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特兰大奥运会
时间:1996年7月19日至8月4日
参赛代表团:197个
参赛人数:10318(含女运动员3512)
记者人数:15108人
比赛项目:26个
最引人注目的超级明星:亚历山大·波波夫(游泳,俄罗斯)迈克·约翰逊(田径,美国)
1990年夏秋之季,雅典,希腊。
雅典乃至希腊全国上下正沉浸于申办1996年奥运会的全民性狂热之中。希腊的艺术家设计了一个集奥林匹克运动、奥林匹克传统、艺术和魅力于一体的申办标志:白色的背景上分布着蓝、黑、红、黄、绿奥林匹克五环和金色的橄榄枝,图案的下方写着:“雅典,1996——金色的奥运会”。印有申办标志的旗帜,飘扬在从雅典市中心到郊外的每一个角落。
从机场到车站,从奥林匹亚的古代奥运会遗址到举办1896年现代奥运会的雅典潘纳辛纳依科体育场,从报刊到电视,从大型广告橱窗到小小的纪念邮票,到处都可以看到一句带有可口可乐广告标志的灼人口号:“雅典,你能争到!”盛夏的高温和申办奥运的狂热,令希腊人血热。“金色的奥运会”成为举国上下最热门的话题。人们盼望奥运百年盛典成为和平与文明的特使,将希腊带入崭新的21世纪。
雅典需要奥运会!希腊需要奥运会!位于欧洲南部巴尔干半岛南端的希腊,是一个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它东临爱琴海,西濒爱奥尼亚海,南隔地中海与文明古国埃及相望,北与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接壤。这个依山傍水、景色秀丽的岛国,继承了古埃及和古巴比伦文化的精髓,并且在自己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辉煌的古希腊文化。公元前776年,古代奥运会诞生在希腊博罗奔尼萨半岛的奥林匹亚。在当时城邦林立,战乱不绝的古希腊,以“泛希腊”和“神圣休战”为最大特征的古代奥运会,表现了促进各民族相互理解以及对和平理想的追求。在古代奥运会精神的激励之下,法国教育家顾拜旦1894年组建了国际奥委会,并于1896年在希腊首都雅典复兴了奥运会。
近100年过去了。植根于古代奥运会和古希腊文化沃土中的奥林匹克运动,历经风霜雪雨,在执著的追求中不断成长壮大;而希腊也在独立战争的废墟上重建了自己的国家,努力把这片古老的土地建设成南欧重镇。奥林匹克运动成了希腊与整个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联系纽带,奥林匹克运动激励着这个背着传统文化重负的国家向前发展。
随着奥运会百年盛典的迫近,争办1996年奥运会成为希腊全民族的夙愿:在古代奥运会的发祥地和第一届现代奥运会的主办国欢庆奥运百年华诞,使年轻的奥林匹克运动为历史悠久的希腊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将是希腊加快现代化发展步伐的巨大动力。
雅典开始了紧张的申办工作,制定出财务计划、组织工作计划、交通计划和场馆计划。自1930年以来,雅典在16个奥运会项目中承办过近200次大型国际比赛;仅在20世纪80年代的10年中,雅典就承办了10次世界锦标赛和11次欧洲锦标赛。举办这些大型赛事,使雅典逐渐兴建了相当数量的大型体育设施。除奥运会比赛以外,雅典还将向世界展示其与古代奥运会有关的奥林匹亚、埃皮道鲁斯和特尔斐几个地区辉煌的传统文化。奥林匹亚是古代奥运会的诞生地,埃皮道鲁斯是古代戏剧、音乐和舞蹈的表演地点,特尔斐则是文学、哲学和科学的重要讲坛。后两个地方与奥林匹亚一起,构成了古代奥运会的源头,它们将体育与文化融为一体,使人的精神、体力、智力得到和谐的发展。
1896年举行第一届奥运会马拉松比赛的路线被修葺一新。位于起点的小花园里,格拉尼花芳香艳丽。从郊外的马拉松,到雅典城西南的潘纳辛纳依科体育场和埃夫洛夫纪念碑,整个雅典都以崭新的姿态在迎接奥运百年盛典——它不再是1896年举办第一届奥运会时带着深重战争创伤的年轻首都了。近百年的发展和建设,使古希腊昔日的文化中心发展成为南欧重镇。
1990年1月,希腊部长议会批准了雅典申办1996年奥运会的报告。政府发言人帕夫洛波罗斯代表政府承诺:政府将对组织这届比赛的财政支出予以保证,并承担责任。雅典申办奥运会的报告书厚达1100页,报告书对主办奥运会的费用作了预算。其中,组织运作奥运会的费用为14亿美元,改善雅典市政设施(如机场、公路、铁路、宾馆等)的费用为28亿美元——为了成功地举办奥运百年盛典,希腊不惜付出巨大的代价。
为了申奥,雅典和希腊竭尽了全部所能。然而,雅典奥申委的傲慢,希腊严重的官僚主义,特别是诸多不达标的场地和基础设施,给雅典的申办工作留下了严重的隐患。面对亚特兰大、曼彻斯特、墨尔本、多伦多、贝尔格莱德这五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雅典奥申委心中在打鼓。为了强化自己的申办气势,雅典奥申委喊出了振聋发聩的口号:“回归奥林匹克之根!”面对奥运会为职业化、商业化、规模过分庞大和兴奋剂所困扰等难题,寻根的口号为雅典得分——根在何处?当然是在希腊。对于国际奥委会部分老资格的委员而言,希腊人的口号有一种实实在在的精神作用——聪明的雅典人在近乎白热化的竞争中为自己加上了一个关键的砝码。
为了增加成功的把握,雅典奥申委主席梅塔萨斯采用“以攻为守”的策略,态度强硬地向国际奥委会施加压力:“我们不会向任何人乞求,举办这届奥运会是我们的权利。如果这一次争不到,我们将永不申办奥运会!”雅典人破釜沉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