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利尔赢得奥运会主办权的消息传来,当地市民沸腾了;加拿大全国上下也在为蒙特利尔的胜利而欢呼。对于东道主而言,奥运会的所有准备从竞争揭晓那天起就全面展开了。20世纪70年代的奥运会已经不同以往,它对场地、设备、仪器、监控手段及技术等方面的要求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向近万名运动员、教练员和官员提供食宿,训练场地,向数千名新闻记者提供所需要的工作条件,绝对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对于基础薄弱的蒙特利尔,这将是一场严峻的考验。令人吃惊的是:在获得主办权之后,蒙特利尔迟迟未成立奥运会组委会,更谈不上以倒计时的方式紧张地开始工作。时光飞逝,转眼间两年就要过去了。国际奥委会主席布伦戴奇对蒙特利尔的准备工作十分恼火,卸任之前甚至下了“蒙特利尔奥运会看来是开不成了”的悲观结论。
上任伊始,基拉宁勋爵立即飞赴蒙特利尔检查工作。蒙特利尔之行,使基拉宁颇为震惊:那里正在饱受世界性石油危机带来的通货膨胀之苦:物价在上涨,美元在下跌——1972年时的一个美元到1976年夏天只值65美分了。这样一来,原计划耗资二亿五千万美元的比赛场地猛地上涨到7亿美元以上,奥运财政出现了巨大的缺口;劳力不足,使工程进展比预期缓慢;建筑工地上工人和职员的罢工,更使组委会一筹莫展。此外,各方为奥林匹克中心的建筑风格争吵不休:崇尚法国文化的德拉波,挑选了著名的巴黎建筑大师罗歇·泰利贝尔设计主体育场,这一决定在加拿大人中引起了轩然大波。而德拉波决心把位于法国南部的海滨旅馆设计思想照搬到寒冷的蒙特利尔,来建造奥运村,更是引起了种种非议。
蒙特利尔筹备工作的一片混乱,使国际奥委会焦虑万分。1975年初,基拉宁已对蒙特利尔的准备工作能否按时完成彻底失去了信心。他当机立断,决定制订替补主办城市的紧急预案。经过一系列秘密会议,国际奥委会几位副主席提出了将墨西哥城或慕尼黑作为替补主办城市的计划,这两个城市都表示愿意。但基拉宁并不赞成几位副手的想法,他计划选择联邦德国北威州作为替补对象:那里既有大型的田径场,又有极为出色的水上比赛设施,其他比赛场馆亦不成问题。幸亏蒙特利尔加快了准备工作的步伐,这才使国际奥委会松了一口气,放弃了替补主办城的预案。
奥运筹备工作有了明显的进展。但随着奥运会开幕日期的迫近,其他难题接踵而来,给本身已经“多灾多难”的蒙特利尔奥运会又增添了新的沉重负担:台湾坚持以“中华民国”的名义参赛,受到已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加拿大政府的坚决拒绝,最后未能入境。新西兰橄榄球队前往奉行种族隔离政策的南非比赛,引起非洲国家的强烈抗议。许多非洲国家指出:倘若新西兰队获准在蒙特利尔参赛,他们将抵制本届奥运会。在距开幕式只有24小时的时候,几个非洲国家代表队真的退出奥运会,登机返国了。
此外,加拿大虽是英联邦国家。但那里的国民分别使用英语和法语两种官方语言。举办帆船比赛的金斯敦属讲英语的安大略省。当局通知基拉宁,“如讲法语,则将被赶出去”;而在法语区蒙特利尔主持开幕式的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也只好屈尊地讲法语。
最要命的是安全问题。慕尼黑奥运会上发生的谋杀暴行,使蒙特利尔奥运会组委会不得不动用超常的警力甚至军队来执行保安任务。一些非常的警卫规定令运动员和教练员头疼不已:从奥运村到比赛或训练场馆,运动队由全副武装的军人来回护送。往返的人数必须相符,多一个不行,少一个也不行。赛艇运动员则必须等到2万多观众散场完毕才能离开赛场。对超级明星,如罗马尼亚的纳迪亚·科马内奇,对某些重点运动队如以色列队,组委会除安排军车护送以外,甚至还动用了武装直升飞机护驾。
尽管本届奥运会的参赛队伍及观众人数都大大低于慕尼黑奥运会,但值得庆幸的是,组委会尽了最大的努力,排除了所有障碍,蒙特利尔奥运会终于得以按时开幕——德拉波市长坚持的两项法国式设计:奥林匹克运动场和奥运村,受到了各方的良好评价。1976年7月17日,分别代表加拿大英语区和法语区的两位加拿大男女运动员接过从希腊传来的火种,点燃了奥运圣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