他们还不懂许多道理,他们很容易在情绪上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可以说,非语言信息对他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父母在家中经常无故发火,常给孩子脸色看,这容易使孩子性格变得胆小、内向。曾经有一位年轻的妈妈抱着孩子去法庭要求办离婚手续,在场的人为这位妈妈和怀抱的孩子同一副哀伤的表情感到惊讶。
湖北襄樊的一位妈妈说:“我的孩子已经3岁了,我和我老公的关系不好,曾经我提出过一次分开,但他不同意,后来看在孩子那么小,就没分。现在我们的关系还是不好,如果现在我们分开了,对孩子是不是会有影响?我们经常吵架,我觉得这样对孩子更不好,还不如分开,给孩子一个平静。请问,我这样想对吗?”
如果夫妻双方感情还有基础,就需要考虑沟通的技巧。每个家庭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些矛盾,夫妻之间要理解对方,调整自己与对方配合,这些冲突就会减少。随着时间增长,曾经有过相似的冲突就不会再出现。如果夫妻双方都不擅长沟通,那就容易导致情绪化的表达,使孩子学会父母这种表达情绪的方式。这样的家庭,孩子不缺乏爱,只是不知道怎样去爱别人。
家庭破裂给孩子带来的伤害
据研究,父母离婚后的孩子情绪上受到扰乱,他们总是使用各种各样的自卫方式来对付父母离婚后的困难场合。退步就是一种常见的自卫方式。孩子常用尿湿裤子、减少饮食、发脾气以及烦躁不安来表示他们对新家庭的恐惧和忧虑。他们想让别人注意到自己的痛苦,以便得到别人的关怀。
在生活中,孩子一边会遗忘失去的亲人,一面抛弃自己身上与那位亲人相同的品质。有人会问:“孩子能记忆得如此深刻吗?”答案是肯定的。一般孩子在2岁左右就会常问:“妈妈,爸爸怎么还不回来呀?”或“爸爸什么时候下班呀?”等问题。
另外,离婚家庭的孩子在幼儿园里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特殊行为。最典型的行为特征是缺乏创造性游戏的能力。他们常感到沮丧、忧郁和生气,他们会变得好强,喜欢吵闹,烦躁不安,他们爱踢、打小朋友。
小贴士
温馨提示
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一员,和谐家庭是夫妻相亲相爱、共度美好生活的驿站,是孩子感受亲情、健康成长、快乐生活的港湾。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和谐的家庭环境,因此,营造和谐家庭,关系着每个孩子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核心问题。
营造温馨民主的家庭气氛
良好的家庭凝聚力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持久动力。家长要经常检查自己的情绪,尊重孩子,顺畅地和孩子沟通,为孩子创造一个融洽、亲密、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孩子体会到家里的温暖感和安全感。
别让学习成为负担
家住渝北区的李先生,最近在为自己孩子学英语的事发愁,他不知道,是该继续逼着孩子学英语,还是该放弃?前天,李先生把5岁的儿子送到英语早教培训中心,让孩子开口说一点英语。
说起让儿子阳阳学英语,李先生特别激动:“现在英语对孩子来说太重要了!”由于家庭条件比较好,他想将来把儿子送出国读高中,英语就成了重要的一环。李先生的好友小周记得,从李先生的妻子怀孕起,小两口就买来《英语》等各类碟子,做胎教,天天听。
在儿子5岁生日那天,李先生买来英语教材,正式开始手把手教孩子学英语。怎料,第一天学英语,儿子拿起字母表,到处乱扔,随你怎样教,就是不肯开口说。李先生的妻子说:“我们还专门制定了计划表。每天早上七点教英语字母,下午五点半,教写英语单词。可是,孩子一点也不感兴趣,任我们怎么教,孩子嘴里只嚷着要吃饭。下午写单词,孩子只是在纸上乱涂乱画。”
李先生说:“连续几天,孩子都不愿意学英语。”情急之下,他为了让儿子念英语,经常把孩子的嘴巴用手使劲掰开,让他跟着说。至于写单词,他紧握孩子的手,强行让他一笔一画地写。这一招,非但没管用,还让儿子以后一听到英语,就大哭大闹。
父母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如果对孩子处处要求严格,就相当于是拔苗助长。孩子在学习中要讲求方式、方法,因为学习不是一味地灌输,就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学习既要讲求劳逸结合,还要讲求阶段性,如果在不恰当的时间强制孩子学习,不仅达不到父母的预期,而且会令孩子情绪出现反弹,对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厌学情绪。因此父母要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不要过早让孩子背上沉重的负担。
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
允许并鼓励孩子在玩中学
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最主要的活动形式。孩子特别喜爱游戏,玩起来甚至可以废寝忘食。游戏不带任何强制性,它是一种自由轻松、充满乐趣的活动。同时,游戏又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它对孩子的整个身心发展都有促进作用。例如,玩配对卡,可以提高数字理解能力;玩七巧板,可以培养创造性。让孩子玩起来开心、学起来轻松的游戏,家长应充分利用。
充分了解孩子,注意因材施教
部分家长没有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总是对孩子的期望过高,今天拿唱歌跟这个比,明天拿画画跟那个比。能力强的孩子还好,比出了自信,但是能力弱的孩子呢?这样只会造成孩子产生越来越沮丧的心情。因此,每位父母都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制定出相应的目标,让每个孩子都在自己的水平上得到适当的发展。那么,孩子学起来将会很轻松愉快,家长也将成为一名教育的智者。
兴趣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金钥匙
首先要尊重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学其想学的,才会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而有许多家长,总要求孩子像大人那样坐着看书,对孩子感到十分好奇的东西也不准摸,甚至不准问。这样教学方法,孩子没有兴趣,他便无法发挥主动性,根本就学不好,久而久之,孩子还会产生厌恶、压抑、叛逆心理。
小贴士
温馨提示
专家研究发现,注重孩子快乐的性格,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应该掌握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重视孩子的情感需要,给予孩子快乐,让孩子快乐地学习。
抓住培养乐观性格的最佳时期
心理专家研究表明:4岁是培养孩子乐观品质的最佳时期。虽然4岁是孩子发展乐观品质的关键年龄,但这并不意味着到了4岁,孩子就一定会具备乐观的性格,这和孩子是否具备延迟满足能力密切相关。把握好延迟满足的时间,是培养孩子乐观性格的关键策略。
延迟满足是人们为了长远利益而延缓目前需要,在困难面前克制自己、建立自信的重要行为表现。除了一些特殊状况需要即时满足以外,一般情况下父母都可以采用延迟满足的办法,培养孩子的乐观品质。
当孩子大声让父母做某件事的时候,父母可以先答应,但并不马上过来,等一会儿再过来。这时,明明知道孩子想要什么,但还要问问什么事儿,等孩子说清楚了,再和孩子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孩子的忍耐心就是在这样的等待中逐步增强了,使孩子对克服困难有了乐观的态度。
为孩子设个“出气角落”
孩子和大人一样,也有脾气、也会发脾气,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父母可以在家里设定一个专门的区域,作为全家人发泄消极情绪的场所。“出气角落”的环境要尽量布置得舒适、温馨,可以是一个宽大的旧沙发,最好能有一个帘子,方便与其他空间隔离开。也可以为孩子放些旧的白纸、小杠铃、图书、毛绒玩具、画笔等,让孩子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发泄方式,例如,做点运动、阅读喜欢的书籍、拍打毛绒玩具、画画等。
父母要和孩子约定,不管当时心里有多生气,都不可以随意发作,更不能迁怒别人。首先要做几个深吸,把气愤、难过等消极情绪舒缓下来,接着参与到其他活动、游戏或工作中去。如果是从外面回到家仍觉得很难过,完全可以一头扎进“出气角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宣泄“消极情绪”。
当孩子在“出气角落”宣泄消极情绪的时候,父母尽量不要打扰孩子,除非孩子觉得有人陪他聊天更好。当孩子自愿从“出气角落”出来的时候,父母将会看到一张笑逐颜开、神清气爽的可爱孩子。孩子还会主动分享反省的体会与心得,寻求父母的理解与支持。
小贴士
温馨提示
当孩子不开心的时候,如果每次父母都能给孩子恰当的鼓励或拥抱,并且告诉孩子“你是最棒的”,孩子就能逐渐克服消极的内心感受,坦然而从容地面对不开心的事物。这就是情绪的相互补偿起了作用,将有力的积极情绪与较弱的消极情绪配对,缓冲消极情绪发作的强度,达到一定程度的心理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