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庆谋生创业的第一站是嘉义县。
该县城是嘉南平原的米谷集散地,商人南来北往,人群熙熙攘攘,生意兴隆。他投亲靠友来到叔叔家,希望找到一份活干,吃碗饭,如果运气好,给父母寄点钱回去“养家糊口”。叔叔将他引荐给一家米店老板,做杂活,每月40元。王永庆非常高兴,倍加珍惜,特别卖力,下班后,还特地将店内外打扫得一干二净,深得老板的喜爱。渐渐地,王永庆在解决了生存之需后,开始做起发财的梦想。
一天,当王永庆看到顾客盈门,老板数着钞票时,不禁想到:为什么自己不能有一家米店呢?哪怕小点也可以。从此,他多了一个心眼,不露声色地观察老板经营米店的方法,从什么地方进货?买价与卖价多少?如何争取客户?等等。同时,他节衣缩食,拼命存钱希望有朝一日,实现自己的梦想。
1932年,在向亲友借了200元之后,王永庆在同一条街上开了一家小米店,开始了他的谋生创业之路。开业伊始,困难重重,因为附近的居民都习惯去固定的米店购米,无人问津他的米店。王永庆非常着急,不得不挨家挨户去推销。然而,米店顾客仍然寥寥无几。
王永庆在店内愁眉苦脸,不断反问自己:米是生活必需品,自己的选择不会错!自己初出门道,没有声誉,很难与老店竞争。如何打开局面?他望着店内的米苦苦思索,突然,得到启发。当时碾米方式落后,米中常残留有一些米糠、砂粒、碎石子等杂物,一些不法商人又乘机掺进杂物增加重量,买米者司空见惯。王永庆决定将米中的杂物一粒粒地拣干净,提高质量,只要自己的米比别人的好,不愁没有销路。此招果然灵验,王永庆开始有了客户。当时的米行有一个惯例:数十年来,米老板坐店经营,顾客上门买米下锅,固定模式,一成不变。王永庆决心变被动为主动,打破惯例,增加服务。
一天,一名年老的客户来店买米,收钱后,王永庆主动提出将米送到家。临走时,他记下客户的日用量,然后笑着说:
“下次您就不用再到我的店里来了,我会提前将米送来。”
“真的呀!”主人满面疑惑地问。
“我能算出这些米够吃多少天,保证您不会挨饿!”他带着自信离开。
果然,王永庆及时将米送到这家人手中,老人望着大汗淋漓的少年,非常感动,从此成为王永庆的忠实客户并四处宣扬。
善于心计的王永庆还有其他吸引顾客的招术,例如送米时,他会将旧米取出来,将米缸清洗干净,让新米放在下面,旧米放在上面,免费服务,此事虽小,却深得人心。“这个小伙子真不错”的称赞声使他的米店生意越做越大。从刚开始时一包米也卖不掉,到后来一天能卖出十几包,王永庆的大弟王永成与二弟王永在听从哥哥的招唤,匆忙从乡下赶来帮忙。
经营米店本小利薄,1斗米只能赚1分钱,王永庆非常在乎1分钱,不惜付出更多的努力。
一天深夜2时,风雨交加,雨水如注,王永庆在一天疲劳后已经进入梦乡。突然,响起了急促的敲门声。他睁着睡眼,很不情愿地开门见客,原来是对面一家旅馆的厨师造访。厨师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一伙客人住店吃饭,没米下锅!请立刻送1斗米过去。”
1斗米只赚1分钱,半夜三更,凄风苦雨,任何一个米商都不愿为这1分钱去受那份罪。王永庆就是王永庆,二话没有,量好米,将旧式雨衣盖在米袋上,顶风冒雨消失在黑暗中。
王永庆不满足靠卖米赚钱,决定开碾米厂,改变利小、被动的局面。
1933年,王永庆的碾米厂开业,能否生存下去,人们对此感到担忧,因为附近就有一家日本人的碾米厂。似乎命运给王永庆设定了这些强硬的竞争对手,只有在逆境中才能激发他的拼搏精神与聪明才智。
日本人的厂房、设备、工人与原料都比王永庆占有优势,日本人也能吃苦,每天干10小时,王永庆只能在付出更多的艰辛后才能胜出。王永庆向日本人展开了吃苦竞赛,自己每天干16—17小时。碾完米后,白粉满身,疲惫不堪,日本人每天花3分钱洗热水浴,王永庆却冲凉水澡,省下3分钱,相当于多卖出3斗米,多赚了3分钱。结果,王永庆以自己的辛劳和汗水战胜了日本人。
后来,台湾粮食实行军管,王永庆在无可奈何中关门大吉,回乡经营过砖厂、木材业,战争造成时局动荡,差点赔了血本。
1946年初,台湾光复,王永庆重操旧业,在嘉义车站附近投资建立了当时台湾规模最大的碾米厂。轻车熟道,人缘又好,社会需求又大,王永庆赚到5 000万元台币。正当他算计如何进一步发展时,一场变故让他终身难忘。
有人向当局告发:王永庆越区偷运粮食,触犯禁令。王永庆被捕入狱29天。
出狱后,王永庆转行经营木材业,生意渐渐兴隆。为了确保货源,他跑遍了台湾的南北林场,结识了草莽野林中的“绿林好汉”。
然而,又有人向官方告发:王永庆伐木盗林,触犯法律。警方发出了通缉令,王永庆被迫流亡日本,弟弟王永在受到株连,替哥哥坐了几年的牢。
后来,托人说情,时任台湾“行政院长”的陈诚出面为王永庆担保,才结束了流亡的日子。陈诚死后,王永庆知恩必报,出钱出力,买了一块风水宝地为其下葬。陈诚的儿子陈履安后来在王永庆创办的时志工业专科学校任校长。
王永庆历经艰辛,屡遭挫折,逐渐成熟起来。1954年,他已是略有成就的木材商人,有5 000万台币。由于木材资源枯竭,王永庆又面临一场新的生存危机。