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文化讲究规模宏大,形式辉煌。这种文化心理上的定势,直接产生了辉煌的1968年奥运会开幕式。1968年10月12日,墨西哥城奥运会在21响礼炮声中开幕了。112个参赛队的5000多名运动员在80000观众近乎疯狂的欢呼声中按西班牙字母顺序入场。这次奥运会在奥运史上第一次用彩电技术向全世界转播。大约是考虑到这个因素,许多国家代表团的服装颜色格外鲜艳,尤其是非洲和亚洲的代表团。
在入场式上,有3支队伍受到了特别热烈的欢呼:作为下届奥运会的东道主联邦德国,作为本届奥运会东道主的墨西哥,以及来自被苏军占领的捷克斯洛伐克。该代表团入场时,80000观众起立欢迎。
奥尔达兹总统宣布奥运会开幕后,墨西哥女子田径运动员索莱托手持火炬跑进奥林匹克体育场,点燃了圣火。在墨西哥这个还相当歧视妇女的社会,由一个女运动员来履行点燃奥运圣火的庄严使命,实在是历史的进步。6位身着和服的日本姑娘,将奥运会会旗送进会场。上届奥运会东道主东京市长,将会旗郑重交给国际奥委会主席布伦戴奇,布伦戴奇又将旗帜转交给了墨西哥城市长。
墨西哥马拉松运动员加里多代表全体参赛运动员宣读了奥林匹克誓词。接着,一位裁判员在奥运史上第一次代表全体裁判宣读了誓词。在惊天动地的欢呼声中,40000只彩色气球飞上天空,宣告奥运盛会的隆重开幕。紧接着,上万只和平鸽飞上蓝天。其中有几只鸽子大约是为这种辉煌的场面所震惊,它们干脆坐在绛红色的跑道上不飞了,呆呆地看着奥运大军和观众。这几只鸽子后来被人抱回家当做1968年奥运会珍贵的纪念品。
庄严的五环旗升起了,神圣的奥运火炬点燃了——对于绝大多数参赛的选手而言,这将是他们所经历的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毕竟能够登上领奖台体会升国旗,奏国歌的情感的人只是少数。记住这个时刻,珍视这个时刻,让奥林匹克的伟大理想传遍世界!
要特别提到的是:奥运会开幕式前,学生与军队的流血冲突使奥组会采取了空前的保安措施。由于奥林匹克体育场设在市郊的大学里,墨西哥总统不得不为如何去大学体育场主持开幕式而发愁。有人建议动用直升飞机,但最后还是决定驱车前往。为保证总统的安全,主要街道两旁站满全副武装的士兵,体育场四周也布满军队。“如临大敌的武装警卫,使激动人心的开幕式逊色了不少”,这是不少国际奥委会委员的共同看法。
好在本届奥运会的比赛并未因此而逊色。随着奥运会比赛项目的不断增加,金牌和奖牌的数量越来越多。但尽管如此,所有比赛中最吸引人的还是田径项目,田径依然是奥运会的核心项目,而核心中的核心必是男子100米跑。谁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永远是最吸引观众的重头戏。柏林奥运会上的杰西·欧文斯,罗马奥运会上的阿明·哈里和东京奥运会上的波普·海因斯肯定是观众心目中的奥运英雄。谁将是这届奥运会的百米冠军?
由于铺设了塑胶跑道的缘故,这届奥运会的男子100米比赛比过去更为精彩:预赛、复赛、半决赛中的不少成绩已达到了过去奥运会男子百米冠军的水平。当8名最优秀的百米选手经过层层淘汰进入决赛时,出现在起跑线上的全是黑人选手。随着发令枪响,8名运动员如同离弦之箭射了出去。绛红色的塔当跑道上,刮起了一阵黑色旋风。50米之处,31岁的美国选手庞德尔脱颖而出。很快,美国选手格林追了上来。最后,肌肉发达的美国选手海因斯脱颖而出,以9.9秒打破世界纪录,夺得100米金牌,牙买加选手米勒和美国选手格林分别以10秒获银牌和铜牌。如果用电子计时的成绩换算,这3个选手的成绩分别是:海因斯9.95秒,米勒10.04秒,格林10.07秒。参加决赛的最后一名选手成绩为10秒2,同罗马奥运会时百米冠军哈里一样。
还未等到领取金牌,百米冠军海因斯已宣布自己将改行去当职业橄榄球运动员。在奥林匹克宪章业余条款具有无比威力的年代,职业选手是为奥林匹克世界所鄙视的。奥运冠军要去当职业选手的消息,令人跌破眼镜。
与男子100米比赛选手“一片漆黑”不同,男子200米比赛出现了白人的身影:美国黑人选手史密斯欢呼着冲过终点之后,出现了一道白色闪电——加拿大选手诺曼夺得银牌,美国另一名黑人选手卡洛斯仅获得铜牌。
男子200米的颁奖仪式上,发生了令人震惊的场面:冠军史密斯和第3名卡洛斯戴着黑手套登上领奖台。当国际田联主席埃克塞特向他们颁奖和致贺时,他们拒不摘下黑手套。当美国国歌奏响,美国国旗升起时,史密斯和卡洛斯举起戴着黑手套的手表示抗议——抗议美国社会对黑人的种族歧视,希望世界各国关注美国黑人悲惨的境遇。
两名美国黑人选手在颁奖仪式上的政治性抗议,震惊了奥林匹克世界,令曾经是奥运会冠军的国际田联主席埃克塞特十分恼火:奥运会不是解决美国内政问题的平台。在比赛场内进行政治示威,是严重违反奥林匹克宪章的行为,美国奥委会必须对此有所交待!
美国代表团决定立即将这两名运动员除名,不允许他们参加本届奥运会田径比赛的4×100米接力赛。一时间,美国队内部一片混乱,支持的,反对的,各持己见,莫衷一是。几名“黑人运动”的支持者甚至以罢赛相威胁。在几天后的4×100米接力赛上,由黑人组成的美国队获得胜利。颁奖时,他们全都戴着黑色的无沿软帽站在领奖台上,进行变相政治示威。
其实他们本不需戴黑手套、黑帽子站在领奖台上去进行政治示威。当奥运奖牌挂在他们黝黑的脖子上时,当美国国歌为黑人选手的杰出成绩而奏响时,这本身就是对种族歧视的有力回击。当年美国黑人巨星杰西·欧文斯并没有在柏林奥运会上进行过政治示威。然而,他的巨大胜利所发挥的影响是政治示威所远远无法比拟的。
墨西哥城稀薄的高原空气和首次启用的塑胶跑道,不仅极大地提高了100米和200米比赛的成绩,而且也使400米和跳远两个项目创下了保持20多年未被打破的纪录。塑胶跑道又被称作塔当跑道。在400米复赛和半决赛中,有数名运动员打破该项目的奥运会纪录和世界纪录。决赛时,打破世界纪录的叶林豪斯一路领先。但到了300米处时,紧跟在他后面的埃文斯迅速地超了上去,并创下了梦幻般的纪录——43.8秒。获银牌的吉姆斯和获铜牌的弗雷曼也都分别跑出43.9秒和44.4秒的惊人成绩。他们的成绩远远超过历届奥运会400米冠军的成绩。观众被这些新纪录惊呆了。没等观众回过神来,跳远比赛场地上又在孕育新的奇迹。
一个名叫比蒙的美国黑人运动员年仅22岁,几乎可以算是无名之辈。虽说他此前也战胜过世界纪录保持者波士顿,但波士顿从不重视普通的比赛,只有大赛他才会全力以赴。如果某个无名小卒赢过波士顿几次,实在算不得新奇。正因为如此,人们几乎没怎么关注过比蒙。
比赛开始后,轮到比蒙第一次试跳。只见他轻松地助跑,踏跳,腾空,并拼命将两条腿伸向前方,那架势看上去似乎会在落地后一屁股往后坐回去。突然,他如同袋鼠一般地将上身一屈,身体前倾后着地。还没等裁判去测量成绩,看台上已响起热烈掌声——仅凭他那杂技般的腾空技巧就该得一枚奖牌!
场上观众一片期待,然而裁判半天也没测出结果——在世界纪录为8.35米的年代,电子测试设备最多只能测到8.60米为止,但比蒙大大地超过了这个极限。无奈,大家只能等待国际田联的技术权威布伦(荷兰)先生亲自测定。凡在重大田径比赛中有特殊情况时,总是由布伦先生来作最后的裁决。只见他在详细地检查过测量工具之后亲自测量,并在破纪录表上签了字。此时,电子显示屏上出现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数字:8.90米!波士顿创下的8.35米的纪录曾经被人视作梦幻,但比蒙却一下超过它55厘米!观众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直到他们听到比蒙向空中跳起来欢呼,紧接着又跪下去狂吻绛红色的塔当助跑道时,才敢确定:比蒙真的跳了8.90米。
当时的风速为顺风2米,刚刚符合国际田联的规定。但事实上,2400米高原上的2米风速,相当于平原上的4米风速。准确地说,风速给了比蒙很大的帮助。目瞪口呆的人们普遍预测:2000年以前不可能有人打破比蒙的纪录。确实,它在世界纪录表上维持了20多年唯我独尊的霸主地位,直到1991年在东京举行的世界田径锦标赛上,它才被美国选手鲍威尔以8.95米和刘易斯以8.91米的成绩所打破。鲍威尔和刘易斯在东京的平原上打破比蒙的历史记录——既没有稀薄空气的助威,也没有高原对风力的提速。应该说,他们所创造的新纪录,远较比蒙的8.90米更具震撼力。
三级跳远同样创下了奇迹,3名选手展开了破世界纪录的角逐。意大利运动员热蒂拉在预赛中跳出了17.22米的世界纪录,引起了观众的热烈欢呼。还没等这个世界纪录履行完登记手续,“半道里便杀出了程咬金”——在世界田坛毫不知名的巴西选手普鲁森西奥,以17.27米打破了热蒂拉余热未消的世界纪录,成为最新的世界纪录创造者,令观众惊叹不已。
然而,角逐并未到此结束。进入决赛之后,苏联选手萨涅耶夫走上了绛红色的塔当助跑道。一阵旋风般的助跑之后,只见这位未来的“三级跳远之神”如同袋鼠一般地腾空而起:一跳!二跳!三跳!他落在了17.39米处!在短暂的目瞪口呆之后,看台上沸腾了。观众没有想到,这一天他们是到奥运赛场上来见证奇迹的。创下最新世界纪录的传奇英雄萨涅耶夫,把普鲁森西奥和热蒂拉挤下了冠军的领奖台,使三级跳远从此进入长达十余年的“萨涅耶夫时代”(他先后夺得1968年、1972年、1976年奥运会金牌和1980年奥运会银牌)。
不甘落后的撑竿跳高比赛,同样取得了重大突破,但这种突破是因为器材的革命,而不是高原空气的助推。国际田联允许使用玻璃钢撑杆,极大地提高了运动员的成绩,同时也使竞争达到了空前激烈的程度。如果人们还记得1960年奥运会撑竿跳高冠军成绩为4.70米,1964年奥运会冠军成绩为5.10米,那么当1968年奥运会的横竿上升到5.25米时,竟还有8名运动员在酣战!
已是下午6时,落日的余晖洒向奥运赛场,柔韧而富有弹性的玻璃钢竿将运动员有力地撑起来,越过一个又一个高度。黄昏了,体育场的灯光亮如白昼。随着高度的上升,著名的希腊选手帕潘尼古拉欧、法国选手登古日、美国选手潘涅、苏联选手布里斯涅佐夫先后被淘汰。当横竿升到5.40米时,赛场上依然未决出结果:美国的谢格凌、联邦德国的施普洛夫斯基和民主德国的诺尔维希全部跃过横竿。横竿升到了5.45米,观众紧张得屏息静气。3名选手都未能跳过这个高度,最终以越过最后高度的先后次序确定了3个人的名次,从而结束了这场长达6个小时,令人神经崩溃的大战。
墨西哥城奥运会的成绩大爆炸,写下了奥运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也吸引了无数观众日夜守候在新问世的彩电面前。从此,电视转播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